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解决目前亲水胶体生物基可食性膜在实际应用中亲水性太强、成膜时间过长等弊端,采用中国特色昆虫蜡质资源——虫蜡,将其制备成固体脂质纳米颗粒并引入到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壳聚糖复合膜液中,以增强可食性复合薄膜的表面疏水性。通过平板流延法制备成可食性复合薄膜,对其红外结构、光学性能、表面疏水性能、水蒸气阻隔性能和机械性能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虫蜡固体脂质纳米颗粒的引入,明显增加了复合薄膜对紫外可见光线的阻隔作用,显著增强了复合薄膜的表面疏水性能,同时复合薄膜的水蒸气渗透率和机械性能出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虫蜡固体脂质纳米颗粒的引入为可食性薄膜在实际应用中的强亲水性提供了解决途径,可充分利用天然安全的虫蜡资源且方法简单可操作。  相似文献   

2.
徐甜  高成成  汤晓智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8):323-329,335
壳聚糖包埋植物精油制备的可食性抗菌膜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可食、可降解,抗菌效果强等优势,在食品保鲜领域显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壳聚糖和精油各自的结构、性质、壳聚糖/精油复合膜及添加了其它天然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的复合可食性抗菌膜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目前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壳聚糖/植物精油复合可食性抗菌膜研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糖类纳米可食性保鲜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可食性膜是通过纳米粒子与可食性高分子共振形成的一种天然、易降解的环保型包装材料。独特的纳米结构使其可搭载营养物质、功能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纳米可食性保鲜材料克服了传统石油基包装材料易造成环境危害,同时在机械性能、阻隔性能以及生物降解性等方面有着优势。综述了纳米可食性保鲜膜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作为食品保鲜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水果蔬菜在采后储运过程中易受自身生理代谢、外部环境条件变化、病菌侵害和机械损伤等的影响,导致其大量腐烂变质。因此,基于果蔬的劣变机理,开发保鲜性能好、绿色环保、安全易降解的纳米复合薄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主要介绍了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特点,分析了纳米复合薄膜在机械性、阻气性、抗菌性、可降解性等方面的优势,阐述了在果蔬保鲜领域应用较广泛的纳米金属复合薄膜、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薄膜和天然高分子纳米纤维复合薄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纳米复合薄膜在果蔬保鲜领域的发展和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淀粉基可食膜是以淀粉或改性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填充物和少量功能成分(抗菌剂/抗氧化物)通过干法或湿法等工艺制成的高分子薄膜,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可食性等优点。然而,由于淀粉膜力学性能、阻隔性能等相比传统塑料更差,因此探究淀粉膜性能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工艺将成为重点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淀粉基可食膜的性能、淀粉的结构性质、加工助剂、淀粉改性等对其性能的影响及机制,并概述了淀粉基可食膜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开发具备优良性能的淀粉基可食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可食性膜的迅速发展为食品保鲜技术提供新方向,而纳米材料以独特的纳米效应更成为国内外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种多糖在果蔬保鲜中的作用,总结了壳聚糖、淀粉、纤维素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果蔬可食性涂膜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纳米多糖果蔬可食性涂膜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影响可食性淀粉膜性能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鉴于传统塑料包装材料的环境压力日益增强,开发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就成为当前科技攻关的重点。可食性淀粉膜是可降解薄膜中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产品之一。但是当前可食性淀粉薄膜的机械强度、热封性、耐水性等方面还与合成薄膜材料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其市场化的难点所在。因此,文中综述了影响可食性淀粉膜性能的主要因素,希望能为进一步加快可食淀粉膜的深层技术开发和产品早日面市和大规模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豆蛋白对天然蒙脱土进行改性,制备淀粉-聚乙烯醇-大豆蛋白改性蒙脱土复合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其结构,并且对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蒙脱土经大豆蛋白改性,黏土层之间的分子间力降低;淀粉、聚乙烯醇、黏土层间的相容性增加,这导致黏土片层在聚合物基质中更好的分散,形成了剥离程度较高的纳米结构。纳米结构的形成,使淀粉/聚乙烯醇薄膜水蒸气透过性显著下降,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聚乳酸(PLA)是一种绿色高分子材料,原料来源充足、无污染且可被生物降解。同时,PLA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易被加工制作成膜。纳米纤维素(NC)也是一种天然的可再生资源,来源广泛、机械强度好且刚度高。将NC加入到PLA中制备复合薄膜可大幅提高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但两者的界面相容性差,从而影响PLA-NC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根据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本文综述了PLA-NC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界面相容性的改善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肉类及其制品是极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其保质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可食性膜由蛋白质、脂类、多糖组成,可作为天然活性物质的载体,为肉制品增加色香味以及各种功能性,既可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又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不同的肉类和肉类产品需要特定的包装条件,复合生物基薄膜在肉类保鲜领域具有广阔的潜力。本文论述了可食性膜制备方法及其在肉和肉制品中国内外的应用研究现状,以期为功能性可食膜在肉和肉制品保质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褐藻多糖为主要原料,以甘油和明胶作为成膜辅助材料,制备褐藻多糖可降解包装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膜配方:褐藻多糖2%、甘油3%、明胶2.5%,成膜的最佳干燥温度60℃,最佳干燥时间9h。此时膜完全干透,光滑平整,揭膜最容易。制备的褐藻多糖可降解包装膜的抗拉强度为2kPa,完全溶于水的时间是23.6min,水透过膜的时间是12.5min,隔菌率为68%,基本不透油。膜的各特性参数随保存时间的延长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提取鸡蛋清中的卵白蛋白,制备卵白蛋白粉。采用考马斯亮蓝标准曲线法和凯氏定氮法分析蛋白含量,SDS-PAGE电泳测定纯度。用甘油塑化卵白蛋白,制备可食性蛋白膜。  相似文献   

