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婚前医学检查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070-4071
目的:分析新《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河口区婚前医学检查(婚检)情况的变化,探讨现阶段开展婚前保健服务的有效措施。方法:以妇幼卫生卫统表44-婚前检查保健情况调查表为基础,搜集1997~2006年10年的相关资料,以婚检人数、检出疾病人数、婚检率等分析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后的婚检变化情况。结果:婚检率由《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的72.35%~81.58%降到实施后的39.03%~0.23%。结论:现阶段取消强制婚检举措欠妥,造成了婚前保健工作的倒退,为今后母婴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应及时制定对策,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河口区婚前检查情况的变化,探讨现阶段开展婚前保健服务的有效措施.方法 以妇幼卫生卫统表44-婚前检查保健情况调查表为基础,搜集1997~2010年14年的相关资料,以婚检人数、检出疾病人数、婚检率等分析新<婚姻登记条例>及免费婚检政策实施前后的婚检变化情况.结果 婚检率由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的连续六年平均76.36%(72.35%~81.58%)到实施后的五年平均9.19%(39.03%~0.23%)及采取免费婚检政策后三年平均37.35%(58.89%~21.19%).结论 事实证明现阶段取消强制婚检举措欠妥,造成了婚前保健工作的倒退,为母婴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还应再制定对策,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3.
宜昌市婚检率下降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  周英  李静  陈卫斌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5):3511-3512
目的:分析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后宜昌市婚前保健情况的变化,提出促进婚检工作开展的措施。方法:以婚前保健调查表为基础,收集2000~2006年宜昌市婚检人数、疾病检查人数、不易结婚和生育人数等指标。结果: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宜昌市婚检率平均60.00%。实施后,2003年10月1日后,全市的婚检率骤然下降,2003年在2002年的基础上下降了一半以上。2004年仅为0.66%。结论:婚检人数的减少可能导致传染病、性病和出生缺陷率的提高。根据婚检自愿的要求,应加强宣教,提高群众的保健意识;转变婚检机构的观念,加强婚检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婚检率降低对河南省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后河南省婚前保健情况的变化,提出促进婚检工作开展的措施。方法以婚前检查保健调查表为基础,收集1996~2004年间河南省婚检人数、疾病检出人数、不易结婚和生育人数等指标;根据1996~2002年7年的平均婚检率及2003年的疾病检出率计算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减少的婚检人数与检出的患病人数。结果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河南省婚检率平均为40·5%(1996~2002年),实施后的2004年仅为0·68%。2003年4季度和2004年全年少婚检567404人,少检出疾病患者39432人,其中传染病9425人,性病1783人,严重遗传病489人,精神病440人,生殖系统疾病17474人,内科系统疾病6261人,影响婚育总人数4446人。结论婚检人数的减少可能导致传染病、性病和出生缺陷率的提高。根据婚检自愿的要求,应加强宣教,提高群众的婚前保健意识;转换婚检机构的观念,加强婚前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婚前保健情况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目的了解婚前保健情况。方法对2003年10月1日《婚姻登记条例》出台前后的婚前医学检查(婚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10月1日前6年结婚50412人次,婚检50412人次,婚检率为10000%,疾病检出率为1610%;2003年10月1日以后的6个月结婚6480人次,婚检106人次,婚检率为164%(P<001)。结论婚前医学检查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目前婚前保健工作具有严峻性,提出首先必须加强多方面的婚前保健宣传工作,增强婚检对象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及婚前保健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南宁市10年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南宁市10年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分析,了解婚前医学检查疾病检出情况及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后对婚检率的影响,并针对目前南宁市婚前医学检查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南宁市1999~2008年婚前医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应检人数278076例,实检人数92105例,检出疾病14970例,疾病检出率16.25%,检出疾病以生殖系统疾病最高,为6515例,占7.07%;其次为指定传染性疾病4672例,占5.07%;内科系统疾病1714例,占1.86%;遗传性疾病409例,占0.44%;精神性疾病8例,占0.009%;平均婚检率33.12%,1999~2003年婚检率相对高,其中最高是2001年,为87.87%,2003年以后婚检率下降明显,最低婚检率是2004年,为4.72%。结论:婚前医学检查是疾病控制的重要手段,应广泛宣传婚检的重要性,推行个体化服务与建议性医学意见,对促进健康婚配、阻断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遗传性疾病的传递、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近年来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的新变化,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收集2007-2012年上报的合肥市包河区《婚前保健情况年报表》,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上述婚检资料从婚检人数、婚检率、疾病检出率、婚检质量等方面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婚检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免费婚前保健服务后,婚检率由0.72%逐步上升到92.17%;疾病检出率为6.58%-18.32%;其中生殖系统疾病检出率占第一位(48.68%)。结论:开展免费婚前保健服务可有效提高婚检率。要根本做好婚前保健服务,需要多部门配合协作、加强宣传、改进服务模式、提高婚检质量。  相似文献   

8.
