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用标度方程预测沥青质没淀点的可行性,并将其推广应用至高压注气体系和沉淀剂/溶剂/原油体系。结果表明,对常压正构烷烃体系和高压注气体系,标度方程可以通过较易测定的沥青质沉淀量准确预测较难测定的沥青质的沉淀点;对常压正构烷烃体系的和沉淀剂/溶剂/原油体系,标度方程可通过正构烷烃沥青质沉淀点数据准确预测其它正构烷烃沥青质的沉淀点。  相似文献   

2.
高压注气条件下沥青质沉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注CO2 三次采油技术的实施容易引发原油中沥青质沉淀 ,并使岩芯渗透率降低、润湿性反转 ,甚至造成永久性油藏损害[1] .此外 ,还会导致设备的堵塞 ,使生产效率严重降低 .为了配合我国注CO2 三采技术的实施 ,本文首次测定了国产原油 (草桥原油 )注气过程中沥青质的沉淀量 .现有描述沥青质沉淀的理论模型都涉及沥青质物性数据 ,且待定参数多、预测性较差[2 ] .标度方程[3] 不涉及此物性数据 ,且待定参数少 ,预测性较高 ,但迄今仍限于常压正构烷烃 /原油体系 .因此 ,本文将其拓展应用至高压注气体系 ,并与本文及文献数据进行了比较 .1…  相似文献   

3.
沥青沉降是影响原油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其沉淀机理和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控制沥青沉淀,提高原油采收率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了依靠自然能量开采的F油田原油的沥青沉淀析出规律和沥青沉淀量变化规律.沥青沉淀析出实验研究表明随着压力的降低,沥青沉淀现象的发生对应有一个临界压力(AOP).当压力低于AOP高于泡点压力时,沥青沉淀随压力降低而增加,当压力高于AOP时不会发生沥青沉淀;不同温度也会对沥青的沉淀造成影响,与储层相比井筒靠近井口附近发生沥青沉淀的概率更高;沥青的沉淀量实验研究表明,沉淀量随压力先降低后增加,在近似饱和压力处沉淀量最大.  相似文献   

4.
中东地区大部分油藏属于孔隙型碳酸岩油藏,开发初期采用衰竭开采,中后期二次采油基本采用注气方式。而无论是衰竭开采还是注气提高采收率,沥青在地层和井筒沉淀都是一个普遍现象。它是制约原油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次重点研究了实验模拟条件下注气过程中沥青沉淀对储层的伤害程度。这对于中后期注气开发过程中控制沥青沉淀,提高原油采收率有重要的意义。实验表明:沥青沉淀会对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造成伤害,不同的注入速度对储层的伤害程度不同,注入速度较高时,沥青沉淀对储层的伤害更严重;气驱后注入气体突破对储层的伤害进一步加剧。因此在对油藏特别是孔隙型低渗透碳酸岩油藏实施注气时,尽量延长气体突破的时间,同时针对沥青沉淀需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结合沥青质沉淀机理相关材料,对沥青质的物理化学沉积机理、沥青质堵塞储层孔喉的机理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原油中沥青质发生絮凝的温度、压力、组分,找出该油田发生沥青质沉积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搞清沥青质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总结历年巴什托油田解堵实验成果,为巴什托油田后期综合治理提供依据,对防止储层损害,确保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二氧化碳PVT关系测定实验装置中质面比的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以尽可能多的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二氧化碳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质面比准确度最高。不推荐使用单点法实验装置的质面比。  相似文献   

