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利用XX油藏密井网测井资料,岩心资料和区域地质资料,充分运用当代沉积学理论知识,通过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沉积相精细研究,纵向上细分储层单元,平面上识别沉积微相,弄清成因砂体垂向分布和平面展布,对砂体几何形态、空间分布特征、连通性、迁移方式和接触关系等进行精细的分层次解剖[1、2、3],对建立精确的储层地质模型[4],指导油气田生产、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渠树湾地区三叠系长6油层组是期形成的一套的三角洲沉积,是渠树湾地区主要含油层位.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类型.砂体的平面控制受沉积相的控制,在沉积相平面勾绘的基础上,根据砂体厚度绘制了渠树湾地区长6各小层砂体等厚图.  相似文献   

3.
渠树湾地区三叠系长6油层组是期形成的一套的三角洲沉积,是渠树湾地区主要含油层位。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类型。砂体的平面控制受沉积相的控制,在沉积相平面勾绘的基础上,根据砂体厚度绘制了渠树湾地区长6各小层砂体等厚图。  相似文献   

4.
寇红梅  杨静  张丽伟 《辽宁化工》2012,41(10):1039-1040
姬塬油田延9油层组是延9期形成的一套的三角洲沉积,是姬塬油田侏罗系延安组的主要含油层位.主要发育分流河道、支间沼泽和天然堤等沉积微相类型.砂体的平面控制受沉积相的控制,在沉积相平面勾绘的基础上,根据砂体厚度绘制了姬塬地区延9各小层砂体等厚图.  相似文献   

