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地对空红外空中目标识别任务中数据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关系网络的小样本红外空中目标分类方法。该方法将关系网络模型、多尺度特征融合方法及元学习训练策略相结合,首先构造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提取输入图像的特征向量,然后将支撑样本和预测样本的特征向量输入到关系模块中,根据关系值得到预测样本的类别标签。mini-ImageNe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分类精度显著高于其他经典的小样本学习模型。Infra-aircraft dataset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仅有个位数样本的情况下,可完成多种机型的地对空红外图像分类任务。  相似文献   

2.
周立君  刘宇  白璐  茹志兵  于帅 《应用光学》2020,41(1):120-126
研究了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和跨域自适应迁移学习的样本生成和自动标注方法。该方法利用自适应迁移学习网络,基于已有的少量可见光图像样本集,挖掘目标在红外和可见光图像中特征内在相关性,构建自适应的转换迁移学习网络模型,生成标注好的目标图像。提出的方法解决了红外图像样本数量少且标注费时的问题,为后续多频段协同目标检测和识别获得了足够的样本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自动标注算法对实际采集的装甲目标图像和生成的装甲目标图像各1 000张进行自动标注测试,对实际装甲目标图像的标注准确率达到95%以上,对生成的装甲目标标注准确率达到83%以上;利用真实图像和生成图像的混合数据集训练的分类器的性能和使用纯真实图像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无监督域适应的低空海面红外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图像翻译网络将源域图像翻译为目标域图像并共享标签。其次在YOLOv5s目标检测网络中使用梯度反转层优化网络提取特征的域间适应性。此外利用最大均值差异损失进一步缩小从网络中提取的不同红外探测器图像的特征分布。最后采用AdamW异步更新优化算法进一步提高模型在训练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检测精度。将所提方法在不同红外探测器采集的低空海面红外船只与无人机数据集中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有监督学习方法,所提方法有效降低了人工标注成本,且源域检测精度提高6.56个百分点,目标域检测精度提高2.62个百分点,有效提升目标检测模型在不同红外探测器间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尺度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红外行人检测方法。首先,选取较为轻量级的Darknet53作为深度卷积特征提取的主干网络,设计四尺度的特征金字塔网络负责目标的定位和分类,通过引入更低层高分辨率的特征图来改善对小尺度行人目标的检测性能。其次,利用注意力模块替代特征金字塔网络中传统的上采样模块,生成基于卷积特征的局部显著图,可以有效抑制不相关区域的特征响应,突出图像局部特性。最后,利用Caltech行人数据集和U-FOV红外行人数据集进行两次迁移训练,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丰富行人的样本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U-FOV数据集上的识别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3.45%,比YOLOv3高26.74个百分点,能检测到的最小行人像素为6×13。在LTIR数据集上的定性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适用于多尺度红外行人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修复取证算法,该算法可通过编码器网络自动提取图像修复遗留的痕迹特征,通过解码器网络预测像素类别,从而判断出图像是否经过修复篡改以及修复篡改的区域。同时,采用特征金字塔网络对解码器网络中的特征图进行信息补充。采用MIT Place数据集作为训练集,UCID数据集作为测试集,对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使用了不同的修复篡改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图像修复取证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修复区域定位更精准,处理速度更快,且对不同的修复篡改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较强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无人机群的红外视频进行监视是安防和军事领域的新热点。由于复杂背景下无人机图像获取难度大,图像数量难以满足相关算法的模型训练和验证等需求,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衍生的红外无人机图像仿真方法。采用该方法对红外无人机模板图像与红外背景图像进行混合,从而生成大量不同背景下的无人机目标图像。针对图像混合技术受背景噪声影响严重、无人机目标边缘模糊和合成图像调和度低等问题,采用一种无监督的生成式对抗网络来生成调和度较高的灰度约束图像,将其与目标梯度图像作为联合约束来求解高斯-泊松方程,得到与真实图像特征一致性较高的混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生成的混合图像具有较高的图像调和度和视觉真实性,说明所得图像作为扩充样本可有效提高机器学习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雾天图像的去雾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去雾算法.通过端到端可训练的神经网络对合成的室内和室外数据集进行训练,为了捕捉图像中更多的有用信息,在生成网络中设计了生成器和判别器架构,利用预训练的视觉几何组特征模型和L_1-正则化梯度对损失函数进行修正,并在判别器的最后一层引入Sigmoid函数用于特征映射,以便进行概率分析可归一化.利用合成数据集对损失函数进行训练,得到新的损失函数的参数,然后利用室外自然有雾图像数据集对训练得到的新的损失函数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解决了去雾图像的颜色失真、过饱和、视觉伪像等问题,生成效果更好的去雾图像.  相似文献   

8.
