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2种发芽糙米材料进行加工与储藏实验,研究了不同加工和储藏条件下发芽糙米及其碾白产品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发芽糙米生产过程的产品脂肪酸值平均增加5.3 mg KOH/100 g;不同包装形态的发芽糙米储藏期间脂肪酸值及其变化的差异不大;发芽糙米储藏期前21 d的脂肪酸值快速增大趋势明显,即在21 d以内控制发芽糙米不发生储藏品质劣变更有效;发芽糙米常温储藏的脂肪酸值增加量是低温储藏的3~7倍,糠层损伤程度大的发芽糙米在常温储藏的脂肪酸值增加量是糠层损伤程度小、低温储藏的约14倍,在发芽糙米生产过程减小糠层损伤程度并采用低温储藏能够有效防止发芽糙米储藏品质劣变;发芽糙米储藏后碾米与碾米后储藏的储藏品质劣变及食味品质的差异不大,发芽糙米碾白产品的糠层去除越多,储藏后脂肪酸值减小幅度越大且食味品质越好。  相似文献   

2.
米糠经不同干热处理后于25℃条件下储藏,研究不同储藏期米糠脂肪酸、过氧化值和丙二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处理组脂肪酸值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增加;对照组过氧化值显著增加,而处理组过氧化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增加有利于控制米糠的脂肪酸值,但处理时间过长会引起米糠储藏期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储藏条件下糙米脂肪酸值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不同水分、温度、氧气浓度条件下储藏的糙米定期进行脂肪酸值测定,糙米的水分分别为13.5%、14.5%、15.5%、16.5%,放入温度分别设定为30、25、20、15℃的恒温箱中储藏,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5%、8%、21%,储藏时间为180天,每30天检测1次.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糙米样品中脂肪酸值呈先增加继而又下降的趋势;经方差分析得出,储藏时间、温度、水分、氧气浓度对糙米脂肪酸值影响极显著(P<0.01),温度、水分越高,糙米的脂肪酸值上升越快;低浓度氧气可延缓脂肪酸值变化.经过多重差异比较得出,用4种不同温度储藏糙米,其脂肪酸值差异极显著(P<0.01);在温度为20~30℃及不同水分条件下储藏糙米,其脂肪酸值差异均极显著(P<0.01);在15~C条件下,15.5%与14.5%差异显著(P<0.05),其他水分梯度差异极显著(P<0.01);水分16.5%的糙米储藏在25℃,氧气体积分数分别为8%、21%条件下,其脂肪酸值差异不显著,其他浓度氧气差异极显著(P<0.01);水分14.5%的糙米储藏在15℃,不同体积分数的氧气条件下,其脂肪酸值差异均极显著(P<0.01).实验证明,低温、低水分储藏糙米可以抑制脂肪酸值的上升,低浓度氧气可以延缓脂肪酸值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在农户储藏方式下,通过研究1年储藏期内糙米的水分含量、脂肪酸值、电导率、发芽率及品尝评分值的变化,探索储藏时间对辽宁省本地5种糙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糙米样品在储藏期间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脂肪酸值和电导率在储藏期间逐渐增高,发芽率呈现下降趋势,而品尝评分值先升高后降低,糙米水分含量变化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呈上下波动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烘干稻谷在储藏过程中脂肪酸值的变化规律,将安徽、黑龙江2019年产的不同品种的稻谷样品以及辽宁地区2020年产的稻谷样品在烘干后进行实仓预埋储藏实验,对预埋样品进行跟踪检测,同时进行实验室模拟储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稻谷脂肪酸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温度越高,脂肪酸值上升越快,上升速率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有所放缓,脂肪酸值上升趋势更多受温度影响。初始脂肪酸值较高的样品在后续储藏中也较快的发展为不宜存;在实验室模拟储藏实验数据基础上建立脂肪酸值预测模型并进行实仓验证,拟合效果良好,为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粳米脂肪酸值和酸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0℃和15℃储存的粳米脂肪酸值含量变化不显著,但超过20℃储存的粳米脂肪酸值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温度越高上升速度越快;粳米酸度均无显著差别;脂肪酸值和品尝评分值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而酸度和品尝评分值之间的相关性差;低温下粳米可以安全储藏1年。  相似文献   

