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纹是人体形态学的组成部分,它是由指端的皮嵴和皮沟构成的皮纹图型。指纹的发育开始于胚胎的第十三周,到第十九周已基本发育完成。不同的个体和种族都具有不同的指纹特征,在正常情况下终生不变,故法医学上把指纹作为个人鉴别的重要标志。皮纹嵴图型(Dermatogtyphics)这一名词是解剖学者Cummins首创于1926年。但人们对这方面知识的应用已不下千年,我国远在唐代(618~906年)就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我国的民族皮纹学资料,调查了辽宁锡伯族555名中小学生的指纹,计算了指纹类型和十指指纹脊线总数等各项基本参数,比较了辽宁锡伯族男女之间、左右手之间,以及与新疆锡伯族之间的皮纹特征。结果显示居住于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的皮纹特征既有相似点,又具有各自的本身特征。  相似文献   

3.
指纹是皮纹的一部分,专门研究手指末端的纹型,较皮纹学范围局限,但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指纹具有个体特异性、终生不变性和世代遗传性[1]。于是学者们围绕指纹纹理与人的民族、性别、身高、性格的关系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致使皮纹学在人类学、遗传学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1181名学生皮肤纹理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江苏省1100余名汉族男女大学生的皮纹和屈纹的8项参数的正常数值进行了统计分析。这8项参数是:(一)指纹花样的频数分布;(二)指纹隆线总数;(三)a—b隆线数;(四)atd角;(五)主线横向指数;(六)指间及大小鱼际区真实花样出现率;(七)(足母)趾球部花样频数分布;(八)通贯手的出现率。把这些数据和国外资料作了比较,结果和其他黄种人如日本人近似,而和欧美白种人有明显的差异。这表明不同人种之间存在着皮纹的差异性和汉族具有自己的皮纹特征。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人的皮纹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观察了205例糖尿病人的皮纹,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7项指标的分析,得出每项男女病人皮纹的最小最大值、均数、标准差、标准误及百分比,再与我国人的正常皮纹指标比较。用t检验或X~2检验法求出其概率P值。结果发现我国糖尿病人的数项皮纹指标有显著变异,即:1.糖尿病人的指纹隆线总数高于正常人者,指纹花样较大。且发现有超限性的大斗、大箕;2.掌a—b隆线数减少;3.掌主线指数较低,且方向紊乱;4.男病人的指纹花样斗少箕多。  相似文献   

6.
人的指、趾、掌纹从胚胎发育的第十九周起即已形成,终生保持不变.指纹在不同的个体和种族上有不同的特征,并且某些遗传病患者异常皮纹组合的出现率增高.对指纹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可以积累正常人的皮纹资料,同时对某些遗传病的诊断也是一种有用的辅助手段.材料和方法调查对象为我校八五、八六级医学生,他们均属汉族,年龄在17~21岁,无明显的先天性疾病.使用捺印法采取指纹,用放大镜逐例进行观察分析,登记在统一的表格内,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7.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手迹”的记载(西安出土文物秦简的《盗穴》篇)。唐代文学家贾公颜,在为《周札》注疏时,出色地考证出“下手书”即“画指券”.近一百年来,指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事务、人身保险和刑事侦察等领域。自从 Cumins(1936和1939年)对先天性愚型(Down 综合征)患者作皮纹观察以来,不断发现某些遗传性疾病与异常的皮纹组合有相应关系。近几年,国外,皮致学的研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Reed 根据皮纹表现的规律,制定了一个皮纹图式,作为医生诊断某些疾病的简单依据。Uchfida 则根  相似文献   

8.
李振良  郭春燕 《医学综述》2005,11(4):369-371
中药指纹图谱(TCM fingerprinting)研究作为新的中药质量控制的手段,是伴随中国传统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而提出的,是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最古老的医学科学传统的结合。它借用法医学中指纹具有“绝对唯一性(absolute uniqueness)”的特点而得名,是在中药化学成分色谱指纹图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特别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具有很高的分离度,可以把复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而形成高低不同的峰组成的一张色谱图。  相似文献   

