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胸部增强CT联合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炎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肺炎型肺癌患者,以患者的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胸部增强CT、单时相PET/CT、胸部增强CT联合单时相PET/CT、双时相18F-FDG PET/CT、胸部增强CT联合双时相18F-FDG PET/CT诊断肺炎型肺癌的正确率。结果 胸部增强CT、单时相PET/CT、胸部增强CT联合单时相PET/CT、双时相18F-FDG PET/CT、胸部增强CT联合双时相18F-FDG PET/CT诊断肺炎型肺癌的正确率分别为26. 87%(18/67)、62. 69%(42/67)、77. 61%(52/67)、71. 64%(48/67)、91. 04%(61/67);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胸部增强CT、胸部增强CT联合双时相18F-FDG PET/CT诊断肺炎型肺癌的正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胸部增强CT联合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炎型肺癌的诊断正确率高于胸部增强CT、单时相PET/CT、胸部增强CT联合单时相PET/CT、双时相18F-FDG PET/CT,表现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2021,41(4)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PET/CT对支气管肺癌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洛阳中心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疑似支气管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予以CT增强扫描、PET/CT检查,记录上述各项检查对支气管肺癌患者疾病检出情况,以患者手术病理检查或随访情况作为确诊依据。结果 120例疑似支气管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及PET/CT检查,经分析可知CT增强扫描对支气管肺癌诊断敏感性为88. 10%(74/84)、特异性为80. 56%(29/36),PET/CT检查对支气管肺癌诊断敏感性为97. 62%(82/84)、特异性为97. 22%(3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应用PET/CT检查相较于CT增强扫描能够显著提高支气管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PET/CT联合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意义研究。方法:选取在我科室进行肝脏肿瘤诊断检查的62例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选取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参与调查的病人进行常规18F-FDG PET/CT检查以及三期增强扫描。对比与分析常规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与三期增强扫描结果。结果:18F-FDG PET/CT检查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检出率和增强CT扫描检出率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0.0000;血管瘤敏感度为88.6%;局灶结节性增长敏感度为84.9%。结论:18F-FDG PET/CT检查在肝脏肿瘤检查中,采取联合增强CT扫描多期成像的检出方式,可有效的提升肝脏肿瘤性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瘤的PET/CT表现,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对肺癌、乳腺癌、胆管细胞癌等患者进行PET/CT检查发现的肾上腺转移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上腺转移瘤30例,检出33个转移灶,单侧27例,双侧3例。影像学特征:肾上腺肿大,浅分叶,密度不均匀;PET显示肿大的肾上腺有18F-FDG示踪剂的高摄取,浓聚程度(SUV值3.4~6.4),延迟扫描后(3.9~10.1)。结论:PET/CT对检出肾上腺转移瘤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颈部增强CT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增强CT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结果  病理学检查确诊本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153枚,未转移533枚,中央区淋巴结转60.13%;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增强CT诊断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3.61%,诊断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9.26%;增强CT显示本组患者颈部转移淋巴结平均短径高于未转移淋巴结(8.91±2.62 mm vs 8.02±2.51 mm),转移与未转移淋巴结短径>10 mm、明显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病灶内钙化及周围组织侵犯数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增强CT对甲状腺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低于颈侧区淋巴结,建议结合超声或MRI检查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甲状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9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探究双期CT增强、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甲状腺肿瘤病理特征的诊断价值。  结果  双期CT增强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敏感度为84.91%,特异性为82.22%,准确率为83.67%;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敏感度为92.45%,特异性为80.00%,准确率为86.73%。