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严寒地区,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年运行的热负荷远大于冷负荷。为了减少建筑能耗及实现空调系统长期稳定运行,采用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SGCHP)作为建筑的冷热源,并利用太阳能土壤蓄热维持土壤热平衡。本文对1个SGCHP系统在办公建筑应用实例进行能、利用效率与热经济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量利用效率与效率均高于燃气锅炉与冷水机组的冷热源型式,其制热工况的效率高达0.482;其年度化成本、能成本、成本分别为83.43×104元/年、101.04元/GJ、729.67元/GJ,均高于其他冷热源型式,反映了该系统方案在经济与能量利用方面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在不断攀升,传统的自然能源正在日益枯竭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但是自然界或人类的生活中不起眼、看不见的能量无处不在,如果能把这些微弱的能量通过特定的装置收集起来将发挥出不可估计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市区人流密集区域为能量源头,收集人在行走时产生的能量,通过射流装置将人体重力做功转化为水流的动能。再将能量释放带动发电机,从而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被应用于日常照明、急救逃生、城市美化、传感器及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3.
双层幕墙热通道内遮阳设施遮阳设施被安装在幕墙的中间热通道,其防风和抗腐蚀的效果更好。由于隔开了风雨的影响,几乎没有必要为了保护它不受损伤而将之上收。这特别适用于那些受强风影响的地方,如海岸线或高层建筑。因此,低风载可以使遮阳设施和导轨的形式更简单。双层幕墙上的遮阳设施在吸收来自于太阳光的热和释放幕墙空间内的热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管其采用上拉式天窗还是百叶形式。由于其在红外线波段内的吸收特性,强反射的白色或金属光泽表面将吸收日光的30% ̄35%转换成热,之后这些热又通过辐射和对流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和临近…  相似文献   

4.
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平衡电网负荷、削峰填谷及利用可再生浅层地热能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了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的新设想.该集成系统将蓄冷装置与地下埋管换热器合二为一,在夏季空调工况时,利用电力低谷时段的廉价电力,将冷量全部或部分储存到土壤中,以供白天用电高峰期空调使用;在需供冷的过渡季,系统按土壤耦合热泵系统的供冷工况运行,将系统的冷凝热排至土壤中,为冬季供暖储备热量;供暖季节,系统按土壤耦合热泵系统的供暖工况运行,土壤作为热泵系统的低位热源.介绍了该集成系统的形式、技术特点及核心研究内容,并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影响集成系统运行特性、冷量损失的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太阳热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在太阳电池外面安装了一个由碳纳米管和光子晶体等组成两层的吸收-释放装置。该装置外层的受光面是一排多壁碳纳米管,能有效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热,加热紧紧依附在其上的光子晶体,使光子晶体会"发出"最高密度几乎与太阳电池带隙相吻合的光,确保被吸收器收集的大部分能量转化为  相似文献   

6.
溶液除湿空调系列文章溶液式空调及其应用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江亿  李震  陈晓阳  刘晓华 《暖通空调》2004,34(11):88-97
分析了目前空调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溶液除湿空气处理方式的解决方案。介绍了溶液除湿空气处理方式的原理和系统构成方式,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改进空调末端装置方式、节省能源、改善城市能源结构等方面讨论了这一方式的优点和特点。分析表明,基于溶液除湿空气处理方式的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可有效消除空气的霉菌、粉尘,可以根据人员数量调节新风量,并通过独立的吸收或提供显热的末端装置调节温度,实现室内温湿度的分别控制。溶液除湿空气处理方式还可有效地对排风进行全热回收,并在过渡季利用干燥或低温的新风,从而降低空气处理能耗。由于冷水不承担除湿任务,因此只需要18—21℃冷水用于吸收除湿过程释放的热量和室内显热。这就有可能利用各种自然冷源或采用高GOP的冷水机组。溶液除湿方式还可实现高密度的能量蓄存,从而协调各种能源供应中的负荷匹配。  相似文献   

7.
绿色资讯     
行业四川成都东站将列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项目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以及市政项目的四川成都东站,在其站房中央空调系统采用了地源热泵(土壤源)加水冷机组的混合系统形式。整个地源热泵系统提供冷(热)量,冷、热量分别占车站站房空调负荷冷、热量的50.8%和100%。该地源热泵系统通过使埋地管道达到热平衡,实现了地  相似文献   

