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观察口服选择性白三烯D_4(LTD_4)受体拮抗剂ICI 204219对运动性哮喘(EIA)的抑制效应,探讨LT在EIA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8例男性不吸烟的稳定期哮喘患者,其中7例属特应性体质。采用安慰剂双盲对照、随机交叉研究。运动试验在电动踏车上进行,2次试验相隔1周。停用支气管扩张剂及可的松类吸入剂,休息5min后测定FEV_1,给予20mg ICI 204219或相似安慰剂药片,2h后测定运动前FEV_1,然后按预定标准(踏车速度及梯度使FEV_1较试验前减低25%以  相似文献   

2.
许多哮喘患者虽定期治疗,但静止时支气管仍持续收缩,可能气道内存在持续性致痉介质。作者通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了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阻断剂ICI204219对哮喘患者支气管持续性收缩的作用.11例稳定性轻、中度哮喘患者参加了试验.治疗前6周无哮喘或无呼吸道感染恶化,随机双官法给予ICI204219(40mg)或安慰剂,每隔30分钟测FEV_1和SGaw 共4小时.吸入舒喘灵气雾剂(2ml 内含5mg)15分钟后测定FEV_1和SGaw。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血清 K~+可影响呼吸道平滑肌的反应性,并与运动性哮喘(EIA)的发病机理有关。正常人血清(K~+)随着运动强度增加而呈线性增加,Haas的研究表明,哮喘患者在运动后血(K~+)比正常人高。为了进一步证实,作者观察32例哮喘患者(其中12例为 EIA)血清K~+对运动的反应,并用7例健康受试者作对照。受检者在运动前至少停药12小时,全部患者均无症状和气道阻塞,且体检和胸片无任何异常。健康人 FEV_(1.0)/VC 和 FEV_(1.0)(%)平均值分别为80.3和101.4,病人组分别为78.4和102.5。所有受试者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高反应性是哮喘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本研究评价了血栓素A_2(TXA_2)受体拮抗剂AA-2414对15例哮喘患者支气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受试者15例为轻症哮喘患者,其中外源性哮喘5例,内源性10例,吸入舒喘灵(300μg)后,FEV_1均有15%以上的改善。试验前4周均无服用皮质激素及病毒感染史。分别于服用AA-2414前后,吸入乙酰甲胆碱(MC)测定其支气管反应性.每次MC 激发前13小时,停用所有支气管扩张剂和其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T淋巴细胞、白三烯和运动性哮喘(EIA)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13例运动性哮喘患者和19例非运动性哮喘患者运动前、后血清中的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和白细胞介素4(IL-4)mRNA和白细胞介素5(IL-5)mRNA值以及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CD+25%);另外测定22例运动性哮喘患者运动前和运动后2h尿液中白三烯E4(LTE4)浓度,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斯特治疗;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哮喘患者运动前ECP和CD+25%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呈负相关(r分别为-0.79、-0.61,P均<0.01).运动性哮喘组与非运动性哮喘组之间IL-4mRNA、IL-5mRNA、CD+25%、ECP在运动前、运动后10和60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运动性哮喘组、非运动性哮喘组、对照组之间最大分钟通气量(Emax)分别为(73.6±34.2)L/min、(69.1±22.1)L/min、(59.6±23.5)L/min,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运动性哮喘组运动2h后尿液中LTE4浓度为(225.7±97.4)ng/L与运动前(152.9±89.4)n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服用扎鲁斯特后,运动性哮喘运动后反应与用药前比较明显减轻,其中运动后1h内FEV1下降与时间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0~60min(用药前为1.0用药后为0.3)]、运动后FEV1恢复至运动前所需时间(用药前为75min∶用药后为45min)、运动前、后FEV1下降的百分比(用药前为-22.9%∶用药后为-6.9%,P均<0.01).结论过度通气并非EIA形成的主要因素;T淋巴细胞的激活以及主要由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5,嗜酸细胞分泌的ECP在EIA的发生中未起主导作用;白三烯在运动性哮喘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74例明确诊断的哮喘患者,所有患者完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查,肺功能测定,记录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一秒率(FEV_1/FVC),并填写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表。根据FeNO值,分为FeNO升高组(n=40)和FeNO正常组(n=34),两组患者均给予吸入用糖皮质激素/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ICS/LABA,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ug,4.5ug)1吸bid规律治疗。3月后复诊,复测FeNO,肺功能(FEV_1和FEV_1/FVC)及ACT评分量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C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好转(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FeNO升高组较FeNO正常组ACT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均无完全控制患者,治疗后FeNO升高组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FeNO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96,P0.05)。两组患者FEV_1和FEV_1/FV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好转(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FeNO升高组FeNO值与ACT评分呈负相关(r=-0.783,P0.05);治疗前FeNO正常组FeNO值与ACT评分无相关性。两组ACT改善程度与FeNO下降程度均无相关性。结论吸入ICS/LABA对FeNO升高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较好,可用于预测哮喘患者对吸入ICS/LABA治疗的反应,指导哮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磷酸腺苷(AMP)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测定方法.方法 由低浓度至高浓度倍增剂量吸入AMP试剂,在吸药前及每次吸药后进行肺功能测定,以PD_(20)FEV_1-AMP<40 mg为判断阳性阈值.对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4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组)分别进行AMP支气管激发试验.分析两组的阳性率、PD_(20)FEV_1-AMP、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AMP激发试验均为阴性,PD_(20)FEW_1-AMP均>40 mg;哮喘组中38例阳性,阳性率为92.7%,PD_(20)FEV_1-AMP为1.25 mg(6.98 mg).哮喘组的PD_(20)FEV_1-AMP和肺功能变化值△FEV_1、△FVC、APD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9(P<0.01)、-0.447(P=0.003)、-0.352(P=0.024).AMP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100%和95%,出现喘息、气促、咳嗽和胸闷的哮喘患者分别有78%、29%、29%和10%,但程度较轻,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AMP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可以作为有效诊断哮喘的辅助检查方法,且其安全性良好,本研究成功建立了AMP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Hui等曾报道ICI204,219—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激动剂对轻至中度哮喘患者有支气管扩张作用。基础FEV_1最高增加80%,而基础SGaw增加不明显。现报道用MK—571(一种强力的选择性LTD_4/LTE_4受体拮抗剂),对6例轻症哮喘患者(基础FEV_1>70%)做了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基础  相似文献   

