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4 种食品模拟物包括超纯水、30 g/L乙酸水溶液、10%乙醇水溶液和异辛烷对食品金属罐中4 种双酚物(包括双酚A、双酚F、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和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迁移情况进行研究,并建立半经验的双酚物迁移规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4 种双酚物同时在10%乙醇溶液中出现最大迁移,且贮存温度和时间对迁移量变化有显著影响。根据模拟实验得到的迁移数据和Fick第二定律建立数学模型,初步确定扩散系数DP,再根据DP估计得到包材的特征参数AP的范围为35.38~48.48。  相似文献   

2.
按照金属三片罐的实际生产工艺,跟踪研究了制罐内涂、外涂、彩印、上光、罐内补涂以及全喷工序过程的中间品,各自相应内壁涂膜中9种双酚物向3%(m/v)乙酸和10%(v/v)乙醇模拟液中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双酚F二环氧甘油醚及其衍生物在两种模拟液中都未检出;而双酚A-(2,3-二羟丙基)甘油醚和双酚A-双(2,3-二羟丙基)甘油醚在两种模拟液中均有迁出;10%乙醇中还检测到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及其他衍生物。在10%乙醇体系中,迁出的双酚物在全喷后增加显著。3%乙酸体系中,迁出的双酚物在补涂和全喷后增加明显。结果表明补涂与全喷这两个工艺对三片罐的食品安全性造成潜在影响,可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
鲍洋  汪何雅  李竹青  姚卫蓉 《食品科学》2011,32(21):261-267
鉴于双酚A及其他双酚类物质作为食品罐内涂层材料有潜在的毒性与危害,中国、欧盟、美国等国家均已严格限制它们在金属食品罐内涂料中的使用。本文介绍双酚A、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双酚F、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的结构、应用、危害、检测方法及迁移结果,并简述固相萃取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聚碳酸酯奶瓶中双酚A单体向食品模拟物迁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食品模拟物浸泡聚碳酸酯奶瓶中双酚A的迁移规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模拟物中双酚A,外标法定量。从添加回收率、精密度及线性关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方法学研究,模拟物添加量0.1~10μg/mL时,回收率为77.0%~98.7%、变异系数为5%~9.8%,在双酚A的质量浓度为0.1~10μg/mL时相关系数r=0.99996。根据该方法和欧盟有关模拟物规定的指令,检测了聚碳酸酯奶瓶中双酚A在不同模拟物和不同时间内的迁移率。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沙枣果实中5种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沙枣果实中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肉桂酸和阿魏酸等5种酚类物质的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色谱柱为HypersilODS100mm×4.6mm(i.d),5μm柱;流动相为乙腈和磷酸缓冲液(0.6%),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323nm和280nm;进样量为10μL。5种组分在一定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1~0.997,平均回收率为93.3%~98.1%,相对标准偏差为3.1%~7.4%(n=6)。结果表明:沙枣果实中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和肉桂酸的含量分别为0.472、0.373、0.425、0.529、0.381mg/kg。  相似文献   

6.
《食品工业科技》2011,(08):392-39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沙枣果实中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肉桂酸和阿魏酸等5种酚类物质的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色谱柱为HypersilODS100mm×4.6mm(i.d),5μm柱;流动相为乙腈和磷酸缓冲液(0.6%),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323nm和280nm;进样量为10μL。5种组分在一定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1~0.997,平均回收率为93.3%~98.1%,相对标准偏差为3.1%~7.4%(n=6)。结果表明:沙枣果实中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和肉桂酸的含量分别为0.472、0.373、0.425、0.529、0.381mg/kg。   相似文献   