7.
不同储藏条件下粳稻谷脂肪酸值及气味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不同水分(12.5%、13.5%、14.5%、15.5%)的粳稻谷分别置于不同温度(15、20、25、30℃)的恒温箱中储藏4个月,每30 d检测1次脂肪酸值和气味.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脂肪酸值先增加继而有下降趋势,温度和水分越高,粳稻谷的脂肪酸值越大.水分为15.5%的粳稻谷在30、25、20、15℃条件下储藏60 d后,脂肪酸值(mgKOH/100 g)上升至47.36、42.60、36.47、32.77;25℃条件下,水分为15.5%、14.5%、13.5%、12.5%的粳稻谷储藏90 d后脂肪酸值分别上升至44.79、42.11、42.47、39.47.水分为14.5%的粳稻谷在30、25、20、15℃条件下储藏120 d后,气味值分别升高了1.69、1.56、1.03、1.21;30℃条件下,水分为15.5%、14.5%、13.5%、12.5%的粳稻谷储藏120 d后气味值分别升高至1.79、1.60、1.28和1.02.脂肪酸值与气味值回归方程为y=-1.522 +0.144x-0.002x2,R =0.917,R2 =0.841.  相似文献   

8.
以3个粳稻和2个糯稻为原料,制备发芽糙米,分析了糙米发芽前后游离氨基酸、蛋白质、水溶性糖类、脂肪酸值以及Mixolab淀粉糊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糙米相比,发芽糙米游离氨基酸总量、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及果胶酸含量显著增加。Mixolab混合仪测定的发芽糙米米粉团蛋白质结构严重弱化,淀粉糊化能力显著降低。油酸含量和脂肪酸值均增加。发芽糯糙米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及果胶酸含量显著高于发芽粳糙米,破损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发芽粳糙米。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重庆优质籼稻渝香203收获后,以糙米形式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渝香203品种的糙米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温度(15、20、25、35 ℃)下进行模拟储藏(控制湿度65%~75%)及室温储藏,分析糙米在储藏过程中各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糙米的水分含量、发芽率逐渐下降,温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15 、20 ℃条件下同一储藏时间的水分含量、发芽率差异不显著;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值呈上升趋势,其中高温35 ℃储藏的糙米脂肪酸值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到180 d时已达到71.63 mg KOH/100g;糙米表面颜色由深向白浅、由绿向红、由蓝向黄变化,15、20 ℃条件下糙米颜色变化不大,35 ℃条件下120 d后糙米颜色变化幅度较大;储藏一段时间后糙米胚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其表皮也有一定程度的损失,温度越高起糠现象越明显;糙米蒸煮糊化峰值粘度、最低粘度、最终粘度、回生值都逐渐增加,崩解值、糊化温度呈现波动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低温储藏可有效保持糙米的品质,延长其保质期。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浓度硒对富硒发芽糙米有机硒含量、无机硒转化率、干物质损失率、发芽率、粗脂肪、粗蛋白、可溶性蛋白、总糖、还原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亚硒酸钠溶液浓度的增大,有机硒含量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无机硒转化率呈下降趋势;干物质损失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发芽率呈下降趋势,粗脂肪、粗蛋白和总糖先下降后升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分析早籼稻在收获后,以糙米形式过夏及其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将初始水分含量分别为15%、17%、19%和21%的糙米,分别在低温15 ℃左右(L组)、中温25 ℃左右(M组)、高温35 ℃左右(H组)3种不同温湿度动态条件下模拟储藏240 d,观测糙米表面颜色、脂肪酸值、质构特性、糊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湿度动态变化过程中,储藏温度和糙米水分对糙米储藏特性和储藏后品质影响显著(p<0.05);初始水分含量则与糙米主要质构特性、糊化特性指标极显著相关,但高水分糙米储藏后主要质构特性、糊化特性指标均未见改善,脂肪酸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糙米品质发生劣变。正常(15%)或偏高水分(17%、19%)的糙米在正常(低温和中温)储藏条件下安全储藏期为120 d,如若控温(低温)条件下可以延长正常水分糙米储藏期至180 d。糙米在入夏高温储藏时初始水分须控制在15%的安全水分以内,偏高水分(17%、19%)的糙米在高温条件下极易发生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糙米与稻谷发芽期间及培养结束后的静置过程中谷氨酸脱羧酶(GAD)活力、γ-氨基丁酸(GABA)及谷氨酸(Glu)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糙米和稻谷在(32±1)℃条件下,以1.2 L/min的通气量,用含有0.1%L-谷氨酸、0.1%抗坏血酸的培养液浸渍发芽,生长速率和呼吸速率均以糙米为快。培养结束时,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和Glu含量分别比发芽稻谷增加64.05%和14.68%,空气中放置8 h后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比发芽结束时增加了24.32%,整个发芽和静置期间发芽糙米中GAD活力始终高于发芽稻谷。  相似文献   