为了增强无人车对夜间场景的理解能力,针对无人车在夜间获取的红外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网络的无人车夜间红外图像语义分割算法。由于自动驾驶场景中的对象往往显示出非常大的尺度变化,该算法在DeepLabv3+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密集连接的空洞卷积空间金字塔模块,使网络生成的多尺度特征能覆盖更大的尺度范围。此外,该算法将编码器模块的多层结果拼接在译码器模块中,以恢复更多在降采样过程中丢失的空间信息和低级特征。通过端到端的学习和训练,可直接用于对夜间红外图像的语义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红外数据集上的分割精度优于原DeepLabv3+算法,平均交并比达到80.42,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U-Net模型,提出了一个全卷积网络(FCN)模型,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其中数据预处理采用了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增强,模型训练过程采用Adam优化器,模型性能评估采用平均Jaccard指数。为提高小类预测的准确率,模型中采用了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和自适应阈值方法。在DSTL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将预测结果的平均Jaccard指数从0.611提升到0.636,可实现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端到端的精确分类。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舰船目标斜框检测方法存在计算量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中心点的单阶段检测模型.由于舰船中心点不受舰船分布方向影响,模型主要思想是以目标中心点检测为基础,回归中心点处目标斜框的尺度和方向.首先设计特征提取网络,将卷积神经网络细节信息丰富的底层特征与语义信息丰富的高层特征融合起来形成特征图;然后将特征图输入到三个检测分支,分别预测目标中心点、中心点偏移值以及斜框的尺度与方向;设计组合损失函数对网络进行训练,并改进非极大值抑制算法以适应目标斜框检测的需要.在公开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数据集与光学遥感图像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试集平均准确率达0.906,检测精度与速度均优于其它检测模型,充分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光学学报》2021,41(7):160-173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与光学遥感图像模式差异大、相互转换困难的问题,基于现有空间分离图像转换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分离表征的循环一致性生成对抗网络(GAN)。以更深的网络层和跳跃连接完成图像风格和内容分离,通过学习内容映射关系,完成内容特征转换,而后组合目标风格特性实现图像转换。利用PatchGAN判别器,强化模型的图像细节信息生成能力,并新增目标误差损失和生成重建损失将转换任务限制为一对一映射,减少信息添加,约束生成网络。在SEN1-2、SARptical、WHU-SEN-City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相较于其他图像转换算法,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实现两类遥感图像互转,生成图像清晰度高、细节特征完整、真实感强。  相似文献   

12.
《光学学报》2021,41(3):171-183
从空间目标的观测图像中自动感知其类别及工作状态对军事国防及空间探测等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对空间目标图像信息的自动化精确感知,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空间目标图像信息感知技术。所提技术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利用海量的模拟数据和少量的真实数据训练神经网络,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能够直接从空间目标图像中感知空间目标的载荷及工作状态等信息。以两个空间目标图像信息感知任务为例,对技术实用性进行了测试。在空间目标载荷识别任务中,所提技术可以对不同模糊程度及不同噪声水平条件下的未知空间目标图像进行载荷识别。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空间目标载荷,所提技术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超过80%,检测速度可达50 frame/s。在空间目标状态感知任务中,采用模型组合方法搭建了空间目标工作状态感知专家系统。根据空间目标图像,实现了对空间目标工作状态信息的感知,验证了数据驱动的空间目标图像信息感知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高光谱图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蕴含着丰富的空间光谱信息,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城市地物分类中。在高光谱图像分类过程中,空间光谱特征的提取直接影响着分类精度;传统的高光谱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只利用了4或8邻域的像素进行简单卷积处理,因而丢失了大量的复杂、有效信息;卷积神经网络(CNN)虽然可以自动提取空间光谱特征,在保留图像空间信息的同时,简化网络模型,但是,随着网络深度增加,网络分类产生退化现象,而且网络间缺乏相关信息的互补性,从而影响分类精度。该工作引入CNN自动提取空间光谱特征,并且针对CNN深度增加所导致的退化问题,设计了面向地物分类的高光谱特征融合残差网络。首先,为了降低高光谱图像的光谱冗余度,利用PCA提取主要光谱波段;然后,为了逐级提取光谱图像的空间光谱特征,定义了卷积核为16,32,64的低、中、高3层残差网络模块,并利用64个1×1的卷积核对3层特征输出进行卷积,完成维度匹配与特征图融合;接着,对融合后的特征图进行全局平均池化(GAP)生成用于分类的特征向量;最后,引入具有可调节机制的Large-Margin Softmax损失函数,监督模型完成训练过程,实现高光谱图像分类。实验采用Indian Pines,University of Pavia和Salinas地区的高光谱图像来验证方法有效性,设置批次训练的样本集为100,网络训练的初始学习率为0.1,当损失函数稳定后学习率降低为0.001,动量为0.9,权重延迟为0.000 1,最大训练迭代次数为2×104,当3个数据集的样本块像素分别设置为25×25,23×23,27×27,网络深度分别为28,32和28时,3个数据集的分类准确率最高,其平均总体准确率(OA)为98.75%、平均准确率(AA)的评价值为98.1%,平均Kappa系数为0.98。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残差网络的分类方法能够自动学习更丰富的空间光谱特征,残差网络层数的增加和不同网络层融合可以提高高光谱分类精度;Large-Margin Softmax实现了类内紧凑和类间分离,可以进一步提高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4.
