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灵台教授肝病辨证论治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灵台教授倡导补肾法为主治疗慢性乙肝,确立了补肾为主,清肝为辅,同时不忘脾胃的治法;善于灵活运用阴阳、气血、脏腑辨证;重视络病理论在慢性肝病中运用;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治重祛湿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慢性乙肝发病复杂,治疗较难,而中医治疗依据不一,严重的阻碍着对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型、临床诊治经验及相关客观指标现代研究,湿邪内蕴是这一疾病的基本矛盾,治疗该病应注重对湿邪的祛除。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68张中医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慢性乙肝的268张中医处方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处方收集收集杭州市第六医院慢性乙肝中医治疗处方268张,结合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方法,分析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药物,并根据辨证分型探讨各主要药物治疗慢性乙肝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医攻邪扶正法治疗慢性乙肝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攻邪扶正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23例。治疗组在中医药辨证诊治基础上适当加用西药,对照治疗以西药护肝、降酶为主。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9例,有效4例;对照组临床痊愈1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经统计学分析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攻邪扶正法治疗是遵循慢性乙肝发病过程而制定的,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1辨证分型的研究 慢性乙肝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虚实夹杂,医家辨证各有所长。李培鉴将慢性乙肝患者分为湿热蕴脾型用茵陈蒿汤加味,肝郁脾虚型用逍遥散加味,脾弱血虚型用归脾汤加味,肝肾阴亏型用一贯煎加味,血瘀症积型用膈下逐瘀汤加味。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中医经验传承指导老师陈建杰教授从事慢性乙肝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四十余年,具有极高的造诣。陈教授认为"湿热毒邪"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病机,慢性乙肝的疾病演变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湿邪之气。"化湿"之法是陈教授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亘古不变的主题,只是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轻重有别。因此清热化湿法是中医治疗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治法,慢性乙肝的诊治应该从湿的角度进行论治。陈教授自拟清热化湿方,多数乙肝患者以清热化湿为主,佐以健脾,在临床诊治进行准确辨证、用药注意精简、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运用温肾、清热方辨证治疗慢性乙肝提供依据.方法用中药温肾方(巴戟天、仙灵脾、菟丝子等)和清热方(丹参、虎杖、蛇舌草等)对32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TNF-α诱导实验研究.结果温肾方对TNF-α的产生有促进作用(P<0.01);清热方对TNF-α的产生有抑制作用(P<0.05) .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治疗慢性乙肝时,必须根据病情,选用不同治则的中药.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CD细胞、NK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CD细胞、NK细胞功能在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病理变化中的作用.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纽,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检测CD3、CD4、CD8、NK细胞水平,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表明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CD3、CD4明显低于正常值,CD8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后均得到明显好转,2组治疗前后比较CD3、CD4、CD8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NK细胞与正常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CD细胞功能异常是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病理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NK细胞似乎与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的病理变化关系不大;中医辨证治疗能有效地调节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的CD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辨证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的治疗在于辨证准确,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揭示"证"的物质基础,探索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阐述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预后分析,有利于准确的辨证论治。对近些年中医分型与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其相关性研究可以加快中医辨证向客观化、标准化、统一化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免疫辨证治疗慢性乙肝免疫超敏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两年来符合免疫超敏反应病例106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用三环疗法治疗;对照组,用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HBcAg、HBV- DNA 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免疫辨证法可提高三环三联疗法对慢性乙肝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陈志强教授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的现代中医辨证体系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强调辨病时结合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的重要性,治疗时可灵活运用"温、通、清、化"四法,即温阳以化气,通下以利水,清热以燥湿,化浊以分清,分别采用不同的方药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2.
彭洋 《肝博士》2011,(5):4-5
众所周知,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稍有差池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现代医疗模式已经从关注患者的短期生理指标发展到关注患者长期生活质量,慢性乙肝患者的长期管理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运用温肾、清热方辨证治疗慢性乙肝提供依据。方法 用中药温肾方(巴戟天、仙灵脾、菟丝子等)和清热方(丹参、虎杖、蛇舌草等)对32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TNF-α诱导实验研究。结果 温肾方对TNF-α的产生有促进作用(P<0.01);清热方对TNF-α的产生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 临床应用中药治疗慢性乙肝时,必须根据病情,选用不同治则的中药。  相似文献   

14.
我院肝病专科自2002~2006年采用院内制剂“活血益肝丸”结合中医辨证治疗120例慢性乙肝患者,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中医综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优化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简称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制定优化治疗方案。方法选择6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刘豨逍遥五苓汤辨证加减,并配合郭林新气功、简化太极拳、心理调节等疗法;对照组采用刘豨逍遥五苓汤为基础方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肝脾彩超、乙肝病毒标志位(HBV-M)、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情况,并且观察3个月及半年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肝功恢复正常率、反映纤维化的指标HA、LN、CⅣ降低程度、彩超检查改善情况、临床显效率、3个月及半年后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优化方案应该是以中医药治疗为主,辨证加减,同时配合郭林新气功、简化太极拳、心理疏导等非药物疗法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144-147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82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慢性乙肝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抗病毒治疗期间施以一般性基础护理;观察组:抗病毒治疗期间施以全程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等。结果观察组慢性乙肝患者定期复查依从性以及药物治疗依从性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乙肝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乙肝患者护理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积极施以全程护理干预加以配合,可以明显促进定期复查依从性、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方式改善以及满意度,从而优化慢性乙肝患者的预后质量以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探讨CD细胞、NK细胞功能在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病理变化中的作用。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检测CD3、CD4、CD8、NK细胞水平。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表明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CD3、CD4明显低于正常值,CD8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后均得到明显好转,2组治疗前后比较CD3、CD4、CD8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NK细胞与正常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cD细胞功能异常是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病理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NK细胞似乎与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的病理变化关系不大:中医辨证治疗能有效地调节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的CD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医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门诊治疗的11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探究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探究组应用中医处方汤剂辨证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探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对比组为74.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过程中均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临床效果确切、稳定,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112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肝脏病理改变、生化指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了解不同中医证型慢性乙肝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结论:不同慢性乙肝中医各证候间的肝脏病理改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各有特点,辨证分型施治有客观依据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耳鸣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刘敬霞教授以辨证通窍法治疗耳鸣,认为耳鸣辨证应当分单侧及双侧,其中单侧主要与肺及呼吸道相关,双侧主要与脉管填塞相关,治疗上注重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临证采用祛风散寒通窍、逐瘀通窍、升阳通窍及化浊通窍的治法,注重患者平素的饮食、情志调节,达到辨证通窍治疗耳鸣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