13.
可食性羧甲基纤维素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主要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膜原料,研究影响膜性能的各种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CMC可食性膜最佳工艺参数;最后通过验证试验得出制备可食性羧甲基纤维素膜最佳工艺条件为:CMC浓度为2%,甘油添加量为30%,倒膜量为11 g,烘烤温度为50℃;在此条件下制得膜综合评分为87.18分。  相似文献   

14.
可食性膜是当前包装材料研究中较为热门课题,并已应用到商品流通许多领域,特别是在食品包装和保鲜领域;该文主要对各类可食性膜制备及膜改性工艺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DHA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为膜材,采用薄膜蒸发、逆相蒸发和薄膜蒸发-冷冻干燥三种方法制备了DHA脂质体,研究不同方法制备的DHA脂质体的可行性与稳定性。通过对DHA脂质体的包埋率、粒径、ζ-电位和DSC曲线进行研究,得出薄膜蒸发-冷冻干燥法制备的DHA脂质体包埋率可达到53.33%;粒径小,平均粒径在1~2μm之间;DSC曲线表明有良好的结合性。因此,采用薄膜蒸发-冷冻干燥法制备DHA脂质体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大豆蛋白薄膜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与增塑剂、还原剂等发生共价交联反应,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成膜配方、成膜条件的研究及微观结构分析,制备出可以降解,并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复合蛋白薄膜,可部分替代塑料用于食品包装领域,减少环境污染。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亚克力材质板槽制膜,60℃干燥时间2h;成膜配方是大豆分离蛋白浓度4.0%,增塑剂2.0%,还原剂0.1%;抗拉强度可达61.892N,透H2O性16.204mg/(cm2.d),透O2性0.313mg/(cm2.d),透CO2性2.899mg/(cm2.d)。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天然可降解的植物纤维研制可降解薄膜是解决塑料污染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废弃的棉纤维为原料,通过湿法造纸方法制作非织造薄膜小样,并利用壳聚糖进行增强处理,完成可降解薄膜的制备。通过测试样品的干湿强力、透气性、透水性,对棉质非织造薄膜的性能进行分析与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可用作棉质薄膜的增强剂,处理后的薄膜各项性能有明显改善,且具有可降解性。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醇溶蛋白为原料制备蛋白膜时,研究了乙醇浓度、蛋白质浓度等制备条件对蛋白膜机械性能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蛋白质浓度、甘油添加量、聚乙二醇400添加量、半胱氨酸添加量4个因素为变量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为75%、水浴成膜温度70℃、蛋白质浓度0.103 4g/ml、甘油质量分数30%、聚乙二醇400质量分数24%、半胱氨酸质量分数0.80%时,蛋白膜的拉伸强度为7.5MPa,断裂延伸率为202.7%。  相似文献   

19.
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TiO2和ZnO薄膜制备的常用方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磁控溅射法、电化学沉积法以及脉冲激光沉积法、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喷雾热解法和化学沉淀法进行了述评,指出: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和优化,减少电子在其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探索多种半导体材料的复合薄膜,优化半导体薄膜的能级结构和与光敏染料能级的匹配性,以及制备更为紧凑有序的纳米阵列光阳极材料和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工艺是今后应强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0.
海藻酸钙/纳米晶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正旭  邱思  卢晓黎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4):174-176,179
采用硫酸水解脱脂棉制备纳米晶纤维素,并以浇注法制备海藻酸钙/纳米晶纤维素复合膜。通过对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吸水性能、透湿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以此法制得的纳米晶纤维素呈棒状,直径20~40nm,长径比约为7。将纳米晶纤维素添加入膜中,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显著增大,而吸水性、透湿性和透光率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