7.
目的合成一种表面多孔结构的磁性微球,用于食品包装材料迁移物的吸附富集,实现高灵敏度检测痕量组分。方法采用一锅法合成羧基化磁性微球,再经自组装法制备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并以此作为萃取剂,建立磁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聚碳酸酯(PC)水杯中酚类化合物迁移量的新方法。结果平均回收率为85.36%~95.47%,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28%~5.64%,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24~2.14 ng/m L和4.15~7.12 ng/m L。结论该合成方法简便可行,其磁性复合微球吸附性能好。该萃取和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富集倍数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好的特点,适用于酚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12种抗氧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食品中12 种抗氧化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溶解,用含抗坏血酸棕榈酸盐(AP)的饱和乙腈萃取,以反相C18 柱为分离柱,以甲醇- 乙腈- 乙酸- 水体系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器于280nm 定量检测。结果:12 种抗氧化剂在36min 内完全分离,线性范围为0.2~200mg/L(r=0.9981~0.9999),定量限为0.2~1.0mg/kg,回收率为81.13%~107.57%,相对标准偏差为0.26%~4.52%(n=7)。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检出限低,适合分析大批量样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过氧化氢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测定方法,研究竹木筷中过氧化氢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及其迁移规律。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以不同食品模拟物(水基非酸性食品模拟物、水基酸性食品模拟物、酒精类食品模拟物、油基食品模拟物)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对吸光度建立标准曲线,以相关系数、准确度和精密度为考察指标进行方法学验证;以食品模拟物的种类、迁移时间、迁移次数和迁移温度为考察因素,初步探索竹木筷中过氧化氢在食物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结果:不同食品模拟物中过氧化氢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范围84%~113%,加标平行样品间相对偏差(RSD)均小于10%。相同条件下,竹木筷中过氧化氢在油基模拟物中的迁移量最小;竹木筷中过氧化氢迁移存在一段快速迁移释放过程,而后转换为长时间缓慢迁移释放;过氧化氢的迁移为长时间反复迁移过程,试验至第8次仍有过氧化氢的迁移;随着温度的升高,过氧化氢迁移量会显著增加。结论:分光光度法测定竹木筷中过氧化氢在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准确可靠;市场部分竹木筷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过氧化氢迁移检出;其迁移规律为长时间,反复迁移的过程,增加温度可显著提高迁移速度;100 ℃煮沸处理可有效降低竹木筷中的过氧化氢的再迁移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建立了纺织品中双酚类物质(双酚A、双酚B、双酚F、双酚AF和双酚S)的测定方法。样品以甲醇为溶剂,超声辅助萃取,采用ZORBAX EclipsePlus C18色谱柱分离,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研究了不同极性的萃取溶剂、提取方式、温度条件下样品中双酚类物质的提取效果,考察了不同吸收波长下目标物的灵敏度。在优化试验条件下,5种双酚类物质在质量浓度2.5~5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定量下限(S/N=10)为2.5μg/mL,不同添加水平下,双酚类物质的回收率为80.5%~100.6%,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2.6%~5.6%。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纺织品中5种双酚类物质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1.
食品罐内涂料中双酚A环氧衍生物的迁移及其检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食品罐内涂料中残留的双酚-A环氧衍生物是一种环境激素,通过罐头食品进入体内,造成内分泌失衡及遗传基因变异,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已严令限制其使用。本文介绍了该类物质在罐头食品中的产生、迁移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双酚A及双酚类环氧衍生物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易从金属罐头涂层迁移到食品内容物中。本文建立了一个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检测罐头模拟物中14种双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在10~1000ng/mL质量浓度范围,双酚A和各双酚类环氧衍生物的响应峰面积与其相应浓度呈良好相关性,最低检出限在1.41~3.66ng/mL之间;在10~250ng/mL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72.55%~102.79%之间,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之后将此方法应用于测定食品罐头中该双酚类化合物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情况。  相似文献   

