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运动纱线张力检测精确性,解决接触式测量引起的摩擦力误差、断头等织物问题,采用振动频率和图像处理方法来分析纱线张力,设计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纱线张力非接触检测系统。检测系统由纱线传送装置、工业线阵相机、白色线光源、伺服控制电动机、张力传感器组成。根据弦线悬链性理论建立纱线运动模型,结合纱线图像处理算法,寻找纱线图像上边界作为特征线计算其张力,结果表明:通过像素折算出的振动频率与实际张力拟合优度达0.99,在张力区间为5~30 cN以内,视觉系统测量值与张力传感器测量值相对误差率在±10%左右,非接触检测系统检测精度满足生产要求,避免了接触式测量存在的易磨损、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蒋林军  张华 《纺织学报》2022,43(4):167-173
为有效保持纱线卷绕系统中张力稳定,针对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和时变性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张力观测器和参数自适应的无传感张力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力矩平衡原理建立纱线卷绕系统数学模型,并设计了降阶张力观测器,将观测值作为系统输入前置反馈补偿值,避免了使用张力传感器带来的测量延迟;然后,采用Landau离散时间递推算法辨识卷绕系...  相似文献   

3.
在纺纱过程中,纱线张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筒纱的成形、纱线的质量和织机的生产效率。本文通过对络筒过程中纱线张力的产生原理、影响纱线张力波动的因素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闭环式恒张力喂送纱线的系统。该系统以美国TI公司生产的电机专用芯片DSP28035为主控芯片,实时采集纱线张力传感器传送的纱线张力,利用智能PID控制方法,实现对一个超低惯量高动态性能伺服电机转速的全数字化控制,以达到纱线恒张力喂送的目的。该系统不但具有张力设定、过电流保护、错误报警等功能,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实时性好、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常用纱线张力传感器,并提出设计新型陶瓷传感器纱线张力测量系统。在电脑横机上编织纬平针织物,测量不同速度下的纱线张力,从而分析电脑横机纱线张力波动规律及机器速度对纱线张力和波动性的影响。从给纱方式上讨论国产电脑横机编织的织物产生松边的原因,并提出一种新型恒张力电子送纱系统,该系统可有效解决张力波动问题,提高织物质量,是电脑横机给纱系统改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德国慕尼黑举办的ITMA 2007上,瑞士贝宁格公司生产的新型Multitens 闭环纱线张力控制系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它沙除了织造准备工序中经纱生产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在经纱质量和生产率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经编机编织过程中首先要实现控制经纱在1个横列内不同角度区域张力值的变化,才能达成纱线的动态张力补偿控制。为解决当前系统控制经轴送经量出现的纱线张力波动大,且无法精确到控制1个横列内不同角度纱线张力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经编送经动态张力补偿系统。通过结合经编机成圈机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设计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优化张力传感器选型,设计了电子凸轮规划曲线算法和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实现了纱线动态张力补偿控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从反馈的纱线动态张力值曲线分析验证了该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能够使纱线张力峰值降低至少56%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电脑提花大圆机编织中的纱线张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张力测量传感器的组成并对张力控制电动机的功率进行了计算,从而设计出圆机上纱线张力检测方案。阐述了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实现方案,结果表明:通过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纱线张力检测系统,方案简单、成本较低、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纱线张力测试装置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由图象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所构成的,用于非接触测量纱线张力的测试装置;并论述了该装置的核心器件固态图象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纱线张力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9.
纱线动态张力测试系统简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纱线和织物的生产过程中,张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大小直接影响着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张力过大会使纱线的弹性伸长、强力等受到损失,影响纱线质量,增加后工序的断头率;张力过小,影响卷装成形。此外,纱线张力不是一个恒量,而是一个波动的量。因此,为了真实反映纱线张力大小及其变化规律,有必要对纱线张力进行动态测试并记录其变化过程,以便分析原因,寻找合适的工艺参数,采取必要的措施,使纱线张力控制在对提高纱线质量和设备利用率有利范围内。同时,通过进一步分析纱线张力的内在规律,提出纱线张力模型,为评价设备性能提供依据。1 电…  相似文献   