9.
作者研究了8例正常人和7例外源性哮喘患者前列腺素(PGF_2α)对肺机能的作用。 7例外源性哮喘患者(15~30岁)具有可逆性气道阻塞。全部患者对吸入性变应原针刺试验阳性,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500/立方毫米,在试验前停用单纯支气管扩张剂如舒喘灵和异丙基肾上腺素24小时以上。对照组8例(18~30岁),全无呼吸道疾患,也无支气管哮喘或过敏性疾病的个人史和家族史,5例有少量吸烟史。测定项目主要有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R),肺活量(VC),气道相对传导率(SGaw)和闭合肺容量(CV),在测定上述项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哮喘(EIA)占哮喘患者的70~80%,尤其是早期支气管收缩者,在运动后5~10分钟达高峰。许多患者在30~60分钟内自行恢复。运动后约有1小时的不应期,这期间40~50%的患者再进行运动则不发生支气管收缩。  相似文献   

11.
扎鲁司特对运动性哮喘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扎鲁司特对运动性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2 8例运动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测定运动前和后基础 FEV1 和 FVC后分别给予扎鲁司特和安慰剂一周 ,观察其运动试验前和后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变化。此外还测定了运动前后的尿白三烯值。结果 给药后治疗组运动试验转阴率 80 % (12 / 15 ) ,对照组运动试验转阴率 2 3% (3/ 13) ,二组转阴率相比 ,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P<0 .0 1)。尿白三烯 (u L TE4)运动前为 39.14± 34.5 5 pg/ μmol.Cr,运动后 2 h为 44 .5 5± 34.13pg/ μmol.Cr(P<0 .0 1)。结论 扎鲁司特对运动性哮喘患者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患者尿液白三烯E4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炎症细胞在气道炎症过程中可以释放出许多炎性介质。近年来研究发现炎性介质中白三烯在哮喘慢性气道炎症过程中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在哮喘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受到了重视。为了探讨白三烯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以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后的影响 ,我们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了尿液白三烯E4 (LTE4 )的测定 ,以评价检测尿LTE4 的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健康志愿者 15例 (正常对照组 ) ,男 7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32 4± 4 6…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与症状严重程度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行肺功能检查者400例,其中支气管哮喘病例65例,纳入哮喘组,肺部病变者300例,纳入非哮喘组,健康体检者3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三组诱导ICAM-1、血清中EOS水平及肺功能检查结果[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峰流速值(PEF)、用力肺活量(FVC)],比较不同症状严重程度哮喘患者血清ICAM-1、EOS、肺功能检查结果,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哮喘组ICAM-1、EOS水平高于非哮喘组、对照组(P0.05);哮喘组MVV/预计值、FEV_1、PEF、FVC明显低于非哮喘组、对照组(P0.05);重度哮喘者ICAM-1、EOS水平高于轻、中度者,而MVV/预计值、FEV_1、PEF、FVC低于轻、中度者,轻、中度哮喘者MVV/预计值、FEV_1、FVC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支气管哮喘患者ICAM-1、EOS水平与FEV_1、FVC呈负相关(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ICAM-1、EOS水平与其症状严重程度及肺功能存在密切关系,参与气道炎症反应,对临床诊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硝苯吡啶(Nifedipine,Nif)能抑制跨膜Ca~(++)内流,使运动诱发的哮喘减轻,但对组胺引起的哮喘的保护作用尚有争议。为此,作用对比了硝苯吡啶对运动性哮喘及组胺诱发哮喘的缓解作用,且阐明其作用的可能部位。8例证实有运动性哮喘的男性病人,试验时病情稳定,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_1)>预计值的70%;12小时内禁用色甘酸钠、皮质类固醇或支气管扩张剂;研究前6周无上呼吸道感染史。全部病例随机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血浆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蛋白表达变化,以及与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30例,并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中PEDF水平,并用ACT评分评估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控制情况;用肺功能仪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血浆中PEDF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FEV_1%pred、ACT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885、-0.774,P值均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中PEDF水平明显增加,与肺功能下降及哮喘症状加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白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平衡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组,其中30例急性发作期,20例稳定期)孟鲁司特钠片3个月治疗前后、25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4及γ-干扰素水平,以及使用肺功能仪测定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PEF%水平。