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辉  王冉  包红朵 《食品科学》2012,33(7):228-232
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为宿主菌,从畜禽养殖区污水中分离(Lm)特异的噬菌体,分析其生物学特性、裂解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灭菌效果。用双层平板法从污水样中分离Lm噬菌体,PEG/NaCl法沉淀纯化噬菌体,负染色后电镜观察。分析噬菌体对宿主菌的裂解特性及其对温度和pH值的敏感性,同时对该噬菌体进行宿主谱系分析。将噬菌体运用于即食性食品中,分析其潜在的灭菌效果。结果表明:分离的噬菌体为裂解性噬菌体,属长尾噬菌体科,命名为LipG2-5。体外能够高效裂解宿主菌,对温度及pH值亦有良好的耐受性。基因组酶切分析表明,LipG2-5为双链DNA噬菌体。噬菌体谱系分析表明,该噬菌体为1株宽宿谱噬菌体,在固态及液态即食性食品中能够高效杀灭Lm。  相似文献   

2.
噬菌体对虾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虾仁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为模拟在虾仁中接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后,再用噬菌体ListexTMP100在常温(20℃)、冷藏(4℃、0℃)和冷冻(-18℃)环境下进行处理,分析虾仁中该菌的抑制效果,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计数。结果表明:噬菌体浓度大于2×107PFU/mL时,能有效杀灭虾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0.05);该浓度在20℃下作用虾仁1 h,便能降低1.50 Log10CFU/g(死亡率为99%以上)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0℃和4℃,作用24 h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死亡率达到99.9%;在-18℃下贮藏30d,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第1天下降了1.38Log10CFU/g。这些结果表明,噬菌体ListexTMP100对虾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可作为一种理想的生物杀菌剂用于水产食品中。  相似文献   

3.
张辉  王冉  包红朵 《食品科学》2012,33(21):169-172
将李斯特菌噬菌体经口服灌入小鼠体内,分析噬菌体在小鼠体内的消长规律及特异性免疫应答,探索噬菌体作为生物抗菌剂在食品生物防控中的安全性。分别将噬菌体LipG2-5以1×108PFU单次及连续3次灌服小鼠,并在灌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粪样中噬菌体的数量并对小鼠进行称质量。对小鼠增质量分析表明,摄入噬菌体组小鼠体质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在不同时间点采集小鼠血清及肠道黏膜,分析其特性抗体产生情况。结果表明,噬菌体灌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数量相应下降。在第7天,两组噬菌体摄入组粪样中均检测不到噬菌体。血清ELISA检测结果表明,灌服噬菌体小鼠能够产生较低水平的噬菌体特异性抗体,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同样,在第35天并没有检测到较高水平的黏膜IgA抗体。由此可见,噬菌体在进入机体后,可以通过消化道自然排出,在体内无残留,不产生抗体。  相似文献   

4.
鉴定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携带质粒特性,分析携带质粒Lm对抗生素、重金属镉及苯扎氯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1株Lm携带内源性质粒;所有Lm菌株对阿莫西林、红霉素和利福平均敏感(22/22),对头孢拉定100%耐药(22/22);其中5株对盐酸万古霉中度耐受,部分菌株对盐酸环丙沙星(17/22)、硫酸新霉素(16/22)及盐酸四环素素(9/22)具有一定耐受性。耐镉分析表明,菌株对重金属镉呈现抵制特性(14/22),且均为携带质粒菌株;而在苯扎氯铵敏感性检测中,仅3株携带质粒Lm菌株对苯扎氯铵具有抵制性。对Lm菌株进行噬菌体杀菌检测,结果均能够被噬菌体识别并裂解。综上所述,Lm分离株耐药性增强,且对苯扎氯铵和镉有抵制特性,而噬菌体能够杀灭抵制菌株,为控制耐药及抵制性菌株污染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牛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分离与鉴定唐敏莉,刘敏娟,孙钊,黄金文(齐齐哈尔市卫生防疫站)前言李斯特菌是引起人、畜单核细胞增生的一种致病菌,已逐渐被人们注意,世界卫生组织1988年报告,在乳及乳制品、肉类、禽类等食品中均发现李斯特菌的存在[1].近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方法 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hly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构建含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评价RAA方法的灵敏度,通过检测沙门氏菌核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副溶血性弧菌...  相似文献   

