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膜瘤1(MN1)基因和PTEN基因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8例AML病人(初治组16例,缓解组12例,复发组10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N1和PTEN mRNA的表达水平,另取非恶性血液病病人及正常人骨髓共13例作正常对照组。结果 MN1和PTEN mRNA在AML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3%和60.5%。初治组MN1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TEN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F=2.385、2.054,q=2.305、2.867,P<0.01);缓解组MN1 mRNA表达水平下降,PTEN mRNA表达水平上升,与初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121、2.756,P<0.05);在复发组中MN1 mRNA的表达水平复又升高,PTEN mRNA的表达水平复又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361、2.723,P<0.05)。MN1和PTEN基因在AML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21,P<0.05)。结论 MN1和PTEN基因的表达与AML发病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AML发病、复发及预后判断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AMFR)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AML化疗缓解率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试验组(63例AML患儿)与对照组(50例非AM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AMFR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其中试验组包括AML初治患儿35例、完全缓解患儿18例、复发患儿10例,分析AMFR mRNA表达与缓解率的关系。结果:1AMF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对照组、缓解组、初治组及复发组中逐渐升高(F=13.105、10.010,P均<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AMFR mRNA高表达患儿的缓解率为15%,低于AMFR mRNA低表达患儿的缓解率84%(χ2=21.254,P<0.001)。结论:AMFR在儿童AML中存在高表达,AMFR可作为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脑和急性白血病胞质(BAALC)mRNA在急性白血病(AL)病人表达,探讨其与AL病情进展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1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缺铁性贫血(IDA)等非恶性血液病病人(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BAALC mRNA表达水平。结果初治组AL病人BAALC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F=8.59,q=5.62,P<0.05);经治疗获完全缓解后,与初治组比较,其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3.99,P<0.05)。BAALC mRNA表达水平与AL病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BAALC mRNA表达与AL疾病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AL预后判断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ATG7、ATG12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在我院确诊的成人ALL患者骨髓标本80例,将其分为初治组42例,缓解组25例,难治复发组13例,选取同期非肿瘤性疾病患者骨髓标本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单丹磺酰尸染色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自噬率,使用RT-PCR技术检测自噬基因ATG7和ATG1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初治组、难治复发组的自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自噬率(P<0. 05),缓解组的自噬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 05),难治复发组的自噬率显著高于缓解组(P<0. 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初治组、难治复发组的ATG7 mRNA和ATG1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缓解组的ATG7 mRNA和ATG12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 05),难治复发组的ATG7 mRNA和ATG1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缓解组(P<0. 05)。结论:成人ALL骨髓单个核细胞的自噬活性增强,自噬基因ATG7、ATG12 mRNA表达上调,提示自噬基因ATG7、ATG12激活诱导的自噬活性增强可能与成人ALL的发生、发展和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细胞水平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分成AML初治组40例,缓解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均抽取骨髓液2ml,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对骨髓有核细胞进行单克隆抗体(CD16+/CD56+)标记,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NK细胞数量的检测。结果:初治组患者骨髓NK细胞表达水平较缓解组显著降低(P〈0.01)。缓解组患者骨髓NK细胞表达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骨髓NK细胞表达水平间原始细胞数量和AML患者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骨髓NK细胞表达水平可以作为AML的预后指标,亦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enex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AML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enex基因在21例初诊AML患者(初诊组)、27例骨髓完全缓解的AML患者 (缓解组)、19例骨髓复发的AML患者(复发组)以及12例对照者(对照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比较4组之间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并分析senex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和疗效的关联性.结果 初诊组senex基因表达水平高于缓解组(4.06±2.72 vs 2.52±1.83,P=0.04)和对照组(4.06±2.72 vs 1.22±0.48,P=0.001),复发组senex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3.27±2.54 vs 1.22±0.48,P=0.017),且各亚型之间以AML-M3的senex基因表达水平最高.AML患者senex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存在相关性(rs=0.557,P=0.000).此外分析AML初诊患者的临床特征显示1次化疗缓解的患者(n=14)的senex基因表达显著低于1次化疗未缓解的患者(n=7)(1.77±1.47 vs 4.85±2.20,P=0.003),并且1次化疗未缓解的患者预后均较差.结论 senex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AML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内质网酶ENTPD5蛋白在急性白血病(AL)骨髓液中的表达,了解其与AL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AL患者111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78例(初治组48例,复发组10例,缓解组2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33例(初治组14例,复发组9例,缓解组10例)。将62例初治AL患者分为高危组26例,中危组19例,低危组17例。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NTPD5在AL中的表达量,比较在不同分型AL患者中初治、复发、缓解阶段以及在低危、中危、高危组AL患者中该蛋白表达的差异;同时分析ENTPD5表达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ENTPD5的表达水平在AML、ALL患者中初治和复发组均高于缓解组(P<0.05),低危组ENTPD5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高危组和中危组(P<0.05)。