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患者单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粗钙化、微钙化、病灶数目的诊断准确率为94.23%、72.73%、89.74%、87.12%。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显示,甲状腺癌患者的单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占检出总数的71.43%,甲状腺腺瘤的单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占检出总数的28.57%;甲状腺癌患者的70个病灶中钙化占比为52.86%,甲状腺腺瘤患者的45个病灶中钙化占比为31.11%。  结论  双期CT增强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甲状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颈部淋巴结肿大、钙化具备辅助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脑转移瘤~(18)F-FDG PET/CT全身扫描的图像特点.方法 对25例脑转移瘤患者的~(18)F-FDG PET/CT全身扫描的头部图像进行分类.依据CT表现将瘤灶分为高密度结节、等密度结节、囊性密度结节及无结节型四种形式,并观察病灶周边水肿情况;根据病灶摄取18F-FDG程度将PET图像分为0级、1级、2级和3级四级;分析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 本组发现脑转移瘤病灶共53个,其中高密度结节、等密度结节、囊性密度结节和无结节型各占16.98%(9/53)、52.83%(28/53)、9.43%(5/53)和20.75%(11/53).无结节型脑转移病灶摄取18F-FDG情况均为0级(11/11,100%),高密度结节摄取~(18)F-FDG程度均不超过2级(9/9,100%),而等密度结节周边无论有或无水肿,摄取~(18)F-FDG均不低于1级(28/28,100%),并以3级居多(20/28,71.43%);囊性密度结节摄取~(18)F-FDG程度与囊壁厚度有关.结论 脑转移瘤的~(18)F-FDG PET/CT表现形式多样,掌握其PET与CT图像间的对应关系及特点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结合增强CT评估胸部肿块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  前瞻性招募41位患有可疑肺部病变的受试者,分别行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和增强CT影像学检查,并行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记录上述各项检查对肺部肿瘤淋巴结转移检出情况,以患者手术病理检查或随访情况作为确诊依据。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99mTc-3PRGD2显像、肺部增强CT及二者联合判断肺部恶性肿瘤淋巴结是否转移的诊断能力,分析其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结果  99mTc-3PRGD2显像、增强CT及二者联合诊断肺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4.6%(6/11)、68.4%(13/19)、63.3%(19/30)、50.0%(6/12)、72.2%(13/18),72.3%(8/11)、47.4%(9/19)、56.7%(17/30)、44.4%(8/18)、75.0%(9/12)和81.8%(9/11)、89.5%(17/19)、86.7%(26/30)、81.8%(9/11)、89.5%(17/19)。99mTc-3PRGD2显像的诊断能力相对增强CT的特异性高,敏感度低。两种方法联合诊断胸部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预测指标均高于单独应用增强CT(χ2=6.914,P=0.009)和99mTc-3PRGD2显像(χ2=7.751,P=0.005)。Kappa检验显示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增强CT和二者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0.225、0.177、0.71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胸部增强CT联合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对于诊断肺部肿瘤淋巴结的转移有很高的准确性,有助于患者的手术决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全身~(18)F-FDG PET/CT影像表现特点,评价~(18)F-FDG PET/CT对恶性黑色素瘤分期的价值.方法 对28例病理证实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眼球内黑色素瘤表现为眼球内高密度结节,>1.0 cm病灶FDG代谢增高,PET/CT较单独PET或单独CT发现更多转移灶,但对于原发病灶的显示较MRI差.颅内恶性黑色素瘤PET/CT表现有一定特征,但对病灶的检出及鉴别诊断较MRI差.四肢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显示为局部软组织肿胀,FDG摄取未见明显增高;转移灶显示为局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单独CT对所有检出病灶诊断的阳性率为87.20%,单独PET对所有检查病灶诊断的阳性率为72.5%,PET-CT对所有检查病灶诊断的阳性率为99.1%.结论 ~(18)F-FDG PET/CT对于恶性黑色素瘤的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对判断临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PET-CT检查较单独CT或单独PET检查能够检出更多病灶,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增强CT扫描与FDG-SPECT/PET扫描诊断 小肺癌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与FDG-SPECT/PET显像(氟-18-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对小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病理证实的小肺癌11例,炎性结节5例,结核瘤2例,术前行CT增强扫描(100mg造影剂以2.5ml/s速度静脉注射)和FDG-SPECT/PET显像(FDG11.1-14.8MBq静脉注射),观察病灶CT图像强化程度及核素显像的FDG浓聚程度,将术前两种不同的扫描结果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两种方法对鉴别诊断小肺癌的意义,结果:11例小肺癌增强CT扫描及FDG显像均诊断正确 ,但增强CT将1例炎性假瘤误诊为肺癌,FDG将一例结核误诊为肺癌,在11例小肺癌中CT检出6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FDG检出5例淋巴结转移.