结果哮喘患者血清IL-4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4水平又明显高于哮喘稳定期水平(P<0.05)。哮喘患者血清γ-干扰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γ-干扰素水平又明显低于哮喘稳定期水平(P<0.05);哮喘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后血清IL-4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γ-干扰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肺功能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Th1/Th2细胞因子处于失衡状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这种Th1/Th2失衡,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低渗色甘酸二钠(DSCG)和等渗 DSCG对运动及乙酰甲胆碱诱发支气管收缩的保护作用进行比较。病人和方法 21例临床稳定哮喘患者分两组进行。第①组:行运动激发试验,10例运动后 FEV_1下降>20%的患者,年龄16~36岁,其基础 FEV_1为预  相似文献   

18.
吸入肝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即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吸入肝素对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价值,我们测定了一次性吸入肝素1000U/kg对12例重度哮喘患者FVC、FEV_(1.0)和PEFR的即刻影响.结果:与吸入前相比,吸入肝素后1/2h、1h的FVC、FEV_(1.0)和PEFR均无显著性差异(P>O.5).因此认为吸入肝素不能即刻改善FVC、FEV_(1.0)和PEFR,不适用于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  相似文献   

19.
孟鲁司特钠治疗运动诱发性支气管收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并发运动诱发支气管收缩(EIB)或运动性哮喘(EIA)的治疗及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开放、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选择轻、中度哮喘并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患者30例,给予孟鲁司特钠每晚10mg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1d、治疗后3d及4周进行运动激发试验。主要观察运动后的前60min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自基线下降的百分比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60min),运动后FEV1最大下降程度(FEV1最低值)及自最低FEV1恢复至运动前基值5%以内所需的时间(FEV1最低值恢复时间)。结果 孟鲁司特钠治疗前1d、治疗后3d和治疗后4周,运动激发试验后AUC0~60min分别为(39±21)、(13±14)、(12±14)%·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EV1最低值分别为(18±06)、(21±06)、(23±08)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EV1最低值恢复时间分别为(51±36)、(26±28)、(25±33)min,治疗前、后比较恢复时间显著缩短(P<001),并持续1个月。EIB/EIA患者孟鲁司特钠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峰流速(PEFR)]均可维持接近正常且无明显变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不能预防EIB/EIA。结论 孟鲁司特钠对轻度哮喘患者并发EIB/EIA疗效和预防作用显著,而且安全、快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Th1、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睡前口服孟鲁司特,每次10mg,每日一次;综合评价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及Th1、Treg平衡转归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_1、FEV_1/FVC及PEF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且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FEV_1、FEV_1/FVC及PEF值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h1及Treg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2周、24周,观察组患者的Th1值显著小于对照组,Treg值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孟鲁斯特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效果确切,与常规综合性治疗,可协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调节Th1、Treg平衡,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