婚检率与孕期疾病筛查及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邱洁  温瑞英  冀穗文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198-2200
目的:了解婚前保健情况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对2001~2004年《婚姻登记条例》改革前后的婚前医学检查(婚检)与孕期建卡筛查疾病结果及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1年婚检人数3560例(1780对),检出疾病163例,占4.58%;2002年婚检人数3614例(1807对),检出疾病181例,占5.01%;2003年婚检人数1968例(984对),检出疾病156例,占7.93%;2004年婚检人数56例(28对),检出疾病4例,占7.14%。而孕期建卡,对孕妇进行“优生五项”筛查,地贫、唐氏筛查,G-6-PD等,2001年建卡人数5001例,筛查阳性21例,占0.42%;2002年建卡人数6800例,筛查阳性32例,占0.47%;2003年建卡人数15000例,筛查阳性49例,占0.33%;2004年建卡人数15800例,筛查阳性37例,占0.23%。出生缺陷发生数逐年增加。结论:婚前医学检查实施自愿后,婚检率急骤下降,一些通过婚检发现并可避免的危险因素出现漏网现象,可见婚检的必要性和目前婚前保健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婚前医学检查(以下称婚检)是婚前保健的主要内容,是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干预措施.我市2001~2003年婚检率曾达到95%以上,新的<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后3年内一度降至1.5%~4%.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基本国策,"婚前医学检查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作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一项重要目标纳入到沈阳市人民政府下发的<沈阳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自从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新<婚姻登记条例>以来,沈阳市的婚检率与全国婚检情况一样发生了较大变化,婚前医学检查(简称"婚检")平均率从原来的97.1%急剧下降,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2007年3月8日起沈阳市实行政府免费婚检.婚检人数仍然不多.分析群众自愿婚检人数低和困饶妇幼生存的原因,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婚检及保健工作质量是妇幼机构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王海鸣  毛红芳  程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647-4648
目的:自2003年10月起实施新婚姻登记条例,明确婚前医学检查可作为自愿选择,不再是强制进行,嘉定区的婚检率明显下降,从原来的97.00%下降至1.24%,为进一步研究婚前保健服务的可行性,对1999~2008年的婚前医学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资料来源于1999~2008年嘉定区妇幼卫生卫统表-婚前检查保健年报表中收集的相关数据。结果:1999~2002年平均婚检率96.76%,2003~2008年平均为31.68%,1999~2008年的疾病检出率6.69%。结论:婚检率下降将直接影响婚配双方及下一代的健康,为提高婚检率,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卫生、民政、计生等加强协调,加大宣传力度,使婚前保健服务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12.
张立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328-4330
目的:分析婚前保健工作现状,探讨新形势下婚前保健的工作思路。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2001~2008年婚前医学检查(婚检)年报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8年的平均婚检率为27.95%,2002年最高达97.91%,2004年最低为2.36%。8年累计检查69 574人,患病人数5 211人,疾病检出率为7.49%。检出的主要疾病为内科系统疾病33.97%,严重遗传病30.26%,生殖系统疾病23.12%,指定传染病6.04%。结论:全社会应重视婚前保健,加强宣传,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婚检率。  相似文献   

13.
婚检率与疾病检出情况分析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昆明市2001~2006年间婚检率与几类疾病检出率的关系,以促进婚检工作的开展。方法:对昆明市2001~2006年14县区婚前医学检查表及婚前保健国家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婚检率:2002年最高95.96%,2005年最低1.50%;②几类疾病检出率相符于婚检率均较有规律的上升或下降,以2002年与2005年比较,指定传染病、内科系统疾病检出率分别下降了11.59和9.99个百分点,生殖系统疾病检出率则上升了24.56个百分点;③以2001、2002年平均婚检率、疾病检出率计算,2006年我市至少有指定传染病1224人,内科系统疾病1851人,生殖系统疾病3939人未被检出;患有影响婚育疾病的953人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医学指导。结论:我省属西部贫穷地区,文化素质较低、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并属艾滋病高发地区,建议政府支持免费婚检,要求在婚姻登记时必须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  相似文献   

14.