ENTPD5的表达量与初治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基因WT1和微小残留病灶均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AL存在ENTPD5的表达异常,该蛋白在AL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病人骨髓细胞中geminin和cdt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AML发病和预后关系.方法 采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YBR-RT-PCR)技术,检测47例不同病程AML病人(包括25例初治者,16例完全缓解者,6例未缓解或复发者)骨髓细胞中geminin和cdt1 mRNA的表达,并对25例初治病人进行6个月随访.结果 初治、未缓解或复发AML病人geminin和cdt1表达较对照组及完全缓解组高,差异有显著性(H=4.95、3.22,Z=2.67~4.95,P<0.01);完全缓解组geminin和cdt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病人骨髓细胞中geminin和cdt1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59,P<0.01);且初治组、完全缓解组及未缓解或复发组两者的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r=0.49~0.87,P<0.05).25例AML初治病人随访6个月,死亡6例,存活19例,死亡组geminin表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5),而两组cdt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t=0.61,P>0.05).结论 AML病人骨髓细胞中geminin和cdt1表达可能与AML的病程有关;geminin在初治病人中的高表达可能是AML病人的不良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VEGFR1)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50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0例缓解期AML,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10例CML急变期(CML-BC)患者和10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MMNCs)中PTEN、VEGF、FLT1 mRNA的表达。结果:初治AML患者PTE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缓解组AML和正常对照组,CML-BC患者PTEN mRNA表达水平低于CML-CP患者,在AML初治白血病中PTEN mRNA与VEGF和FLT1 mRNA表达负相关,PTEN低表达、VEGF和FLT1高表达与AML缓解率及髓外浸润相关。结论:髓系白血病患者中低表达PTEN基因,高表达VEGF及FLT1基因,并与白血病预后不良及髓外浸润密切相关,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白血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李明  汤爱萍  余莉  李慧慧  费妍 《重庆医学》2012,41(20):2015-2017,2020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野生型NPM1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9例AML患者,分析NPM1基因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外周血细胞数、骨髓原始幼稚细胞数及临床疗效的关系,并对部分患者NPM1表达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初治AML患者中NPM1阳性表达率为73.8%,难治复发组NPM1阳性率为100%,完全缓解组NPM1阳性表达率为66.7%,对照组NPM1阳性表达率为60%,但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表达水平显示,难治复发组NPM1中位表达水平(0.798 8)高于初治组(0.541 0)、完全缓解组(0.483 6)及对照组(0.371 8)(P<0.05)。NPM1高表达组患者有效为63.1%,低于低表达组(88.9%)和不表达组患者(100%)(P<0.05)。NPM1表达强度与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原始细胞数呈正相关(P<0.05)。对12例初治时NPM1基因高表达患者进了动态观察,1个疗程化疗后获完全缓解5例,其表达水平达正常中位水平以下,其余7例为未缓解患者,NPM1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NPM1基因在AML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度表达现象,NPM1高表达者提示预后差,完全缓解率低,可作为AML预后不良的指标,PCR动态检测AML患者治疗前后NPM1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AML预后和监测微小残留病(MRD)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的表达以及在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构建实时定量PCR检测BCRP基因表达的技术,定量检测20例初治组AML患者、20例完全缓解组AML患者及20例难治复发组AML患者BCRP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AML患者和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差异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BCRP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 <0.01),初治组、完全缓解组、难治复发组的BCRP表达均存在差异(P <0.01),其中难治复发组表达最高,初治组次之,完全缓解组最低。结论  BCRP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表达增高,BCRP的表达水平可能是疾病进展的重要标志,可能是AML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对42例AL患儿和13例完全缓解AL(AL—CR)患儿及15例非恶性疾病患儿骨髓进行survivin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Survivin基因的表达在AL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P〈0.01),复发组高于初发组(P〈0.01);survivin基因在AL的高危组和标危组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化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与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未能缓解者(P均〈0.05)。结论儿童AL的发生发展可能与survivin基因的过度表达密切相关,可作为化疗疗效的观察指标;survivin高表达者易复发,可作为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Wilms基因(W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人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AML病人66例,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组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除APL)组58例。对照组20名为健康体检者。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骨髓细胞中WT-1表达,并以WT-1的中位表达水平作为界值,将初诊AML病人(APL除外)分为WT-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并分析其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骨髓原幼细胞比例、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完全缓解(CR)率及复发率的关系,以揭示WT-1基因表达水平与AML预后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WT-1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4,P < 0.01)。各组WT-1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06,P < 0.05),与对照组相比,APL病人和ANLL中M1的病人的WT-1表达水平均较高(P < 0.05)。ANLL病人各亚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81,P < 0.05),与M1组病人相比,M2组和M3组病人的WT-1表达水平相对较低(P < 0.05);与WT-1低表达组相比,WT-1高表达组中骨髓原幼细胞比例、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升高(P < 0.05);而性别、年龄、血红蛋白、血小板数、LDH、CRP、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预后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病人WT-1高表达组CR率低于低表达组(P < 0.05)。结论WT-1在AML病人骨髓细胞中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疾病的预后、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人CDH13基因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病人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分别检测34例AML病人(AML组)和22例非恶性肿瘤的缺铁性贫血病人(对照组)骨髓标本中CDH1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用半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2组标本中CDH13 mRNA相对含量.AML组病人随访2年,统计总体生存时间.