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针对2008年6月29日下午到夜间,发生在山西省忻州市神池、五寨、原平等县(市)一带的严重局部冰雹天气过程,利用天气环流形势,各种物理量特征,分析其成因。指出:a)500hPa蒙古东部的冷涡东移,冷空气叠加在850hPa暖脊上,产生上冷下暖的位势不稳定能量。b)前期先导槽的滑过,使低层增湿,潜在不稳定度增大。c)降雹区域沙氏指数、K指数等都符合山西降雹标准。d)850hPa-500hPa有较强垂直风切变,使动力不稳定能量加强,为冰雹天气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e)特别是山区由于海拔高,山脉阻挡,气流辐合上升,容易产生局地强对流,诱发雹云生成,出现冰雹天气。  相似文献   

2.
吴长平  张政 《四川气象》1999,19(1):45-50
从阿坝牧区所处的高原地形特征出发,分析了连阴雪天气过程的气候特点;产生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特征;能量分布情况以及冷空气活动路径特征。从几个典型连阴雪个例中,指出了连阴雪天气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和30~50天低频振荡特征。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值预报产品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阿坝牧区所处的高原地形特征出发,分析了连阴雪天气过程的气候特点;产生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特征;能量分布情况以及冷空气活动路径特征.从几个典型连阴雪个例中,指出了连阴雪天气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和30~50天低频振荡特征.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值预报产品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纳丽  郑广芬  杨建玲 《干旱气象》2010,28(2):202-205,211
用1961~2008年宁夏主要台站1月气温、降水量资料,NCEP/NCAR全球逐月2.5°×2.5°的高度场、风场资料和NCEP1973~2007年欧亚积雪等资料,分析了2008年1月宁夏持续连阴雪低温极端天气的主要成因。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2008年1月宁夏持续阴雪低温天气的主要原因;前期海温与欧亚积雪异常可能联合作用影响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此次天气事件发生。欧亚积雪异常影响次年1月宁夏降水异常的可能机制是:积雪异常在积雪异常区激发波动,在30°~60°N通过波列的形式导致大气环流异常,从而影响宁夏1月降水异常。  相似文献   

5.
青南牧区连阴雪天气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0-1990年青南地区连续降雪天气过程的分析研究,从气候特点、大气环流特征、物理量场等方面探讨青南雪灾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对提高雪灾天气预报准确率,做好为牧区生产的气象服务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50年连阴雪气候概况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川  徐勇 《陕西气象》2009,(3):16-19
利用陕西省1955-2005年96站50a的信息化资料,依据陕西连阴雪定义及等级标准,建立了陕西省连阴雪气候特征分布数据资料库,为进一步研究连阴雪的天气气候特征打下基础,为提高连阴雪天气的预报服务能力提供预报思路和依据。陕西省连阴雪气候概况和时空分布特征为:偏北偏南测站连阴雪过程少,中部较多;连阴雪多发区为陕北南部和关中西北部及商洛地区,陕南中南部最少;全省年出现区域性连阴雪1~4次,集中在12—3月;1955—2007年无全省强连阴雪过程。2008年1月10-21日出现1955年以来全省唯一一次强连阴雪过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规资料、自动雨量站加密资料、NECP 1°×10 6 h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07年6月12-13日发生在广西柳州市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产生的环流背景和中尺度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低层环流配置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条件,中尺度气旋扰动所引发的对流云团是此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水汽输送辐合与低空急流和中尺度扰动的运动演变有着密切关联,低空急流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引起此次暴雨的水汽源地可能主要是南海.  相似文献   

8.

利用陕西自动站雨量资料、常规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及FY-2C卫星等资料对2007年8月8-9日发生在陕西关中的一次区域性大暴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性暴雨是中尺度辐合线和中尺度云团共同作用产生的;尺度分离的流场能清晰地分辨中尺度天气系统,中尺度系统与强降水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基本物理量反映出暴雨区低层有水汽辐合,暴雨出现前有能量聚集;急流次级环流为暴雨区提供了持续强劲的上升运动,为中尺度系统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9.
近54年陕西两次冰雪灾害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川  梁生俊  周丽峰  姚静 《高原气象》2010,29(4):947-956
利用陕西过去54年96个测站降雪资料、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陕西省1955—2008年连阴雪天气气候特征和时空分布,对两次全省性强连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及动力、热力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与秋季连阴雨比较,结果表明:陕西54年间连阴雪天气强度及时空分布差异明显,2008年1月连阴雪天气为1955年以来陕西省最强连阴雪天气,1989年次之。强连阴雪天气发生时长波系统稳定少变,高空锋区、东西路冷空气、偏强偏北的副热带高压、稳定的南支槽是两次持续降雪的主要影响系统。200hPa西风急流演变对连阴雪天气发生、发展有指示意义。两次连阴雪天气期间水汽输送主要存在于对流层低层,副热带高压外围水汽输送带和偏东气流为主要水汽来源。连阴雪天气期间陕西省处于能量锋锋区中,不同于秋季连阴雨天气。强降雪天气过程发生与陕西夏、秋季强降水有相似的热力和动力学特点,但强度偏弱。提出了陕西冬季连阴雪天气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0.
渭河流域一次连续降雪天气过程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NCAR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1月出现在渭河流域的一次连续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地层存在持续的强东风,为连续降雪起到了冷垫作用;各种有利条件的相互作用,造成该区持续强劲的垂直上升运动,甚至形成类似于夏季对流性天气中出现的次级环流,是这次连续降雪过程的主要抬升机制.高空西风急流位置的迅速...  相似文献   

