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小强  丁辉  刘顺和  黄涛  贾安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23):315-319,324
目的:探讨马齿苋多糖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随机将60只小鼠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200 mg/kg·d)、马齿苋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5、3、6 g/kg/d),连续给药7 d后,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2%CCl4花生油10 mL/kg;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ST、ALT和ALP含量及肝组织匀浆液中MDA、SOD、GSH和GSH-Px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细胞核内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马齿苋多糖低剂量组能够显著性降低血清中ALP含量(P<0.05),同时显著性升高肝组织匀浆液SOD水平及Nrf-2蛋白表达水平(P<0.05);马齿苋多糖中剂量组能够显著性降低肝脏指数、血清中AST、ALT含量及肝组织匀浆液中MDA水平(P<0.05),同时显著性升高肝匀浆液中GSH、GSH-Px水平(P<0.05),极显著性降低血清中ALP含量和升高肝组织匀浆液中SOD水平及Nrf-2和HO-1蛋白表达(P<0.01);马齿苋多糖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性降低肝脏指数和血清中AST含量(P<0.05),同时显著性升高肝组织匀浆液中GSH和GSH-Px水平(P<0.05),极显著性降低血清中AST、ALP、MDA含量(P<0.01),同时极显著性升高肝组织匀浆液中SOD水平及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P<0.01);另外,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可以减轻CCl4对肝脏的病理损伤。结论:马齿苋多糖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八月瓜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八月瓜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将八月瓜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4个不同极性部位。给予0.3% CCl4灌胃,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八月瓜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能够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增强肝组织SOD活力,降低肝组织MDA含量,显著改善肝组织病变,减少肝细胞坏死。以上结果表明,八月瓜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单春兰 《中国油脂》2021,46(4):33-37
构建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核桃蛋白多肽(WPP)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LPS+WPP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WPP 5周后,采用尾静脉注射LPS诱导肝损伤,检测各处理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结果表明:与LPS模型组相比,WPP高剂量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WPP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WPP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L-1β和IL-6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WPP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WPP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WPP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WPP对LPS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对化学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雄性,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CCl4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连续灌胃大鼠30 d,除空白对照外,其余各组均灌胃给予2% CCl4花生油溶液制备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并检测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同时测定肝匀浆中丙二醛(MDA)的水平,取肝脏作病理切片,观察肝脏的病理损伤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Cl4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高度显著升高(p<0.001),肝匀浆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病理总积分高度显著增加(p<0.001),表明CCl4制备肝损伤模型成功。与CCl4模型组比较,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高、中、低剂量组的ALT、AST水平高度显著降低(p<0.001),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病理总积分均极显著减小(p<0.01),其中气球样变病理积分显著下降(p<0.05),肝细胞坏死病理积分极显著下降(p<0.01),其他病变类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楮果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致脑氧化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模拟建立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诱导红细胞溶血、肝、脑匀浆脂质过氧化、Fe2+-Vc诱导肝线粒体肿胀的生物膜实验体系和体外总抗氧化能力实验,研究楮果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同时,建立CCl4诱导小鼠脑组织氧化损伤模型,将60只昆明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水飞蓟素,0.2 g/kg)和楮果总黄酮各剂量(0.15、0.3、0.6 g/kg)组,灌胃给药,隔天腹腔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体积比1:1)2 mL/kg造模,持续14 d。通过测定氧化应激参数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水平并观察小鼠脑组织海马区病理学切片,评价观察楮果总黄酮在体内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体外实验中,楮果总黄酮对小鼠红细胞溶血、肝、脑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和肝线粒体肿胀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总抗氧化能力也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CCl4脑损伤模型中,楮果总黄酮可显著提高(P<0.05)小鼠脑组织SOD、GSH-PX、CAT活性和GSH水平,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病理学变化有改善作用。结论:楮果总黄酮具有较强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对CCl4致小鼠脑组织氧化损伤表现出较好的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探讨桔甘片(Jie-Gan Tablets,JGT)对急性酒精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采取50%酒精一次性灌胃(i.g)的方法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水平,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活性,采用H&E染色分析组织切片形态变化,评估JGT的肝保护作用。