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副黏病毒科中的副黏病毒亚科及肺病毒亚科包括许多引起人类和动物疾病的主要病原体。肺病毒亚科包括肺病毒属和偏肺病毒属。肺病毒属中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全球婴儿和儿童早期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的病原。其他肺病毒属成员包括牛呼吸道合胞病毒,羊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小鼠肺炎病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范围内,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的主要疾病之一。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2001年BG Van-Den-Hoogen等首次在儿童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到人偏肺病毒(hMPV)[1]。hMPV是一种主要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副黏病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州市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6种常见非流感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收集2017年广州市4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中流感病毒阴性的样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种常见非流感呼吸道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2、3型),分析不同病原体的流行特征。结果 从956份流感病毒阴性样本中共检出非流感呼吸道病毒阳性148份,总阳性率为15.48%;其中腺病毒阳性率最高(7.85%),其次为人偏肺病毒(3.87%)、呼吸道合胞病毒(2.09%),副流感病毒阳性率最低(1.67%)。6种非流感呼吸道病毒检出月份主要集中在2—4月,阳性率分别为31.82%、41.94%和35.06%。男性总阳性率为15.96%(86/539),女性总阳性率为14.87%(62/417); 0~4岁婴幼儿6种非流感呼吸道病毒阳性率最高(37.35%),其次为5~14岁年龄组(22.89%)和45~54岁年龄组(20.48%),阳性率最低为25~34岁年龄组(8.54%)。结论 广州市流行的非流感呼吸道病毒以腺病毒、人偏肺病毒为主,低年龄组的儿童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建议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适量开展非流感呼吸道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4.
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90%以上的ARTI是由病毒引起,目前仍有大约30%的ARTI病原不能确定.近年来,一系列新出现的病原体被发现,如人偏肺病毒、人博卡病毒、人冠状病毒NL-63和HKU1、WU和KI多瘤病毒及Saffold心病毒等.此文就呼吸道感染新发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徐州市人偏肺病毒感染临床症状与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儿童以外人群感染人偏肺病毒(hMPV)少见报道,其感染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征等均未完全阐明。本研究试图厂解徐州市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就诊的一般人群中的hMPV感染情况,初步描述其引起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患者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常见病毒的感染状况,探讨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病原谱构成情况。方法 2010-07/2011-03,采集成都市3家哨点医院具备发热、咳嗽以及胸部X线片提示肺部炎性改变等临床症状的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302份;采用多重RT-PCR方法,对302份呼吸道标本同时进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博卡病毒、人腺病毒、人鼻病毒和肠道病毒等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302份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72份,核酸阳性率为23.84%(72/302),其中两种病毒混合感染6份,占阳性标本的8.33%(6/72);5岁以下儿童患者标本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39.33%(59/150),其中偏肺病毒的检出率最高;6~18岁患者标本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5.15%(5/33),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最高;18岁以上患者标本阳性检出率为11.76%(14/119),其中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3月份病毒核酸检出率最高为74.36%(29/39),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病毒核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都市发热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的病原体以偏肺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湖北省荆州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住院病例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分析病毒病原谱特征。方法 收集2016—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哨点医院SARI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人鼻病毒、人腺病毒、人副流感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及人博卡病毒8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分析SARI病原谱构成、季节分布规律及易感人群。结果 共收集并检测SARI病例样本1 506份,阳性检出率为55.11%,8种病原均有检出,其中病原谱前三的病毒为流感病毒(15.34%)、人呼吸道合胞病毒(9.83%)及人腺病毒(6.44%)。病毒混合感染率为7.97%,以人鼻病毒或人腺病毒合并感染最常见。病毒检出高峰在秋季(63.27%)和冬季(58.54%),不同的病毒呈现出其特征性季节流行规律,冬春季节主要流行流感病毒及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夏季为人腺病毒,秋季为人鼻病毒。5岁以下婴幼儿(60.69%)发病率高于成人。结论 荆州市SARI病毒性病原谱构成复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人腺病毒及流感病毒是荆州...  相似文献   

8.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全球范围内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成人病毒阳性率约为61.8%,儿童为46.6%~66.9 %[1].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童住院的主要原因,病毒感染率为32.3%~52.3%[2].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1、2、3、4(PIV1、2、3、4),腺病毒3、7(ADV 3、7)、以及最近几年新发现的人类偏肺病毒(Hmpv)、人类博卡病毒(Hbov)等.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北京地区人偏肺病毒(hMPV)流行规律,本研究在北京市18个区县选择城乡有代表性的区县建立监测哨点,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hMPV感染状况进行连续性监测。  相似文献   

