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光化性皮炎(CAD)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2(IL-22)、sFas、sFasL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48例(观察组),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和ABC-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CA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hl7相关因子、IL-17、IL-22和外周血凋亡蛋白sFas、sFasL的表达,并设同期来院体检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CD3+ CD4+、CD3+ CD4+/CD3+ 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 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22、sFas、sFas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IL-1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A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参与其迟发型超敏反应;IL-22在CAD发病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外周细胞凋亡蛋白表达异常亦在其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因子变化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春生  查岩 《医学综述》2006,12(2):82-84
通过对慢性乙肝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变化及相互关系分析,发现在慢性乙肝发病过程中,Th1细胞因子水平降低,Th2细胞因子水平升高,T细胞总数减少,CD+4细胞减少,CD+8细胞升高,CD4CD8比值降低,且与IL2、IL6、IL12等细胞因子的改变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不同细胞因子的变化可影响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使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  相似文献   

3.
【立论依据】 蜂胶调节人体免疫细胞功能,具有抗炎、抑菌、抗肿瘤等功效,应用前景广阔。目前研究蜂胶在疾病中免疫激活和调节作用主要集中在其对固有免疫(如吞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对蜂胶调节T细胞亚群的功能及其增强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作用机制,目前文献报道甚少,对新疆黑蜂胶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尚无文献报道。 【设计思路】 研究新疆黑蜂胶对小鼠T细胞亚群的转化和功能影响,初步探讨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功能的机制。 【实验内容】 (1)新疆黑蜂胶体外诱导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实验,采用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并获得初步实验结果即新疆黑蜂胶对淋巴细胞具有激活作用且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性。(2)研究新疆黑蜂胶对小鼠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技术、CBA法或ELISA法分别检测服用不同剂量黑蜂胶粗品的小鼠Treg、Th17、CTL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TGF-β、IL-10、IL-17、IL-2、IFN-γ),分析新疆黑蜂胶对T细胞亚群形成的免疫平衡作用以及正/负调节免疫应答的机制。(3)开展新疆黑蜂胶体外抗肿瘤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技术等方法检测和观察黑蜂胶对小鼠肿瘤细胞凋亡,分析其对Fas凋亡受体表达的正调节作用。以上几项研究均采用高中低三个不同蜂胶剂量,同时探讨其功能与药物剂量的相关性,并筛查黑蜂胶有效作用浓度。 【材料】 新疆黑蜂胶醇提粗制品;Balb/C小鼠;MTT,检测小鼠Treg、Th17、CTL的荧光标记抗体试剂,检测小鼠CK的抗体标记CBA;流式细胞仪、酶标仪等仪器。 【可行性】 本次课题成功立项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大学生科研项目,本课题项目团队在教师指导下提取了黑蜂胶并已完成实验内容1,为其余实验做了很好的准备,在我校内具有实验所需仪器和技术支持。 【创新性】 新疆黑蜂胶产品是珍贵的本土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目前研究蜂胶的免疫功能主要集中在其对固有免疫(如吞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对蜂胶调节T细胞亚群研究文献报道甚少,对新疆黑蜂胶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尚无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3+CD4-CD8-(double negative T,DNT)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 C,CHC)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92例CHC患者、93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的DNT细胞及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结果 CHC患者DNT细胞百分比(8.57%±6.16%)高于正常对照组(6.78%±4.50%)(P<0.05),其绝对数在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C患者CD4+%,CD4+/CD8+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 CHC患者DNT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可能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LAK细胞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40例慢乙肝用异体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肝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慢乙肝患者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用LAK细胞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比值比治疗前上升,接近正常对照组,CD^+4/CD^+8比值升高与CD^+4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邓良准  庄军 《广州医药》2010,41(5):23-24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CHB患者在服用替比夫定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同时检测32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作为对照组。结果 CHB组较健康对照组CD3 T细胞、CD4 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明显降低(P〈0.05),CD8 T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CHB患者在使用替比夫定后,CD3 T细胞、CD4 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有明显回升(P〈0.05),CD8 T细胞百分比则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替比夫定可改善CHB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王国华  张玉 《铁道医学》1999,27(4):230-232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70例慢乙肝患者进行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检测。结果 慢乙肝患者CD3^+细胞、CD4^+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对照较对照组显著减低,结论 慢乙肝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免疫指标的监测对于判断预后、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可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慢性支气管炎气虚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5 0例慢性支气管炎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参麦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观察 2组患者的疗效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均有T细胞亚群的改变 ,CD3、CD4、NK升高 ,CD8下降 ,CD4/CD8比值升高 ,治疗组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参麦注射液能纠正慢性支气管炎气虚证患者存在的免疫功能紊乱 ,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评价温针灸对亚健康肝气虚证职场女性人群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亚健康肝气虚证职场女性60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并辅助心理疏导。治疗组加用太冲、气海穴温针灸,连续干预4个疗程,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血中CD3、CD4、CD8水平,ELISA法检测IL-2、IL-6、TNF-α水平。结果经太冲、气海穴温针灸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CD3、CD4、CD4/CD8比值与干预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CD8、IL-2、IL-6、TNF-α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亚健康肝气虚证职场女性实施太冲、气海穴温针灸,可以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齐晖  黄瑞芳  黄自存 《广东医学》2000,21(3):205-206