结果显示不同剂量JGT和联苯双酯预处理能够显著抑制小鼠体内两种血清转氨酶水平的升高(p<0.05),抑制率最高达到61.81%。JGT高剂量组显著降低血清中TG水平(p<0.05),降幅达到34.73%。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显著逆转了MDA水平上升这一现象(p<0.01),JGT各给药组呈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MDA的含量(p<0.05),且提高了抗氧化酶GSH-Px的活性(p<0.05),其中高剂量组MDA含量降至1.74 nmol/mg,GSH-Px活力上升至828.81 U/mg pro。H&E染色结果表明,JGT预处理能够有效改善酒精诱导的肝损伤。由此可见,JGT对ALD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葫芦素B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葫芦素B(Cucurbitacin B)对小鼠和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四氯化碳诱导小鼠和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GPT、GOT、ALP、TP、TBIL的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各剂量组均可降低血清中GPT、GOT、ALP、TBIL的含量。结论:葫芦素B对CCL4所造成的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对四氯化碳(CCl4)致慢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甘利欣甘草酸二铵胶囊(GLX)、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通过四氯化碳处理建立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TP)、肝纤指标(PLD、TGF-β、HA)、内毒素(LPS)和炎症因子(TNF-α、IL-6)的含量;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性改变;同时,对不同处理组进行肠道菌群的定量分析。结果:与生理盐水处理组比较,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处理组小鼠血清中AST、ALT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处理组造模前后血清中TBIL、TP水平无明显差异;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显示,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保护组TGF-β1(P<0.01)、PLD(P<0.01)、HA(P<0.05)指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处理对照组;与生理盐水处理对照组比较,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处理组造模前后血清IL-6、LPS水平差异不显著,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处理组极显著降低TNF-α水平(P<0.01);病理观察显示,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和GLX处理组肝组织未出现明显的病理性改变;菌群分析显示,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保护组EMB、EC、KV、CD数量降低,TPY、MRS增高;结论: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和GLX对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甘草葛根发酵组合物在抗慢性肝损伤过程中的肝纤维化、降低炎症和内毒素水平以及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具有更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草硒多糖对CCl_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CCl_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TP、ALB、ALT、AST、ALP、γ-GT的含量及肝组织匀浆中MDA、GPX水平,并结合病理学HE染色,表明甘草硒多糖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甘草硒多糖与模型组比较可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的AST(p0.05)、ALP(p0.05)及肝组织中的MDA(p0.05)和GSH-Px(p0.05)水平,高剂量组还可明显降低ALT(p0.05)含量,改善CCl_4所致的病理组织损伤。结论:甘草硒多糖对CCl_4诱导的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而达到防治肝细胞损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研究栀子油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保肝作用机制。采用四氯化碳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TBA、TBIL、DBIL水平,肝组织中SOD活力及MDA、GSH的水平,用HE染色切片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考察栀子油各剂量组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栀子油中剂量组(0.6 g/kg)、高剂量组(1.2 g/kg)可显著改善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和TBA、TBIL、DBIL的水平;栀子油高剂量组可提高肝匀浆中SOD活力和GSH水平,降低MDA含量。栀子油对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肝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酶、抑制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维持肝细胞膜正常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苦荞麸皮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Tartary Buckwheat Bran,TFTB)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体内解酒护肝作用。方法:在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中,观察TFTB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及NO2-离子的清除效果。在解酒护肝实验中,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150 mg/kg·bw)、TFTB低、中、高剂量组(100、200、300 mg/kg·bw)。各组小鼠一次性灌胃溶媒或药物30 min后,再一次性灌胃38% vol浓香型白酒(0.20 mL/10 g),测定小鼠醉酒率、醉酒耐受时间、醉睡时间,以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肝脏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TFTB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及NO2-离子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6、0.02、1.79 mg/mL。