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饮用水源地挥发性有机物特定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中有20多项属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这些挥发性有机物特定项目.优化了色谱条件,测定结果线性良好,目标化合物加标回收率、检出限等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3.
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地表水特定项目中包括微囊藻毒素-LR在内的13种污染物,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使得各目标化合物均能在3min内检测完毕.试验表明,方法在各测定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各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12μg/L~8.40μg/L,地表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62.0% ~104%之间,6次平行测定的RSD〈6%.用该方法测实际水样,阿特拉津和马拉硫磷被检出,质量浓度分别为0.6μg/L和0.7μg/L. 相似文献
4.
5.
6.
SPME-GC同时测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特定项目中硝基苯类和氯苯类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地表水特定项目有机物中硝基苯类和氯苯类的测定,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前处理技术,用毛细管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用ECD检测器进行测定。SPME富集效率达118~1352倍,检出限为0.00004~0.05μg/L,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3~0.9999,RSD为2.0%~11.0%,加标回收率为87.0%~108%,所有技术参数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该方法简单、快捷、无污染且省时省力,具有较好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江苏省“十三五”地表水监测网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新形势下水环境管理和水生态保护的新要求,提出了该省“十四五”地表水监测网优化调整思路及预期目标。比对评估表明,优化调整后的地表水监测网实现了“三提升,一突破”,河湖覆盖率、跨界水体覆盖率和重点区域监控密度明显提升,农业面源监测有所突破,在助力发现水质薄弱区域、推动重点区域有效截污控源、促进化解跨界地区污染纠纷等方面具有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GC/MS法测定自来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9,11(6):21-22
应用GC/MS联用仪对自来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测定,实现了了吹扫-捕集装置与联用仪的连接,并由DPFC控制,使整个过程自动化。检测的自来水样中,主要有氯甲烷类,溴氯甲烷类和苯类等挥发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14.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样品分析效率,研究并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联用同时测定水中1,2-二氯乙烷、苯、甲苯、氯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苯乙烯、邻-二甲苯、异丙苯、1,4-二氯苯、1,2-二氯苯、硝基苯、1,3,5-三氯苯、1,2,4-三氯苯、1,2,3-三氯苯、六氯丁二烯1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当进样体积为25.0ml时,最低检出限为0.0034-0.1088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8%~6.4%,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7.6%-105.8%。该方法可快速、简便、准确、高灵敏度的测定水中17种挥发性有机物,并适用于饮用水和地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直接进样一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建立了对地表水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衍生化等前处理步骤。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含量在0.100~10.0μg/L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0.0%-105%。该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分别为0.025μg/L和0.100μg/L,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关于饮用水中丙烯酰胺最高安全浓度指南的要求,提高了引用水源丙烯酰胺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采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表水中硫化物,方法检出限为0.002 mg/L,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6.5%~107%,精密度(RSD,n=6)为0.08%~1.38%。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好、操作简便,适用于地表水中硫化物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