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岑溪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经腹、经阴道或两种途径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查确诊,并进行药物保守治疗、超声监测下清宫、腹腔镜下病灶局部切除+子宫下段瘢痕修补术、子宫全切术等。总结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并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药物保守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组患者的子宫瘢痕妊娠中有单纯妊娠囊型13例;部分位于宫腔型7例;混合回声包块型10例。超声显示子宫下段瘢痕处见妊娠囊或混合回声包块,CDFI显示妊娠囊或包块周边可见丰富低阻血流,药物保守治疗4周后,妊娠囊或包块周边血流明显减少或消失,阻力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瘢痕妊娠的位置、范围、子宫肌壁厚度以及其血供情况等,能准确、及时诊断瘢痕妊娠,并能动态观察瘢痕妊娠治疗效果及保守治疗时病灶变化,因此超声检查在瘢痕妊娠的诊断、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技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应用价值。方法 12例CSP患者先用MTX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当CSP患者血HCG逐渐下降达200U/L以下,B超显示妊娠包块缩小,包块周围血流信号消失,联合宫腔镜清除妊娠组织,必要时电凝创面止血。结果 12例CSP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出血少,避免了子宫切除术,疗效满意。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技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是目前有效的措施,其具有术中出血少,切除病灶确切,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峡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结果 9例彩超检查诊断为子宫切口瘢痕妊娠,3例误诊早孕(其中1例人流时大出血;另2例药流失败,阴道中度流血),5例药物治疗+超声引导下清宫,5例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化疗下行宫腔镜电切术,1例采用腹腔镜监测下宫腔镜CSP病灶切除术,1例次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应提高广大医生对剖宫产瘢痕妊娠认识,根据超声等辅助检查尽早做出诊断,避免误诊,并根据个体差异及病情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在甲氨蝶呤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清宫术予以治疗,治疗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在甲氨蝶呤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并且安全可靠、微创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此次抽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妊娠起合并子宫肌瘤患者(46例)当分析的对象,并设为甲组,在剖宫产同时做子宫肌瘤切除术。同时抽取同期46例单纯剖宫产产妇设为乙组。对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结果甲组手术时间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 <0.05。甲组手术出血量大于乙组,差异不显著,P> 0.05。甲组住院时间大于乙组,差异不显著,P> 0.05。甲组肛门排气时间小于乙组,差异不显著,P> 0.05。甲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小于乙组,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剖宫产术同时做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确切,对术后恢复产生的影响同单纯剖宫产相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监测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12例临床确诊的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为外院人工流产时大量阴道出血转入我院,其余10例为我院确诊的剖宫产瘢痕妊娠,均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1~2d联合宫腔镜监测下清宫术治疗。结果 10例治愈,出血量少;1例清宫不全,补充药物治疗(MTX)后治愈;1例清宫术困难,出血多,改为开腹病灶切除术+子宫修补术。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监测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提高了治愈率,尽可能的保留了生育功能,是治疗该病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经阴道手术诊治的18例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阴道手术探查子宫下段子宫瘢痕处凹凸不平,见蓝紫色包块,行病灶清除术后缝合子宫下段全层。结论经阴道这一人体自然孔穴治疗距阴道很近的子宫下段瘢痕妊娠,不仅利于清除病灶缝合修补子宫缺损,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不留瘢痕,减少患者痛苦,达到美观安全的功效。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 CSP )治疗中Foley水囊压迫的临床止血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3例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过甲氨蝶呤( MTX)+米非司酮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刮宫术和宫腔Foley水囊压迫法止血,分析临床效果。结果17例出现多量阴道流血,术中出血量为(207.0&#177;59.1)mL,予宫腔下段水囊压迫,阴道流血明显减少,水囊压迫后出血量(50.6&#177;13.3)mL,水囊存留时间(35.6&#177;9.1)h。1例水囊压迫止血后,持续阴道流血,每小时达150 mL,行急诊剖腹探查,行子宫切口病灶楔形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超声检测包块均消失,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结论 Foley水囊压迫法在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治疗中,能快速有效地控制出血,适宜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宫腹腔镜在剖宫产瘢痕妊娠( cesarean scar pregnacy, CSP)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20例CSP患者的病例资料,剖宫产瘢痕部位子宫浆肌层厚度均≤0.3 mm,手术方式采用宫腔镜下监测联合腹腔镜下子宫瘢痕病灶切除修补术,同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20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87.40±19.63) min,术中出血量为(97.55±33.13)ml。术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时间(34.00±4.68)d。20例患者均未再次发生CSP,有6例患者再次妊娠经剖宫产后分娩。结论对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子宫浆肌层厚度≤0.3 mm的CSP患者,联合应用宫腹腔镜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及瘢痕类型的影响。方法 60例住院接受剖宫产瘢痕妊娠手术的患者,依据患者瘢痕类型的不同分为内生组(32例,内生型瘢痕)和外生组(28例,外生型瘢痕)。对内生组和外生组分别进行组内分组,内生组分为参照1组(行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和试验1组(行宫腔镜电切术),各16例;外生组分为参照2组(行宫腔镜电切术)和试验2组(行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各14例。对比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结果试验1组与参照1组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1组、血β-HCG转阴时间短于参照1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与参照2组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2组、血β-HCG转阴时间短于参照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0%低于参照1组的81.25%,总有效率93.75%高于参照1组的62.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43%低于参照2组的85.71%,总有效率92.86%高于参照1组的57.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的瘢痕类型应该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内生型瘢痕使用宫腔镜电切术,疗效更佳,对外生型瘢痕使用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更具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腹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行清宫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进行病灶切除术,比较两组治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血β-HCG降为正常的时间。