中山市婚前医学检查状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孜  彭学鸣  曾冠  李莉敏  黄桑  黄菲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4):1823-1824
目的:通过分析我市目前婚前医学检查(婚检)及出生人口素质状况,探讨解决方法。方法:对《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后本市婚检及出生人口素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10月1日前2年结婚登记45574人次,婚检45574人次,婚检率100%,疾病检出率:7.8%;2003年10月1日后的1年6个月结婚登记48340次,婚检1637人次,婚检率3.39%(P<0.01),疾病检出率:1.3%;出生缺陷发生率:由81.40/万~132.48/万上升至170.76/万~149.36/万(P<0.01)。胎传梅毒发生率由3.72/万上升至23.84(P<0.01)。结论:突破婚检难点,提高婚检率,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义乌市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结果,探讨我市免费婚检工作的情况,提高婚检率,降低出生缺陷率。方法选择2009---2013年在义乌市进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婚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义乌市婚姻登记人数为69058人,实检人数为41961人,平均婚检率为60.76%,婚检率逐年下降;检出疾病总人数为5919人,疾病检出率为14.11%,内科系统疾病占45.63%,生殖系统疾病占26.02%,性传播疾病占1.30%。结论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婚前保健知识知晓率,提倡免费强制婚检;加强婚检医生培训,提高婚检率,降低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16.
吕斌 《家庭医学》2005,(21):6-7
新《婚姻登记条例》取消强制性婚检,实施自愿婚前医学检查,不少人对此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自愿婚前医学检查就是不需再做婚检。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全国各地婚检率大幅度下降,每年出生缺陷婴儿高达80万~100万人,无论对家庭还是社会都是一个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提高婚检率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施"免费婚前保健+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模式。提高人们自觉参加婚前保健的积极性,提高婚检率,同时及早发现影响婚育的疾病并对患者进行婚育指导,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采用"免费婚前保健+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模式,对来宾市辖区内自愿参加婚前保健的新婚夫妇提供免费婚前保健服务,包括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卫生咨询、婚前卫生指导。结果:2008年来宾市参加婚前保健11 336对,婚检率46.36%(11 336/24 453);2009年该市参加婚前保健18158对,婚检率71.49%(18 158/25 401);2010年来宾市参加婚前保健43 330对,婚检率92.79%(46 696/43 330)。婚检率由免费婚检前(2007年)的0.46%,上升到2010年的92.79%;而出生缺陷发生率由免费婚检前(2007年)的19.30‰,降到2010年的12.10%。结论:"免费婚前保健+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是提高婚检率的有效方法,特别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免费婚检情况,为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翔安区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检)前后各8个月的婚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开展免费婚检前8个月的婚检人数4人,婚检率0.09%,疾病检出率0;开展免费婚检后8个月的婚检人数1 338人,婚检率35.7%,疾病检出率12.86%。结论:农村地区开展免费婚检、加强婚检重要性的宣教和开展优质服务,能明显提高婚检率,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赵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3):299-300
目的:分析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统计200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婚姻登记条例》以后3个月婚检资料。结果:①婚检人数明显减少,约为原先的7%;婚检文书的完整率下降;领取《婚前医学检查证明》的人数下降;婚检随访率下降;②发现异常率居高不下,为75.00%;暂缓结婚率为3.38%;主要疾病检出率为10.81%;主要疾病检出及检出率因受检人数太少,缺乏正确性与广泛代表性;③自选项目逐渐推开和已经广泛采用建议性的医学意见。结论:应广泛宣传婚检的重要性,推行个体化服务与建议性的医学意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婚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贵阳市云岩区婚前医学检查资料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媛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4):1900-1902
目的:自2003年10月正式实施新婚姻登记条例,明确了婚前医学检查可作为自愿选择项目,采取自愿、知情的形式,各地婚检率大幅度锐减,为进一步研究婚检的可行性,我们对1996~2004年以来的婚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方法:资料来源于1996~2004年全区妇幼卫生年报婚前医学检查资料。应用EPI info 2002进行数据输入及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①1996~2003年平均婚检率达93.18%,2004年婚检率大幅度下降,平均全年婚检率仅达0.44%。②1993~2004年疾病检出率达12.55%,检出生殖系统病71.12%;内科疾病11.65%;指定性传染病检出率达9.65%,其中性病占5.44%;严重传染病0.23%;有关精神病0.02%,2002年婚检中筛查出H IV感染者1例。③2004年的孕期保健高危筛查率与近3年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婚检率下降直接影响着孕产妇及婴幼儿的身心健康,为提高婚检率,政府应高度重视,各部门联动,加强宣传动员工作,保健部门要改变观念,适应形势需求,开设全方位的服务。使婚前医学检查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