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喂粥料法.在冬季给奶牛喂食38℃左右的粥料.   加喂胡萝卜和甜菜法.将胡萝卜和甜菜洗净切碎后,在奶牛饲料中各添加15%.   接受光照法.在奶牛泌乳前60天,每天让牛接受光照16小时,不局限于接受自然光照,产奶量可增加30%.……  相似文献   

2.
1.增加光照法 从奶牛分娩后初产奶时开始.每天让奶牛接收16小时的光照(在冬季可适当延长.冬季最好多接受阳光照射).可提高产奶量10%。  相似文献   

3.
1·增加光照法:从奶牛分娩后初产奶时开始,每天让奶牛接受16小时的光照(在冬季可适当延长,冬季最好多接受阳光照射),可提高产奶量10%。2·削蹄法:每年给奶牛削蹄修整两次(冬末初春之时和夏末入秋之际),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3·控温法:冬季使牛舍保持在15℃左右,夏秋坚持早放牧  相似文献   

4.
1增加光照法据国内外科学家试验研究证实,在奶牛泌乳期的初期60天内,让牛每天接受16小时的光照,可比在冬季仅接受自然光照的奶牛多产奶达10%以上。2喂粥料据试验,给予奶牛喂粥料,比喂干湿料可提高产奶量13%。夏季粥料内加入大量冷水,可使奶牛防暑降温,冬季饲喂38℃左右的热粥料  相似文献   

5.
1 增加光照法 从奶牛分娩后初产奶时开始,每天让奶牛接受16 h的光照,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10%以上. 2 削蹄法 每年定期给奶牛修整削蹄2次,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10%左右.  相似文献   

6.
<正> 1、增加光照在奶牛泌乳的最初60天内,不需增加和改变饲料,让奶牛每天接受16小时的光照,比处在冬季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奶牛可多产奶10%。 2、调整分娩期奶牛产后3~8周,是产奶的黄金时间。夏天天气热。蚊蝇多,产奶量低,且发病率高。如果奶牛夏季分娩,日产奶量  相似文献   

7.
一、增加光照法 从奶牛分娩后初产奶时开始,每天让奶牛接受16小时的光照,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10%以上.  相似文献   

8.
邢攸荷 《农村百事通》2010,(5):41-42,81
1,增加光照法。据国内外科学家试验研究证实,在奶牛泌乳期的初期60天内.不需要增加饲料或改变饲料配方,让牛每天接受16小时的光照,可比在冬季仅接受自然光照的奶牛多产奶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提高奶牛产奶量有一些新的方法与经验,特介绍给养牛专业户。1.增加光照。据国内外养殖专家养殖试验证实,在奶牛泌乳期的初期60天内,不需要增加饲料或改变饲料配方,让牛每天接受16小时的光照,可比在冬季仅接受自然光照的奶牛多产奶达10%以上。2.喂粥料。给奶牛喂粥  相似文献   

10.
1削蹄法 每年给奶牛削蹄修整两次,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 2增加光照法 在冬季每天让奶牛进行16小时的阳光照射,可提高产奶量10%。  相似文献   

11.
四川西充县晋城镇老兽医李荣根开办的奶牛场成本低、产奶量高、经济效益显著.他的经验和方法是: 1八种管理方法 1.1削蹄法每年给奶牛削蹄修整2次,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 1.2增加光照在冬季每天给奶牛进行16小时的阳光和灯光照射,可提高产奶量10%.  相似文献   

12.
于冬春两季选用相同28头体况良好的中国荷斯坦奶牛,记录奶牛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能量、中性洗涤纤维等摄入量,在呼吸代谢室测定奶牛胃肠道甲烷排放量,研究冬春两季奶牛胃肠道甲烷排放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季泌乳牛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春季;春季青年牛和泌乳牛胃肠道甲烷排放量和甲烷转化因子均显著高于冬季;胃肠道甲烷排放量随着干物质采食量增加而线性增加,回归方程显示春季斜率(22.36)明显高于冬季(17.04),说明奶牛春季胃肠道甲烷排放的转化效率高于冬季.这可能是因冬春两季的温度和光照时间等因素引起.相比冬季,春季奶牛甲烷转化因子较高,导致其胃肠道甲烷排放显著提高.春季甲烷转化因子显著高于冬季,这可能因季节影响奶牛对日粮的消化利用、瘤胃发酵方式和日粮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1当鸡接种疫苗时,及时补充VA、VP、VC,会进一步增强鸡体的免疫力.   2冬季低温光照少,鸡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可防治笼养鸡无法接受户外光照而发生的维生素D缺乏症.……  相似文献   