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治疗效果好,对患者损伤少,恢复快,并且保留生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中应用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采用腹腔镜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和清宫术。结果①镜下见妊娠物凸向腹腔,子宫下段包块明显的行病灶清除加清宫术加子宫创面缝合术。手术时间40~80 min。术中出血200~400 ml。②镜下见子宫下段完整,无明显外凸包块,行清宫术,查找绒毛组织,观察阴道无活动性出血。手术时间10~20 min。出血20~30 ml。术后复查血HCG正常。结果结合血HCG及超声检查,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选择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好,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4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44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的治疗方式分为药物治疗20例(甲组)、直接清宫治疗68例(乙组)、手术病灶清除术治疗10例(丙组)以及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手术治疗46例(丁组)。对比4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指征。结果 4种治疗方法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治疗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对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治疗需要等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宫腔镜电切术及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31例内生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阴式手术组14例及宫腔镜组17例,两组术前均给予氨甲喋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宫腔镜组优于阴式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HCG转阴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内生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PCSD)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PCSD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甲组(采用经腹联合宫腔镜下子宫瘢痕憩室切除+子宫修补术治疗)和乙组(采用经阴道子宫瘢痕憩室切除+子宫修补术),每组4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生存质量进行比较,乙组均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根据PCSD患者的不同情况拟定针对性手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早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保守治疗的方法行疗效对比,比较不同保守方法处理早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结局,评价甲氨蝶呤孕囊穿刺治疗早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保守治疗的早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6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3组,甲氨蝶呤+穿刺组14例,肌肉注射甲氨蝶呤,1周后行孕囊穿刺;甲氨蝶呤+清宫组17例,在B超导视下清宫术;单纯药物组15例,甲氨蝶呤或加用米非司酮。比较其治疗结局。结果 1治疗方式:甲氨蝶呤+穿刺组14例,3例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不满意,行二次穿刺,14例均保守成功;甲氨蝶呤+清宫组17例,2例患者因阴道出血提前行清宫术失败,最终行开腹病灶切除术,其余15例患者,4例清宫失败,改腹腔镜病灶切除术,17例治疗成功11例;单纯药物组15例,因β-HCG下降不满意、持续包块或阴道出血,3例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2例行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15例中10例患者单纯药物治疗成功。2血清β-HCG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治疗后住院时间。甲氨蝶呤+穿刺组与甲氨蝶呤+清宫组比较,包块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CG降至正常时间,治疗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甲氨蝶呤+穿刺组与单纯药物组相比,血清β-HCG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治疗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3治疗成功率:甲氨蝶呤+穿刺组与甲氨蝶呤+清宫组及单纯用药组进行两两比较,甲氨蝶呤+穿刺组分别与之相比,其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甲氨蝶呤肌肉注射后行孕囊穿刺治疗早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为有效、安全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腔内超声检查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腔内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价值。方法应用腔内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声像图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者中,超声诊断45例,诊断符合率86.5%(45/52)。声像图表现为单纯妊娠囊型16例,混合回声型(或包块型)36例。52例剖宫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根据其临床情况及声像图特征:2例行子宫剖腹探查术行瘢痕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3例腹腔镜下清除瘢痕妊娠病灶修补子宫;6例患者予甲氨蝶呤治疗;5例开腹手术;36例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后在超声引导监视下行清宫术。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妊娠及时、准确作出诊断;根据患者声像图特征,有助于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并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行药物治疗结合超声清宫术治疗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期行病灶切除术联合瘢痕修补术的25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药物联合清宫术可以保留生育能力,包块吸收时间长,病灶切除术联合瘢痕修补术可显著缩短治疗和康复时间,但经济代价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剖宫产时对肌瘤的合理处理方案。方法搜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接收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1例患者作为甲组,将同期接收的妊娠患者21例作为乙组。对甲组21例患者进行剖宫产的同时实施肌瘤挖除术,对乙组21例患者进行剖宫产。对比甲组和乙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产褥发生率和术中出血量。结果甲组手术时间平均为(62.26±1.27)min,住院天数平均为(6.56±2.47)d,产褥发生率为4.76%,出血量平均为(385.6±131.5)m L,乙组手术时间平均为(59.32±1.25)min,住院天数平均为(6.55±2.45)d,产褥发生率为4.76%,出血量平均为(292.64±89.7)m L。甲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产褥发生率与乙组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多于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剖宫产时实施肌瘤挖除术具有极大的可行性,是一种合理的、安全的处理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特点计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及病理正式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病例的临床及超声资料,复习文献报道,总结超声特点。结果 6例患者中,有瘢痕处宫腔内妊娠型2例、瘢痕处肌层内孕囊型3例、包块型1例。经腹手术治疗2例,MTX+超声引导下清宫4例。结论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超声表现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