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静脉输液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然而,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lI缶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静脉输液外渗后造成血管外渗性损伤的护理问题,发生此类不良反应后,如不积极采取正确的措施,将会有严重的后果发生。因此,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危害,形成机理及临床表现,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防止漏液、外渗性损伤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内科工作中经常遇到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问题,如果发生,常常会增加病人痛苦.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引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人从事多年的内科工作,对临床静脉输液外渗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姜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0):128-129
目的:手术期间静脉输液发生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科发生的24例静脉输液外渗的患者进行分析、归类、总结。结果:静脉输液外渗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因素、疾病和药物、输液过程中技术、管理缺陷、手术要求等。结论:加强预防,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避免和减少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张云兰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2):124-124
输液外渗是指输液过程中药物漏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是临床工作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必须采取积极正确措施,减少患者痛苦,达到治疗目的.所以认真分析发生输液外渗原因,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常见的操作方法,也是治疗患者疾病常规的一种治疗手段,而液体外渗是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有时会发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有时还会发生医疗护理纠纷,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我科2006年3—4月发生静脉外渗37例次,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就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在本科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230例,男138例,女92例;年龄最大91岁,最小13岁,13~30岁15例,>30~60岁70例,>60~91岁145例,平均52岁。年龄偏…  相似文献   

7.
探讨甘露醇静脉输液中出现药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提出防止静脉输液中药液渗漏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时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2010年5月我院46例静脉输液外渗患儿,并分析其外渗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6例静脉输液患儿中,44例药物外渗导致穿刺点处及其周同皮肤发麻、肿痛,其中3例为输入儿茶酚胺类药物所致,26例为输入20%甘露醇所致,其余15例为输入一般药物所致。其药物外渗原因有药物因素、患儿因素、操作因素等,经针对性护王里干预,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分析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方法选取化疗药物输液治疗的住院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实施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进行化疗药物静脉输液治疗的住院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静脉输液准备,并常规进行护理操作,观察组采取输液前、输液时、输液后三位一体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2组反复穿刺与一次穿刺成功患者输液外渗率。结果对照组反复穿刺成功的输液外渗率为8%,观察组没有输液外渗发生。2组反复穿刺输液外渗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5.423,P<0.05)。结论护理工作人员应加强责任心,知悉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措施,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保证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李明娜 《河北中医》2013,(11):1743-1744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可能引起深部组织损伤甚至溃疡、瘢痕挛缩及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尽管相关报道中有许多用于静脉外渗的治疗方法,但没有公认一致的方案。2006-01—2011-01,笔者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护理治疗静脉输液外渗50例,并与采用硫酸镁外敷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后,对静脉输液患者药物外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有效的探究。方法:选择在2017年2~4月在医院就诊的静脉治疗患者90例,将之根据随机的原则平均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于对照组主要是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来对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而对于观察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预防的方式来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发生药物外渗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发生药物外渗的概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来进行干预能够使得药物外渗的情况得到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外渗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药液渗漏在静脉以外的软组织,一般表现为红肿、胀痛、皮肤变硬,输液外渗会使增加注射痛苦,部分患者会产生精神上的痛苦,也使医患之间增加了很多矛盾,甚至引发医疗纠纷,所以输液外渗对医护人员产生较大心理压力。静脉外渗在临床上很难避免,当出现外渗后,应给予正确处理措施。自2009年至今,我科应用本院制剂针痛消溶剂局部涂抹或湿敷治疗输液外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金黄散治疗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渗漏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血管细小、隐匿,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静脉药物或液体外渗现象.新生儿表皮组织薄弱,一旦发生液体外渗,较成人的外渗程度更严重,很快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甚至皮肤发黑坏死.因此防治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渗漏是儿科护理的重要工作之一.2007年3月~2009年3月本院应用自制的金黄散外敷40例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渗漏并与新鲜土豆泥外敷22例进行比较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生儿科静脉输液治疗高危药物外渗及损伤出现的原因,探讨开展根本原因分析法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均来源于到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静脉输液医治的新生儿。其中2015年4月~2016年4月的316例对照组新生儿开展常规总结分析,2016年4月~2017年5月的321例观察组新生儿予以根本原因分析法,探究分析处理后对新生儿科静脉输液医治出现高危药物外渗情况、损伤情况及高危药物外渗等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现高危药物外渗的病例,损伤发生率,危药物外渗等级为4级的病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有效找出新生儿科患儿静脉输液出现高危药物外渗及损伤的原因,在予以护理管理后,能有效地降低高危药物外渗与损伤发生情况,提升安全性,在新生儿科患儿静脉输液中应用的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常见的损伤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0倒进行输液治疗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针对损伤的发生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2007年输液发生药液外渗、皮下血胂的患儿明显减少,头皮刮伤仅发生1例,无针头划伤情况发生。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动作轻柔,及时观察巡视,有效地接压以及高超的穿刺技术可避免新生儿静脉输液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化疗时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3月至6月住院肿瘤患者60例,并采取积极护理,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严格的无菌技术,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正确的封管,及时更换3M敷贴。结果60例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静脉针留置时间最长6d,最短1d,有1位患者由于上厕所时活动较大造成外渗,有2位患者由于患者血管条件较差造成输液不畅,最终选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输液外其余均无外渗现象发生,而且得到患者的好评。结论静脉留置针科学易行,对化疗患者及长期输液者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使用时应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喻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146-147
目的:了解小儿门诊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制定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门诊2012年-2013年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50例为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另选本院门诊2011年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儿5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输液。对比2组患儿事故出现概率。结果:引发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因素有:年龄、病情、穿刺部位以及护理因素;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静脉输液事故概率要低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最大程度保障患儿顺利完成输液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外渗是常见的护理操作并发症,本文分析1例复方氨基酸静脉滴注外渗造成皮肤坏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外渗护理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会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近年来医务工作者就静脉输液外渗问题进行了很多实践研究,为使护士更好地掌握药物外渗的防治问题,现将静脉输液外渗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谭艳梅 《光明中医》2013,28(4):818-819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特别是在输注一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药液外渗后,造成局部长时间肿胀、疼痛,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局部组织溃烂、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会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由于刺激性药物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为使护士更好地掌握药物外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