刘坤  王典  荣梦学 《光学学报》2019,39(8):109-117
利用半监督学习体系结构中的生成对抗性网络,围绕标注数据稀缺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在传统无监督生成对抗网络的基础上用softmax替代最后的输出层,使其扩展为半监督生成对抗网络。对生成样本定义额外的类别标签,用于引导训练,采用半监督训练方式对网络参数进行优化,并将训练得到的判别网络运用于X光图像分类中。对于胸部X光图像,结合自动化分类诊断选取了6种肺部疾病的X光前视图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提高了利用标注数据的监督学习性能,与其他半监督分类方法相比具有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王晰  简振雄  任明俊 《光学学报》2023,(21):263-274
为提高光度立体视觉技术处理各向同性非朗伯反射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逆向反射模型,通过提取与方位角差相关的图像特征,弥补共位光源逆向反射模型的理论不足,实现表面法向量高精度估计。该模型由三阶段子网络组成,分别是方位角差子网络、逆向反射模型子网络与法向量估计子网络,其中:第一阶段子网络与第二阶段子网络共同实现像素值到法向量以及入射光线方向点积的高精度映射;第三阶段子网络充分利用前两个子网络提取的特征,实现表面法向量高精度估计。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对100种典型各向同性非朗伯反射均具有较好的处理能力;基于标准数据集的真实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取得平均5.90°的法向量估计精度,充分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在目标检测领域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将其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算法用来检测多场景下的多尺度舰船目标,在单发多盒探测器检测框架的基础上,使用性能更好的Darknet-53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加入更深层次的特征融合网络,生成语义信息更加丰富的新的特征预测图。同时在训练策略上使用了一种新的二分类损失函数来解决训练过程中难易样本失衡的问题。在扩展的公开SAR图像舰船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复杂场景下不同尺寸的舰船目标的检测展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蒋汉元  李雪雷 《应用声学》2014,22(8):2565-2567
针对红外经纬仪网络训练和实景训练,研究了红外经纬仪实景实装训练系统;系统在保证装备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装备与训练中心的IP组播通信和图像传输功能;训练时,背景由红外相机输出的实景背景灰度图像变换获得;目标弹道数据采用本机产生或组播方式从训练中心获;仿真目标图像利用DirectX3D技术实现,并根据弹道数据和经纬仪跟踪位置将仿真目标融合叠加到实景背景上;实时数据及图像由本机或训练中心记录,用于训练评估和复演;应用证明,系统能够对操作手进行模拟实战训练,提高装备的操作熟练程度;系统相关技术对于靶场其他型号的光学测量装备实景实装训练系统研究有借鉴价值。   相似文献   

18.
基于深度学习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方法需要大规模、高质量的病患数据样本集进行预训练.然而,由于病患隐私及设备等因素限制,获取大规模、高质量的磁共振数据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面临挑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欠采样磁共振图像重建方法,该方法无需预训练、不依赖训练数据集,而是充分利用待重建的目标MR图像的结构先验和支撑先验,并将其引入深度图像先验(deep image prior, DIP)框架,从而削减对训练数据集的依赖,提升学习效率.基于参考图像与目标图像的相似性,采用高分辨率参考图像作为深度网络输入,将结构先验信息引入网络;将参考图像在小波域中幅值大的系数索引集作为目标图像的已知支撑集,构造正则化约束项,将网络训练转化为网络参数的最优化求解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由欠采样k空间数据重建得到更精确的磁共振图像,且在保留组织特征、细节纹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容器液位检测是工业生产及化工原料储存、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针对现有液位检测技术中传感器布置容易受空间限制,在高温高压、灰尘、潮湿等特殊环境下传感器寿命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目标成像液位检测方法.通过对容器红外图像标注数据集进行优化训练,得到可以准确识别容器内液体百分比含量的模型.首先,构建储罐液位标准数据集,并搭建基于Pytorch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框架.然后,在输入端对图像进行数据增强,调整模型的宽度和深度,优化训练检测模型.最后,采用特征金字塔网络和路径聚合网络结构融合不同尺寸特征图的特征信息,用联合交并比计算边界框的回归损失,并在后处理过程中引入加权非极大值抑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识别效果,在交并比为0.5时的平均精度均值可达到0.804.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深度残差网络在对高光谱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过程中因参数量大导致的训练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轻量化残差网络模型(DSC-Res14)。该模型首先基于一层三维卷积层对经主成分分析方法降维后的高光谱影像进行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初提取;其次,引入3个不同尺度的三维深度可分离卷积残差层对影像的深层语义特征进行提取,减少了网络训练参数量,增强了网络对高维、多尺度空间特征信息的表达能力。经在公开的Indian Pines和Pavia University标准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两个数据集上的分类精度分别为99.46%和99.65%;对比同类模型,所提模型在保证较高分类精度的同时,参数量和计算量小,训练时间短,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