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原理光气用苯胺水溶液吸收,经反应生成了1,3-二苯基脲素。用有机溶剂提取后于257毫微米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求其含量。 (二)分析步骤 1.标准曲线绘制:吸取1,3-二苯基脲素标准溶液(称取1,3-二苯基脲素21.460毫克,溶于甲醇中并稀释成50毫升,1毫升含200微克光气。使用时再用吸收液配成()毫升含2微克光气。配制成0,4,8,12,16,20微克光气的标准系列。各管用0.025%苯胺吸收液稀释成25毫  相似文献   

2.
以苯胺为吸收液 ,光气与苯胺反应生成 1,3 二苯基脲 ,以ODS -C18柱 (15 0mm× 6mmi.d .,10 μm )为分析柱 ,甲醇 -水 (体积比为 70∶30 )为流动相 ,在 2 5 7nm波长处用紫外检测器检测 1,3 二苯基脲 ,建立了间接测定空气中光气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5~ 2 5mg/L ,线性相关系数为 0 .999 6 ,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5 .71%~ 12 .0 % ,回收率为 92 .6 %~ 94 .7% ,检出限为 6 .9× 10 -10 g。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型优化、热力学分析、电荷分布分析等计算,从理论上确定了硝基取代苯胺进行异氰化反应的容易程度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邻硝基苯胺.在此基础上对以固体光气与邻、间、对硝基苯胺为原料分别合成邻、间、对硝基苯基异氰酸酯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作为反应溶剂,合成邻、间硝基苯基单异氰酸酯的最佳反应时间为6h,合成对硝基苯基单异氰酸酯的最佳反应时间5h,邻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与固体光气的最佳物质的量比均为2∶1,间硝基苯胺与固体光气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2.2∶1.在上述反应条件下,邻、间、对硝基苯基单异氰酸酯的收率分别达75.5%,76.9%和77.1%,纯度分别达99.6%,99.16%和85.7%,实验结果与理论推断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
以4-氯-3-三氟甲基苯胺、固体光气、对取代苯胺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了N-(4-氯-3-三氟甲基苯基)-N-′(对甲基苯基)脲和N-(4-氯-3-三氟甲基苯基)-N-′(对溴苯基)脲,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5.
固体光气;氯代苯胺;氯代苯基单异氰酸酯;合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开发了从烯烃生产环氧烷烃,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二甲酯联产二元醇,以绿色化学原料碳酸二甲酯代替剧毒的光气,开发了碳酸甲乙(丙、丁、戊、己、辛酯)、二乙(丙、丁、戊、己、辛)酯、二苯酯、呋喃唑酮、碳酰肼、苯胺基甲酸甲酯、苄胺基甲酸甲酯、对苯二胺二甲酸甲酯、间羟苯胺基甲酸甲酯、间甲苯胺基甲酸甲酯、二胺基甲酸甲酯二苯甲烷、己二胺二甲酸甲酯、烷基胺甲酸甲酯、肼基甲酸甲酯、嘧黄隆、甲黄隆、氯黄隆、异氰酸酯、聚氨酯、聚碳酸酯等一系列绿色清洁生产新工艺,间接实现了二氧化碳替代剧毒的光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二氧化碳的绿色高新精细化工产业链,可建设成为低碳生态产业园。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微量光气(COCl2)在微孔材料中的吸附和扩散性能, 并分析了材料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光气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和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中的吸附等温线主要表现为第Ⅰ类型和第Ⅴ类型吸附. 当光气压力较低时, COF材料和含有开放金属位点的材料对其吸附性能较好. 通过对不同压力下吸附量的比较发现, 吸附达到饱和前, 随着压力和孔隙率(VF)的升高, 材料对光气的吸附量增大.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光气在微孔材料中的扩散性能发现, 较强吸附位点的存在不利于光气在孔道中的扩散. 通过气体分子在材料中的径向函数分布图及模拟轨迹分析发现, 分子协同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相互竞争决定了扩散速率的快慢. 综合评价材料的吸附和扩散性能发现, COF-102, COF-300, ZnMOF-74, Zn-DOBDC和PCN-60是理想的吸附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应用于环境中光气泄漏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首先以廉价易得的非金属硒作催化剂,CO替代剧毒光气作羰基化试剂,O2作氧化剂,通过硒催化苯胺与醇"一锅煮"的氧化羰基化反应制得苯氨基甲酸酯;然后在HCl/ZnCl_2催化下再与甲醛缩合制得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酯.两反应的目标产物收率从中等到良好,底物普遍适用性广.CO利用率及原子经济性高,且避免了剧毒光气的使用.催化剂硒具有相转移催化作用,便于回收且能循环使用.合成方法清洁、经济、高效.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以三氟苯胺、对取代苯胺和固体光气为原料,基于异氰酸酯法合成了两种多氟苯脲衍生物。产品结构经IR,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对反应条件和波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如 TDI(2,4-甲苯撑二异氰酸酯)是用相应的硝基化合物还原成胺,再与光气反应得到的。这种制造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氢和光气(或氯气)。另外,  相似文献   