5.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老油田调整挖潜的重要课题。本文应用开发地质学对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 ,利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新钻调整井资料 ,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因素 ,归纳剩余油分布类型 ,指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油藏精细地质研究及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技术,结合A油田目前开发井网特点和动态开发数据,开展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研究表明剩余油分布规律主要受沉积微相、开发井网、沉积构造等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形成的剩余油富集区开展了相应的剩余油挖潜对策研究,以此来提高油田驱油效率及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W22块为一非均质性较强的复杂断块油藏,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经过二十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论文从剩余油分布的地质控制因素入手,认为该区块的剩余油分布受断层、微构造和沉积微相控制。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河道砂体发育的正韵律水淹层上部,河道间湾及河口坝反韵律油层下部,开采程度较低的前三角洲亚相带的差油层。地质控制因素的分析研究为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沙三上深层低渗油藏特点,运用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细分流动单元,研究储层构造,沉积微相,采用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技术建立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应用密网格大规模油藏精细数值模拟技术,结合生产动态监测资料综合分析和定量评价剩余油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剩余油挖潜措施,并结合配套的注采工艺技术充分挖掘剩余油潜力,该方法和技术对同类油藏开发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低油价大背景下,中浅层砂岩油藏的效益开发必将成为今后产能建设的主战场,但中浅层油藏普遍压实作用弱,储层结构疏松,油井易出砂。受出砂影响,套损套变停产井多,大部分油井低速低效开发,油田开发形势差。本文以G195断块为例,通过沉积、储层、生产方式等方面研究,总结地层出砂规律,明确出砂机理,并通过对防砂技术进行对比,确定本区防砂措施为新井完井砾石充填先期防砂,后期实施压防和挤固砂剂,为同类型油藏开发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储集层单砂体的三维空间展布及相互间连通关系成为研究重点。应用岩心、录井及密井网测井资料,综合层序地层分析及储集层层次分析,在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顶面拉平的小层对比技术和测井曲线特征变化,在新民油田研究区中提出了复合河道的4种连接模式,在垂向上和平面上进一步对单体河道边界进行了识别。分析表明,单体河道砂体平均宽度150~500 m,平均厚度3~5 m,平均宽厚比为50~150。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相互切割、叠加形成了宽度和厚度较大的复合河道构成了油气富集的主要储集体及剩余油挖潜的最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1.
古龙北地区葡萄花油层储层发育十分零散,砂体规模小、厚度薄,展布规律不清,预测难度大。本文综合钻井、测井、岩心及地震资料,进行单井相划分,确定该区沉积微相模式。地震、地质相结合,进行单砂层平面沉积相带组合,精细刻画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最终以古463区块为例,应用骨架砂体叠加的方法,预测砂体发育有利区,为该区储量的进一步动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原理,依据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开展杏南地区S23-P1油层组各层段砂体分布规律。本项研究的成果将为油田中后期的剩余油的勘探和开发,目的区块的优选,目的层位的确定,起到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扶余油田泉四段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有利区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远峰  邓南涛  杨勇  贺永红  梁卫卫  孙德瑞 《当代化工》2014,(8):1474-1478,1481
针对扶余油田泉四段储层地质研究现状及不足,综合利用地震、测井、钻井、化验分析资料,以储层地质学及沉积岩石学为指导,首先开展小层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微构造、储层特征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并预测了有利挖潜区带。研究表明研究区泉四段可划分为13个小层,主要储集砂体为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储层经历了机械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次生孔隙不发育,总体上属于中孔-中渗性储层。沉积微相展布及储层的岩性、物性、非均质性是研究区泉四段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正向微构造,断阶及河道侧翼等区域剩余油潜力较大,I类潜力区是下一步挖潜工作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4.
贝尔油田属特低渗透油田,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沉积,分布零散,呈条带状、点、块状分布,砂体规模窄小,剩余油挖潜难度大。本文结合局部地区的沉积特征和动态资料,研究了窄小砂体在贝尔油田的开发特点,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贝尔油田窄小分流砂体、薄差油层的挖潜方法,为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沉积微相是控制储层物性好坏的根本因素,不同成因类型的储层具有不同的物性特征,因而直接影响了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特征。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的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因而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对储层沉积成因的分析并结合油田的开发动态资料对整个油藏的4个油组共22个小层沉积微相及剩余油储量进行分析统计,找出剩余油富集的层位及有利相带,尤其是高剩余油储量丰度所处的位置,为油田的开发挖潜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了精细地质研究后对杏南开发区葡一组河道砂体及剩余油分布的认识,首先从垂向、平面和层内三个方面阐述了不同类型河道砂体的沉积特征,并且总结了不同类型河道剩余油分布的特征,提高了对储层砂体及剩余油分布的认识程度,对进一步选择提高采收率方法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长6油层组为鄂尔多斯盆地重要油气勘探的有利发育层位之一,为了能更好的预测甘谷驿油田北部油层组剩余油的优质储层,对该研究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相带演化与砂体展布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区域沉积背景的分析,岩心和测井资料的整合,对取芯井资料展开研究,并对沉积微相进行了详细的判断识别和标明。研究表明:甘谷驿研究区长6油层组为延长组主要产层,长6油层组厚度约100~150m,分为四个油层段,从下至上分别为长64、长63、长62和长61;有利储集砂层主要沉积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环境,储集砂体展布特征受沉积相带展布控制,主要以呈NE-SW向条带状分布,砂体具有厚度大、分布广、连片性好等特征,其中长61亚层的分流河道砂体最为发育。  相似文献   

18.
结合区域沉积背景,依据岩性、沉积构造、沉积韵律、粒度分布等特征判断W气田主力砂体为河道沉积。应用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和古地磁磁组构特征分析等方法识别古水流自西北流向东南。并进一步利用地震相特征和井点砂体分布证实该主力砂体的分布规律为北西-南东向展布的带状叠加河道砂体,为后续调整井部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经过长期注水开采,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本文总结了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完善井网、周期注水、补孔改层等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有:应用密闭取芯资料研究剩余油、应用新钻调整井资料研究剩余油、应用动态分析法研究剩余油、应用油藏监测资料研究剩余油、应用沉积微相研究资料研究剩余油,应用动静态资料综合分析半定量化研究剩余油等,定量研究剩余油的分布方法主要是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