14.
1当鸡接种疫苗时,及时补充维生素A、D、C的含量,会进一步增强鸡体的免疫力. 2冬季低温光照少,鸡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可防治笼养鸡无法接受户外光照而发生的维生素D缺乏症.  相似文献   

15.
在试验1中,12头奶牛(L处理)每天接受自然光照(平均8小时),增加光照10小时(平均强度为481勒克司)及无光(即平均黑暗6小时)的试验。另外一组12头奶牛(N处理)只接受自然光照(平均8小时)及其它时间无光照(即平均黑暗16小时)的试验。试验共进行8周。增加光照能提高产奶量和增加采食,而体重则有减轻。在L处理中,尽管牛奶中乳脂密度趋向减少,但对牛奶的整个物质组成并没有什么影响。虽在L处理组中增加光照期间采食增多,但对日常采食时间并不产生影响。尽管L处理组的奶牛在增加光照期间静卧时间较少,但每天因光照所增加的时间大都花费在躺卧上并减少了行走的距离。在两个处理组中,每天白日发情行为占有时间增加。但在L处理组中,奶牛发情行为活动率比处理组明显减少。 在试验2,16头奶牛分别接受自然光照(平均9小时)和光照强度平均为0、101、191及529勒克司等设计强度变化不同的10小时增加光照的试验。在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变化上,增加光照及其光照强度并不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接受光照强度为101和529勒克司的奶牛,其奶牛乳脂密度明显减少。接收529勒克司光照强度的奶牛,其奶中蛋白质密度也有减少。  相似文献   

16.
1.光照对母鸡性成熟的影响 家禽性成熟与日照长短有密切的联系.光照延长,可促进性成熟;光照缩短,可推迟性成熟.在北纬地区,冬季孵出的小鸡在翌年昼长逐渐增加时性成熟,往往引起过早开产,不仅产蛋量少,而且冬季停产(完全自然光照),经济效益不好.而在春天孵化的小鸡,则在当年昼长缩短时性成熟,不会过早产蛋,蛋也较大,当年冬季不停产,这在经济上是较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奶牛的生产性能、超常的生理负担导致奶牛与外界环境影响因素息息相关。寒冷、酷热、温度、湿度、光照和风力等对奶牛的产乳性能和健康情况均会产生显著影响。在一年四季之中,冬季是奶牛饲养管理的重要季节。  相似文献   

18.
1.喂粥料法。据试验,给奶牛喂粥料比喂干湿料可提高产奶量13%。冬季喂38℃热粥,可以增强牛的抗寒能力;夏季在粥内加大量冷水冲稀,能降温防暑。喂粥料能诱使奶牛多饮水,可使产奶量提高10%。粥料的加  相似文献   

19.
冯小鹿 《北京农业》2006,(11):30-30
随着秋季的到来,冬季也即将来临.进入冬季后,气温不断下降,这对于奶牛饲养户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冬季奶牛饲养管理不得当,将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饲养的经济效益,甚至造成损失.那么,冬季如何饲养管理好奶牛呢?笔者综合各地的经验,总结出冬季饲养奶牛"十字经",现简介如下,相信对奶牛养殖户冬季饲养奶牛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光照对广东灰鹅繁殖季节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光照对广东灰鹅繁殖季节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春夏季至9月底止缩短光照(11h)的处理组母鹅4~6月发生零星换羽并维持较低的产蛋率(3%~5%),试验期间每只鹅平均产蛋14.5枚,而接受自然光照的对照组每只鹅平均产蛋10.2枚。(2)从6月23日至12月15日缩短光照(11h)的处理组鹅完成3个以上产蛋就巢周期,每只鹅平均产蛋26.9枚;对照组鹅完成不到3个产蛋就巢周期,每只鹅平均产蛋21.63枚。(3)冬季延长光照(18h)和限制性饲喂都使鹅在冬春季停产,而接受自然光照的对照组鹅则于4月初停产;在冬季延长又在春季缩短光照的处理使鹅于春夏季非繁殖季节表现出正常的产蛋水平和种蛋受精率;接受其他光照处理和冬季限制饲喂处理的鹅,在春夏季不同月份都表现出产蛋性能和种蛋受精率降低、换羽发生。说明短光照能促进广东灰鹅的繁殖活动,而长光照则有抑制作用,冬季延长光照之后在其他季节缩短光照可以逆转鹅的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