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枫  周斌  郑云飞  肖宇洋  张辉  胡济洲 《中州煤炭》2022,(10):149-152,158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2020年以来,以控制全球温升15 ℃为目标,部分国家陆续提出各自的碳中和战略。而电力行业作为碳排放占比较大的行业,如何有效地减排成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源网荷储协调调度着手,在传统的调度模式中,考虑碳排放强度最低目标,从而给出基于碳中和的源网荷储协调调度优化模型,并给出具体算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本文中的模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配网系统一体化协调的管控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源—网—荷—储”协同优化的方法。结合发电源、配电网络、用电负荷及储能设备的运行特点,制定出针对性的评价指标,运用遗传优化算法对本文的优化模型进行仿真训练,模拟出各机组的出力情况及负荷时序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提的模型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既能节约主动配电网的综合成本,又可以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提升配网系统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基于最小费用、计划最优保持和抗干扰控制三个原则下装运系统协调优化与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程丽  柯赛  熊莉  刘凌宇 《中州煤炭》2022,(3):152-157
城市发展与新能源渗透导致电力系统运行难度增大、电网荷源联合调峰控制消耗增加,为此,提出基于灵活性裕度的电网荷源联合调峰节能降耗控制方法,减少污染排放,达到节能降耗目的。以电力系统的上调和下调灵活性裕度指标为基础,以最大抽蓄调峰效益、最大风电消纳电量、降低发电机组能耗为目标,结合气电功率平衡、火电机组、水电站等约束条件,建立荷源联合调峰协调滚动节能降耗控制模型;将模型分为水电、气电、火电3个调度层实施分层求解,实现电网荷源联合调峰节能降耗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灵活性资源配置可避免切负荷情况出现,全额消纳风电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电网能源;同时该方法应用后可减少火电开机机组台数,可减少341 t污染物排放,减排率达到4.3%,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9,(11):181-183
"能源互联网+"已经渗入到各个行业,电力行业尤为突出。二矿排矸楼的供电电源等级不一、供电网络有缺口,负荷类型复杂。利用"源-网-荷"这一能源互联网思维,从源、网、荷3个层面进行优化,使之达到源荷协同、减少冗余、反馈及时的目的。项目实施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得以实施,达到毫秒级的"黑启动",为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王小奇 《陕西煤炭》2010,29(2):28-29,2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与现场实际相脱节,是这一先进管理方法运用中的一个难点.通过对陕西省多家建筑公司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如何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这一难题提出了建议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平朔东露天矿岩石半连续工艺系统已经运行了近3年,在运行期间优化和改造了若干暴露出的问题。对半连续工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及暴露出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总结,并将半连续工艺与单斗卡车工艺的生产成本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罗克韦尔ControlLogix系统集成架构作为控制核心,以电梯作为被控对象,通过controllogix机架下的EtherNe(t以太网)、Contro|Ne(t控制网)和DeviceNe(t设备网)组成多级控制网络进行现场信号传输。实现多级网络控制电梯的要求,弥补PLC控制电梯常规设计方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霍树友 《河北煤炭》2007,(4):13-14,38
介绍了微处理机等现代化调节设备和控制手段在热水锅炉自动运行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与现场实际相脱节是企业在运用这一先进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一个难点问题。对此,宏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如何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田晶  罗立川 《中州煤炭》2021,(11):153-158
以煤矿工程实践中使用比较多的DTL120/200/3×630型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对设备整体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当前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3台电机运行不协调。结合带式输送机实际情况设计研究了多电机协调控制系统,系统基于3台电机的平均电流值,对电机的运行情况进行控制,确保电机运行过程的协调性。系统还可以实现带式输送机的软启动和软制动,避免启动和制动过程对设备造成的冲击。将设计的协调控制系统应用到带式输送机工程实践中,经过实践测试,带式输送机整体运行稳定,为煤矿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雍建军 《中州煤炭》2020,(7):159-162
为了提高采煤效率,降低采煤装置的损耗,构建了采煤机牵引速度和滚筒高度智能协调控制系统,采用BP神经网络和RS理论的模式算法,对采煤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计算,根据专家知识库,辨别采煤机故障原因;采用模糊逻辑—专家知识库(FL-EKB)来选择控制指令的优先,设计了该系统的智能协调控制流程,并进行了工业试验分析,搭建了完善的试验平台。研究表明,煤矿采煤机可以按照目标路径高效、平稳地运行,能够准确判断出采煤机异常的原因,发出协调控制命令。研究为自动化综采工作面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洪慧君 《中州煤炭》2022,(12):164-168,172
电网运维管理是保障电网安全、高效输配电的关键管理工作,不断地优化管理方法成为电力公司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电网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运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电网运维的新需求。在分析现有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综合解决方案。采用射频识别、无线传输等物联网技术获取和感知现场设备的信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被用于规范现场工作管理和监督标准现场工作操作。此外,通过智能运维终端在维护现场和控制中心之间建立数据交换通道,实现维护现场和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上传和交互。  相似文献   

14.
