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几种杀菌剂对玉米新月弯孢霉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玉米新月弯孢菌的抑制作用,得到9条毒力回归曲线、EC50。结果表明:烯唑醇、扑海因对Curvularialunata具有极强的毒力;速克灵、新万生、腈菌净、春雷霉素对新月弯孢菌的毒力次之;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的抑制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2.
茶叶轮斑病菌的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指导茶叶轮斑病的防治,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1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0%瑞苗清AS和25%敌力脱EC的抑菌效果最好;84%代森锰锌WP、75%百菌清WP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差;通过对药剂抑制效果和使用成本的综合分析,建议在生产上使用的药剂是50%多菌灵WP、70%甲基托布津WP、75%百菌清WP、15%三唑酮WP、12.5%腈菌唑EC、50%扑海因WP、50%腐霉利WP。  相似文献   

3.
8种新型杀菌剂对2种玉米致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领  高扬帆  陈锡岭  陈军  孔凡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65-2266,2268
选用市售8种新型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对玉米小斑菌和玉米新月弯孢霉的毒力,得到16条毒力回归曲线及相应EC50,并筛选了极强毒力杀菌剂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烯唑醇对玉米小斑菌和玉米新月弯孢霉均有极强抑制作用,其毒力回归曲线的相关性系数及相应EC50分别为0.883、1.885 8 E+1和0.973、1.404 8 E+1。速克灵、百菌清对玉米小斑菌也属极强毒力,春雷霉素、腈菌净、新万生、甲基托布津属较强毒力,扑海因效果较差。扑海因对玉米新月弯孢霉属极强毒力,速克灵、新万生、腈菌净属较强毒力,春雷霉素、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抑制作用较弱。烯唑醇和扑海因55∶及91∶的混配比例对玉米弯孢霉为增效组合,且以55∶增效最显著。速克灵与烯唑醇对玉米小斑菌未发现增效组合,百菌清与烯唑醇64∶、速克灵与百菌清28∶的混配组合为玉米小斑菌的增效组合。  相似文献   

4.
几种杀菌剂对玉米新月弯孢霉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玉米新月弯孢菌的抑制作用,得到9条毒力回归曲线、EC50.结果表明:烯唑醇、扑海因对Curvularia lunata具有极强的毒力;速克灵、新万生、腈菌净、春雷霉素对新月弯孢菌的毒力次之;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的抑制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5.
B-298对番茄黑斑病菌和叶霉病菌的抑菌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B-298菌株代谢产物与多菌灵、百菌清、大生M-45等3种化学药剂,在室内分别对番茄黑斑病和番茄叶霉病两种病原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倍数B-298代谢产物和大生M-45对两种病原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B-298代谢产物低倍稀释液对番茄黑斑菌的抑制效果与大生M-45抑菌效果相当,抑菌率最高达89.4%,优于百菌清和多菌灵;B-298代谢产物低倍稀释液对番茄叶霉菌的抑制效果,与大生M-45和百菌清相当,抑菌率最高达90.5%,优于多菌灵。  相似文献   

6.
艾训儒  王柏泉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09-1209,1330
采用菌饼法测定了40%五氯硝基苯等9种农药对日本落叶松根腐病主要病原丝核菌的室内毒力;选取抑菌效果达80%以上的6种农药进行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五氯硝基苯、立枯净、移栽灵和土菌硝等对日本落叶松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5种杀菌剂对网纹甜瓜蔓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网纹甜瓜蔓枯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网纹甜瓜蔓枯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中,25%溴菌清WP对网纹甜瓜蔓枯病病原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64.051 1mg/L;80%克菌丹WDG和80%代森锰锌WP次之,EC50值分别为161.006 9mg/L和259.921 6mg/L;70%甲基硫菌灵WP和75%百菌清WP的毒力最差。25%溴菌清WP、80%克菌丹WDG和80%代森锰锌WP均可有效抑制网纹甜瓜蔓枯病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采用纸碟法测定了29种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毒力较强(EC50值10 mg/L),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毒力最强,其EC50值为0.1218 mg/L,其次依次为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氟硅唑微乳剂、25%啶菌唑乳油、5%己唑醇悬浮剂、10%腈菌唑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有3种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毒力较强,其中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番茄青枯病菌毒力最强,其EC50值为3.3742 mg/L,其次依次为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春雷霉素水剂。  相似文献   