9.
汉族人掌纹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汉族人729例(男426例,女303例)手掌部分皮纹参数正常值,观察和统计了指纹中尺箕、斗、桡箕和弓等四种纹型。取得了指纹总嵴数值和a—b纹线数值,测量了atd角度,还统计了手掌大、小鱼际真实花纹出现率及手掌屈褶纹的出现率。本资料可作为研究某些疾病患者的掌纹是否异常的对照值。  相似文献   

10.
皮肤纹理简称皮纹,是指人体手指和手掌、脚趾和脚掌等皮肤上特定部位出现的纹理图,人的皮肤一般在妊娠第14周开始发育,至19周形成,出生后终生不变,它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每个人都有特定的皮纹,故有种族和个体差异。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手是人类外在的脑”,说明手能反映大脑的技能和心理活动。手指端有大量压觉、痛觉、温觉等感觉神经末梢,同时也是皮纹分布种类最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广西544例瑶族儿童的皮纹进行了观察分析,计算出指纹类型的百分率、指纹脊线总数、a—b脊线数、a t d角、t距比、主线横向指数、掌纹主线止区、指间及大小鱼际真实花样的百分率,拇趾球部花样的百分率共九项基本参数。与汉族比较,瑶族的皮纹既有自己的特点又具有汉族的一般特性。  相似文献   

12.
对惠民地区精神病院住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118例病人的指纹和指纹脊纹总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正常人对比,有其显著性差异。探索精神分裂症病人皮纹特异性和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筛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指纹白线和嵴线离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调查分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418例和正常对照593例指纹白线和指纹嵴线离解出现情况。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指纹白线及指纹嵴线离解出现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进一步证实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皮纹异常的生物学标志,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胚胎期神经系统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边地区朝鲜族大学生手皮纹的特征.[方法]采用放大镜直接观察法和印泥按奈法采集延边地区朝鲜族大学生左右手指纹及掌纹,并利用量角器测量atd角.[结果]延边地区朝鲜族男女大学生的指纹类型、指嵴纹总数、掌纹类型及atd角间存在差异,且与其他民族及人种也存在一定的差别.[结论]延边地区朝鲜族大学生手皮纹具有一定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作者调查分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418例和正常对照593例指纹白线和指纹嵴线离解出现情况。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指纹白线及指纹嵴线离解出现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进一步证实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皮纹异常的生物学标志,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胚胎期神经系统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336例的皮纹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而皮纹特征也是多基因遗传的,关于精分症与皮纹学关系的研究,国外虽有报道,但意见不一,国内报道也极少,为探讨我国汉族人精分症患者的皮纹特征,我们收集了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的住院确诊成人患者336例(男171例,女165例)的指纹和掌纹,进行了七个项目等的统计分析,与本组的汉族正常值(南京医学院  相似文献   

17.
精神发育迟滞与手部皮纹关系的典型相关分析[杨土保,等,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4(3)132]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大庸市某村75例精神发育迟带(MR)患者和152名正常人的手部皮纹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MR主要表现为常识能力较差,其典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408例苗族12项皮纹参数正常值测定,并和汉族作了比较。皮纹图样采样于凯里县旁海区和紫云县猴场区的小学生。男225例,女183例;年龄6~16岁,平均10.42岁,研究和分析:疗法同Ⅰ、Ⅱ。结果和讨论如下: (一)各型指纹的频率(表1):A、L、W分别为1.49%、47.04%和51.47%,符合东方蒙古人种的分布频率。A、W女性高于男性,而L男性高于女性,特别是A,女性高于男性近4  相似文献   

19.
皮肤纹理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遗传性.自从Waker(1957年)首次作为某遗传病诊断指标以来,皮肤纹理检查已成为染色体畸变、遗传病诊断方法之一.目前,国内主要研究汉族皮纹,为了解我区朝鲜族正常手纹情况,于1981年4~5月在海林县对571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其指纹、嵴数、掌纹、褶纹及atd角等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不同语系藏族人手皮纹的遗传特征,本文对聚居于我省阿坝州红原县安多语系藏族人手皮纹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三代内无异族通婚的安多藏族404例,男性223例,女性181例。年龄为6—46岁的中小学生和牧民。结果 (一)指纹:见表1。男、女及男女及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