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简介血吸虫病疫苗候选抗原及血吸虫病疫苗。方法;回顾潜在的疫苗候选抗原和抗原分子、人工载体疫苗和构建基因工程菌株,研制混合多价疫苗,血吸虫病合成多肽疫苗及抗卵免疫的研究史。结果:推动了血吸虫病疫苗研究。结论:血吸虫病疫苗对血吸虫感染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江苏省晚期血吸虫病医疗救助情况,为项目的可持续开展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根据受助情况分成受助组和对照组。采用《江苏省晚期血吸虫患者医疗救助项目评估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晚血患者年龄大,经济收入低,约1/3患者因经济困难存在患病未就医情况;87.2%的晚血患者认为晚血医疗救助政策是项好政策,但政策的知晓率在对照组中仅为51.5%,知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卫生工作人员;医疗救助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且改善程度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持续的医疗救助有助于晚血患者生命质量的明显提高,但尚需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加强医疗救助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王英  宫相聪 《中国药房》2011,(13):1226-1228
目的:为血吸虫病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文献,综述了蛋白质疫苗、核酸疫苗和混合疫苗共3类血吸虫病疫苗的研究现状。结果:蛋白质疫苗候选抗原分子主要包括副肌球蛋白、谷胱甘肽转移酶、钙离子激活蛋白激酶、磷酸丙酮异构酶等,核酸疫苗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疫苗和核糖核酸(RNA)疫苗,混合疫苗包括蛋白(重组蛋白和表位肽)的混合疫苗、DNA的混合疫苗、蛋白与DNA的混合疫苗。结论:寻找新的有效的候选疫苗抗原基因或通过优化组合新抗原分子以提高免疫保护效果,是当前血吸虫病研究的一个重点。基因组学与蛋白组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血吸虫领域研究的广泛应用,将使血吸虫病疫苗研究呈现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无锡、丹阳、泰兴、如东、六合五个县的15个大队的血吸虫病防治效果调查的力法和结果。就调查结果,分析了防治效果,还对粪检、皮试、体检等调查方法作了分析并提出了考核防治效果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病一直捆扰世界上很多国家和人民,危害范围广、时间长。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血吸虫病诊断在免疫学方向上的新发展,介绍了治疗药物、疫苗方面的防治新成果,陈述了关于血吸虫病流行区域的监测和预测的新方法,最后总结了在灭杀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3个主要发展方向,其中生物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黄兰孙 《药学学报》1979,14(11):686-704
前言 关于国内外抗血吸虫病药物化学研究的概况,我们曾在1963年综述过。1974年以来,肖树华、本文作者曾先后综述过国外抗血吸虫病药物研究的进展;国外的L.M.Werbel,E.F.Elslager,S.Ascher和A.Yarinsky,P.J.Islip等亦曾发表了这方面的综述。因此,本文将以汇报尚未经过综述及尚未向外发表过的内容为主,对已经综述过的,将尽量引用上述的文献,避免多所重复。  相似文献   

7.
自七十年代我省成立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EHF)防治研究协作组,开展对EHF的防治和科研工作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EHF的病死率由10%以上降至3%以下。现将近年来我省EHF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病原学研究 198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与江苏省卫生防疫站等单位协作,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血吸虫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于1985年11月16日在南京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委血防、地防领导小组成员、有关县的负责人和血防地防办公室主任、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从事血防工作25年以上的代表共200多人。会上转发中央血防领导小组给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的江阴、丹阳、高淳、泰县、靖江、兴化、海门、泰州市及常州、扬州、南通市郊区等十一个市、县、区  相似文献   

9.
从1918年酒石酸锑钾用于临床治疗血吸虫病以来,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药物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和临床学工作者,进行了很多的工作,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取代锑剂的非锑化合物。迄今为止,筛选的化合物虽估计多达25万个,也发现一些对实验动物防治有效的药物,但能实际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只有很少几种,且仍有不少缺点,说明寻找防治血吸虫病新药的工作还相当艰巨。一、非锑类药物的研究近年来,根据药物的不同作用,把防治血吸虫病的药物分为三种类型(1)预防药物。这类药物是用以防止血吸虫尾蚴进入宿主体内或杀死宿主体内的童虫;(2)抑制排卵药。此类药物不需对虫体产生不可逆的变化,但可抑制雌虫排卵,从而保护施主机体不受虫卵的损害,并防止病原扩散,在流行病学上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3)治疗药物。是指杀死成虫的一  相似文献   

