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草鱼鱼鳞为原料,在低于蛋白变性温度的条件下提取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SC),并对鱼鳞原料的前处理方法、胶原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鱼鳞原料的前处理工艺中,以0.1mol/L 的Na2CO3 溶液为试剂脱除原料中杂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室温、料液比1:40(g/mL),300r/min 搅拌处理3 次,每次6h;以0.3mol/L 的EDTA 为试剂脱除原料中矿物质杂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室温、料液比1:60,搅拌处理3 次,每次12h;ASC 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不高于25℃,料液比1:60,醋酸浓度0.8mol/L,提取3 次,每次24h;PSC 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胃蛋白酶用量为鱼鳞原料质量的3.0%、醋酸浓度0.8mol/L、料液比1:30、提取温度4 ℃、提取2 次,每次24h。  相似文献   

2.
以鲍鱼内脏结缔组织为原料,利用酸法提取法和酶法提取法从鲍鱼脏器中提取胶原蛋白。试验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除杂蛋白的试剂,影响效果的因素及水平,并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试验方案。用Na OH除鲍鱼内脏结缔组织的杂蛋白的效果最好,并确定除杂蛋白工艺的最佳方案为:浸泡时间为6 h、料液比为1︰8(g/m L)、Na OH浓度为0.10 mol/L;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酸法提取胶原蛋白及酶法提取胶原蛋白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酸法提取法提取酸溶性胶原蛋白的最佳方案:醋酸浓度为0.5 mol/L、料液比为1︰10(g/m L)、提取时间为48 h,酶法提取酶溶性胶原蛋白的最佳方案:p H为2.5、加酶量为0.5%、料液比为1︰8(g/m L)、提取时间为48 h。  相似文献   

3.
胡建平 《食品科技》2012,(11):141-148
以鱼鳞为对象,采用胃蛋白酶在酸性(乙酸、盐酸、柠檬酸)条件下进行酶解得到胶原蛋白进行性质研究。探讨酸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酶解得到的胶原蛋白冷冻干燥提纯进行性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率高低依次为乙酸>柠檬酸>盐酸,其中乙酸提取各因素影响效应为乙酸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试验方案为乙酸浓度0.6mol/L,提取温度36℃,提取时间6h,料液比1:30,此时羟脯氨酸含量为2.7522mg/mL,提取率73.32%。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胶原蛋白的溶解性很好,乳化性则是盐酸提取最高59.6%,乳化稳定性都较好,而吸油性、起泡性则为乙酸提取最佳,分别为3mL/g,90%。  相似文献   