9.
不同杀菌剂对火龙果茎枯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高效、安全的杀菌剂用于生产,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火龙果茎桔病病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在试验浓度下对火龙果茎枯病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药剂间抑制率也有明显差异,按照EC50值比较不同杀菌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50%福美双WP、50%多菌灵·硫WP、70%代森锰锌WP、70%川东甲托WP、42%克菌净WP争75%百菌清WP.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是50%福美双WP,其次是50%多菌灵·硫WP,75%百菌清WP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防治白菜软腐病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不同浓度下对白菜软腐病菌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6527优,45%蒜素优,17.5%链霉优都对白菜软腐病菌有不同的抑制活性。其中6527优对白菜软腐病的抑菌效果最佳,其毒力曲线为y=112.95x-149.42,EC50为30.66mg/L;17.5%链霉优次之,其毒力曲线为y=25.197x-35.107,EC50为134.47mg/L;45%蒜素优抑菌效果较差,其毒力曲线为y=7.8982x-9.1694,EC50为3176.78mg/L;26%土霉优在试验设定的5个浓度下对白菜软腐病无抑菌活性。对抑菌效果好的6527优和17.5%链霉优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527优稀释2500倍和2000倍的田间防效分别可达90.78%和95.56%,显著优于对照药剂72%农用链霉素2000倍的防效66.80%,是防治白菜软腐病的理想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11.
日本甜柿炭疽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浙江衢县林场日本甜柿苗木和大树上发生了严重的炭疽病。该病使苗木和柿树枝条大量枯死,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了苗木和柿果和产量和质量,该病于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发生,一直到果实采收期,病害的发生与气温,湿度,降水量和雨日有关。降水量大,雨日长,发病严重,高温干旱天气不利于病害发生。在病害发生期使用等量式波尔多液100倍液、75%百菌清1000倍液及50%代森锰锌600倍液,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治效  相似文献   

12.
广州地区芋疫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芋疫病(Phytophthora cotocasia Racib.)为广州地区芋头栽培过程中发生最普遍而严重的病害.此病在当地整年皆可发生,尤以6~8月份高温多雨的盛夏季节发病为甚,在短时间内病害迅速蔓延.田间病害始发期、盛病期以及病害流行程度年度间的变动,基本上取决于当年雨季来临的迟早和降雨程度;本病可侵害陆芋和水芋.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在当地红芽芋和白芽芋(均为茎芋)都较感病,水芋则表现抗病;田间及时喷药预防对芋疫病具有明显的防病增产效果,并结合做好田间卫生,芋株表现发病轻、生势壮旺,产量高,其主茎球茎单位面积产量可增加25%~3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打瓜白粉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打瓜白粉病在新疆严重危害的现状,研究6种杀菌剂对打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6种药剂的防效差异.[结果]两次施药后第14 d,10;苯醚菌酯悬浮剂5000倍液防效最高,防效达73.80;.10;苯醚菌酯悬浮剂10 0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400 g/L氟硅唑乳油7 500倍液和25;乙嘧酚悬浮剂1 500倍液的防效也较好,药后14 d分别达69.69;、69.56;、68.48;和67.32;.[结论]4种药剂防效较好,推荐在生产中交替使用.提出了打瓜白粉病防治原则,明确了该病的初侵染来源和防治始期.防治打瓜白粉病的关键是抓住发病始期,选用高效杀菌剂及时喷药.  相似文献   

14.
干热处理对黄瓜种带真、细菌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5年进行了黄瓜种带菌的干热处理研究工作。结果表明,经40℃预处理24h后,干热处理24h,对种子表面真、细菌的防效分别达73%,100%;干热处理48h的分别达到76%,100%;干热处理72h的分别达到85%,100%。76℃下,干热处理24h,对种子表面真、细菌的防效分别达到75%,88%;干热处理48h的分别达到75%,100%;干热处理72h的分别达到92%和100%,并且不影响种子发芽和种子生活力。  相似文献   

15.
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是类黄酮合成途径前期的1个关键酶。本研究从大白菜花瓣中克隆到1个查尔酮合成酶家族基因,命名为BrCHS1。序列比对发现BrCHS1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CHS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多数在80%以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BrCHS1在大白菜黄色和白色花各种花器官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BrCHS1在黄色花瓣中的表达量远高于其他花器官。以FT50×H1的F2代分离群体为试材,根据BrCHS1周围序列设计SSR1引物,寻找与大白菜白色花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显示,BrCHS1基因与白花性状基因并不连锁。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氮素吸收及产量对喷灌施肥均匀性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为喷灌均匀系数设计标准的制订提供更充分的依据,分别于2002~2003和2003~2004年度在北京进行了喷灌施肥均匀系数和施肥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量和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试验中生育期平均喷灌均匀系数变化范围为72%~84%。除了基肥外,其它肥料利用喷灌系统施入,生育期平均喷灌施肥均匀系数变化范围为71%~85%,喷灌施肥量的变化范围为0~180kgN/hm2。试验结果指出,在所研究的均匀系数范围内,均匀系数对氮素吸收量和产量的影响不明显。施肥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但秸秆全氮含量和氮素吸收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出增加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对华北平原的冬小麦喷灌来说,目前我国采用的喷灌均匀系数不小于75%的设计标准不会对氮素吸收量和产量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炳坤  李瑜  周黎  王萍莉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10):1893-1899
【目的】研究温湿度对蔡氏胡杨个木虱越冬成虫存活的影响,为蔡氏胡杨个木虱的综合防治技术和保护胡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温湿度自动记录仪,监测蔡氏胡杨个木虱成虫越冬环境中温湿度,并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室内模拟胡杨林区小环境研究不同温湿度对蔡氏胡杨个木虱越冬成虫存活的影响。【结果】蔡氏胡杨个木虱入蛰场所的温度在5~15℃区间变化,而入蛰场所的相对湿度在25%~75%变化,5~25℃范围内,蔡氏胡杨个木虱越冬成虫的存活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各温度间差异显著;在5℃时,成虫存活时间最长,达150 d(相对湿度25%)和200 d(相对湿度75%),而25℃时,分别为7 d(相对湿度25%)和12 d(相对湿度75%);相对湿度75%条件下成虫存活时间明显高于相对湿度25%条件。温度和湿度对蔡氏胡杨个木虱越冬成虫的存活有明显交互影响作用。【结论】在新疆北部蔡氏胡杨个木虱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陆续羽化,11月中旬以成虫进入越冬场所,主要在胡杨林区落叶层下越冬,翌年4月中旬出蛰活动。较高温度和缺水环境不利于新疆胡杨林区蔡氏胡杨个木虱越冬成虫的生存。  相似文献   