8.
对能量系统进行用能分析,确定有关能量的损失性质及分布和大小,找到提高能量使用效率的途径,常常需要对用能设备或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能量分析方法是其中一种方法。针对水蓄能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开发研究能量分析法的数学模型,对分析空调系统及其装置在热力过程中热量的利用程度(如热效率和热损耗系数)或损失大小(如热量损失或热损耗率)提供理论依据,并给出了热损耗较大的组件相应的改善措施,对系统组件热性能的分析与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天然气为能源的楼宇式热(冷)电联产系统对缓解我国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大有裨益。以北京某办公大楼作为目标建筑物,通过对联产系统和分产系统的分析比较,说明联产系统高效的原因在于能源的梯级利用,尤其是对低品质热能的有效利用程度将成为决定目标建筑物能量系统采取热(冷)电联产系统是否节能的关键。并提出以"产品分级等价法"建立成本方程,进而计算了联产系统产品的成本,结果表明:当天燃气价格低于电价的3.2倍时,采用联产系统的年度化费用低于分产系统,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0.
现在最迫切的任务是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为解决这个问题,二次能源的利用有重要作用。空气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时,将伴随着析出大量的热。在带有干燥装置的压缩机组中,为保证干燥装置正常工作,压缩空气在后冷却器中的冷却程度要比在中间冷却器中的大。  相似文献   

11.
被动式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一种方法,其利用自然能源和最实用的技术,将建筑的形式、布局等与地区热气候环境结合在一起,通过被动式调控手段实现建筑节能。以成都为例,对被动式技术在夏热冬冷典型地区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及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为被动式技术在四川省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正在经历着一个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发展转型期。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旅游景区采用智能交互导识,也带来了更多的消耗,如何将导识终端的系统以低碳、环保和可持续的新型发电技术替代传统的发电方式,是当今科学界、设计界所关注的重点。项目大胆将压电技术运用到旅游景区的导识系统中去,人与压电材料交互,给新型电子导系统提供能源。可以将浪费的动能由行人或车辆的运动转换成可再生能源。这种清洁技术能源可以在室内和室外环境应用,如照明,标牌和通信网络。在路面上铺设可发电的"交互能量板块",利用地板踩踏压电技术,一旦有行人踩踏地砖就能产生能量,这些能量被储蓄到聚合物锂电池中,或用于体育中心的路灯照明、音箱、人行道的警报器、标志以及广告灯箱等设备中。更低碳,更环保。  相似文献   

13.
针对“热交换效率和能量回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下列的认识误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1、“采用热交换效率高的热回收装置,其回收的能量多”;2、“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空调时段长,且大多时段室内外平均温差并不大,所以,不论采用哪种交换效率类型的热回收装置(焓交换效率或温度交换效率),也不论交换效率高低与否,其能量回收,甚至有无能量回收差别都不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莱空调冷热源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了大温差变流量冷水机组、大温差定流量带部分热回收土壤源热泵机组与锅炉的组合;大温差变流量减少了运行能耗;土壤源热泵机组利用土壤的蓄放热来制冷制热,使用了可再生能源且具有较好的节能性.该系统设计的容量不同、形式不同的冷、热、热泵机组可提供多种运行组合来适应夜间及过渡季的部分负荷,使...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夏季空调冷负荷往往大于冬季空调供暖负荷,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容易产生土壤"热堆积"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冷却塔过渡季节土壤补偿蓄冷的新型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并根据地埋管换热器有限长线热源理论、热流叠加原理、冷却塔热湿交换原理,构建了关于该系统的热工性能评价模型;进一步以中国南京地区某住宅小区土壤源热泵系统为应用案例,将所提出的系统与传统的单一土壤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冷却塔过渡季节土壤补偿蓄冷的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土壤热恢复方法,可有效缓解由于系统向地下土壤全年排热与取热不平衡而导致的土壤"热堆积"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地源热泵技术在夏热冬冷地区的高效应用提供优化设计与节能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源热泵系统是随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出现而逐渐兴起的一门热泵技术,是一种通过输入少量的高位能(如电能),实现从浅层地能(土壤热能、地下水中的低位热能或地表水中的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热泵空调系统。地球表面水源和土壤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能,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地源热泵系统技术利用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提供空调及采暖,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热电冷三联供供冷方式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火用)分析方法,从能量利用的全过程出发,考虑输送能耗的影响,利用能源(火用)效率代替设备的能量利用效率对热电冷三联供的集中供冷和常规的电供冷方式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了更客观、合理的结论,为合理采用热电冷三联供的集中供冷方式提供了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能量无处不在,能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中的大部分都白白耗散掉,没有被人们充分的利用,这是很大的一种资源浪费。那么,怎样尽可能的把这些耗散的能量回收,而且是不产生污染、绿色环保的能量回收,在当下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将从如何采用机械装置将尽可能多的能量回收、存储起来,对人类来说这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9.
热经济学在煤气厂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提出了一种对用能系统进行热经济性决策的Yong经济系数法,利用热经济学对上海浦东煤气厂的能源利用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其Yong经济系数,利用Yong分析法指出其薄弱环节,据Yong经济系数评价其Yong损费与非能量遇的比例大小,得出此系统的热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复合热泵技术将太阳能、空气能、地源热泵等两种或几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结合成联合供能系统应用于建筑中,改善单一形式可再生能源在应用中的条件,既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又能保证系统能量供应的稳定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探讨了空气-水双热源复合热泵技术在太阳能热水、太阳能供暖、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地源热泵、余热/废热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方案,为复合源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