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应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方式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方法35例和应用腹腔镜技术30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适应证、并发症和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腹腔镜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组长,住院费用较开腹手术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0例病人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7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2例,开腹手术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的使用、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开腹组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止痛药的使用、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对手术器械和术者的技术水平要求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及器械的改进,同时严格把握适应证,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保留子宫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李霖凤 《大家健康》2013,(13):116-117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诊断为子宫肌瘤并要求保留子宫的115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59例)和开腹手术组(5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罗红琳 《微创医学》2012,7(2):146-14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42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开腹行子宫肌瘤剔术患者和同期5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住院费用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腹腔镜尚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合理选择术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应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分析腹腔镜下肌瘤剔除40例与传统开腹手术52例的临床资料,对手术的适应证、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时间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术后病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选择好适应症在有条件的医院可广泛开展。但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开腹手术组30例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30例。观察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情况,观察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切口出血发生率情况。结果: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开腹手术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切口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超  杨新莉 《吉林医学》2011,32(27):5657-565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7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0例,开腹手术组38例,比较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生活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术后止痛剂的使用情况。结果: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术后止痛剂使用率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差别。方法将我院267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组),观察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好,术后恢复快,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laparoscopicmyomectomy,LM)和开腹子宫肌瘤剜除术(transabdominal myomec-tomy,TAM)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子宫肌瘤(肌瘤直径2-8 cm)的5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6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病并发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58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晓敏 《吉林医学》2013,34(15):2880-2881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对比,探索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方法:选择88例子宫肌瘤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44例,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手术方案,同时对两组手术方案术中情况、术后情况进行观察与研究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术中情况: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术中出血量则明显低于开腹手术(P<0.05),术后情况: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术后最高体温、术后恢复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好于传统开腹手术(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显著,是处理此类病变较佳的手术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平 《吉林医学》2011,(4):681-68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69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1例的临床及围手术期资料特点。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6月—2009年12月同期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均低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为微创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对腹腔相对干扰小、并发症少、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确诊的210例子宫肌瘤(肌瘤直径3~8cm)随机分成两组,其中10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11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病率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早下床活动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使用镇痛剂、降低术后病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阴道B超辅助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需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两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子宫肌瘤的清除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B超辅助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术后病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玉娟 《海南医学》2008,19(5):97-9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9月~2006年6月应用腹腔镜进行62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达到预期效果。其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大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但腹腔镜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长,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微创外科手术,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尤为适合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45例)和腹腔镜手术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术后病灶组织残留、术后疾病复发等术后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盆腔粘连、肠梗阻及性功能障碍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开腹手术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手术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病灶组织残留率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情恢复快,且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病灶组织残留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开腹子宫平滑肌瘤剔除术及40例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阴式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和术后恢复方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优于经腹手术。  相似文献   

20.
朱景华 《当代医学》2016,(18):54-55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6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各78例,主要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较少、安全性高、术后恢复较快以及并发症较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