13.
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向食品模拟物迁移量的检测方法。使用4种食品模拟物:水、质量分数为4%乙酸溶液、体积分数30%的乙醇溶液和脂肪类模拟物(正己烷、异辛烷和橄榄油)。结果表明,双酚A在与食品塑料包装接触过程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会向食品模拟物中迁移,尤其向醇类模拟物中迁移最严重;在温度超过60℃时,双酚A向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率骤增;在微波加热条件,高火700W功率时双酚A向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速率最快。该方法检测限为0.3ng/mL,线性范围为0.5~100n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回收率在92.0%~10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2.84%(n=5)。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食品包装用金属涂层三片罐的加工工艺,研究了三片罐各工艺流程中三聚氰胺的迁移量。试验结果表明:内壁涂料是食品罐中三聚氰胺迁移的主要来源;由于制罐前半成品均为层叠堆放,外壁油墨的黏脏也是三聚氰胺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建立HPLC-RI法同时测定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含量。采用Inertsil NH2色谱柱(5μm,4.6 mm×250 mm),乙腈∶水(80∶20,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柱温30℃。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线性范围分别是3.9116μg~156.4655μg(r=0.9996)、3.1887μg~127.5491μg(r=0.9996)、2.6983μg~107.9337μg(r=0.9991)、4.290 9μg~171.635 4μg(r=0.999 8)、3.730 9μg~149.237 7μg(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98.4%、97.8%、97.8%、99.2%,RSD分别为1.28%、1.70%、1.63%、1.55%、1.81%。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剂提取-气相质谱联用法(Solvent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olvent extraction-GC/MS)测定食品接触用硅橡胶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Octamethylcyclotetrasiloxane,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ecamethylcyclopentasiloxane,D5)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odecamethylcyclohexasiloxane,D6)等3种环硅氧烷的含量,并研究硅橡胶烤盘中D4~D6向油性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分析方法确定硅橡胶的材质,以优化的提取溶剂正己烷和超声提取时间30 min,通过GC/MS检测3种不同用途的9个硅橡胶品牌产品中D4~D6的含量。以其中一种硅橡胶烤盘进行单面迁移试验。结果表明:D4~D6在0.5~2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决定系数R2大于0.9961,且D4~D6的检出限均小于为11.2 ng/mL,定量限均小于37.2 ng/mL。通过加标验证,D4~D6的平均回收率为85.20%~98.12%,相对偏差RSD为2.17%~4.27%(n=6)。硅橡胶奶嘴和高压锅密封圈中D4~D6含量较少,而硅橡胶烤盘中含量最多,其D4~D6的均值分别为175.08、824.12和901.17 mg/kg。通过迁移试验,发现硅橡胶烤盘在60 ℃油性食品模拟物95%乙醇中达到迁移平衡时,D4~D6的迁移率分别为71.36%、57.03%和49.31%。这表明D4~D6会迁移到油性食品中,且分子量较小的D4更易迁出,其安全性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参考GB/T 23296.16-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金属空罐)的双酚A迁移量。通过分析测定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出金属空罐的双酚A迁移量为0.005 53 mg/dm~2,扩展不确定度为0.000 38 mg/dm~2。比较各不确定度分量大小可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金属空罐双酚A迁移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双酚A标品的纯度和标准曲线的拟合。  相似文献   

18.
三片食品罐外壁涂膜中有害物质向内涂的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制版印刷后的食品用三片金属罐外壁涂料中三聚氰胺、苯、甲苯3种有害物质在堆码过程中从外壁涂膜向内涂膜的迁移扩散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种常用金属罐(番茄酱罐、八宝粥罐、凉茶罐)内壁和外壁涂膜中三聚氰胺、苯和甲苯3种残留物在去离子水、3g/100mL乙酸、体积分数10%乙醇3种水性食品模拟液中的初始迁移量。并对制罐铁片在恒温(30℃)、恒湿(60±2)% RH、恒压34kPa条件下堆码2个月后内壁涂膜中3种残留物的向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量与堆码前进行比较分析,即外壁涂膜中这3种残留物向内壁的迁移扩散情况。结果表明,3种有害物质均有从外壁向内壁迁移的现象,迁移量达到0.04~1.60μg/mL,对内壁涂膜的安全性造成极大影响,严重影响到罐装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