10.
人偏肺病毒(hMPV)多与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有关,较少引起成人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疫情。2013年3月1日广州市一所职业学校出现大学生感染hMPV导致的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疫情,  相似文献   

11.
人类偏肺病毒是人类呼吸道感染病毒,多发于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抑制的患者.大约有5%~10%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是由人类偏肺病毒所致,现就其病毒学、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等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东莞市儿童医院呼吸道疾病患儿呼吸道病毒流行病学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就诊于东莞市儿童医院的5 106例呼吸道疾病患儿的呼吸道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I型(PIVI)、副流感病毒II型(PIVII)、副流感病毒III型(PIVIII)、甲型流感病毒(FIUA)及乙型流感病毒(FLUB)鼻咽试纸的抗原检测情况。结果:5 106例患儿中,26.8%的患儿检出任一种病毒阳性,病毒类型以RSV为主;不同年龄患儿不同呼吸道病毒阳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季节患儿不同呼吸道病毒阳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引起东莞市儿童医院呼吸道疾病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是RSV,<1岁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秋季呼吸道病毒总检出率最高,不同人群应依据季节做好防范。  相似文献   

13.
目前,病毒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上升为所有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一类。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呼吸道病毒引起,其次为细菌感染,少部分为支原体感染。尤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的致病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  相似文献   

14.
人偏肺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肺病毒亚科,偏肺病毒属,为有包膜的单链负RNA病毒。能够引起各年龄段人群感染,多表现为轻度自限性疾病。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可进展为重症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主要依靠核酸检测确诊,无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以支持治疗为主。尚无疫苗上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中人偏肺病毒(hMP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和鼻咽洗液临床标本3330份,进行细胞培养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同时提取标本中病毒RNA后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位于hMPVM基因的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片段。结果从3330份临床标本中检测到110份hMPV阳性标本,阳性率3.3%。hMPV感染的患儿男女比例为1.5:1,其中〈1岁年龄组患儿占46.4%(51/110),1~岁年龄组患儿占11.8%(13/110),2~5岁年龄组患儿占33.6%(37/110),〉5岁年龄组患儿占8.2%(9/110)。hMPV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以肺炎占的比例最大,为44.5%(49/110);其次是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22.7%,25/110);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占10.9%(12/110),其中诊断支气管炎占7.3%(8/110)。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期间几乎每个月份(除2005年5月和6月)都检出hMPV感染的阳性标本,未出现明显的流行高峰。而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期间hMPV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流行,于2006年4月为最高峰,阳性检出率为17.1%。110例hMPV感染的临床标本中有6份标本存在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的合并感染。hMPV和同期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高峰没有重叠。结论hMPV是北京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病原之一,其感染对2岁以下婴幼儿威胁更大。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毒性疾病的感染状况。方法 调查贵州省2013年度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432例,采集呼吸道标本421份,通过相应试剂盒提取核酸,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检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博卡病毒,鼻病毒及偏肺病毒。结果 从421份标本中检测出阳性标本128份,阳性率为30.41%。其中流感病毒60份,阳性率为14.25%;冠状病毒8份,阳性率为1.90%;博卡病毒3份,阳性率为0.71%;腺病毒10份,阳性率为2.38%;偏肺病毒9份,阳性率为2.14%;鼻病毒38份,阳性率为9.03%;未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检出3例流感病毒和鼻病毒混合感染。结论 呼吸道病毒是导致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重要病原体,其中以流感病毒最为常见,鼻病毒其次,腺病毒、偏肺病毒等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Zhao B  Shen J  Gao Y  Yu X  Zhang X  Wu F 《卫生研究》2011,40(5):635-637
目的应用多重PCR检测方法对上海市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进行检测,获得疾病谱分析其流行规律。方法 2009年1月到2010年3月上海市儿童医院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下呼吸道标本519份,利用多重PCR技术进行12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结果在591例标本中病毒阳性率是58%(301/519)。其中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B(RSVB)占首位,为37.5%(113/301),其次是鼻病毒(HRVA/B),为17.3%(52/301),比例最低的是副流感病毒2(PIV2),比例仅为0.7%(2/301)。人偏肺病毒(HMPV)的比例为6%(18/113)。结论 RSVB HRVA/B和PIV3以及Adv是上海市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的主要病原,混合感染以HRVA/B联合其他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18.
<正>人偏肺病毒感染是人体感染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 hMPV)后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散发,多发生于冬末及春初。hMPV感染大多表现为轻度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因出现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等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进展为重症肺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9.
引起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呼吸道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virus,RSV)、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typeA and B,IV-A和IV-B)、副流感病毒1型、2型和3型(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1、2、3,PIV-,  相似文献   

20.
人偏肺病毒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呼吸道致病病毒。本文综述了该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原学 诊断、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