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新大地煤矿15101工作面邻近层穿层钻孔布置层位仅靠工程经验确定、缺乏科学依据的问题,根据15101工作面的现场实际条件,建立了FLUENT数值计算模型,对不同终孔层位下穿层钻孔的抽采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当终孔层位过高或过低时,穿层钻孔控制范围无法有效覆盖距离较远的煤层,出现瓦斯超限;当穿层钻孔终孔位于裂隙带中上部,即距离15~#煤底板51.06 m时,15101工作面上隅角未出现瓦斯超限。  相似文献   

2.
我队煤田地质钻探工作程度属于远景普查综合找矿。该区含煤地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总厚度约120—180米,含煤18层。  相似文献   

3.
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高位钻孔终孔层位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高位钻孔的瓦斯抽采效果,以斜沟煤矿18205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试验对采空区顶板岩层裂隙的演化规律进行分析来作为高位钻孔终孔位置的确定依据。结果表明:高位钻孔的终孔层位布置在16~18 m时,顶板岩性属软弱-中硬型,受采动影响裂隙发育情况较好,同时又不受冒落带的影响,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较为显著,高位钻孔终孔层位布置在17 m时,上隅角瓦斯浓度基本维持在0.6%左右,回风流瓦斯浓度大约为0.42%。  相似文献   

4.
宋晓洪 《煤炭科技》2015,(2):99-100
恒源煤矿6煤层属含水层上带压开采,6煤底板承受的灰岩水压均已超出了隔水层的阻水能力,采前必须将底板部分灰岩含水层,注浆加固成稳定的隔水层,才能避免灰岩水突水事故的发生。由于褶皱构造中关键含水层的层位控制不准,总有部分工作面在投入大量水害探防工程的情况下,出现大量涌水并造成水害事故,为彻底消除复杂构造中底板加固工作面的突水威胁,恒源矿通过"钻孔精确定向、精准判层、终孔层位和孔斜偏差控制"等一系列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了复杂地质构造中强突水危险性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为同类矿井相似工作面的水患防治,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水害防治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提高平煤股份十二矿地质防治水前探钻孔、瓦斯抽放钻孔、顶板锚杆支护钻孔等与钻探有关的工作质量,保证钻探勘察的准确性与有效性,通过应用矿井钻孔测井技术对前探钻孔进行相应探测,以实现对前探钻孔的轨迹(方位角、倾角)及钻孔深度和终孔位置的控制,并对钻孔内孔壁结构特征及柱状层位分析,以验证前探钻孔是否按照设计方向钻进、钻探终孔是否达到设计位置,以便详细准确地描述钻孔内揭露的资料等问题,为矿井地质超前探查工作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6.
涌水钻孔封堵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质勘探或煤矿注浆堵水中,经常会遇到钻孔涌水现象,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涌水会稀释泥浆,使得岩粉沉积于孔底,造成烧钻、埋钻事故.以金龙11-补1孔涌水为例,分析了钻孔涌水层位和导水通道,根据钻孔涌水情况,制定并实施了封堵方案,使得孔内涌水得到根治,确保了钻孔安全施工,同时也消除了承压水涌入矿井的隐患.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高瓦斯坚硬顶板倾斜近距离多煤层U型通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提高瓦斯抽采效率,本文以新疆东沟煤矿低渗透性、高瓦斯煤层143综采工作面高位钻孔为研究对象,在理论上分析水压预裂对瓦斯抽采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实施了上隅角悬顶水压预裂试验,总结了工作面瓦斯变化特征与控制措施,分析顶板垮落裂隙带瓦斯运移积聚的主要区域,并根据钻孔有效长度及利用率、钻场合理间距、钻孔数量、布置层位、压茬间距和倾向、控制范围等参数的理论计算结果,结合覆岩裂隙发育规律,优化高位钻孔的布置层位、终孔位置、终孔间距和钻孔数等抽采工艺参数。现场实践表明:抽采工艺参数优化后,钻场位置在回风巷底板高度的基础上提高1m左右、终孔高度控制在15~25m、终孔距回风顺槽为1~41m、终孔间距为8m且钻孔数为6时,高位钻孔抽采效率和能力显著提高,上隅角瓦斯浓度降低至0.1%~0.3%范围内,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高瓦斯坚硬顶板倾斜近距离多煤层U型通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提高瓦斯抽采效率,本文以新疆东沟煤矿低渗透性、高瓦斯煤层143综采工作面高位钻孔为研究对象,在理论上分析水压预裂对瓦斯抽采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实施了上隅角悬顶水压预裂试验,总结了工作面瓦斯变化特征与控制措施,分析顶板垮落裂隙带瓦斯运移积聚的主要区域,并根据钻孔有效长度及利用率、钻场合理间距、钻孔数量、布置层位、压茬间距和倾向、控制范围等参数的理论计算结果,结合覆岩裂隙发育规律,优化高位钻孔的布置层位、终孔位置、终孔间距和钻孔数等抽采工艺参数。现场实践表明:抽采工艺参数优化后,钻场位置在回风巷底板高度的基础上提高1 m左右、终孔高度控制在15~25 m、终孔距回风顺槽1~41 m、终孔间距为8 m且钻孔数为6时,高位钻孔抽采效率和能力显著提高,上隅角瓦斯浓度降低至0.1%~0.3%范围内,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粗放式疏水治理煤矿顶板水害科学依据不足等问题,一是通过分析井下疏水钻孔的涌水组成及时变效应,提出以钻孔涌水似稳定周期为依据的优化“时间”控制疏水原理。二是根据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为静储水量与动态补给量的叠加涌水特征,提出最大程度地预先疏降(干)导水裂隙影响区内地下水静储量,是降低回采过程中顶板集中涌水的合理手段。三是以采动导水裂隙空间发育规律为依据,以采动导水裂隙带上限为疏水钻孔的终孔层位,以预测的采动裂隙带形成的裂缝角为疏水钻孔仰角,合理施工疏水钻孔。四是综合钻探工程经济性和疏水效率,分析得出单钻场内布置≤3个钻孔、夹角为60°的为优化的布孔施工模式,并根据不同接续回采工作面煤层顶板涌水特征,确定首采型两巷疏水、邻采型单巷疏水的钻孔施工模式。最后,根据煤矿井下疏水钻孔涌水时空效应,从疏水钻孔空间布置和疏水周期识别两个角度提出了采煤工作面顶板水害控制疏水模式,研究成果对我国西部矿区顶板水害科学钻探疏放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查明贵州六盘水矿区含煤沉积环境,掌握该矿区聚煤规律,针对贵州六盘水矿区5202钻孔中取出的上二叠统地层的岩心进行研究,以沉积学、古生物学、地层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和测井等方法,研究该层段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测井曲线特征等,查明该区上二叠统含煤沉积环境为一套三角洲-潮坪和泻湖-潮坪沉积体系,识别出该层段的4种沉积亚相,即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潮坪亚相和泻湖亚相,12种沉积微相,总结其特征,建立了该区的含煤沉积相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通过改变上向钻孔终孔层位提高瓦斯抽放量,解决保护层开采过程中瓦斯超限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通过改变上向钻孔终孔层位提高瓦斯抽放量,解决了保护层开采过程中瓦斯超限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王坡井田位于山西省沁水煤田南部,井田内地表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上统石千峰组,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在收集井田内施工的37个钻孔和3号煤层采掘工程图的基础上,叙述了王坡井田的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赋存层位、特征及煤质特征,总结了煤层赋存的地质特征及煤质分类和用途。  相似文献   