13.
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的微波稳定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新鲜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为研究对象,以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为指标,研究了微波处理对米糠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的较佳处理工艺参数均为:加热功率1000W,处理时间90s,料层厚度20mm,处理后的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的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分别为4.8%和4.2%,水分含量分别为5.5%和6.2%;微波处理后的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在室温贮存期间游离脂肪酸(FFA)值上升不到15%,而对照组的FFA值高达92%;处理后的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冷藏期间FFA值上升不到11%,而对照组的FFA值高达70%,说明冷藏并不能有效抑制脂酶的活性,并进一步表明微波处理对米糠稳定化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4.
研究稻谷品种、铁营养剂、Fe2+浓度、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培育温度、培育时间对发芽糙米有机铁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影响,优化了糙米发芽过程中有机铁生物强化的生产工艺,并对发芽糙米铁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0.005 mol/L FeSO4溶液为铁营养剂对‘绿旱1号’品种糙米进行铁强化发芽处理时,有机铁和GABA含量显著提高。获得铁强化发芽糙米最优生产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30 ℃、浸泡时间10 h、培育温度32 ℃、培育时间44 h。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铁强化发芽糙米的有机铁含量为(405.48±9.18)mg/kg,是普通发芽糙米的51 倍, 其中铁主要是与蛋白结合的形态, 占总铁含量的53.74%;GABA含量为(508.04±13.50)mg/kg,是普通发芽糙米的14 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选用黑糙米作为试验原料,结合超声波和喷雾加湿法对黑糙米进行预处理,以黑糙米发芽后制得的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和多酚含量为测定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试验,并对数据进行拟合和相关性分析,确定超声波辅助喷雾加湿法富集发芽黑糙米生物活性物质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发芽黑糙米生物活性物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144 W、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45 min、单次循环喷雾加湿量10 mL、间隔时间5 min。在此条件下,发芽黑糙米GABA含量为83.71 mg/100 g,发芽黑糙米多酚含量为419.55 mg/100 g。综上,说明该响应面模型准确度较高,所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发芽黑糙米生物活性物质富集的研究提供参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compare changes 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bioactive compounds of germinated rough rice and germinated brown rice. Ungerminated rice (brown rice) and germinated rice extract powder were also prepared, for comparison purposes. In general, the concentration of crude protein, total free amino acids, α-tocopherol, γ-oryzanol, thiamine, niacin and pyridoxine, in the germinated rough rice and the germinated rice extracted powd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germinated brown rice and the ungerminated rice, whils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crude fat, carbohydrate and ash. The amino acid contents of the germinated rice product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and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st these samples.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γ-aminobutyric acid, glycine, lysine and leucine, were observed in the germinated rough rice and the germinated rice extracted powder.  相似文献   

17.
发芽糙米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功能性食品原料,糙米发芽后不仅改善了其食用品质,而且能够富集生物活性成分,从而赋予发芽糙米众多生理功能。本文介绍了发芽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γ-谷维素、维生素E、高级脂肪醇及膳食纤维等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在发芽过程中含量的变化,以及发芽条件对这些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进而综述了这些生物活性物质赋予发芽糙米的抗氧化、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和治疗癌症、预防糖尿病及并发症等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发芽糙米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其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以发芽糙米和奶粉为主要原料,发芽糙米经液化、糖化、乳酸发酵等工艺,研究添加了发芽糙米对酸奶的发酵特性以及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配方为发芽糙米用量10%,脱脂酸奶的用量15%,食用蔗糖3%,酸奶接种量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为11h时,含菌量是对照的5倍,达到4.1×108cfu/mL,乳酸菌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5倍之多且风味良好,说明发芽糙米具有一定的益菌作用,发芽糙米酸奶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