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蕾  许岩炯  谌霞  王丰琪 《中州煤炭》2024,(2):132-137+145
在当前形势下,实现煤炭资源的保障,要立足国内供给,加大煤矿资源潜力评价和地质勘查,挖掘自身潜力,利用自身优势,寻找新的后续矿源。以某煤炭区域地质情况为背景,研究了煤田沉积环境特征、测井响应特征、煤层分布特征、煤层物理性质、煤岩特征以及煤类。研究得出,某煤炭区可采煤层为赋存在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煤层厚度0.15~10.57 m,平均厚4.11 m,属大部分可采的中厚煤层、结构简单,二1煤层为中灰、中硫、高热值贫煤和无烟煤,区内二1煤层的稳定程度属较稳定煤层。研究对该地区煤炭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河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以河南省宜洛煤田为例,分析了深部煤勘探区煤层特征,主要分析了煤层的含煤性、可采煤层以及煤岩层对比。研究得出,勘探区可采煤层共有7层。二1煤层平均厚度5.72 m,煤层结构较简单,属基本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一8、四1、四2、四3、五1和七1煤层为层位较稳定,结构简单,煤厚变化大,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可采范围主要分布于勘查区中、西部。采用综合对比方法进行了煤岩层对比,主要含煤地层、二1煤层对比可靠,一8、四1、四2、四3、五1和七1煤层对比基本可靠,二1煤适宜动力及民用。研究可以作为宜阳煤矿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马桥北马庄勘查区的二叠系下统煤系地层中(埋深590~2 710 m),山西组(P1s)含全区可采的二2煤层(主要勘查对象),平均厚3.01 m;下石盒子组(P1x)含大部可采的三2煤层,平均厚1.69 m,均属高变质、特低硫煤为主的贫煤、无烟煤。由于该区煤岩层埋藏深、封闭性较好、瓦斯逸散条件差,致二2、三煤层赋存有大量的瓦斯,且全区富集。就马桥北马庄勘查区地质特征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勘查区煤层瓦斯的赋存,不但受地质条件作用的主导,同时也受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周牧  李铁昌 《中州煤炭》2023,(2):154-160,166
以刘河煤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矿矿床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煤的含煤性、稳定性、煤质特征、工艺性能和可选性等。研究得出,井田二2煤层大部可采,三32煤层局部可采,二2煤层煤厚0~4.08 m,平均2.37 m,煤层结构较简单,二2煤层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型中厚煤层;二2煤层以低灰分、低硫、特低磷、低水分、特高发热量贫煤为主,易磨碎、极易选。宜作各类动力、火力发电和民用燃料用煤;研究为矿区后续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位于东濮找煤区的成矿带上,主要发育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1煤层,含煤区内全区可采,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埋深900~2 200 m,结构简单,厚度较稳定,平均可采厚度5.75 m。为了解研究区的二1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及瓦斯含量,采取钻孔煤心样7孔17个样,分析了二1煤的煤层特征、煤岩成分与宏观煤岩类型、显微煤岩组分特征及煤的化学性质、工艺性能,研究了煤类分布特征,并对煤层瓦斯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二1煤煤质为低中灰、高发热量、特低硫—低硫、特低磷—中磷,煤类为无烟煤、贫煤、贫瘦煤和焦煤;煤层中瓦斯受大构造及煤层埋深影响,F5断层以南区域瓦斯易于逸散,瓦斯含量较低;而F5断层以北断陷区域内构造不发育,煤层埋藏较深且厚度较大,瓦斯含量普遍较高。这些成果将对研究区及周边深部找矿及矿床经济意义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清杰 《中州煤炭》2018,(2):117-121,127
通过对新安县城东南部地区主要含煤岩系地层、构造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确定二1煤层为新安县城东南部地区主要可采煤层,全区大部分可采,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结构较为简单,为单一煤层。区内褶皱构造发育,北部的新安向斜为一不对称的开阔状向斜构造,轴部向北西西逐步抬起,向南东方向倾伏,南部为一背斜构造,该背斜北翼与北部的新安向斜南翼之间被断层切割。在对区内钻孔中二1煤层顶板岩性研究分析对比后认为该区二1煤层之上的大占砂岩厚度及层位稳定,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可作为明显的标志层。通过对所取得的煤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认为该区二1煤层属高瓦斯煤层,煤质属中灰、中高硫、低磷、高熔融性粉状贫煤,可用作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相似文献   