4.
鲢鱼鱼鳞酶溶性胶原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鲢鱼鱼鳞酶溶性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酶溶性胶原蛋白提取率随液料比、胃蛋白酶添加量和提取时间变化的动态数学模型。根据模型所得最优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8.0(mL/g),胃蛋白酶添加量25.51 U/mg,提取时间61.9 h。在该条件下模型预测值为3.98%,胶原蛋白实际提取率为(4.02±0.11)%,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用于预测胶原蛋白在提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柠檬酸提和木瓜蛋白酶解两步法从鳙鱼鱼鳞中连续提取胶原蛋白。采取正交实验方法对两步法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与单一酸提和酶解工艺进行了比较。对酸提、酶解和酸提+酶解两步法制备的胶原蛋白样品进行了紫外和红外表征。结果表明,两步法中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4 h、液固比15 mL/g、酸浓度0.5 mol/L、提取温度28℃,提取率9.25%;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6 h、液固比20 mL/g、酶浓度2.0%、提取温度28℃,提取率56.23%。两步法总提取率65.48%,分别是单一酸提和酶解提取率的7.1倍和2.1倍。两步法胶原蛋白样品的紫外和红外谱图上的吸收峰位置与单一酸提和酶解的十分相似,均符合Ⅰ型胶原蛋白的基本特征。鱼鳞经一步酸提后发生溶胀,部分胶原交联键被打开,有利于下步酶解过程中酶分子与底物接触几率的提高,从而大幅度提高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使酶解(两步法)的提取率(56.23%)比单一酶解法的提取率(31.20%)提高了80%,是一种高效的鱼鳞胶原蛋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鳕鱼皮中酸溶性胶原蛋白的提取率,选取提取液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对鳕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酸法提取胶原蛋白最佳工艺条件:醋酸浓度为0.47 mol/L、料液比为1∶33、提取时间为90.2 h。在此条件下提取所得酸溶性胶原蛋白提取率的理论值为37.92%,实验验证值为37.36%。相对误差为1.49%,说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酸法提取鳕鱼皮胶原蛋白的工艺参数准确可靠,为鳕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的提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交试验优化黄河鲤鱼鳞酶促溶性胶原蛋白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黄河鲤鱼鳞胶原蛋白提取率,在4 ℃条件下,采用胃蛋白酶和0.5 mol/L乙酸溶液对其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索了提取时间、加酶量和料液比3 个因素对黄河鲤鱼鳞酶促溶性胶原蛋白(pepsin soluble collagen,PSC)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鲤鱼鳞PSC的最适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60 h、加酶量40 kU/g和料液比1∶10(g/mL),在此条件下,PSC提取率达到(17.7±0.7)%。所提取的产品与酸溶性胶原蛋白(acid soluble collagen,ASC)有相似的电泳性质和氨基酸组成,表明其可能与ASC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鲢鱼鱼皮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鲢鱼鱼皮中酸溶性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并用AR-500动态流变仪对鲢鱼鱼皮中酸溶性胶原蛋白的热变性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鲢鱼鱼皮原料中酸溶性胶原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乙酸作为提取剂,乙酸浓度0.3 mol/L,料液比1∶60(g/m L),提取时间96 h;此胶原蛋白的热变性起始温度为32.31℃,峰值温度为34.82℃。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马面鱼皮胶原蛋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马面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引入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酸浓度、液料比值、超声波功率3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酸浓度0.5 mol/L、液料比值30 m L/g、加酶量2 000 U/g、超声波功率700 W、超声波提取时间10 min,马面鱼皮胶原蛋白提取率达到15.31%,而传统酶法提取率为3.89%,提取率提高了11.42%,说明超声波对胃蛋白酶水解鱼皮胶原蛋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了胶原蛋白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0.
以鲢鱼鱼鳞为研究对象,采用酸酶复合法提取鱼鳞胶原蛋白,并对酶法提取工艺中的酶量、时间、料液比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圆二色谱(CD)对酸溶胶原蛋白(ASC)和酶溶胶原蛋白(PSC)的性质进行研究。试验表明,酸提取后的残渣进行酶提取,其最佳工艺条件为:酶量4%,料液比1∶25,提取时间60 h。ASC提取率达到5.09%,PSC提取率最高达到12.06%,胶原蛋白总提取率为17.15%。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ASC和PSC均为典型的I型胶原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ASC和PSC的电泳区带与I型胶原蛋白标准品基本一致;CD显示ASC和PSC均保持三股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辅助法从大豆废料中提取分离大豆皂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华  孙江伟 《食品科技》2007,32(4):230-233
以大豆废渣为原料,大豆皂苷产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微波辐射下提取大豆皂苷的工艺条件研究,考察了微波功率、萃取溶剂种类、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级数等对大豆皂苷产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出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270W、提取时间90s、乙醇浓度75%、料液比为1∶10的条件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与传统的溶剂浸提法、索氏提取法相比较,微波辅助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节约能源、产品质量高、原料利用率高、无污染等优点,并且明显提高了大豆皂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辣椒素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素是存在于辣椒中的一种极度辛辣的香草酰胺类生物碱,其特有的生物活性使其在食品、医药、卫生以及军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是提高其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以辣椒素提取率为指标,首先比较了不同产地辣椒中辣椒素的含量;然后对浸提溶剂、浸提溶剂浓度、浸提方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研究发现当以95%乙醇为浸提溶剂、浸提温度为40 ℃、浸提时间为4 h、液固比为12∶1时,辣椒素的提取率达到最大值2.7 mg/g.该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此方法是一套较为有效可行的提取工艺,同时也为辣椒素的进一步大规模提取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石榴籽中油脂类成分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高效利用石榴籽,采用超声、加压、回流、超声―加压、超声―回流等方法对石榴籽中油脂类成分进行提取,考察提取方法对油脂成分提取率的影响,并对不同提取方法下的石榴籽提取物得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方法提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超声―加压,加压,超声―回流,回流,超声;其中超声、加压、回流的提取过程符合提取动力学方程1–2/3α–(1–α)2/3=kt,超声―回流、超声―加压的提取过程符合提取动力学方程t/Ct=t/Cs+1/k Cs2。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不同提取方法对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进行方法比较。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获得热水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高温高压提取法对木耳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并在得率、功效、成本、实用性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热水浸提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粒度为100~160目,温度为100℃,料液比为1:20,pH调至5,浸提4 h;超声波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粒度为160~300目,料液比1:40,功率400 W,提取50 min;微波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木耳粉体粒度为160~300目,料液比1:20,功率700 W,提取时间为50 min;高温高压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木耳粉体粒度为100~160目,120℃,1:40料液比,提取80min。结论高温高压法提取率高,其工艺路线简捷,易于工业化生产,是一种木耳综合加工利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丝兰粉末为原料,综合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丝兰皂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中影响丝兰皂甙提取率的4个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固比>微波功率,此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液固比80:1(mL/g)、提取时间10×20s(提取10次,每次20s,时间间隔2min)、微波功率480W,此条件下的皂甙提取率为2.18%。与以往常用乙醇浸提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可缩短80%的时间,且提取率提高41.56%。  相似文献   

