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和苯那普利,对照组单用苯那普利,其他治疗方案相同。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功能、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UAER、血压、血脂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UAER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苯那普利在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保护肾脏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A组:13例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肾病(DN).B组:血肌酐(SCr)(110~354)μmol/L的DN10例.2组均给苯那普利5~20mg/d治疗3月,观察血压、尿素氮(BUN)、SC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均有显著变化(P<0.01).A组BUN、SCr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BUN和SCr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苯那普利对DN有明显降低血压和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损害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苯那普利联合应用对 2型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 9例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及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左旋氨氯地平组2 4例 ,苯那普利组 2 3例 ,联合治疗组 2 2例 ;3组分别给予左旋氨氯地平 2 .5 mg、苯那普利 10 m g及苯那普利 10 m g和左旋氨氯地平 2 .5 m g,每日 1次 ,疗程 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变化。结果 两药单独治疗及两药联合应用均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 (P<0 .0 1) ,减少 2 4 h尿白蛋白排出 (P<0 .0 5 ) ,联合治疗降血压和降低尿蛋白的幅度优于单独治疗 (P<0 .0 1)。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且能减少 2 4 h尿蛋白的排泄 ,两药联合治疗可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郭永兵 《中原医刊》2006,33(15):9-11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及黄芪注射液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IgAN)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Lee氏分级≥Ⅲ级伴肾功能不全的IgA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灯盏细辛、黄芪注射液联合苯那普利组(联合组)和苯那普利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①1个月后,联合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1),血白蛋白(A lb)水平升高(P<0.01),疗效优于苯那普利组。②1个月后,联合组BUN有一定程度下降(P<0.01),疗效优于苯那普利组;联合组和单用苯那普利组治疗后SCr比较,联合组明显低于苯那普利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及黄芪注射液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IgAN)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减轻蛋白尿,改善和稳定肾功能,疗效优于单用苯那普利者。  相似文献   

5.
周萍 《吉林医学》2012,33(24):5228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和蛋白尿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肌酐和蛋白尿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缬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其可更好地控制血压及降低尿蛋白排泄,从而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高雄  高鹰  丁雪飞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8):1047-1049
目的:观察小剂量苯那普利和洛沙坦联合治疗非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正常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苯那普利5mg/d+洛沙坦50mg/d)、苯那普利组(苯那普利5mg/d)和洛沙坦组(50mg/d),观察期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血糖(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钾(SK+)。结果: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清钾、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尿蛋白排泄率下降更明显(P<0.05),单独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剂量苯那普利和洛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非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福辛普利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60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4例)和对照组(16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降糖、降压、调节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同时口服福辛普利片剂,观察组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共治疗2周。比较两组血糖指标、尿蛋白及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 h餐后血糖(PB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6/194)、4.8%(8/16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福辛普利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尿蛋白及肾功能,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吕少华 《吉林医学》2012,33(18):3905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苯那普利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单独给予苯那普利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82,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Up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空腹血糖(F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那普利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从多方面延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显著改善肾功能,大大提高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宋秀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238-2239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情况。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应用胰岛素针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在10.0mmol/L以下,两组患者均应用盐酸贝那普利片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140/90mmHg(1mmHg=0.133kPa)以下,治疗组加用黄葵胶囊,2.5g,3次/d,用药12周,比较治疗前及用药4周、8周、12周尿β2微球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白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尿β2微球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Cr)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黄葵胶囊能减少蛋白尿,提高血清肌酐清除率,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氟伐他汀对肾小球硬化大鼠Ⅳ型胶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还原酶抑制剂 ( HCRI)氟伐他汀对肾小球硬化大鼠 型胶原的影响。方法 :用 5 / 6肾切除的方法诱导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 ,氟伐他汀治疗组 ( 2 mg· kg- 1 · d- 1 ) ,苯那普利治疗组 ( 6mg· kg- 1 ·d- 1 )及假手术组。10周时测尿量、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 ( Ccr)、血肌酐、血胆固醇和血甘油三酯。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 型胶原水平表达。结果 :氟伐他汀及苯那普利治疗组尿蛋白及肾组织 型胶原水平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1) ,Ccr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结论 :氟伐他汀可降低蛋白尿 ,减轻肾小球硬化 ,改善肾功能 ,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并不依赖降胆固醇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曲尼司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曲尼司特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脏病理的变化。应用RT-PCR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测定肾组织硫氧还蛋白(Trx)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曲尼司特能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尿蛋白,减轻肾小球纤维化,糖尿病模型组肾组织中Trx表达下降,曲尼司特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Trx的表达上升。