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挫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98例挫伤性前房出血进行治疗,方法 是双眼包扎,半卧位卧床休息,应用止血药,根据病情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高渗液等.同时观察积血吸收的时间、并发症和视力.结果 积血吸收的时间:Ⅰ级前房积血吸收的时间1~4天,Ⅱ级前房积血吸收的时间5~8天,Ⅲ级前房积血吸收的时间9~17天.前房积血吸收后的视力:0.1(4.0)以下者5例,0.1~0.3(4.0~4.5)者15例,0.4~0.8(4.6~4.9)者32例,1.0(5.0)以上者46例.结论 挫伤性前房出血的视力恢复与积血量多少、挫伤程度、有无并发症以及治疗时间均有关,积血量和并发症少、治疗及时者,视力恢复较好,反之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2001年~2009年收治105例病人搓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加压包扎,半靠位休息,止血药物应用高渗脱水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必要时行前房穿刺冲洗手术治疗.结果 Ⅰ级积血1-5天均吸收,Ⅱ级积血5~10天吸收,Ⅲ级积血10~15天吸收.患儿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 尽早尽快适当方法治疗搓伤性前房积血减少并发症形成造成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治疗47例(55眼)眼外伤所致前房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对就诊时间、积血程度、积血吸收时间、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4小时内就诊者36例经以上治疗,经2~5天后积血全都吸收,视力恢复正常.3~4天后就诊者11例,经上述治疗,积血吸收缓慢,1~2周后全部吸收者7例,其中4例反复出血,经联合前房冲洗治疗后,1周内临床治愈,视力恢复正常.严重的并发症为继发性青光眼2例,外伤性瞳孔散大1例,晶状体脱位1例,玻璃体积血1例.血吸收后视力:0.05以下者1例,0.05~0.1者1例,0.2~0.3者3例,0.4~0.6者7例,0.7~0.9者13例,1.0以上者22例.结论:外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损伤程度、出血量的多少有关;及时、合理地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正确把握手术时机,选择好恰当的手术方法,是促进积血吸收,防止再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顿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94例(94眼)顿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半卧位,双眼绷带加压包扎、制动,止血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甘露醇的应用,并及时处理并发症,7d内治疗无效者行前房穿刺冲洗。观察积血吸收时间、视力和并发症。结果 94眼挫伤性前房积血中积血吸收时间:前房积血吸收时间Ⅰ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2~4d,20眼(21.20%);Ⅱ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4~6天,51眼(54.2%);Ⅲ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6~12d,18眼(19.14%)。入院时视力光感至1m指数65例,0.01~0.1者17例,0.2~0.4者12例。出院时视力:0.05以下者3例,0.05~0.1者6例,0.2~0.3者2例,0.4~0.6者21例,0.8~1.0以上者62例。因外伤性白内障3例行白内障手术,2例因积血多引发继发青光眼行前房冲洗后眼压控制良好。结论顿挫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出血量的多少,眼球复合损伤程度及并发症的产生等与早期治疗有关。大多数前房积血治疗及时者视力恢复较好。但前房积血的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因此在促进积血吸收的同时应注重预防和处理并发症。药物治疗的同时双眼绷带加压包扎和前房冲洗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0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的158例(158眼)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治疗,方法 是半卧位,双眼绷带包扎、制动,止血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甘露醇的应用,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5天内治疗无效者行前房穿刺冲洗.观察积血吸收时间、视力和并发症. 结果 158眼挫伤性前房积血中积血吸收时间:少量积血98眼,1~5天;中量积血42眼,7~10天;大量积血18眼,12~20天.积血吸收后视力:0.05以下者1例,0.05~0.1者4例,0.2~ 0.3者9例,0.4~0.6者18例,0.7~0.9者42例,1.0以上者84例. 结论 挫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损伤程度、出血量的多少有关.并发症少、治疗及时者视力恢复较好.药物治疗和前房冲洗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6.
肖丽萍  张松 《河南医学研究》2011,(3):312-313,317
摘要:目的:探讨眼外伤所致前房出血治疗的效果和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35例(135眼)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综合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一级前房出血60例,二级前房出血45例,三级前房出血30例,其中继发性青光眼9例,前房出血者全部于1 ~14 d吸收.积血吸收后视力为0.1以下者3...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伤性前房积血综合治疗的疗效,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方法对56例(56眼)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包封双眼限制眼球运动,半卧位休息限制活动,使用止血剂、皮质类固醇、脱水剂、活血化淤等药物治疗,部分患者行前房穿刺冲洗术,观察前房积血吸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视力恢复情况。结果前房积血Ⅰ级者平均4d吸收,Ⅱ级者平均7d吸收,Ⅲ级以上者平均15d吸收;积血吸收后视力0.05以下者2例,0.05~0.1者5例,0.2~0.5者8例,0.5~0.9者15例,1.0以上者26例。结论外伤性前房积血给予恰当处理,必要时行前房穿刺冲洗,可减少并发症,促进视力恢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眼挫伤前房积血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1月所收治的86例眼挫伤前房积血进行分析,治疗方法是双眼包扎,左右侧交替半卧位休息,应用止血剂,根据病情给予甘露醇、皮质类固醇及手术治疗.结果 前房积血吸收时间:Ⅰ级1~5d,Ⅱ级4~9d,Ⅲ级7~15d.前房积血吸收后视力:0.1以下5例,0.1~0.3者12例,0.4~0.9者26例,1.0以上43例.结论 挫伤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积血量、挫伤程度有关,早期、积极、恰当治疗,视力恢复较好,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马继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302-304
目的分析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78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半卧位,休息,双眼包扎,应用止血剂、高渗脱水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消炎药,后期用活血化瘀药物,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有的做前房穿刺冲洗。观察积血吸收时间、视力和并发症。结果积血吸收时间:Ⅰ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1d~5d,Ⅱ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6d~10d,Ⅲ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11d~19d。前房积血吸收后视力:0.1以下者5例,0.1~0.3者11例,0.4~0.9者23例,1.0以上者39例。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出血量多少和挫伤程度有关。并发症少、治疗及时者视力恢复较好,药物治疗和前房冲洗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0例外伤性前房积血进行以下治疗:①卧床休息.取半卧位;②全身应用止血药;③静点甘露醇.④皮质类固醇眼药水点眼.⑤前房穿刺冲洗.结果 积血完全吸收31例,占96.9%,积血未完全吸收1例.占3.1%.结论 外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与出血量多少,眼球损伤的程度及是否早期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1.
