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铝酸盐矿物对氯氧镁水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讨论了铝酸盐矿物对氯氧镁水泥的水化产物、耐水性和强度的影响。通过XRD相分析,证明了具有水化活性的铝酸盐矿物(如CA,C4AF等)对氯氧镁水泥的水化相有影响;而没有水化活性的铝酸盐矿物(如C2AS)对氯氧镁水泥的水化相没有影响。当氯氧镁水泥中MgO/MgCl2摩尔比大于5时,含有CA或C4AF的净浆硬化体中主要水化相是3·1·8相,而不含CA或C4AF或含C2AS的净浆硬化体中主要水化相是5·  相似文献   

2.
氯氧镁水泥耐水性及其改善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氯氧鲜水泥不耐水的原因及其改善机理,方法、抗水处加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术。认为水对水化物的水解作用是其不耐水的根本原因;掺加磷酸系外加剂对改善氯氧镁水泥的耐水性是很有效的,共改善机理可其对水化物水解反应的影响有关。讨论了氯氧镁水泥耐水的评价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几个尚需深入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氯氧镁水泥硬化体胀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久 《硅酸盐学报》1995,23(4):471-476
研究了氯氧镁水泥硬化体的胀裂机理。指出欠烧或过烧菱苦土的采用是造成氯氧镁水泥硬化体胀裂的根本原因。采用正火(850℃)煅烧的菱苦土,同时氯氧镁水泥的配比和工艺合理,即可制成合格制品,其水化产物是5·1·8相〔5Mg(OH)2·MgCl2·8H2O〕。  相似文献   

4.
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制品是用菱苦土和氯化镁水溶液制成的水泥中,加入玻璃纤维作增强材料制成的制品。这是随玻璃纤维开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目前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制品已从轻型屋面材料单一品种发展到复合地板、琉璃瓦、浴缸、风管、风道等众多品种。据有关方面分析预测,如果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瓦在吸水率、耐老化及制品强度方面得到改进,  相似文献   

5.
硅灰改性氯氧镁水泥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掺硅灰氯氧镁水泥的强度和抗水必,采用XRD、DTA、SEM和EDAX等测试手段硅灰增强氯氧镁水泥尤其是后期强度以及改善其抗水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适量硅灰的掺入,使得在氯氧镁水泥硬化体中有一部分水化硅酸镁凝胶生成,且5.1.8的结构,形态得以改善,所生成的5.1.8凝胶既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又具有较高的密度。此外5.1.8与Mg(OH)2的相匹配也趋于合理,以致氯氧镁水泥改性。  相似文献   

6.
粉煤灰改善氯氧镁水泥耐水性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比研究了几种添加剂对氯氧镁水泥耐水性的影响,发现粉煤灰效果较好,其与磷酸复合使用可使氯氧镁水泥制品浇水3个月抗压强度不下降。机理分析表明,制品孔结构的改善是耐水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氯氧镁水泥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氯氧镁水泥的各种优异的性能、缺陷和相变机理,总结了氯氧镁水泥的改性方法及其制品的开发利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氯氧镁水泥具有凝结硬化快、硬度高等优点,但是过高的制备成本限制了其大范围推广应用。利用有机和无机材料作为外加剂可以降低氯氧镁水泥的成本,但是效果却参差不齐。利用沙漠沙制备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是近些年防沙治沙新材料制作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不同比例沙漠沙掺量对氯氧镁水泥结构特征、力学强度、耐水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指明了沙漠沙制备氯氧镁水泥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深入研究沙漠沙制备氯氧镁水泥新型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氯氧镁水泥具有高强度、强黏合力、耐磨、抗冲击、低碱性及低腐蚀性等优点,作为无机胶黏剂和胶凝材料已在包括木材加工在内的众多行业中应用。但氯氧镁水泥的耐水性差,严重影响了其规模化应用与推广。在保证氯氧镁水泥力学性能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其耐水性成为氯氧镁水泥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提高氯氧镁水泥耐水性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不同外加剂应用于氯氧镁水泥改性的方法及作用机理。并对氯氧镁水泥在人造板等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高性能氯氧镁水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研究氯氧镁水泥低温凝结机理,进而改善和提高氯氧镁水泥在低温时的快硬性能,把氧化钙加入到氯氧镁水泥料浆中,通过搅拌、成型、恒温恒湿箱养护后测定其凝结时间及早期强度。结果表明:氧化钙加入后放出热量,引发氯氧镁水泥水化起始期反应的进行,有效缩短氯氧镁水泥的凝结时间。当氧化钙掺量为氧化镁质量的4%时,氧化镁活性为62.24%和72.01%时初凝时间分别由593 min缩短到146 min、由570 min缩短到126 min,终凝时间分别由673 min缩短到374 min、由641 min缩短到260 min,同时都提高了氯氧镁水泥的低温早期强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拓展氯氧镁水泥(MOC)的使用范围,研究了缓凝剂(柠檬酸、硼酸、葡萄糖酸钠)对氯氧镁水泥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电阻率、水化热和耐水性的影响,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氯氧镁水泥改性后的水化产物。结果表明,掺入缓凝剂会延长氯氧镁水泥的凝结时间,当缓凝剂掺量达到0.75%(质量分数,下同)时,各组试样的28 d抗压强度较空白组分别下降了19.3%、16.7%和20.2%。缓凝剂的掺入降低了水泥浆体电阻率速率曲线和内部温度曲线的峰值,推迟了水化放热速率曲线第二峰值出现时间,即降低了氯氧镁水泥的水化速率,改善了氯氧镁水泥放热集中的现象。缓凝剂能提高氯氧镁水泥的耐水性,当硼酸掺量为0.75%时,软化系数可达到0.79。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硅粉和氯氧镁水泥制备了不同微硅粉掺量的微硅粉-氯氧镁水泥,研究了微硅粉掺量对微硅粉-氯氧镁水泥抗压强度、耐水性和耐硫酸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微硅粉-氯氧镁水泥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n(MgO):n(MgCl2):n(H2O)体系物质的量比为7:1:15时,氯氧镁水泥样品的抗压强度、耐水和耐硫酸盐软化系数分别为78.85 MPa、0.72和0.76;当微硅粉掺量为30%时,其抗压强度、耐水性和耐硫酸盐腐蚀性能达到最佳,抗压强度达到了83.45 MPa,软化系数分别为0.74和0.78;微硅粉-氯氧镁水泥强度和耐水性能提升原因是微硅粉的微集料效应和火山灰特性.此外,使用工业废弃物微硅粉制备微硅粉-氯氧镁水泥可以明显降低氯氧镁水泥材料的制备成本,提高微硅粉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磷渣粉-硅灰复合掺合料对氯氧镁水泥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氯氧镁水泥的微观结构,并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其力学性能和耐水性。结果表明,磷渣粉-硅灰复合掺合料改善了氯氧镁水泥的微观结构,水化产物排列紧凑,结构致密;磷渣粉-硅灰复合掺合料显著提高了氯氧镁水泥的强度和耐水性,硅灰对氯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氯化镁溶液的波美度,最后是磷渣粉的掺量。  相似文献   

