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制备安全有效的静脉穿刺涂剂.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筛选静脉穿刺涂剂的配方.结果由2.5%消旋山莨菪碱、1.0%烟酸、2.0%利多卡因和1.0%薄荷脑组成的配方效果较好.结论正交试验法优选静脉穿刺涂剂的配方,方法可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正交试验法优选静脉穿刺涂剂的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伟  莫玉芳 《中国药师》2006,9(10):929-930
目的:制备安全有效的静脉穿刺涂剂。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筛选静脉穿刺涂剂的配方。结果:由2.5%消旋山莨菪碱、1.0%烟酸、2.0%利多卡因和1.0%薄荷脑组成的配方效果较好。结论:正交试验法优选静脉穿刺涂剂的配方,方法可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邓代全  冯碧敏  张昊 《中国药业》2005,14(11):49-50
目的:探讨鱼丙涂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标准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加速试验法考察鱼丙涂剂的稳定性.结果:该制剂稳定性好,对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达85%.结论:鱼丙涂剂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巴布剂基质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黏着力为指标,对巴布剂基质配比进行实验研究。结果优化的基质配方为胶液∶甘油∶聚乙烯醇=5∶4∶0.2。结论优化处方具有良好的涂展性、保湿性,且黏着力适中。  相似文献   

5.
正交实验法优选巴布剂基质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巴布剂基质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黏着力为指标,对巴布剂基质配比进行实验研究。结果优化的基质配方为胶液∶甘油∶聚乙烯醇=5∶4∶0.2。结论优化处方具有良好的涂展性、保湿性,且黏着力适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较传统导电胶使用性能更优良的巴布剂导电胶贴.方法:以水凝胶巴布剂原理为基础配方,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配方优选,确定最佳组方、比例及工艺.结果:采用巴布剂作为胶体基质导电胶贴除了在粘合性、导电性上满足临床要求的同时,还具有了抗剪切能力好、使用舒适、粘性大、揭贴不留痕迹、晶莹透亮,感官性能好,可反复粘贴使用等诸多优点.结论:用正交试验优选出的配方制得的巴布剂导电胶贴用于临床体表电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交试验法优选"如意金黄散"巴布剂基质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财  周斌 《海峡药学》2008,20(9):12-14
目的 优选"如意金黄散"巴布剂基质最佳配方.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以配方中聚丙烯酸钠、卡波姆、聚乙烯醇、CMC-Na、明胶、甘油为因素,以用量为水平,设计L18(37)正交表,以巴布剂基质的剥离强度和内聚力为量化指标,综合感观评分为综合考察指标,通过数据分析,优选出最佳的基质配比.结果 巴布剂基质最佳配方为聚丙烯酸钠∶卡波姆∶聚乙烯醇∶CMC-Na∶明胶∶甘油配比为0.5∶0.5∶0.12∶0.10∶0.08∶6.5.配方中各因素对剥离强度作用大小依次为聚丙烯酸钠、卡波姆、聚乙烯醇、CMC-Na、明胶、甘油,对内聚力作用大小依次卡波姆、CMC-Na、明胶、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甘油.结论 采用优化后配方巴布剂剥离性能优良,内聚力适中、涂展性良好等,各项指标均符合外用贴敷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确定银灵口服液制剂的配方及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口服液附加剂。结果 以外观和口感为评定指标,确定附加剂的最优配方为A2B2C1,即加入蜂蜜量为25%,甜蜜素量为0.2%,苯甲酸钠量为0.4%。结论 研制出该口服液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及其在重症监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锁骨中点下0.5~1.0 cm处为穿刺点成功置入导管进行重症监护和治疗.结果 46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首次成功40例(86.96%),总成功44例(95.62%).结论 此方法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广泛、效果好,只要操作恰当,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正交设计优选润肤止痒凝胶的制备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选润肤止痒凝胶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光泽度、涂展性、均匀度及离心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成型工艺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量、pH、甘油用量等因素进行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 苦参碱的含量.结果:优化处方为羧甲基纤维素钠1.0g、甘油2.0 ml、pH6.5左右.所得凝胶剂质量稳定,为均一半透明黏 状凝胶.结论:该脂质体凝胶工艺可行,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针对不合理医嘱的有效干预途径,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2011年2-8月静脉输液医嘱50466份,药师依据药物说明书等资料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纳整理,并采取打电话沟通等方式进行干预。结果:PIVAS不合理医嘱共294份,其中溶媒选择不合理136份(占46.3%);给药剂量不合理94份(占32.0%);药物配伍不合理53份(占18.0%);给药方式不合理24份(占8.2%);重复给药3份(占1.0%)。干预后,不合理医嘱由0.61%下降为0.18%,修改率为99.0%。结论:药师在医嘱未执行前对其进行审核把关,并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干预,有效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选右旋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分散片的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方法: 单因素试验考察填充剂、崩解剂的选择;比较崩解时间;根据分散片的要求,以10 min的累积溶出度和崩解时间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处方进行筛选;优选制备工艺并对处方与工艺进行重复性考察。结果: 右旋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分散片的最佳处方组成:右旋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 50%,MCC 22.5%,乳糖10.5%,PVPP 10%,L-HPC 5%。结论: 右旋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分散片处方设计简单合理,工艺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厄贝沙坦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强  安军永 《安徽医药》2010,14(11):1266-1267
目的制备厄贝沙坦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厄贝沙坦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结果制备厄贝沙坦分散片的较优处方为:7.5%交联聚维酮作崩解剂,15%乳糖作为填充剂,2%聚维酮+50%乙醇溶液作为粘合剂。结论制备的厄贝沙坦分散片处方合理,产品稳定。  相似文献   

14.