11.
利用陕西自动站雨量资料、常规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及FY-2C卫星等资料对2007年8月8—9日发生在陕西关中的一次区域性大暴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性暴雨是中尺度辐合线和中尺度云团共同作用产生的;尺度分离的流场能清晰地分辨中尺度天气系统,中尺度系统与强降水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基本物理量反映出暴雨区低层有水汽辐合,暴雨出现前有能量聚集;急流次级环流为暴雨区提供了持续强劲的上升运动,为中尺度系统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2.
针对2003年8—10月和2005年9—10月期间渭河流域洪涝灾害,提出了过程体积降水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在计算出洛河、泾河、渭河流域上游、渭河流域下游及渭河流域总体积降水量的基础上,将体积降水量与临潼、华县水文站的水位和流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位对体积降水量有较好的即时响应,流量对体积降水量有较好的延迟响应。  相似文献   

13.
2003年8月渭河洪灾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气象、水文、地质等方面 ,分析了渭河洪水灾害发生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 ,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为渭河防汛减灾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利用NCEP/NCAR 1°×1°日4次再分析资料,针对2011年7月3—6日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影响系统和各物理量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暴雨过程中不断有低压短波槽东移南下,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至高原边缘,形成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对流层高层的强辐散与中层低涡的配合,低层强劲的南风暖湿急流与北风干冷气流在四川盆地内交汇,促使西南低涡发展和维持。高低层辐合辐散、对流运动强烈,持续强劲的水汽输送为暴雨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暴雨持续期间产生不稳定能量释放从而又造成强烈的对流活动。螺旋度对暴雨落区及维持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暴雨落区与该地区上空中低层正、高层负局地垂直螺旋度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暴雪过程中多普勒雷达速度产品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提供的强度、径向速度、风廓线产品及衍生产品对2008年1月25—29日南京持续性暴雪天气回波的演变过程以及回波不同阶段风场垂直结构及其动力条件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存在持续的低空东北气流以及风向垂直切变的风场结构是这次暴雪天气产生的主要环境特征,暖平流和中层强西南急流有利于产生持续的暴雪,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较大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任意高度出现西北风,可以作为强降雪将会趋于减弱的临近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现代降水量实测资料和历史旱涝等级资料,通过相关统计分析方法重建了海河流域1800—2012年间的夏季(6—9月)降水量序列.介绍了定量重建历史降水量的方法及其可行性、合理性,并对重建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800—2012年海河流域平均夏季降水量始终处于波动变化之中,且经历了13次降水量的转变;20世纪夏季降水量总体上较19世纪呈现出减少趋势,近100年和近60年期间夏季降水量的减少趋势更加明显;19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90年代是1800年以来最湿润的阶段,而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是整个时期夏季降水量的最低值;近200多年,海河流域夏季降水量变化存在2~8、10~15、22、25~30、35和55 a左右的准周期,但20世纪长周期波动具有逐渐变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月我国南方严重冰雪灾害过程分析   总被引:63,自引:9,他引:63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雨雪天气过程。江淮流域降水出现类似某些夏季强梅雨期的降水过程,而且,江南的冻雨在历史上属少见。这次大范围冰雪天气过程的成因是由于欧亚大陆出现异常的大气环流。1月中下旬亚洲中高纬60~100°E地区的阻塞形势稳定维持20余天,里海以东地区长期维持一个切断低压系统,在这个切断低压下游地区有3次低气压扰动沿青藏高原向东移入我国上空;这时欧亚大陆20~35°N地区南支高空西风急流异常偏强,来自大西洋的大气扰动沿这条急流波导向下游地区传播,欧亚地区Rossby波列的下游发展效应显著。从1月16日开始到2月初,在20~40°N范围内,30°W、15°E和85°E(青藏高原附近)地区持续有高空槽发展,而在5°W、50°E和135°E(日本南部)稳定有高空脊维持。我国南方地区处于80°E的“南支槽”前,大量暖湿空气被输送到我国南方。此外,1月中下旬原来位于15°N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移到20°N,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气流有利于将来自南海的暖湿空气输送到中国南部大陆。在这样稳定的异常环流形势下,当一次次从高原西侧过来的高空高位涡扰动移到位于华南上空的静止锋上时,诱发低层静止锋锋生引起一次次降水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暖湿空气沿着锋面抬升,在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形成了持久的温度高于0 ℃的逆温层(暖盖),使得在这些地区出现严重的持续性冻雨天气。  相似文献   

18.
2003-10-09-13渭河流域出现连阴雨,其中10日关中东部出现大到暴雨。利用高空资料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天气学和物理量场特征分析。表明这次强降水过程的热力、水汽以及动力条件在连阴雨一开始时就已经具备,同时配合有一个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生消过程。T213各种产品对大降水的预报能力增强,特别是物理量预报对大降水落区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初持续雨雪灾害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利用地面实况资料与长沙单站探空等观测资料,对2008年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初发生在湖南的低温、雨雪、冻雨灾害天气过程的影响实况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高纬阻高的建立、崩溃、重建导致其前部的鄂霍茨克海低涡不断引导冷空气南下,是产生低温、雨雪、冻雨的大气环流背景;南支锋区上强盛的西南气流带来了充沛的水汽,与北支锋区上南下的冷空气结合时,出现了持续的冻雨,当冻雨形成后逆温的强弱、融化层厚度及暖层温度高低、冷却层厚度、700 hPa西南气流强弱、日平均气温与日雨量的变化都与冻雨厚度变化密切相关;当高空南支有低槽分裂东移,中低层西南大风核上强烈的水汽辐合与阻高崩溃横槽转竖带来的冷空气共同作用影响时,为南方大范围暴雪过程提供了动力、水汽和凝结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