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赵天增  秦海林  张海艳  李倩 《中草药》2008,39(2):161-164
在中药现代化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的背景下论述了现代中药饮片的概念.现代中药饮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炮制,HPLC-13C-NMR定量指纹图谱技术进行质控,现代药理和中药评价理念进行评价.现代中药饮片是有效部位、提取物的质的提升.中药配方颗粒至多可认为是现代中药饮片的一种原始初级形式.现代中药饮片具有可行性、可控性、兼容性和实用性,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战略的几点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为中药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中药产业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打牢中药产业的基础,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达到现代化的要求、产业化的规模,建立一套完善的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的标准化、国际化的生产流程和质控标准,是“十五”期间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实现中药现代化,要解决中药饮片的现代化,而中药饮片现代化工程着眼点在于:中药精制饮片颗粒、中药提取浓缩颗粒、中药经方颗粒剂3个方面的规范和发展。 实现中药现代化产业化,首先要实现中药饮片加工的产业升级,这是现阶段能够…  相似文献   

3.
中药现代化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现代化,三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其中中药材、中药饮片具有特殊的地位。中药材是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的原料,中药饮片既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处方用药,又是中成药的原料。因此中药饮片处于三大支柱产业的中间地位,是保证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因此中药饮片生产的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中药饮品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质量合格与否都会对最终生产出来的中药饮片的质量产生影响,从而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积极加强中药饮品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本文以下就基于中药饮片生产链,提出了加强中药饮片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构建中药饮片企业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培育优质种植资源、建立大型种植基地,规范中药饮品的包装和加强现代化医药物流建设等几项质量控制措施,为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是中医药发展的黄金时期,为抓住机遇,研究和提升我国中药发展战略,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决定联合有关国内著名科研院校、媒体单位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中国药材杯’中药发展战略研究”征文活动。◆征文内容1.中药材、中药饮片商品化、市场化策略研究2.中药企业(生产、流通)发展战略3.中药企业的营销策略研究4.中药材GAP、中药饮片科研、生产加工的现代化策略5.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战略6.中药的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的有效利用7.中药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8.中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提取物)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解决中药材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栽培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医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发展的方向。中医药以中药为物质基础,而中药材是中药的物质基础,中药材的质量不但影响配方药的治疗效果,对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也有直接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包括中药材的性状指标和成分两个方面。中药现代化、中药走向世界,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中药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超标。现就中药材重金属含量研究的现状、解决中药材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技术措施进行探讨,供建立中药材基地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发展的方向。中医药以中药为物质基础,而中药材是中药的物质基础,中药材的质量不但影响配方药的治疗效果,对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也有直接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包括中药材的性状指标和成分两个方面。中药现代化、中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马国平 《江苏中医药》2021,53(12):67-69
樟树药帮(简称樟帮)是江西省著名的两大传统中药炮制帮派之一,在中药饮片的炮制与加工方面以精湛的技术而享誉全国."樟帮"有独特的传统中药加工炮制工具;饮片依照药性及临床,分为圆片、骨牌片、斜片、直片、肚片、丝条片、段筒、骰子、劈片、刨片等,刀工独具一格;辅料讲究地道;炮制"逢子必炒",炒黄的药黄而不焦,火炮重视火候,火煅酥而不坚.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樟帮中药饮片炮制也实现了全面自动化,但也随之带来一些问题,建议应阐明中药饮片炮制机理,规范饮片炮制流程,建立完整全面的樟帮中药炮制工艺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使樟帮中药炮制理论和技术向精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药饮片产业是现代中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质量情况直接关系着中医的临床疗效和中成药等产品的质量。当前,中药饮片质量情况不容乐观,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建立优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打造可溯源优质中药饮片产品是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课题组基于产业链和可追溯的理念,开展了优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在多个环节开展了集成创新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初步实现了“药材来源基地化、炮制工艺规范化、炮制设备智能化、质量控制客观化、饮片质量标准化、产业发展规模化”,形成了可溯源优质中药饮片的产业化示范。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正式公布。这部《纲要》由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制定。《纲要》规定,到2010年要形成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支撑条件平台,重点支持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中药研究开发中心、20个中药国家工程和技术研究中心及10个中药产业基地的建设。要建立完善500种常用中药材、500种中药饮片的现代质量标准;完成国家基本用药目录传统中成药的工艺条件优选评价和质量控制手段的提高工作,完成20…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制剂研究特点,明确该学科的长期发展方向,并提出本学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对策。方法:根据中药制剂研究的发展轨迹,结合中医药基础理论、现代新药研究技术与本人从事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经验,从中药制剂发展方向、特点、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建立以结构与作用明确的多成分群为原料,按中医药基础理论或现代网络医药为指导,以来源方便的动、植、矿物为原料,单用确定性(有效、稳定、可控),合用可调性(可预、最优效、最低毒)整体相统一的单个、群体与中药复方制剂体系。