结论:增强CT扫描与FOG-SPECT/PET显像均能鉴别 诊断小肺癌,两者各有优势,其正确率无显著差异,两种方法结合分析将更有利于沔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18F-FDG PET/CT在胃癌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且原发灶经病理确诊的21例胃癌骨转移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57.0(28.0,81.0)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定性、半定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 指标特点。根据原发灶组织分化情况,将患者分为:低分化组13例(65.0%)和中-低分化组7例(35.0%)。根据Lauren分型,将患者分为:肠型组4例(20.0%),混合型组9例(45.0%),弥漫型组7例(35.0%)。根据Soloway分级将骨转移灶数量分为3组(Ⅰ级≤5,Ⅱ级6~20,Ⅲ级 > 20):Ⅰ级(组)6例,Ⅱ级(组)4例,Ⅲ级(组)11例。根据PET/CT上溶骨性、混合性及成骨性表现将骨转移类型分为3组:纯溶骨性转移6例,混合性(溶骨性/成骨性)11例,成骨性4例。  结果  本组胃癌患者发生骨转移部位依次为脊柱(19/21),肩胛骨、肋骨、锁骨、胸骨(18/21)及骨盆(17/21),其中3例伴有骨髓浸润。患者同期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11例(57.9%),乳酸脱氢酶升高7例(36.8%)。不同骨转移类型组间乳酸脱氢酶水平存在差异(χ2=6.823,P=0.047),混合性转移乳酸脱氢酶升高更常见。骨转移灶SUVmax大小在性别、Lauren分型及Soloway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0,H=6.326,H= 6.070,P < 0.05);女性组中位SUVmax为11.6(7.3, 32.1),高于男性组的7.2(3.7, 17.1);弥漫型[12.2(5.3, 32.1)]及混合型组[10.8 (7.2, 17.2)]高于肠型组[6.7(3.7, 7.3)];Soloway分级越高,即骨转移数目越多,骨转移灶的SUVmax越高。Soloway分级在性别上存在差异(χ2=6.832,P=0.033),女性患者Soloway分级普遍高于男性。原发灶及骨转移灶SUVmax大小与年龄有关,低龄组(< 中位年龄57.0岁)骨转移灶SUVmax多较高而原发灶SUVmax多较低(χ2=5.838、10.831,P < 0.05)。  结论  18F-FDG PET/CT能够全面评估胃癌骨转移情况。胃癌骨转移具有一定的特点,常发生于中轴骨,以溶骨性及多灶转移多见,常伴有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的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更常见于混合性骨转移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18)F-FDG与^(68)Ga-FAPI PET/CT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全切术后转移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35例甲状腺全切术后DTC转移患者、共101处转移灶,包括淋巴结转移39处、骨转移30处、肺转移30处、脑转移及肝转移各1处;先后行^(18)F-FDG及^(68)Ga-FAPI PET/CT检查,对比二者诊断DTC术后转移的价值。结果35例共101处DTC转移灶中,^(18)F-FDG PET/CT、^(68)Ga-FAPI PET/CT分别检出淋巴结转移32处/32处、骨转移20处/29处、肺转移28处/26处、脑转移1处/1处及肝转移1处/1处。^(68)Ga-FAPI PET/CT所测骨转移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显著大于^(18)F-FDG PET/CT(P<0.001),所测脑转移灶(0.89 vs.2.08)及肝转移灶的SUV_(max)(18.80 vs.4.73)亦存在差异,而淋巴结及肺转移灶的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8)Ga-FAPI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测值(PPV)、诊断骨转移的敏感度和PPV均大于^(18)F-FDG PET/CT(P均<0.05)。结论^(68)Ga-FAPI PET/CT诊断DTC甲状腺全切术后转移的效能优于^(18)F-FDG PET/C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及人附睾蛋白4检测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9月在我院核医学科行18F-FDG PET/CT显像并显像前已行血清CA125及HE4值检测的65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组和18F-FDG PET/CT+CA125+HE4诊断组进行诊断并依据随访标准进行随访,各组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在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分别为96.22%、66.7%、92.73%、80.0%、90.77%。18F-FDG PET/CT+CA125+HE4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分别为98.1%、66.7%、92.9%、88.9%、92.3%。复发/转移组CA125及HE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知临界值分别为20.65 U/mL、45.5 pmol/L。18F-FDG PET/CT+CA125临界值+HE4临界值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分别为98.1%、75.0%、94.6%、90.0%、93.9%。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在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上有优势。