14.
无机玻璃钢风管,又称玻璃纤维氯氧镁水泥通风管。  相似文献   

15.
晋萍  陈凤林 《山西化工》1997,(4):10-11,29
阐述了磷酸盐对氯氧镁水泥硬化体耐水性的影响,并指出掺入1% ̄2%磷酸盐可使其耐水性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6.
唐惠英 《云南化工》1995,(1):44-45,31
科研探索和实验表明,多方遴选改性复合材料是克服单一原料缺陷、优化氯氧镁水泥材质和尽快拓展其市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17,(2):265-269
研究了矿物改性氯氧镁水泥前期水化行为,绘制了各矿物掺合料氯氧镁水泥水化电阻率-时间曲线,测试终凝时间以及1 d抗弯与抗压强度。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能够延缓氯氧镁水泥水化速度,并随着矿物掺合料掺量的提高,其水化速度逐渐变慢。同等掺量下硅灰延缓反应时间的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石粉与粉煤灰。硅灰的掺入延缓氯氧镁水泥水化速度,大幅度提高其初终凝时间,降低早期强度,其掺量不宜超过20%。粉煤灰与石粉氯氧镁水泥初终凝时间均在规范要求以内,对早期抗弯拉强度与抗压强度影响幅度相对较小。添加粉煤灰与石粉试样晶体较掺硅灰试样结晶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着重研究玻纤/改性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了玻纤/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耐水性差的原因,阐述了改性的必要性和在建筑上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以MgCl2·6H2O为原料,采用微波技术和煅烧的方法(两步法)制备氯氧镁水泥,并和直接煅烧(一步法)制备氯氧镁水泥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制备出具有较优力学性能的氯氧镁水泥的最佳微波和烧结工艺条件分别为700 W、10 min和550℃、50 min,MgCl2·6H2O两步法制备氯氧镁水泥比一步法更节能省时。  相似文献   

20.
李友胜  曹仁锋  李楠 《耐火材料》2004,38(4):255-257
采用XRD和TG -DSC分析方法研究了氯氧镁水泥的相组成和加热相变化 ,并研究了氯氧镁水泥结合剂对镁质浇注料热处理后常温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电熔镁砂和MgCl2 ·6H2 O为原料生成的氯氧镁水泥 ,是由氯氧镁凝胶和少量的5Mg(OH) 2 ·MgCl2 ·8H2 O(简称 5·1·8)晶相组成的 ;加热时经过脱水反应和分解反应 ,5 0 0℃以后氯氧镁水泥的分解反应完成 ;所生成的氯氧镁水泥能明显提高镁质浇注料的烘干抗折强度 ,但生成过多的氯氧镁水泥时 ,其在烧成过程中的分解反应又会引起材料烧后 (16 0 0℃ 3h)抗折强度的降低 ,故材料中MgCl2 ·6H2 O的最佳加入量为 2 % (质量分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