结论:曲尼司特可能通过上调糖尿病肾病大鼠组织中Trx的表达,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厄贝沙坦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E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35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用厄贝沙坦,治疗组用厄贝沙坦联合阿魏酸钠,疗程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UAER、SCr、BUN均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魏酸钠能较好减轻肾损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糖肾灵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恶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性别、年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饮食、运动及降糖药物治疗,有效严格地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7.0mmol/L,糖基化血红蛋白〈8%。对照组用洛汀新治疗,治疗组用糖肾灵+洛汀新治疗,疗程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Scr及BUN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Scr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治疗组降低尿蛋白的疗效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恶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苟燕 《河北医学》2016,(12):1948-1951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丹红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寻找理想的治疗方式。方法:选择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24h尿蛋白定量(24h Upro)、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24h Upro、β2-MG、UAER及血清IL-6、IL-18、TNF-α、hs-CRP 水平相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24h Upro、β2-MG、UAER及血清IL-6、IL-18、TNF-α、hs-CRP 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红可以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潘庆敏 《河北医学》2012,18(3):371-373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79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B组27例,C组27例.在达到血糖和血压控制目标且稳定 1 周后,A 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B 组给予替米沙坦,C组联合用药,进行4周临床观察治疗,分别比较三组24h尿微量白蛋白(UAE)、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肌酐(UCr)、空腹血糖(FBG)、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MAP)等指标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的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24h 尿微量白蛋白和MAP等指标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另外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前列地尔组和替米沙坦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71例DN患者中,早期DN组33例,临床DN肾功能正常组21例,临床DN肾衰组17例,每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各治疗组加用川芎嗪静脉点滴,于治疗前后检测血糖、血肌酐、BUN和尿蛋白排泄量。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及X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川芎嗪可使早期DN患者和临床DN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P<0.01),两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5.24%和84.26(P<0.05)。川芎嗪治疗对血肌酐、BUN、血压无显著影响。结论川芎嗪对早期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DN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尿素氮(BUN)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的水平变化及其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间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87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单纯糖尿病组,UAER<30 mg/24 h)75例、B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UAER:30~300 mg/24 h)71例、C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UAER>300 mg/24 h)41例。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4组入选者的血清CysC、β2-MG、Scr、BUN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A、B、C三组的血清CysC、β2-MG、Scr、BU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两组的血清CysC、β2-MG、Scr、BUN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的血清CysC、β2-MG、Scr、BUN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在A、B两组中CysC和β2-MG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Scr和BUN的阳性率(P<0.05);而在C组中CysC、β2-MG、Scr和BUN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C、β2-MG、Scr、BUN间均为正相关性(P<0.05)。 结论 血清CysC、β2-MG、Scr和BUN均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其中CysC、β2-MG在早期诊治中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2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通络方,12周后比较2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及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压、血糖、尿素氮(BUN)、肌酐(Scr)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UAE、CRP、TNF-α水平均降低(P<0.05~0.01),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过程均未出现肾功能恶化。结论 益气养阴通络方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降低炎症因子CRP、TNF-α水平,减少蛋白尿,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微炎症状态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从而延缓了糖尿病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汉黄芩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肾组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髓样相关蛋白8(S100A8)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15mg/kg)、汉黄芩素低、高剂量组(50、100mg/kg),每组12只;模型组、厄贝沙坦组、汉黄芩素低、高剂量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厄贝沙坦组、汉黄芩素低、高剂量组于建模成功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持续给予8周,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试验结束后,测定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糖,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及蛋白免疫印迹(WB)法测定肾脏RAGE、S100A8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BUN、Scr、24h尿蛋白、血糖、肾脏组织RAGE、S100A8 mRNA和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厄贝沙坦组、汉黄芩素低、高剂量组大鼠BUN、Scr、24h尿蛋白、血糖、肾脏组织RAGE、S100A8 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且随着汉黄芩素剂量的增加,汉黄芩素低、高剂量组大鼠BUN、Scr、24h尿蛋白、血糖、肾脏组织RAGE、S100A8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汉黄芩素低、高剂量组大鼠BUN、Scr、24h尿蛋白、血糖、肾脏组织RAGE、S100A8 mRNA和蛋白水平高于厄贝沙坦组(P<0.05)。结论 汉黄芩素对大鼠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汉黄芩素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RAGE、S100A8 mRNA和蛋白产生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氯沙坦与波依定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65例慢性肾衰竭并高血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氯沙坦50 mg/d,波依定10 mg/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20 mg,每天2次,4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Cr)、尿素氮(BUN)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显著下降(t=17.26、11.29,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82,P>0.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含量显著降低(t=9.81、6.47,P<0.01、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t=2.46,P<0.01);治疗组治疗后Cr、BUN明显降低(t=2.69、2.41,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t=0.17、1.65,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t=2.47、2.05,P<0.01)。结论氯沙坦与波依定在降压的同时对慢性肾衰竭并高血压病人肾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