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于复杂、切除胆囊困难者,封闭胆囊管的可行性、疗效观察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中山市横栏医院自2004年3月-2005年2月对10例切除胆囊困难、复杂的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封闭胆囊管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处理胆囊管,能完全封闭胆囊管,顺利通过腹腔镜完成胆囊切除术,无1例发生胆汁瘘及术中出血等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 纤维蛋白封闭剂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复杂、切除胆囊困难的患者。封闭胆囊管,能快速、安全地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有效地避免了腹腔镜手术失败,或中转剖腹手术,或引起并发症,达到了标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显著,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义兰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220-22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在电视腹腔镜直视下施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一种新方法。因其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己成为胆囊切除的最佳选择[1]。我院2007年3月-2009年12月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6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胆囊切除术是普外科常见手术之一,近年来由于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开展,开辟了胆囊切除术的新领域。但此种外科手术方法尚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经腹胆囊切除手术。另外还有不少医院因受条件限制仍实施传统的经腹胆囊切除手术。在电视腹腔镜切除术的启示下,我科自1993年3月开始用自制的经腹胆囊切除手术的器械,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另外采取了几点措施防止了并发  相似文献   

4.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技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成熟和手术技巧的提高,我们于2008年4月-2009年3月对22例患者实行二孔技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胆漏患者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 二间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50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病例,对其发生胆管损伤、胆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结合文献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结论 严格的术前检查和规范的手术程序可有效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521例报告青正松何宝林张志民徐尔少王廷杰杨晓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内蒙古总队医院01003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1987年法国医师Phinppemourot,首例胆囊切除并推广应用,我院从1993年2月至今施行LC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蒋学才 《中外医疗》2009,28(30):26-2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瘘的原因、诊断及预防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3月2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的4例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为胆总管损伤,1例为迷走胆管损伤,2例为胆囊管残端瘘。结果4例胆瘘患者均治愈,无任何并发症产生。结论尽早诊断、及时有效减压引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合并胆瘘的成功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被誉为胆囊手术的金经典,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大部分医院已越来越多的替代了常规手术,我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7例,腹腔镜胆囊切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利用腹腔镜直视下,对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根治性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我院自2008年2月-2009年3月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50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切除胆囊三角区的手术方法,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胆囊三角区的体会和处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行LC全部成功,无脏器损伤,出血,胆漏及胆道损伤等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只要掌握解剖胆囊三角区的处理技巧,正确处理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就可以降低开腹率和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完成LC.  相似文献   

12.
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由于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胆囊切除的主要方式.我院于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共施行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6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目前外科胆囊切除术首选和定型的术式。因其具有创伤小、安全的优点而被患者认可,并迅速在各级医院普及。我院2005年3月-2006年11月共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8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徐孝  李苏洁  李浩 《右江医学》2009,37(5):573-57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我院自2007年5月~2009年7月在上级医院的指导下共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8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及临床效果。方法以2009年7月-2011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复杂胆囊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90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总结术中情况,观察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5.56%,对照组的成功率为100%;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采用适当手术方法、术中细心操作的前提下可以顺利完成手术,并且治疗效果与单纯胆囊切除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复杂胆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近年来由于腹腔镜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推广较快。但由于腹腔镜设备昂贵,手术价格高,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及贫困的患者,该技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屡见报道,如穿刺意外损伤、胆囊动脉出血、胆囊床渗漏、胆总管损伤等,我们综合了传统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缺点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实施手术30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应用钛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中配合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器械的方法。方法对2000年3月~2007年6月我院应用钛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28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术后继发出血、胆漏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70min。结论配合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可使术中操作变得简单化,止血彻底,降低了胆道损伤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胆囊管逆行分离法在萎缩性胆囊炎LC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管逆行分离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萎缩性胆囊炎中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9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48例,采用胆囊管逆行分离法处理胆囊三角,切除胆囊。结果:47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胆囊动脉牵拉出血,止血无效而中转开腹。结论:胆囊管逆行分离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安全有效,但仍应遵循手术安全、适时中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成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兆超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6):154-154,157
目的 探讨成年人采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疗效。方法 对2003年5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0例成年胆石症患者,随机分为采用传统剖腹式胆囊切除术的对照组112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治疗组98例,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传统剖腹式胆囊切除术优,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张诗诚  杜渊等 《四川医学》1993,14(3):148-150
1987年3月,Phillpe Mouret首次成功地经腹腔镜为一妇女切除了病变胆囊。在以后4年多时间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其显著的临床效果,迅速在欧美及其他地区推广。1991年初云南省曲靖地区二医院等推广应用。但其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转为开腹的指征等还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