16.
代守鑫  周颖  王成荣 《饮料工业》2011,14(6):11-13,23
对山楂汁热浸提法、酶法浸提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与冷冻浸提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热浸提法最佳技术参数为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30min,浸提时间12h;酶法浸提最佳技术参数为酶用量0.15%、酶解时间90min、温度50℃。酶法浸提的出汁率高于热浸提法与冷冻浸提法,在保持营养成分方面冷冻浸提法优于酶法浸提与热浸提法。  相似文献   

17.
大蒜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蒜素是大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由内源蒜酶(alliinase)酶解蒜氨酸而生成。文中研究了以乙醇为提取剂分离提取大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蒜泥在40℃下酶解0.5h,按料液比1g:4mL 加入体积分数95%乙醇于 30℃下萃取1.5h,然后控制蒸馏温度在50℃,压力在0.01MPa,旋转蒸发仪转速在75r/s 进行减压浓缩,大蒜素的提取率达到0.24%  相似文献   

18.
正交试验优化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变绿、发芽的马铃薯皮为原料,在系统优化筛选双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马铃薯龙葵素的基础上,比较乙醇回流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双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4种方法对马铃薯龙葵素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双溶剂提取马铃薯龙葵素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7h、料液比1:20、乙醇乙酸比10:2、原料粒径0.3mm,龙葵素得率为0.6417%,4个因素对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为乙醇乙酸比>粒径>料液比>时间;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70%乙醇、pH3、超声温度65℃、超声时间为20min、料液比为1:15、原料粒径0.3mm、超声2次,龙葵素得率达到0.8356%,4个因素对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为粒径>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微波辅助提取和乙醇回流的提取得率分别为0.5489%、0.1881%。比较4种提取方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的解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和微波萃取法进行了对比。溶剂萃取法工艺简单,但有溶剂残留,产品收率低,纯度低。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率高,产品纯度好,流程简单,能耗低,无有机溶剂残留,但对设备要求高,不易形成工业化生产。超声波辅助萃取法快速、价廉、提取率高,但工业化生产还需进一步研究。微波萃取法可缩短萃取时间,提高提取率,但耗能大,成本高。  相似文献   

20.
从香菇中浸提香菇多糖的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干香菇粉末为原料,以蒽酮-硫酸法作为香菇多糖的测定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综合分析香菇多糖在热水浸提法、复合酶法、超声波辅助法浸提工艺下的多糖得率,比较三种工艺的优缺点。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复合酶法多糖得率为7.530%,热水浸提法为3.229%,超声波辅助法为4.669%。故复合酶法是香菇多糖浸提工艺的首选,其最佳工艺条件是纤维素酶含量0.1%、果胶酶0.5%、木瓜蛋白酶2.0%、提取时间80min,多糖得率为7.5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