10.
胃血吸虫病     
胃血吸虫病较少见,国内共报告36例。本科于1964年至1979年共发现6例,其中三例并发胃癌已报告。现将3例胃血吸虫病报告于下。例一:男性,39岁,江苏人。主诉:心窝部间歇性疼痛14年,于1964年5月20日入院。患者14年来上腹部间歇性疼痛,饥饿时疼痛较剧,进食后缓解,伴有吐酸,嗳气,近来疼痛加剧,X线钡剂胃透视为:十二指肠球部慢性溃疡。体检:发育正常,神志清晰,眼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部柔软,上腹部有轻压痛,无肿块触及,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化验检查:白血球7800,中性65%,红血球430万,血色素12.5克,尿常规正常。临床诊断:十二指肠珠部慢性溃疡。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血吸虫病药物化学研究工作大部分是以往课题的继续,例如:(一)硫蒽酮(米拉西尔)类;(二)4-氨基甲苯(米拉生)类;(三)四氢喹啉类;(四)三苯甲烷玫瑰苯胺及副玫瑰苯胺类;(五)有机磷化合物类等。在这几类中,值得介绍的有:(1)硫蒽酮(Lucan-thone)的有效代谢产物羟蒽酮(Hycanth-one)的发现;(2)苯并噻喃并吲唑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三、萘二胺类化合物Ⅰ.萘胺偶氮杂环(芳环)化合物萘二胺类化合物是一组新类型的抗血吸虫药物,十年来已合成了500个以上并进行了筛选。Elslager 等从1963年起报导萘胺偶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和动物曼氏血吸  相似文献   

13.
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较为少见,1982~1997年手术中本文发现2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18例、女3例,年龄41~67岁。胃溃疡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例、胃癌9例,21例病灶部位均见血吸虫卵或退变钙化的血吸虫卵沉着并经病理确诊。2讨...  相似文献   

14.
最近十几年来,在血吸虫病的研究中,由于运用了现代免疫学,特别是免疫病理学的有关知识,使我们对血吸虫病的发病学有了新的认识。大量的研究工作证明,免疫病理机制在血吸虫感染所致的各种疾病状态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即血吸虫病的许多组织损伤,并非是由血吸虫及其代谢产物本身对宿主组织的直接毒性作用引起,而是宿主对血吸虫抗原产生不同类型的变态反应的结果。因此有人认为血吸虫病本质上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目前,已经了解人感染血吸虫后发生的许多疾病现象,如尾蚴性皮炎、急性血吸虫病、肝脏慢性纤维阻塞损害和肾脏的损伤等,都和变态反应有关。本文着重介绍有关血吸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免疫病  相似文献   

15.
16.
刘英敏 《河北医药》2012,34(2):288-288
患者,男,58岁,因腹胀痛2d,伴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入院.患者于入院两天前始出现腹胀,无排气排便,未经治疗,继之腹胀痛加重,呕吐1次,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宿食,腹泻2次,为黄稀便,经诊所输液后腹胀痛较前加重而入院.入院时全腹剧痛,伴发热,测体温38℃.查体:一般情况稍差,痛苦病容,心肺正常,腹部稍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下腹为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  相似文献   

17.
急性期血吸虫病在我省文献中报告的不多,现在我们将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1961年所经治的确知感染地点、感染时间并且距感染时间不超过三个月的病例16名。就其临床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全省病情变化及其与螺情变化的关系,我们收集了1970~1983年的有关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居民粪检阳性率的下降情况:本省1970~1983年连年开展血吸虫病查治工作,按全省统一的表式收集和汇总的资料统计,全省居民平均粪检阳性率1970年为8.63%,1983年下降为0.22%,呈逐年下降趋势,根据指数曲线公式y=10~(a+bx),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查治病年数与居民粪检阳性率下降的指数曲线为(?)=10~(2-0.12088x),每年下降的平均速率为24.3%。  相似文献   

19.
《江苏医药》2008,34(11)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是以研究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为特点的集科研、临床为一体从事中医药研究的公益类科研院所。  相似文献   

20.
1985年我们对吴江县原定为尚未治愈的208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进行了鉴别诊断。方法:除病史采集、体检外,以多项实验室检查为主,综合分析。结果:208例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为单纯晚血,计85例(40.9%);第二类为晚血合并乙型肝炎感染,计109例(52.4%);第三类为慢乙肝、肝硬化,计14例(6.7%)。对肝功能试验逐项定性、定量分析,GGT、ALT、AST、MAO 和甘氨酸胆酸的异常比例及均数都以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