18.
以薄皮甜瓜"M15"和"M43"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激素浓度、卡那霉素浓度和消毒时间等对甜瓜子叶节再生及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甜瓜子叶节不定芽分化最佳激素组合为0.5 mg·L~(-1)6-BA+0.05 mg·L~(-1)IAA,芽伸长激素为0.05 mg·L~(-1)6-BA,生根激素为0.1 mg·L~(-1)IAA。农杆菌介导甜瓜转化最佳条件为预培养48 h,OD_(600)=0.6农杆菌菌液侵染15 min,黑暗条件下共培养48~72 h,头孢抑菌浓度500 mg·L~(-1),卡那霉素浓度75 mg·L~(-1)。PCR检测卡那霉素抗性苗,验证外源基因已整合进入甜瓜基因组,"M15"和"M43"抗性植株阳性率分别为84.2%和77.4%。  相似文献   

19.
基于EFAST方法的AquaCrop作物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敏感性分析是作物模型本地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作物模型的校正与应用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国家精准农业示范研究基地2012—2013、2013—2014和2014—2015年冬小麦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扩展傅里叶幅度检验法(Extended Fourier Amplitude Sensitivity Test,EFAST)对AquaCrop模型42个作物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模型在北京地区的敏感参数。【结果】(1)对干生物量敏感作物参数是:水分和温度胁迫参数(生物量生产的最小生长度(stbio),引起冠层早衰的土壤水分消耗上限(psen))、生物量和产量参数(归一化水分生产力(wp))、蒸散参数(作物冠层形成后到衰老之前的作物系数(kcb))、作物冠层和物候发展参数(冠层生长系数(cgc),从播种到出苗时长(eme),最大冠层覆盖度(mcc),冠层衰老系数(cdc),从播种到成熟的时长(mat),产量形成过程中收获指数的建立长度(hilen))。其中stbio,kcb,wp和cgc 4个作物参数敏感性指数最大;(2)对冠层覆盖度最敏感的参数是:作物冠层和物候发展参数(cgc,mcc,每公顷株数(den),出苗率达到90%时的土壤覆盖度(ccs),mat和cdc)、根区发展参数(最大有效根深(rtx))、水分和温度胁迫参数(psen)、蒸散参数(kcb);(3)对产量最敏感的参数是作物冠层和物候发展参数(从播种到开花时长(flo),mat,cdc,hilen和从播种到开始衰老时长(sen))、水分和温度胁迫参数(psen)、生物量和产量参数(参考收获指数(hi)和wp)、蒸散参数(kcb)。【结论】利用EFAST方法对AquaCrop模型中的作物参数进行一阶和全局敏感分析,最大干物量的敏感性分析结果以及干生物量随时间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敏感性参数的选择上差异不大,但排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大干生物量的敏感性分析不能分析作物参数对干生物量在整个生育期的影响,结果不全面;冠层覆盖度随时间变化的一阶和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敏感参数的选择和排序上均有较好的一致性,全局敏感性分析中作物参数的敏感性指数更高,对冠层覆盖度的影响表现得更明显。本研究结果用于AquaCrop模型本地化,可提高该模型在北京地区的模拟效率和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1)新型杀菌剂敌力脱(Tilt)和特福敏(Trifmine)对小麦叶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72.99%和58.10%;多菌灵无论单用还是与其它药剂复配,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都在63%以上;(2)多菌灵 敌力脱或多菌灵 粉锈宁两种低量复合剂,对小麦叶枯病和赤霉病的防病增产效果显著;(3)在小麦始花期——灌浆初期防治小麦叶枯病和赤霉病,其防病增产效果不因防治时期早晚而有显著差异,但防治二次比一次效果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