7.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膜形成突变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功能和调控基因的研究,探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膜的形成机制,建立防治该细菌污染食品的方法.使用电转化的方法,将携带转座子Tn917的质粒pTV1-OK转化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中,诱导转座,获得1 880个突变株,加上前期构建的突变株,使突变库增加到2 200株.使用96孔细胞培养板对随机挑选的1 000余株突变株进行菌膜培养,结晶紫染色后测OD595值.以此值作为菌膜形成量的筛选依据,最终挑选出菌膜形成能力变小的突变株8株.目标突变获得率约8‰.对筛选的菌膜形成量变小的突变株进行荧光显微现察,证实该8株突变株菌膜形成能力弱于野生菌株.通过PCR验证,这8株突变株的基因组中插入了Tn917,这可能是它们的表型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食源性疾病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其中微生物致病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最主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由微生物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频频发生,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食品工业防治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传统方法中,化学防腐剂存在副作用、天然防腐剂较弱的抗微生物活性以及大规模抗生素使用带来的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使寻求新的抗菌药物或制剂迫在眉睫。噬菌体裂解酶是双链DNA噬菌体复制后期表达, 能够裂解细菌细胞壁释放子代噬菌体的一种蛋白水解酶。随着近些年针对噬菌体及其产物展开的研究不断深入,噬菌体裂解酶凭借高度特异性、不影响正常菌群等特性, 从治疗人类耐药感染到控制多个领域的细菌污染, 成为了包括微生物食品安全在内多种应用中有效的抗微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地将SPA-ELISA应用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简称LM)的检验中,建立了快速检测该菌的ELISA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肉品中的LM,样品中最低检出量为5cfu/10g,经增菌后的培养液最低检测限可达到105cfu/mL,并可在48h内报告结果,比常规分离培养鉴定方法快5 ̄6d,适于LM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能力,本实验室参加了FAPAS分析实验室能力验证机构组织的实验室能力验证,分别运用国标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对样品进行检测鉴定。结果表明,M224d02-A样品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224d02-B样品检出英诺克李斯特菌,属于李斯特氏菌属。2个样品检验结果均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SPA-ELISA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创造性地将SPA-ELISA应用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简称LM)的检验中,建立了快速检测该菌的ELISA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肉品中的LM,样品中最低检出量为5个/10克,经增菌后的培养液最低检测限可达到105CFU/ml,并可在48小时内报告结果,比常规分离培养鉴定方法快5~6天,适于LM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12.
周继福  王娉  郭佳  赵晓美  陈颖 《食品科学》2021,42(21):263-270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危害严重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作为一种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广泛存在于食品、环境及动物宿主体内。根据分子特征和流行情况的不同,可将其分成4 个进化家系,不同家系的菌株毒力和致病性各不相同。本文分析归纳了单增李斯特菌不同进化家系的特点,总结概述了其致病性和流行特征等,以期为研究与单增李斯特菌家系有关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盐水鸭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的生长规律,通过测定4、10、16、25℃条件下的生长数据,选用4种常用的一级模型(Gompertz、Logistic、Richards及MMF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比较各模型决定系数R^2和均方误差(MSE),确定最适一级模型,根据一级模型得到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迟滞期(λ)建立与温度相关的二级模型。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拟合的生长曲线R^2均达到0.99以上,为最适一级模型,在25℃条件下,Lm经0.78 h后即进入对数期,从4℃提高到10℃时,生长速率从0.02 1g(cfu/g)·h^-1增至0.05 1g(cfu/g)·h^-1,说明温度对盐水鸭中Lm的生长影响较大。选用Ratkowsky平方根模型建立的温度与μmax关系的二级模型R^2为0.98,偏差因子(Bf)、准确因子(Af)分别为0.99、1.01,二次多项式模型建立的温度与λ关系的R^2为0.99,Bf、Af分别为1.01、1.08,表明所建两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盐水鸭中Lm的生长情况。本研究建立的生长模型可为监控盐水鸭的食品安全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作为一种食源性致病菌,该菌可存在于各类食品中,尤其是即食类食品,也可在食品加工环境包括生产设备、用具、地板和排水沟等中长期生存。虽然发病率相对于其他食源性致病菌较低,但危害较大。因此,对加工环境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污染控制尤为重要。加工环境中李斯特菌监控作为一种预警和验证手段,可以在终产品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之前做好预防措施。本文汇总分析了多个加工肉制品企业环境监测的经验,构建出肉制品加工过程环境中李斯特菌监控基础方案,包括较为详细的区域划分、采样分区、采样及检测方法、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等,形成适合自身企业的环境李斯特菌监控方案,为肉制品加工行业卫生规范细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危害及其检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近年来 ,在许多国家 ,它被列为卫生部门重点检测的几种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本文综述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分布、污染途径、危害与流行病学概况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评估的4个方面并结合欧盟法规(Regulation(EC)No 2073/2005)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限量指标,介绍关于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风险评估的新观点,并指出需要改进微生物标准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限量指标.假设此菌对人类疾病的有关风险,对如何降低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市售豆腐、豆腐皮进行抽样检测。方法 GB 4789.3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进行检验。结果从豆腐、豆腐皮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35组豆腐豆腐皮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组检出率14.3%。结论豆腐、豆腐皮检出该菌在阜阳市尚属首次,在2013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即食豆类制品非发酵豆制品中尚无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限量要求,应加强市售非发酵豆制品卫生监督和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结果,以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严格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标准,对某市2021年1—12月定期采样的10类常用食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分析其阳性检出率.结果:897份10类常用食品中,检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从食品中分离的88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进行协同溶血(christie,atkins and munch-petersen,c AMP)测试。方法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GB 4789.30-2010的方法进行c AMP测试。结果所测试的88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离株与GB 4789.30中描述的结果一致,即在靠近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接种端溶血增强,78株靠近马红球菌一端呈阴性反应。同时,发现10株分离株c AMP测试结果与传统的测试结果不同,在靠近马红球菌(Rhodococcus equi)的接种端溶血增强。结论对88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离株c AMP测试结果表明,有大约11%的菌株在靠近马红球菌的接种端溶血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结果,以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严格按照《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标准,对济宁市2019年1—12月定期采样的8类常用食品(生鲜猪肉、生鲜牛肉、生鲜羊肉、生鲜鸡肉、冻虾、冻带鱼、凉拌菜与冰激凌)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分析其阳性检出率。结果:567份8类常用食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27份,阳性检出率为4.76%,其中包括生鲜猪肉6份(5.94%)、生鲜羊肉5份(6.02%)、生鲜鸡肉5份(5.10%)、冻虾4份(7.69%)、冻带鱼2份(3.28%)以及凉拌菜5份(11.63%),生鲜牛肉与冰激凌均未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食品中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的风险,其中以凉拌菜的污染风险最高,应加强该方面的防控,以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