10.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纱线动态张力检测系统采用了美国NI(National Instrument)公司推出的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其功能强大,应用便捷,使得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能够得到充分的应用,文章对该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处理,测试结果的显示,输出与保存,系统错误提示与超标预警功能,仪器校核等进行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1.
孙帅  缪旭红  张琦  王瑾 《纺织学报》2020,41(3):51-55
为更好地控制高速经编生产中的纱线张力,以HKS2-SE型高速经编机为实验平台,测量其在1 000~4 000 r/min时的纱线张力,并借助纱线张力的最大值、平均值及标准差对纱线张力水平进行评价,使用单周期纱线动态张力曲线、概率密度曲线、偏度与峰度对纱线张力分布、波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机速的提高,纱线张力的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逐渐降低,各纱线之间的张力差异逐渐下降,纱线整体织造张力水平降低,同时单个成圈周期张力主波峰的高度降低,纱线张力波动减弱;而机速过高或过低,纱线张力波动均有增大的趋势,机速在2 500~3 500 r/min时,张力分布曲线平均值附近数据分布较集中,纱线张力波动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胡瑜  刘行  缪旭红 《纺织学报》2018,39(2):68-72
针对目前高频张力测试系统得到的经编纱线动态张力评价方法欠缺的现象,提出用概率密度曲线和峰度、偏度来评价经编纱线动态张力的整体波动情况。为检验所提出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利用高频张力测试系统采集5种不同机速下30 s内的经编纱线张力数据,用概率密度曲线和峰度、偏度对张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5种机速下的经编纱线动态张力的峰度均小于0,偏度均大于0,且随着测试机速的增加,峰度和偏度值均不断减小,结合概率密度曲线分析得出,随着测试机速的增加,纱线张力波动不断减小,张力更加均衡,这与实际织造情况一致,从而验证此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接触式纱线张力传感器动态测量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纱线变化张力的准确测量和有效控制对纺织品质量有重要影响。基于霍尔效应的接触式张力传感器通过霍尔元件检测由纱线张力引起的悬臂梁挠度,进而获得纱线张力。但是随着张力变化频率的增高,因悬臂梁机械振动所造成的系统张力误差也随之增大。为此,本文对接触式张力传感器检测单元建立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振动对张力信号检测的误差影响,进而提出动态张力测量模型以及相应的振动误差抑制算法。通过建立张力测试实验台,对不同条件下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振动误差抑制前后的张力信号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动态张力辨识测量模型的误差抑制算法能够有效地消除振动所产生张力检测误差。该项研究为动态条件下的接触式张力传感器运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伟锋  王哲 《纺织学报》2014,35(12):132-0
在实际的织造过程中,纱线的张力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对其的跟踪控制也成为织造过程中的难点之一。为了减小纱线张力的跟踪误差,简化纱线张力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右互质分解的纱线张力的控制方法。在三元素模型基础上,结合右互质分解理论,通过数学计算得到合理的纱线张力模型。对于纱线张力模型,设计并给出了纱线张力的跟踪控制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中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通过理论与仿真系统的设计验证,基于右互质分解的纱线张力跟踪控制方法能够很好地完成纱线张力的跟踪与控制。  相似文献   

15.
王德群 《棉纺织技术》1989,17(10):64-64
纱线张力是纺织生产和化纤生产各个工序中的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产品质量取决于纱线张力平均值及其波动幅度。许多企业都非常重视纱线张力的监测,但是目前还没有用于监测纱线张力的既方便又精确的仪器。苏联中央韧皮纤维科学研究院研制出一种T-2H型手提式小型纱线张力测试仪。在不大的手枪式仪器的壳体中装置有传感器、电子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针对ABB张力传感器PFTL101和型号为PFTA101的张力控制板组成的张力检测系统,介绍张力传感器检测原理及张力值计算,对张力控制板的的设置、调试方法进行重点介绍,阐述在纸机张力控制软件上的PID等调试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纱线张力接触测量法存在检测装置寿命短、附加摩擦力误差、纱线断头、信号采集不稳定等问题,运用运动纱线张力和振动频率的理论关系,结合机械和电路设计CAD方法,采用微控制器处理信号,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纱线张力监测系统,采用该系统测得的纱线振动频率的平方与对应实际张力拟合后呈线性关系,拟合优度达到0.99,符合运动弦线振动频率与张力关系。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张力区间内,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出的张力与实际张力相对误差率小于±10%,系统实现了非接触式监测纱线张力的稳定及一致性的功能,解决了接触式纱线张力测量法存在的问题,可满足大部分纺织工艺对纱线张力监测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纱线张力直接式测量过程中,纱线与检测元件之间的长期摩擦会对测量元件上的传感器带来损伤,同时也会对纱线运行状态存在微小改变,从而无法真实反应纱线的动态张力和形态。针对该情况提出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纱线气圈张力测量方法,能够有效克服接触式测量过程中的弊端,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得到纱线张力计算关键参数气圈最大半径r和气圈顶角α0,成功求解纱线气圈张力。  相似文献   

19.
刘健 《棉纺织技术》1989,17(11):44-47
我厂引进西德祖克S232型浆纱机,其纱线张力控制由浆槽出口、两组烘筒之间和织轴三个控制点完成,其中浆槽出口与烘筒之间的纱线张力为人工调节,织轴纱线卷绕张力由DPS-109三位式张力调节系统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20.
在纱线工艺过程中实现张力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纱线张力的良好控制在很多纺织品工艺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这也是纺丝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如果没有适当的张力控制 ,正常的生产过程就会产生诸多问题 ,这在低速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经常导致断丝和减产。生产过程的理想状态是能够调整纱线张力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 ,并确保在任何时间、纱线的任何部位都不会发生变化。但是 ,无论如何这种理想状态是很难达到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 ,几乎都是尽量找到生产过程中能够承受的张力范围 ,然后据此调整工艺速度。无论纱线经过何处 ,张力都是通过空气对移动的丝束产生阻力以及纱线与导丝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