18F-FDG PET/CT+CA125+HE4检测在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三者联合检测优于单独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18F-FDG PET/CT+CA125临界值+HE4临界值检测在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上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在临床随访过程中发现血清CA125≥20.65 U/mL,血清HE4≥45.5 pmol/L,并持续增加时应保持警惕,并选择18F-FDG PET/CT显像来提高上皮性卵巢癌复发/转移检出率,早期发现复发/转移病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rimary pulmonary mucinous adenocarcinoma,PPMA)的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 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与18F-FDG PET/CT比较, 前瞻性评估整合素αvβ3受体显像99mTc-3PRGD2 SPEC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淋巴结分期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知情同意参与研究的65例肺占位病变患者。其中男41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60±11)岁。患者在1周内分别行99mTc-3PRGD2 SPECT/CT和18F-FDG PET/CT检查。完成病理诊断后, 随访至死亡或随访至少2年。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Z检验、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肺内病灶及纵隔淋巴结的诊断效能。  结果  53例患者共65个病灶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 12例患者共14个病灶诊断为良性病变。基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国际抗癌联盟纵隔分区, 248个区域有肿瘤转移淋巴结, 56个区域有良性淋巴结。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方面, 99mTc-3PRGD2 SPECT/CT特异性显著高于18F-FDG PET/CT(94.6%比75.0%, P=0.008), 而两者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3%比90.7%, P=0.557)。两种方法对肺内病变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 P=0.410)。  结论  整合素受体显像99mTc-3PRGD2 SPECT/CT在诊断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可能弥补18F-FDG PET/CT的不足, 在肺癌手术决策方面具有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食管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6例病理已明确证实为食管癌的患者进行PET/CT检查,利用18F-FDG在肿瘤病灶及转移灶中的高代谢原理,分析全身各系统病灶放射性摄取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分析。结果 PET/CT的分期准确率(88.4%)以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检查的敏感性(63.3%)、特异性(83.8%)均较单纯CT高。结论 18F-FDG PET/CT检查对食道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肺癌骨转移病灶18F-FDG PET/CT图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骨性和溶骨性骨转移癌18F-FDG摄取的差异,分析骨转移癌18F-FDG摄取与肺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肺癌骨转移的初诊患者60例,皆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采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转移灶的SUV,根据同机CT显示的密度改变确定骨转移灶为成骨性或溶骨性。结果:PET/CT显像检出骨转移病灶392个,其中PET表现为18F-FDG摄取增高的病灶为389个,18F-FDG摄取无明显增高而CT出现明显骨质密度改变的病灶3个,以上392个病灶均经临床随访证实。392个病灶中CT表现为溶骨性病灶201个(51.3%)、成骨性病灶75个(19.1%),骨密度无明显改变者116个(29.6%),这3组病灶的SUV分别为3.5±1.3、2.7±0.6、3.0±1.2,溶骨性骨转移癌的SUV高于后两者(P值均<0.01),而后两组间的SUV无统计学差异(P>0.05)。腺癌组、鳞癌组、大细胞癌组、小细胞癌组的骨转移灶的SUV分别为3.4±1.3、3.1±1.4、3.3±1.1、2.5±0.6,小细胞肺癌组骨转移癌的SUV低于肺腺癌及大细胞癌组(P值均<0.01),但与鳞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后3组骨转移癌的SUV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PET对肺癌骨转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同机CT,溶骨性骨转移灶的18F-FDG摄取较成骨性转移灶的高,CT与PET对于肺癌骨转移灶的检出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 CT)评估宫颈癌根治术后转移或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可疑宫颈癌术后复发或转移患者60例,均为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患者,且有明确病理结果,均进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与病理及随访结果对照,评定18F-FDG PET/CT在宫颈癌术后转移、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①18F-FDG PET/CT显像检出宫颈癌根治术后转移或复发阳性47例,阴性13例,其中30例肿瘤转移,17例肿瘤局部复发,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83%、85.71%、95.00%,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4%、90.31%;②18F-FDG PET/CT与病理及随访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P=0.000).[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诊断价值高,有其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可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