在实现上述目标时,需解决成分有效性归属、遗传稳态性与一次投料量、成分间理化性质迁移规律、提取过程动态性与稳态性规律、制备时整体模型受控与紊湍受控规律、体内外的评价规律、微观质量与宏观质量、单用的确定性与合用的调配性等关键技术问题。结论:中药制剂是体现单用确定性与合用调配性高度统一的整体有效成分群制剂。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医将亡于药”的担忧和“中药现代化就是西化”的观点,本文探讨了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利弊得失。结合多年中药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经历,作者提出了如何将中医理论和临床复方应用与中药的现代研究相结合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子中药学”内涵与现代中医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述"分子中药学"内涵与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方法:笔者在总结多年中医药理论学习与中药学科研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集大量业内人士中医药学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采用对比分析和总结及提炼的方法,愚述己见并与广大学者共勉。结果:一是传统中医药面临危机。近百年来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缓慢,导致国内个别学者误称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的中医药学是"伪科学",甚者有"取缔中医药"的言论。二是中医药是21世纪全球普遍关注且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然学科。"八纲辨证"和"辨证论治"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精髓,中药的临床治病多样性和多靶性揭示中药的多成分即多分子效应机制。由此认为中药是由诸多具有特定骨架(即结构)和药理活性的分子组成。研究和分析中药的分子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药理活性及其机制和规律是分子中药学的科学内涵。三是分子中药学是现代中医药理论的基础。现代中医药理论的关键是中医治病原理的现代化。现代中医临床证治实践的知情权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揭示中药疗疾的物质基础是中医药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将从研究分子中药学入手。结论:分子中药学是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必然,分子中药、方证组方和物效基础等研究将成为未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分子中药新药极有可能是将来中药市场的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1世纪,中药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亦将面临日趋严峻的挑战。因此,解决好中药的发展、创新及人才梯队的建设意义重大。中医药理论建设,中药资源的保护、创新及可持续利用,中药饮片的标准化,中药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生产企业的现代化,中药化学、中药药理、毒理及临床研究的标准以及说明书的现代化等将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内容,亦将是今后中医药领域优先考虑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复方研发既有中医理论指导,又有长期临床应用经验为依据,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同时,中药复方中与临床疗效相关的物质基础复杂多样、作用环节繁多等是中药的特点。现代中药新药发现需要基于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注重整体作用特点和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密切结合。中药新药研发和评价的关键问题是,用符合中医药临床特点的实验方法学体系来揭示方剂功能主治和证的现代科学内涵。在研发过程中,从立项依据到药效毒理研究均应考虑中药的特点。而且,药效研究应注意加强证候特点的体现,其中证候模型和病症结合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与中药功效相对应地生物学指标的确认等均至关重要。我们要抓住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中药优势领域药物研发,以大力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病的主要形式,中药配伍规律是中医药现代化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长期作为战略性课题。循中医药理论自然属性,运用超分子化学理论,阐明中药复方与人体"印迹模板"定性定量作用规律:中药与人体都是巨复生物超分子体,中药有效成分群和人体疾病诸证有着对应的"印迹模板",按印迹规律产生"气析"作用,而中药配伍可以显著性地改变这一作用,可用超分子化学理论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中药配伍文献研究及现代研究现状,再提出亟待解决的7个关键问题,并结合超分子化学提出解决之策,旨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核心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大质量观及实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药质量标准问题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长期以来,"找成分,测含量"一直是中药内在质量标准研究的基本方式,而"量而不准,难关药效,难控难评"一直是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主要困局。为了寻求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新突破,提出并论述了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研究模式和方法,即中药标准"大质量观"的研究思想和模式,以期进一步丰富中药标准研究的内涵,创新中药标准研究的思路,为实现"量而又准,关联药效,可控可评"的愿景提供新的视角、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药国际化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郭治昕  赵利斌  蒋建兰  刘明言  元英进 《中草药》2003,34(2):97-100,106
探讨我国中药在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的立法管理及认知情况,从药品法规、文化差异、准入障碍、国际市场分析、拟采取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使中药界正确认识当前的困难和机遇。并提出通过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中药产业现代化、中药标准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来实现中药的国际化。同时,也为中药走向国际提供战备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药现代化核心之一是方剂配伍规律的分析,而"宏观配伍"规律及"微观配伍"规律的研究则是其2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宏观配伍"规律研究存在的不足,使其研究思路过于狭窄,严重制约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从中药研究的现状及不足、辨证论治、灰色理论、多元统计方法的应用、可行性分析及前景5个方面,进一步系统深入地阐述以"灰色筛选法"为基础的中药研究新模式,以期为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翠  汤立达 《中草药》2020,51(8):2232-2237
网络药理学近年来已成为中药研究的热门工具,其系统性和整体性特点为复杂中药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被广泛用于筛选中药有效成分、阐释作用机制和揭示方剂配伍原理等,为中药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中药现代化进展。通过对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指出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同时对中药网络药理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将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时必须要注重中药自身的特点,开发出适合中医药体系研究的网络药理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