四味清口含片处方的优化及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四味清VI含片处方中的配比及辅料进行优化,研究其制备工艺。方法以三昧药材[桂心(肉桂)、细辛、广陈皮]提取物挥发油的p-环糊精包合物粉与四味药材[桂心(肉桂)、细辛、广陈皮、甘草]提取物浸膏粉的混合物为主药,用外观、口感、硬度和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5(34)正交实验设计,固定清凉剂及润滑剂量,试验原料药粉用量、填充剂用量、润湿剂浓度、矫味剂用量对口含片质量的影响,筛选四昧清口含片处方中的最佳配比及辅料;探讨了浸膏的干燥条件。采用湿法制粒压片,以单因素试验法筛选制粒及干燥条件;研制了四味清口含片,并对其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四味清口含片最优处方为:固定清凉剂薄荷脑用量1.0%及润滑剂硬脂酸镁用量1.0%,原料药粉用量45%、填充剂用量45%、矫味剂用量8%、由=90%乙醇适量;浸膏的干燥条件为60%,减压干燥7h;最佳工艺条件为:20目筛制粒,60℃干燥90min,20目筛整粒。按最佳配比的原料药粉、辅料用量,加入4)=90%药用乙醇适量制软料,制粒f20目筛),于60~C干燥90min,20目筛整粒,等量递加法加入硬脂酸镁、薄荷脑,混匀压片。结论按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的四味清口含片外观完整光洁,色泽均匀,崩解时限、硬度、片重量差异限度、脆碎度、微生物等指标均符合药典要求。口感苦甜适中,有清凉感;优化出的处方合理及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布洛芬乳膏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布洛芬乳膏,以鱼鳔为半透膜,利用立式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以6h累积渗透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其处方工艺。结果三乙醇胺的含量对布洛芬乳膏处方影响最大,蓖麻油和硬脂酸的含量影响次之,氮酮的含量也有影响。最佳布洛芬乳膏处方为布洛芬5%,单硬脂酸甘油酯4%,甘油10%,硬脂酸20%,三乙醇胺1%,蓖麻油30%,氯酮3%,蒸馏水27%。6h平均累积渗透量为4.096mg。结论研制的布洛芬乳膏成型性好、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6.
唐洪梅  ;闫雪  ;李得堂 《中国药房》2009,(21):1633-1635
目的:建立以微乳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定肠激安方中多种有效成分的方法。方法:以5种配比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系统为展开剂,聚酰胺薄膜为固定相,检测肠激安方中多种有效成分,并重点考察微乳液含水量、温度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以含水量75%的微乳液为展开剂可检出方中黄连;以含水量75%的微乳液-甲酸(9.0∶1.0)为展开剂可同时鉴定出方中延胡索、防风、绿原酸、甘草。结论:本方法简便、环保、灵敏、结果理想,可用于分离鉴定中成药中多种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7.
静脉穿刺在儿科中失误率较高,容易导致护患纠纷。静脉穿刺是护士完成护理工作的前提,更是完成疾病治疗的最基本保障。它是儿科护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而且必须的操作技术之一。本文旨在总结小儿静脉穿刺失误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总结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为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方间苯二酚涂剂中间苯二酚(R)和苯酚(P)的含量。方法:采用系数倍率法,选择测定的波长为274nm和270nm。结果:二组份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9、r=0.9990,平均回收率为100.1%和99.7%,RSD为0.7%和0.6%。结论:该方法可靠、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黄芪生肌贴的处方工艺。方法对黄芪甲苷与干浸膏得率进行综合评分优选黄芪的醇提工艺;以羧甲基纤维素钠、蜂蜡、麻油和明胶用量为影响因素,每个因素均设立3个水平,以黏附力、剥离强度、皮肤残留和均匀性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黄芪生肌贴的最佳处方工艺。结果黄芪药材加10倍量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为黄芪的最佳醇提工艺;以羧甲基纤维素钠∶蜂蜡∶麻油∶明胶∶甘油∶黄芪浸膏=0.2∶1.0∶1.5∶0.6∶1.0∶2.5为黄芪生肌贴的最佳处方配比。结论成型的黄芪生肌贴处方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