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笛子 《饮食科学》2013,(2):66-67
过年啦,吃饺子喽。饺子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面食,是北方地区的特色主食,也是年节必备的食物之一,有一句民谣叫"小寒大寒,吃饺子过年。"在中华民俗中,除夕守岁吃饺子,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老习惯,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团圆的饺子,这就是很多人对春节的印象吧。饺子做法多样,馅料丰富,就连包制的手法也有很多种,下面就介绍饺子的十种包法,凑够十全十美,学会了,可以在春节  相似文献   

2.
三珍斋往事     
《美食》2017,(8)
<正>大同街上的三珍斋,是徐州市著名的饺子馄饨馆,一九五六年公私合营前它是父亲和我从馄饨挑逐步发展起来的。据我的长辈讲,一千多年前我国就盛行馄饨面食了,不过它的制作方法经久已有很多演变,发展到近代已是用面皮包着少许肉馅煮熟后放在鲜汤里。其特点是皮薄、馅美、汤鲜。现今流传各地的这种面食,名称不一,如:江西叫清汤,广东叫云吞,四川叫抄手,徐州  相似文献   

3.
吕田 《中国食品》2014,(1):104-105
冬至那天北方人的习惯是吃饺子,因为有句"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话。而南方人则是吃汤圆,因为这一天大家要围坐在一起包汤圆,这叫"添岁",吃了汤圆就长了一岁。南北文化差异有时候让人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像这小汤圆,您能想象它还有肉馅的么?好多甜馅的面食都找到"肉馅兄弟"。  相似文献   

4.
面食是中国北方的传统饮食,种类很多。我们现在所吃的各种面食,是怎样发明的呢?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麦字,但由于磨面的磨是战国以后才发明的,所以商周时代人们只能吃整粒的小麦,还没有用面粉做成的面食。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总有许多人喜欢吃面食。按理说吃上一碗面食,再喝上一碗热汤,该是多么惬意!但是就有不少的人只顾吃面,忘了汤里还有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家常菜的品种很多,但大都以面食为主.如粗通心粉和细通心粉,它们常被做配菜。还有大米,用来做一种叫利沙托的  相似文献   

7.
沐林 《烹调知识》2001,(1):14-15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素有“面食之乡”的美称,而太原又为山西面食的“窗口”。太原面食从古至今,集并州、阳曲、祁县、太谷、寿阳以及全省各地之大成,发展至今有“一样百吃”之誉,成为我国面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远古,人们的主食品种统称为“饼”。西汉刘熙在其“释饮食”中称:“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又称“蒸饼,汤饼……主属皆随形而名之也。”就是说按照它们的形状和烹制方法而叫做蒸饼或汤饼。因此,面食除面糊外,馒头叫蒸饼、笼饼;面条叫汤饼、索饼、水引饼。  相似文献   

8.
杨柳 《烹调知识》2011,(3):10-10
面食是中国北方的传统饮食,种类很多。我们现在所吃的各种面食,是怎样发明的呢?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麦”字,但由于磨面的磨是战国以后才发明的,所以商周时代人们只能吃整粒的小麦,还没有用面粉做成的面食。  相似文献   

9.
“你吃了杠子了么!”在甘肃,这不是一句骂人的话,而是碰上一个性格倔犟的人时的无可奈何与苦不堪言。自然,生而为人,没有人去吃杠子,但杠子面却是有的——它不在山西,而在甘肃陇南的西和县。一提到面食,人们总会想到山西。不得不承认,山西面食的花样之多、做工之细,简直就像是一个面食天堂,令人馋涎欲滴。不过,甘肃的面食同样风格独绝,而且,似乎每一方水土都有一款当地人钟情的面食,比如兰州的牛肉面,比如平凉的饴谘面,再比如西和的杠子面。  相似文献   

10.
扬州饺面     
扬州人的饮食以米为主,以面为辅,而在面食当中,饺面又是当地的一种名小吃。扬州饺面中的"饺",并不是北方人所说的"饺子",而是指"馄饨"。由于淮安和扬州一带的人把馄饨叫"淮饺",所以对于将"淮饺"与"面条"合在一起煮食,也就简称"饺面"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喜欢吃面,中国的面食文化源远流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面食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中越来越大众化的食品。由于面食生产加工工艺的精细化,很多营养物质在加工中流失掉,因此面食的营养问题也日趋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2.
菠菜拖叶子,也叫蘸尖尖、蘸片子,对于这道面食,我理解它就是将面疙瘩和菜叶子合二为一。一口下去,主食和蔬菜一起入口,极爽。它是一种简单的食物,与饺子相比,好像一个朴拙的人和一个精致的人站在一起。一旦精致,就少不了某些地方繁复华丽,而朴拙则尤显自由随意许多。  相似文献   

13.
小麦自传人中国以后,很快就成为了中国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尤其是北方地区,对面食更是情有独钟。虽然任面食传人中国之前,地中海一带的地区就已经开始种植小麦了,  相似文献   

14.
也许正因为新疆人的性情粗犷,新疆很多小吃才可以不用筷子和碗,直接用手就可以抓着吃,无论是面食、肉、还是饭,吃起来就让人多了种豪迈气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烹饪》2011,(2):63-63
吉林读者白镜:前一段时间到北京、广州等城市考察市场,看到有很多面馆的生意都很红火,像经营粗粮的莜面村,陕西面食与山西面食也都很多,尤其是在广州,没想到南方人也爱吃面。我也想开一家这样的山西面馆,可能会在北京选址,能不能介绍一下,现在都有哪些山西面食比较畅销,并介绍一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人爱吃面,不同省份不同地方的面式种类,林林总总加起来据说可以达到上百种,可谓花样百出。在面食江湖里,甘肃占有一席之地。《舌尖上的中国》曾说,“甘肃人的早晨,从一碗牛肉面开始。”其实除了人们可以脱口而出的,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兰州拉面”,甘肃还有很多久负盛名的面食。甘肃的面,就像甘肃的风景一样,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下面就来一起了解甘肃各地的特色面食。  相似文献   

17.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除米饭之外,最常食用的一种主食就要数面食了,在中国各地都有各具地方特色的风味面食,品种繁多,简繁相宜,大家多少都有些了解,作为扬州人,笔者也想在此为读者介绍一种独具扬州地方特色的面食——扬州饺面。  相似文献   

18.
近日,记者应邀参加了由意大利驻华使馆、意大利文化处和中国意大利商会共同组织的“面面相趣”面食文化交流活动。众所周知,意大利面(Pasta)不仅是意大利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还是世界面食的一大重要元素,成为世界性食品。而中国面食是东方面食的代表和起源地,种类繁多,工艺精巧,多元且地方特色浓郁。东西方文明两种土壤孕育出各自的面食文化,它们相对独立地成长、扩散,时而交汇,就像此次活动,于是有了碰撞,有了火花。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有的面食结构在千年以前就初步奠定,因此,回顾千年以来中国面食的发展走势,便可以对这一进展过程有更加清楚的认识。通过这一回顾,我们还能够对古今面食的成因和演变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其面食品约有280种之多。以面条为例,东汉称之为"煮饼",魂晋则名为"汤饼",南北朝谓"水引",而唐朝叫"冷淘"……山西的面食种类有数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