刘寰  杨挺  张瑞益  李小腊 《中州煤炭》2022,(10):239-243,249
以SGZ1250/2400型刮板输送机为对象,对设备的主要结构参数及其工作原理、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设计了调速方案,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并结合某时刻电机电流和齿轮啮合频率峰值数据,对设备的负载大小进行预测,然后利用模糊PID控制技术对设备的运行速度进行调节控制,以达到降低设备能源消耗的效果。经实验测试发现,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对设备负载进行精确控制,平均误差为438%,模糊PID控制技术充分发挥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势,具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调速系统中使用的主控制器型号为S7-300型PLC控制器。将基于负载预测的调速系统应用到刮板输送机工程实践中,现场测试结果证明,各项功能都能够实现,达到了预期效果,使设备的故障率和电能消耗分别降低了10%和134%左右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矿目前存在的各类异构系统功能单一,存在数据孤岛,灾害时难以联动控制,无法实现“人、机、环”参数的有序配合等问题,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低功耗无线自组网传感器、便携式智能终端、区域协同控制器、多协议透明传输网关等关键设备,构建全矿井高速、可靠的区域协同控制网络,建立涵盖工作面、采区、矿、集团之间的信息数据链和基于多种信息实时融合与分析的协同控制系统。以“安全与生产动态平衡,安全可控条件下的高效生产”为目标,实现多种信息交互与多层级的主动安全保障,减少无计划停产,提高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张万强  张红雷  贾建超  王江淮  张伟 《中州煤炭》2022,(5):199-203,209
为了改善风电探测控制效果,设计基于改进PID的风电探测控制系统。系统采用风电场探测处理单元搭建探测控制装置,利用改进PID划分风电工况区,控制工况区内的荷载,标定回波探测范围,优化探测控制系统回波特性,从而实现风电探测控制系统的设计。仿真测试表明,设计系统可以获得理想的风电探测效果,风电探测控制误差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实现混合储能平抑控制为目的,设计基于多目标的新能源微电网混合储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采样层利用滤波器和负载电路获得混合储能实时模拟量;将该模拟量输入到检测电压、电流电路内并传输到采样保持器内,利用该保持器将模拟量放大存储后,获得特定时间点上的储能模拟信号;将该信号输入到PLC内的多目标储能调度模型内,利用该模型对电能存储实施合理调度并对比控制目标库后获得调度结果,将该结果传输给双向DC-DC变换器即实现混合储能输出功率控制。实验表明,该系统具备较强信号采集能力和通信传输能力,且有效实现微电网储能平抑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分析某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地质灾害易发性,采用GIS的综合评价法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了该区共发生地质灾害171处,其中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次数较多,并选定研究区降水量、地形坡度、断层、海拔高度、岩土体类型以及人工工程活动6项影响因子作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项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研究结果为:该研究区地质灾害划分为9个高易发区域,14个中度易发区域,1个低易发区域和13个不易发区域。研究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地质灾害易发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