11.
高分子负载钯基双金属催化苯胺氧化羰基化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芳香族氨基甲酸酯(ArNHCO2R)是制备芳基异氰酸酯(ArNCO)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通常需用光气与芳胺反应,且生成大量HCl.因此,人们致力于发展一些无需光气参与的反应过程,如催化芳胺氧化羰基化生成芳氨基甲酸酯.  相似文献   

12.
Rovral[3-(3,5-二氯苯基)-1-异丙氨基甲酰乙内酰脲]是一种优良的广谱杀菌剂和种子处理剂,由于3,5-二氯苯胺不易制备,本文采用其它取代苯胺作为起始原料,采用固态光气制备异氰酸酯,中间体未经分离,经缩合、关环“一锅法”反应,得到化合物Ⅰ,进一步反应得到Ⅱ、Ⅲ系列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一种极谱测定二苯胺的新方法,它是基于二苯胺引起的氧极谱催化波.这个氧极谱催化波是由于二苯胺催化了电生超氧离子O_2~(-)的歧化反应产生的.本方法简单方便,有良好选择性.应用本方法测定了化工原料二苯胺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在苯胺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技术, 探讨了在有无磁场条件下, 用过硫酸铵(APS)作为引发剂时苯胺的乳液聚合动力学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 苯胺的乳液聚合反应速率对苯胺(An)是一级反应; 对AP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均为0.5级反应. 磁场环境中苯胺的聚合速率比在无磁环境中的要快. 在有无磁场条件下, 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0.4和41.6 kJ/mol. 结果表明, QCM技术可以作为研究An聚合动力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双光气和取代苯胺为原料,合成了14个取代苯异氰酸酯,产率37.4%-92.3%,并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建立快速溶剂萃取(ASE)–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土壤中苯胺、邻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胺5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经丙酮–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体积比为1:1)提取,用硅酸镁小柱净化,经无水硫酸钠脱水,氮吹浓缩至1.0 mL,用GC–MS法测定,外标法定量.5种苯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0....  相似文献   

17.
叶德勇  戴君裕 《合成化学》2006,14(2):200-202
以2,6-二异丙基苯胺为原料,用光气法合成了2,6-二异丙基苯异氰酸酯,后者经缩合得2,6-二异丙基苯碳二亚胺,纯度98%,总收率93%。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种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煤基合成轻质汽油中三种金属抗爆剂(二茂铁、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MMT)、环戊二烯三羰基锰(CMT)和两种苯胺类化合物(包括苯胺、N,N-二甲基苯胺)的方法。采用强极性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较好的实现了轻烃和芳烃(C3-C12)组分与三种金属抗爆剂和两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准确分离。采用外标法定量,三种金属抗爆剂在1~5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两种苯胺类化合物在5. 00~25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0. 999,标准样品6次重复性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 0%,回收率在99. 4%~106. 2%之间,三种金属抗爆剂和两种苯胺类化合物方法测定下限(S/N=3)为0. 016mg·L~(-1)。该方法不需要进行样品前处理,具有操作简单,准确高效的特点,是煤基合成轻质汽油中金属抗爆剂和苯胺类化合物测定的理想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硫代氨基甲酸酯合成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代氨基甲酸酯是一类分子内含有多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大多数具有生物活性,在医学、生物、农药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总结了合成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几种主要方法,如水解醇解法、重排反应、光气衍生物法、羰基化法等,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利弊.指出利用一氧化碳进行硒催化的硫醇与硝基化合物或苯胺的羰基化反应来合成硫代氨基甲酸酯是一种比较有应用前景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环境友好、原子经济性高、步骤简短等优点,并对其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和苯胺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直接进样快速分析水样中苯胺和硝基苯的方法.操作条件为:进样量5 μL;流速1 mL/min;流动相为V(乙腈)∶ V(3.85 g/L乙酸铵+3 g/L乙酸)=65∶ 35混合液;苯胺用荧光分析,λex/λem =280/340 nm;硝基苯用紫外分析,波长为262 nm;分离柱为Eclipse XDB2-C8 柱(150 mm×4.6 mm, 5 μm);测试时间为3.2 min;样品前处理方法:1.0 mL水样与1.0 mL甲醇混匀,用微孔滤膜(0.45 μm, 有机系)过滤.苯胺和硝基苯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 >0.999.测试苯胺、硝基苯时,仪器精密度分别为1.56%和0.13%.方法的回收率在89%~110%之间.仪器对苯胺和硝基苯的检出上限分别是50和200 mg/L; 苯胺和硝基苯的方法检出限分别是18和21 μ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