结果:AML组标本CDH1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61.76%,高于对照组的27.27%(P<0.05);AML组CDH13mRNA相对含量为0.355 ± 0.1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745 ± 0.271(P<0.01).不同性别、年龄以及临床分型AML病人的CDH13基因甲基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DH13基因甲基化阳性的AML病人总体生存时间为(12.4 ± 3.3)个月,明显短于甲基化阴性病人的(18.6 ± 4.1)个月(P<0.01).结论:AML病人中存在CDH13基因甲基化现象,检测CDH13基因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AML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性与临床疗效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65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表达。同时采用MTT法对35例患者做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初治组MDR1mRNA阳性表达率为31.1%,复发难治组性表达率为75.0%;MDR1mRNA阳性表达组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均低于MDR1mRNA阴性表达组(P<0.01)。药敏试验与化疗疗效相关,总临床符合率为80.0%。结论:MDR1mRNA表达及体外药敏检测与AL的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疗放与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裸角质膜同源蛋白(NKD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125例初诊AML患者和22例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NKD1的转录水平。根据NKD1表达水平将AML患者分为高、低表达两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参数的异同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AML患者中NKD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U=805, P=0.002)。NKD1高、低表达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FAB/WHO分型以及常见基因突变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KD1高表达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低表达组(U=1 339, P=0.029);NKD1高、低表达两组患者经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AML、非M3及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中,NKD1低表达组总体生存时间明显短于NKD1高表达组(P均<0.05)。结论: NKD1在AML患者中呈低表达,可作为判断AML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4(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4,TRAF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12例结肠癌组织标本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中TRAF4的表达。根据染色结果将病人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2组临床病理学资料和生存预后。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组间生存率比较用Log-rank检验;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TRAF4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结肠癌组织中TRAF4高表达率为73.21%(82/11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3.04%(37/112)(P < 0.01)。低分化结肠癌病人的TRAF4高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病人(P < 0.01),T分期越高,TRAF4高表达率越大(P < 0.01),M1期结肠癌病人的TRAF4高表达率明显高于M0期病人(P < 0.01)。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M分期和TRAF4均为结肠癌病人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分化程度、N分期、M分期和TRAF4均为结肠癌病人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4.29%和69.64%,均低于低表达组的82.43%和90.18%(P < 0.05)。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70.92个月和72.55个月,均低于低表达组的84.81个月和89.66个月(P < 0.05)。结论TRAF4与结肠癌分化程度、T分期、M分期有关,TRAF4高表达往往预示着结肠癌的不良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黄芪水煎剂联合地西他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  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132例老年AML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6例。对照组予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水煎剂,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支持治疗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IgG、IgA、IgM)及凋亡相关指标(Bcl-2、Bax、Bak、Bcl-xl)mRNA表达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1),支持治疗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患者CD3+、CD4+、CD8+细胞比例及IgG、IgA、IgM水平显著降低(P < 0.01),治疗组CD3+、CD4+、CD8+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组Bcl-2、Bcl-xl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1),Bax、Bak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1),对照组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1),Bax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 < 0.01);治疗组Bcl-2、Bcl-xl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Bak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老年AM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未使用黄芪水煎剂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免疫功能低下以及不良反应(P < 0.01)。  结论  黄芪水煎剂联合地西他滨、CAG方案能显著改善老年AML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指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D47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AML LSC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9名健康对照者骨髓造血干细胞(HSC)及147例AML患者骨髓LSCs中CD47的表达。对其中131例AML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分析LSCs CD47阳性和阴性对AML预后的影响。结果 19名健康对照骨髓HSC CD47阳性4例(21.05%),147例AML患者LSCs CD47阳性112例(76.1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0,P<0.01)。CD47在LSCs中表达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均高于CD34+CD38+亚群(U值分别为4.90、3.03,P均<0.01)。对131例AML进行1~31个月随访:CD47阳性的AML患者复发率为46.46%(46/99),病死率为43.43%(43/99),CD47阴性的AML患者复发率为25.00%(8/32),病死率为18.75%(6/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0、6.29,P均<0.05)。生存分析显示,CD47阳性的AML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8.99±1.15个月,CD47阴性的AML患者平均生存时间24.90±1.87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Cs CD47阳性的AML患者易复发、病死率高、生存时间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