7.
张齐 《中州煤炭》2023,(10):111-115+122
新安煤田位于河南省西部,处于太行构造区、嵩箕构造区和崤熊构造区交界部位,煤田主体位于太行构造区内。为了解新安煤田深部煤中硫分布特征及成煤环境,对研究区二1、二2煤层硫分含量的进行了分析和归纳,阐述了二1、二2煤层硫含量特征以及硫分平面分布特征。根据煤中各形态硫所占比例以及成因,探讨了煤层中硫分布特征及成煤环境。结果表明,二1煤层贫煤以中—中高硫煤为主,无烟煤原煤以低—中高硫煤为主;二2煤层贫煤以低—中硫煤为主,无烟煤以低—中高硫煤为主。二1、二2煤层煤中硫以硫化铁硫为主,占全硫的60%~90%。山西组成煤环境为浅水河流和海水潮汐共同控制的三角洲沉积体系,煤层的形成受淡水和海水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泉店煤矿二1与二3煤层松软且煤层间距小,煤层中间岩层平均厚度为8m,采用联合布置方式,对二1与二3煤的首采工作面进行同时开采,实现了安全回采,提高煤炭回收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贵州小屯井田龙潭组煤系具有煤层数量多、煤层间距小、煤层厚度薄等特点,煤层气开发需以多层合采为主要方式;与单一厚层状煤层相比,多煤层合采易发生层间干扰,影响合采效果及资源动用程度。基于小屯井田钻孔岩性与含气性分析,识别出有利、较有利与不利3种煤岩层组合类型,考查各煤层厚度、埋深、含气量等特征,对比各煤层的煤层气资源条件,综合考虑储盖组合、含气性、渗透性、储层压力、地应力等因素,划分出Ⅰ(6煤+6煤+6煤)、Ⅱ(7煤)、Ⅲ(33煤+34煤)共3套叠置煤层气系统;在此基础上,优化合采产层组合,并确定有序开发模式为优先开发上部产层组合(6煤+6煤+6煤),其次为下部组合(33煤+34煤),最后考虑经济与时间成本确定是否单独开发7煤;确立了资源条件分析-含气系统划分-产层组合优化的多-薄煤层发育区煤层气合采层位优选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夏邑县火店南煤勘查区位于夏邑县城东南25 km。通过对主要可采煤层二2煤各指标的定量分析表明,勘查区二2煤属半亮型煤,低灰、低挥发分、特低硫、较高软化温度灰和较高流动温度灰、特高热值的无烟煤三号和贫煤。贫煤可作气化、动力和民用煤;无烟煤除可作动力和民用外,块煤可作化工原料,经过一定加工,粉状煤可供高炉喷吹燃料。  相似文献   

11.
贵州盘县马依东一井田主要可采煤层煤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煤质技术》2009,(4):7-11
简单介绍了马依东一井田含煤地层及主要可采煤煤层特征,阐述了其宏观煤岩类型及显微煤岩特征,通过对其煤质特征的分析,表明该矿区煤种主要包括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  相似文献   

12.
为了核实某煤矿矿区采空区范围,在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基础上,采用瞬变电磁法研究了某煤矿二1煤层采空区分布,分析了了工作布置、技术措施及数据处理步骤,根据视电阻率等值线图分析,得到在勘探区共划分了各类电性异常17个;根据勘探区顺二1煤层电性分布特征,把勘查区分为3个异常区段;根据勘探区顺二1煤层视电阻率切片图以及各测线视电阻率剖面图的异常形态,结合调查采空区的形态,对勘探区的二1煤层采空区异常区进行推断解释,然后结合核实测量与钻探验证,得到了某煤矿内二1煤层可靠的采空区范围及分布情况。研究为下一步资源储量核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翟锋锋 《中州煤炭》2020,(12):99-105
煤储层物性及特征是煤层气地质理论的重要内容,加强其研究对提高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效至关重要。基于天荣矿地质、煤层气勘探及相关测试等资料,采用地质与煤层气地质理论对该矿二2煤储层物性及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荣矿二2煤层物理性质良好,生烃物质丰富;煤层含煤性、稳定性、可采性好,煤层气含量和纯度高,可为煤层气开发提供良好对象和气源条件;煤变质程度高,煤中裂隙相对发育,但其渗透性整体较差,渗透率分异显著且普遍低下;煤储层能量较强且分异显著,煤储层压力状态为欠压—超压型,并以正常—超压煤储层压力状态为主,有利于煤层气高产富集。  相似文献   

14.
以新安矿区二1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内煤田地质勘查、煤炭资源开发资料,结合区内煤矿井观察,分析了煤储层和煤层气分布特征,估算煤层气总资源量347.80×108 m3,资源丰度0.614 4×108 m3/km2。选取地质构造、埋深、煤厚、渗透率、储层压力、资源丰度6个要素对该区煤层气资源潜力进行评价,综合评价认为KD1、KD3属较有利区,其他属潜力区。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义井田深部勘查区煤田地质勘查成果,分析了该区构造和二1煤层展布特征,研究了二1煤储层特征、煤层气含量及其分布规律、煤层气赋存条件。研究认为,勘查区二1煤变质程度高,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煤储层孔隙度较高、围岩封闭性好,有利于煤层气赋存;煤体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不利于煤层气运移;属正常压力、低渗煤储层。煤层气含量与埋深呈正相关趋势,DF1断层为煤层气逸散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