7.
高低渗油藏二氧化碳驱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用岩心驱替装置对四种类型岩心进行水驱油实验和二氧化碳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渗透率相对低的岩心注CO2比水驱能提高采收率20%左右且注入压力比水驱油低很多。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油藏在全世界油气资源中所占比例较大,气体驱替提高采收率是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研究了二氧化碳气体驱替原油的影响因素,并利用长细管实验法测出了本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最小混相压力为20MPa,研究了不同注入压力,不同注入PV数,以及以氮气为主的杂质气体,温度等因素对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的影响,以期为今后二氧化碳气体驱油理论做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田盼盼  郗小明  李冬  孙智慧  李稳宏 《化工进展》2014,33(11):2905-2908
煤焦油通过溶剂分析可定量分离为三部分:甲苯不溶物、沥青质和油相。本文主要研究了煤焦油在此分离过程中芳烃溶剂类型、萃取方法、甲苯溶液浓缩量、烷烃溶剂类型和正庚烷溶剂与甲苯溶液浓缩量的添加比例对煤焦油沥青质沉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溶液浓缩量、正庚烷与甲苯溶液浓缩量的添加比例对沥青质沉淀量的影响较大,萃取方法次之,将苯替换成甲苯影响最小。当选择甲苯溶解煤焦油,超声萃取3h,甲苯溶液浓缩量9mL,正庚烷与甲苯溶液浓缩液的添加比例为20∶1时,煤焦油沥青质的沉淀量为13.4%。本实验表明煤焦油的分离工艺会影响沥青质沉淀量,故在研究煤焦油沥青质性质和结构时需注明沥青质的沉淀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10.
沥青质沉积对油田生产会造成严重危害。介绍了常用的沥青质清除方法;总结了沥青质分散剂的不同评价方法;归纳了近年来研究的沥青质分散剂的种类;阐述了不同种类的沥青质分散的抑制机理;最后对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气体压力和温度变化对残留煤层封存CO2的影响规律,利用自制的吸附试验装置,开展气体压力和温度影响的CO2吸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气体压力升高,CO2吸附量增大,而增长梯度逐渐减小,其变化规律符合Langmuir方程;在相同压力条件下,CO2的吸附量随着试验温度升高而减少,变化梯度逐渐减小;利用Langmuir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拟合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误差不超过5%.试验所得结论为残留煤层永久封存CO2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沉淀温度对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催化剂CuO-ZnO-Al2O3/HZSM-5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沉淀温度为343 K时,所制备的催化剂前驱体的晶形完整且晶相组成均一,焙烧后的催化剂中CuO和ZnO的相互分散程度较好,催化剂中氧化铜物种比较容易还原,复合催化剂表面具有较强的酸性中心,对于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的催化活性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董延军  李金阳  吴向阳  梅艳 《当代化工》2016,(10):2370-2373
CO2驱油技术是目前油田上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之一。影响其 CO2驱油效果因素较多。油藏非均质性是其中一个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开展油藏非均质性对 CO2驱油效果影响的系统研究,幵在此基础上迚一步研究改善非均质油藏 CO2驱效果的方法。研究了层间非均质和存在窜流通道情况下,CO2驱变化规律,分析了两种非均质性对 CO2驱效果影响。结论阐明了两种非均质性对 CO2效果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介质来提高间三氟甲基硝基苯的加氢反应速度和选择性。实验考察了二氧化碳压力、加氢反应温度、氢气浓度、反应空速等因素对超临界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氧化碳压力为9.5MPa,反应温度为45℃,氢气浓度为0.6molL^-1,反应空速为1.0min^-1的条件下,间三氟甲基硝基苯的转化率为99.5%,选择性为100%。同时,在45℃时超临界催化加氢反应速度是液相加氢时的29倍。  相似文献   

15.
分散染料在120℃、30MPa条件下溶解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将涤纶织物在此条件下循环染色50分钟;与水介质中染色的涤纶织物进行结果比较:前者无需清洗即可获得很高的色牢度但染色深度偏低,并需25~30MPa的压力。在实验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循环压力、流量、介质均匀程度直接影响染色织物的色深度、牢度和匀染性。  相似文献   

16.
岩蔷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 ,研究了岩蔷薇的萃取工艺。探讨了温度、压力、时间及CO2 流量等因素对萃取物得率的影响 ,采用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设计 ,得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 :压力 2 8MPa、温度 40℃、时间 3h、流量 3 0L/h ,萃取物得率为 6.6%。产品质量优于有机溶剂萃取法。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Tc=31.26℃,压力高于临界压力Pc=7.4 MPa的状态下,性质会发生变化,变化为一种介于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流体,其密度近于液体,粘度近于气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0倍,因而具有惊人的溶解与渗透能力。将其与增稠剂混合,使其在高温高压下仍能保持高黏度,耐剪切性、流变性、悬砂性等性能良好的压裂体系,渗透至岩石天然裂缝中,利于复杂网格裂缝的形成,并且由于其超低的界面张力可以做到无残渣易反排,降低对储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周建斌  郭斌  高洁 《河北化工》2006,29(10):27-29,62
二氧化碳是含碳化合物的最终氧化产物,造成了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概述了二氧化碳利用的研究动态,介绍了二氧化碳与水催化转化制合成气的方法.提出了化学法中催化剂的选择原则及二氧化碳化学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碳的利用和转化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进行二氧化碳转化成碳的研究,对环境保护和碳资源的再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3二氧化碳还原为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今后此领域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