陈玉珍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30-3931
目的: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9月至2006年12月80例外伤性前房积血进行治疗及其效果。治疗方法是双眼包扎,半卧位,休息,应用止血剂,甘露醇、皮质类固醇激素,神经营养剂,必要的行手术治疗。观察积血吸收时间、并发症和视力。结果:78例前房积血在3d~16d吸收,2例发生角膜血染。前房积血吸收后视力<0.1者6例,0.1~0.3者7例,0.4~0.9者27例,≥1.0者38例。结论:外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积血量多少、挫伤程度、并发症的多少及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78例挫伤性前房积血进行如下治疗。双眼包扎,半卧位,休息,应用止血剂,根据病情应用甘露醇、皮质类固醇,部分病例作前房冲洗。观察积血吸收时间、并发症和视力。结果积血吸收时间:Ⅰ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1~5d,Ⅱ级积血吸收时间6~10d,Ⅲ级积血吸收时间11~19d。前房积血吸收后视力:0.1者5例,0.1~0.3者11例,0.4~0.9者11例,1.0以上者39例。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积血量多少有关,也与挫伤程度有关。并发症少和治疗早者视力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6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给予口服逐瘀通脉胶囊为主的治疗,有眼压高者静脉滴注甘露醇,前房有炎症反应者皮质类固醇眼药点眼。结果前房积血I级者平均2d吸收,Ⅱ级者平均4d吸收,Ⅲ级者平均9d吸收。均恢复到原有视力。结论逐瘀通脉胶囊治疗48~72h之间的外伤性前房积血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6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给予口服逐瘀通脉胶囊为主的治疗,有眼压高者静脉滴注甘露醇,前房有炎症反应者皮质类固醇眼药点眼。结果前房积血I级者平均2d吸收,Ⅱ级者平均4d吸收,Ⅲ级者平均9d吸收。均恢复到原有视力。结论逐瘀通脉胶囊治疗48~72h之间的外伤性前房积血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0例外伤性前房积血进行以下治疗:(1)卧床休息、左右侧半卧位.(2)单双眼包扎.(3)全身应用止血药.(4)20%甘露醇250ml静点.(5)皮质类固醇的应用.(6)前房穿刺冲洗.结积血完全吸收39例,未完全吸收1例.结论 外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与出血量的多少、眼球损伤程度及是否早期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64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4例中,24小时内就诊治疗者42例有36例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其中24例恢复原来视力,3~4天后就诊疗效欠佳,前房积血的吸收,Ⅰ、Ⅱ级吸收时间为3~5天,Ⅲ~Ⅳ级吸收时间为7~16天。结论应用药物治疗及(或)手术治疗可促进前房积血的吸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视力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2例小儿眼球钝挫伤致前房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小儿眼球钝挫伤前房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判断其疗效。结果 32例患者中,保守对症治疗27例,药物联合相对应的手术治疗5例。Ⅰ级前房积血的0.5-4.5 d吸收,Ⅱ级前房积血3-13 d吸收,Ⅲ级前房积血5-15 d吸收。治疗后,无患者矫正视力为低于0.1,有1例患者的矫正视力0.2-0.4,31例患者的矫正视力0.5。最佳矫正视力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对症治疗的方法对小儿眼球钝挫伤前房积血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挽救患者视力,对外伤性前房积血,要全面仔细检查,尤其注意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51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病人入院后均采用半卧位双眼包扎,全身应用止血药,静点甘露醇,皮质类固醇眼药水点眼;有凝血块并引起眼压升高者施行前房穿刺。结果:积血完全吸收49例,占96%,积血未完全吸收2例,占3.9%。结论:外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与出血量多少、眼球损伤的程度及是否早期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前房积血的吸收情况、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2010年2月就诊的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172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致伤原因、积血程度、在常规根据病情轻重给予制动、止血、降眼压、散瞳、手术等给予对症治疗外。将患者分为两组,1组入院后早期使用激素(67例);2组(对照组)患者未使用激素(105例),其余治疗方案均相同。观察患者积血吸收情况、视力改善和并发症等治疗效果。结果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患者中,早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在1-5d(P=0.0012)和6-10d(P=0.0476)两个时间段积血完全吸收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2组(P〈0.05)。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早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能够明显降低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血染的发生几率。结论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关键是加速积血的吸收和排出,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同时,抓住早期手术时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配合早期使用激素有利于前房积血尽快吸收且可防止继发性前房出血,减少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血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前房积血1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利利 《当代医学》2010,16(2):83-83
目的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48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28例、手术治疗20例;前房积血Ⅰ级吸收时间为1~4d,Ⅱ级吸收时间为3~lOd,Ⅲ级吸收时间为7~15d;24h内就诊治疗者128例,121例视力均有提高,其中109例恢复原来视力,超过24h后者20例,12例视力有提高,8例疗效欠佳。结论及时、合理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正确把握手术时机,选择好恰当的手术方法,是促进积血吸收,防止再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