与醉酒模型组对比,TFTB高剂量组醉酒耐受时间显著延长(P<0.05),TFTB各组醉睡时间极显著缩短(P<0.01);血清中AST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TFTB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防醉解酒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小鼠的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体外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BRL大鼠肝细胞损伤模型,研究咖啡酸(caffeic acid,CA)对CCl4诱导BRL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分为对照组、CCl4模型组(100 mmol/L CCl4 损伤3 h)和CA干预组(含0.2、0.4和0.8 mg/mL CA的DMEM溶液预处理4 h,再行CCl4暴露3 h),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力,试剂盒测定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和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水平, qRT-PCR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SR)、醌氧化还原酶1(quinine oxidoreductase,NQO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A对CCl4所致细胞培养液中AST、ALT和LDH活力以及胞内ROS、细胞质中Cyt c 和8-OHdG水平的异常升高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中Nrf2、GSR、NQO1和SOD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CA干预组中各检测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结果表明,CCl4暴露可使BRL大鼠肝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而CA可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上调抗氧化基因的mRNA水平,从而有效抑制CCl4对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苦丁茶多酚提取物(PEK)对小鼠肝损伤的改善效果。通过腹腔注射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采用苦丁茶多酚提取物(PEK)灌胃昆明小鼠,对小鼠的血清和肝组织的mRNA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EK中多酚物质的含量为71.3%。与模型组相比,PEK能够显著降低CCl4诱导肝损伤小鼠的肝指数和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水平,提高白蛋白(AL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PEK还能够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细胞因子含量(p<0.05)。病理学观察表明,PEK能够有效地降低CCl4造成肝组织形态不完整和肝细胞坏死。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实验结果表明,PEK能够显著上调小鼠肝组织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Gu/Zn-SOD)、CAT、GSH-Px等抗氧化酶的mRNA表达和下调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TNF-α表达(p<0.05)。由此可见,PEK是一类具有肝损伤改善作用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研究芦荟白酒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及其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采用一次性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比较了芦荟白酒和基酒的安全性差异;通过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肝脏生化指标和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考察了芦荟白酒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芦荟白酒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99%平均可信限均比基酒大,表明芦荟白酒比基酒安全,急性毒性小;与基酒相比,芦荟白酒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提高肝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降低肝脏AST、ALT及丙二醛(MDA)含量。低、中剂量效果最佳。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证明,适量的芦荟白酒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抑制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四棱豆总黄酮抗氧化和抗肝损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波  付明  陈东明 《食品科学》2015,36(15):206-211
目的:探讨四棱豆总黄酮体外和体内抗氧化能力以及对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四棱豆种子总黄酮,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力表征四棱豆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利用CCl4诱导昆明小鼠肝损伤,以不同剂量的四棱豆总黄酮灌胃7 d,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和总胆红素含量,测定肝、肾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谷胱甘肽、丙二醛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四棱豆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效果,四棱豆总黄酮各剂量组均能降低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和总胆红素含量升高,降低肝、肾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谷胱甘肽含量,抑制肝细胞中TNF-α表达,减轻CCl4对肝组织的损伤。结论:四棱豆总黄酮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陈鑫沛 《中国油脂》2022,47(4):77-80
研究了冷压初榨椰子油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昆明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7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包括正常组、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组(150 mg/kg)、椰子油低剂量组(5 mL/kg)、椰子油中剂量组(10 mL/kg)、椰子油高剂量组(20 mL/kg),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指标,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HE染色切片对小鼠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考察冷压初榨椰子油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组的冷压初榨椰子油(5、10 mL/kg和20 mL/kg)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LDH、TG、TC水平以及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肝组织中SOD活力与GSH-Px活力;同时,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与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一致。其中,高剂量的冷压初榨椰子油(20 mL/kg)作用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联苯双酯。研究表明冷压初榨椰子油对肝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含有较多的抗氧化物质以及功能性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