了解重症肝炎患者经Tα1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中、sIL-2R,IL-4,IL-6内毒素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方法或全成基质偶氮显色法或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检测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前各项指标较正常值均有显著变。,后除sIL-2R和CD^+4外,其他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干扰素 α(赛若金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疗效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ELISA)大剂量干扰素α治疗前后乙肝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及 CD4+ /CD8+ 、IL - 1 0、IL- 1 2、TNF-α含量。结果 :干扰素 α治疗前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CD4+ /CD8+比值及 IL- 1 0、IL- 1 2和 TNF- α含量分别为 ( 39.91± 4.5 2 ) %、( 34.1 3± 4.2 4 ) %、( 1 .1 3± 0 .1 2 ) %及 ( 30 .61± 1 1 .2 1 ) pg· L-1 、( 5 8.1 2± 1 3.5 2 ) pg· L-1 和 ( 2 65 .83± 60 .63) pg· L-1 ,治疗 6个月后治疗有效组分别为 ( 4 3.1 2±4.31 ) %、( 30 .81± 5 .1 3) %、( 1 .41± 0 .1 1 ) %及 ( 1 6.5 1± 8.63) pg·L-1 、( 92 .93± 2 1 .5 2 ) pg·L-1 、( 1 2 6.92± 5 3.83) pg·L-1。结论 :大剂量干扰素 α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免疫状态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脾清化方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脾虚湿盛证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3例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证的 CHB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9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 针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脾清化方治疗,每日1剂,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在对患者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便溏或黏滞不畅、腹胀、气短乏力等症状,以及对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改善均有一定的效果,且治疗组在改善上述症状及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在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 <0.05);治疗组在治疗后 CD3+、CD4+均升高,CD8+下降, CD4+/CD8+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脾清化方可改善 CHB 脾虚湿盛证患者细胞免疫紊乱状态,提高干扰素抗病毒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刺加穴位放血与西药治疗湿疹的疗效差异,并探讨针刺加穴位放血对湿疹患者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湿疹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刺加穴位放血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治疗组按辨证分型的方法分为3型,采用针刺加穴位放血疗法.对照组口服西药盐酸西替利嗪.共治疗6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和58.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水平上升(P<0.01),CD8+水平下降(P<0.01),CD4+/CD8+上升(P<0.01),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加穴位放血治疗湿疹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并能够调整患者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恢复人体的免疫稳定.  相似文献   

14.
应用OrthoKungT细胞(OKT)系列单克隆抗体检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发现,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抗原)CD4+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妇女,而CD8+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妇女,CD4+/CD8+比值则显著低于正常妇女。CD4+细胞随肿瘤增大而减少,CD8+细胞随肿瘤增大而增加,CD4+/CD8+比值随肿瘤增大而逐步降低。切除肿瘤后,CD4+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回升。说明肿瘤负荷与带瘤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有关,消除肿瘤负荷有利于机体恢复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慢性光化性皮炎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慢性光化皮炎(CA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SOD值。结果:85例CAD患者血清与20例正常人做对比,t=-7.20,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SOD在CAD患者中清除氧自由基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6.
应用 OKT 系列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及30例正常人外周血 T 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 CD_8细胞阳性率高于正常组(P<0.01),CD_4/CD_(?)比值较正常组为低(P<0.01),提示肝硬化患者机体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胶囊对慢性盆腔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泰安市中医二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2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拉定(每次0.5 g,每日4次)+甲硝唑片(每次0.1 g,每日4次)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少腹逐瘀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两组均7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60/62),高于对照组的80.65%(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下腹痛[(0.92±0.10)分]、白带异常[(0.98±0.14)分]、带下气味[(0.97±0.13)分]、腰骶痛评分[(0.97±0.1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8±0.29)分、(2.92±0.27)分、(2.56±0.22)分、(2.86±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为(5.11±0.45)%,低于对照组的(7.25±0.89)%(P<0.01),而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为(6.88±1.22)%,高于对照组的(4.8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少腹逐瘀胶囊能有效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治疗机制可能通过调控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及其对人表皮细胞株HaCaT的增殖影响,探讨槲皮素用于治疗慢性皮肤炎症的潜在可能。方法:常规培养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及HaCaT细胞系,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后24h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生长水平,公式计算其抑制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后0,24,48,72h后细胞增殖水平,公式计算其抑制率。结果:槲皮素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均随浓度增大而升高,在400μg/ml和800μg/ml浓度时抑菌效果明显增强,可在24h内达到78%-89%;200,400,800μg/ml浓度的槲皮素对HaCaT细胞生长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适当浓度的槲皮素可明显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生长,且对HaCaT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有望成为光敏性皮肤疾病替代或联合用药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祛风凉血法在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血热妄行型ITP患者13例给予祛风凉血中药(主要由苍耳子、蝉蜕、防风、荆芥、水牛角、丹皮、仙鹤草、生地、侧柏叶、赤芍、三七末、甘草等组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PCD4/PCD8)和NK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8含量明显增多(P〈0.001);经祛风凉血法治疗后,T淋巴细胞CD3、CD4、PCD4/PCD8和NK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CD8含量则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01)。【结论】祛风凉血法治疗慢性血热妄行型ITP的机理之一可能与其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分别检测了52例KD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IFN-γ、TNF-α细胞因子,并与50例同龄健康儿童组比较.结果:急性期KD患儿IFN-γ、TNF-α、CD4、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恢复期(P<0.01),CD8值显著低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恢复期患儿外周血CD8升高,细胞因子IFN-γ、TNF-α、CD4、CD4/CD8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D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有明显变化,检测其变化规律对评估KD患儿的急性期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状况,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