14.
我队在某煤田钻探施工中,曾连续遇到四个大涌水钻孔,最大涌水量达15升/秒,最大水头压力达13个大气压。并且涌水层位多,交替分布于多层可采煤层中。为保护煤田,防止开采时发生冒水事故,必须用水泥封闭。涌水层位最厚达320米。开始,我们使用常规方法,利用水泵通过钻杆灌注水泥浆(加重晶石粉和速凝剂)。由于现有设备条件的限制,涌水速度是灌注速度的几倍。即使水泵达最大泵量,因涌水对水泥浆的不断稀释,不断涌出,水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岚县铁矿区钻孔弯曲度测量工作,系该区会战指挥部责成本省的212、624等队的五名测井人员组成的测井组承担,共测孔29个,计11590米。按照该区勘探设计要求,每孔进尺50米测斜一次,钻孔施工期间,边进尺,边测斜,边提供数据,从而起到指导钻探正确施工的作用。终孔后,向地质提交出系统测井资料。  相似文献   

16.
龙山煤矿引进美国埃克钻机公司的钻机,于1986年5~6月份在13041 下顺槽进行了试验。该地区煤层有严重的煤和瓦斯突出危险。试验打了两个钻孔,终孔深度分别为9米和13米。由于多次发生喷孔、顶钻、卡钻、沿顶板及巷道两帮返水、支架来压等现象,使试验不能继续下去。为了使该钻机能够在突出煤层中应用,我们对埃克钻机进行了风排钻屑的改进试验。试验期间共打11个钻孔,最深159米,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2015,(9):16-19
准确掌握裂隙带发育高度以及合理布置抽采钻孔终孔位置是提高卸压瓦斯抽采效果的关键。针对李雅庄煤矿2-603工作面地质条件,采用了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钻孔抽采试验等方法确定了合理的钻孔终孔位置。首先,理论计算裂隙带平均高度为32.8~44 m。其次,数值模拟分析表明了裂隙带集中分布在距离底板13~25 m、38.6~50 m、上山采动角62°的范围内。最后,在高抽巷内向裂隙带内不同层位布置6个抽采钻孔,通过钻孔抽采效果对比分析确定钻孔合理终孔位置位于顶板44 m处。该方法可在类似地质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地面垂直钻孔预抽煤层瓦斯1950年美国就在东部匹兹堡煤层进行了地面垂直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的试验。图1是20个地面钻孔(孔间距为450米)总瓦斯流  相似文献   

19.
在河南省平顶山矿区施工,有70%的钻孔孔深在1100—1500m之间。这批钻孔不仅深度大,而且均有不同程度的涌水漏水及坍塌缩经现象,施工难度大。我们根据地层特点决定分段治理,采取优质泥浆平衡钻进,多层套管隔离的施工方法,取得了好的效果。例如5510孔,终孔深度1409.52m,终孔顶角50′,孔深573.37m开始换绳索取心钻进。平均时效0.79m/h,  相似文献   

20.
李向往  王广宏  王琳  欧聪  李文 《中州煤炭》2019,(7):29-33,38
针对贵州毕节地区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定向钻孔瓦斯灾害综合治理体系的建设,特在贵州青龙煤矿16号煤层二采区一块段开展定向长钻孔预抽煤层瓦斯试验研究,分析定向长钻孔分支孔开孔数目、分支孔见煤段进尺对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底板梳状定向长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效果显著,累计抽采385 d,共抽采瓦斯纯量3 006 163 m3,抽采浓度为60%~90%。同时,抽采效果受分支孔开孔数目及单个分支孔见煤段进尺共同影响,定向长钻孔单个分支孔见煤段进尺控制在60~80 m,抽采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分支孔开孔数目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