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前言防治煤尘是矿井“一通三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矿井,煤尘事故严重威胁着矿井的生产安全。为了搞好防尘工作,我矿自行设计制造了运输大巷电机车碰撞式机械自动延时水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慕的结构及原理21水取的结构该碰撞式自动延时水幕主要由理杯1、主传动轴2、次传动轴3、止位销4、传动齿轮5、旋塞问齿轮6、旋塞间7、复位杆8、反馈水管9、重力复位水箱10、喷嘴11、进水管12等组成,详见自动延时水幕示意图。22L作原理当电机车由外向里行驶(即空车)时,不需洒水,控杆被电机车碰撞,绕农传动…  相似文献   

2.
姜立国 《煤矿安全》1997,28(10):20-20
<正> 1 前言防治煤尘是矿井"一通三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矿井,尘害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身心健康。为了使防尘水幕便于移动和容易固定,我矿自行设计制造了裸体采掘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井下封闭运输大巷防尘难的难题,通过研究制作净化水幕群集中自动控制装置,在封闭运输大巷每隔50m安设一道净化水幕,每道水幕由电磁阀进行控制,在调度站安设集中控制装置,并将控制装置融入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也能控制水幕群,从而实现水幕群的双向自动控制,既安全,又不影响生产,而且大大提高了净化风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煤矿瓦斯爆炸水幕抑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研制的水幕抑爆系统,并对其抑爆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研究表明,水幕抑爆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有效地抑制井下瓦斯爆炸过程。水幕抑爆系统在喷嘴主要参数、安装方式、水幕间距确定情况下,抑爆效果主要与各装置安装位置、喷雾压力、喷雾强度和水幕带长度有关。水幕抑爆系统的研制,为有效抑制井下瓦斯爆炸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方法,特别是对煤矿发生的二次爆炸或多次爆炸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而且可以降低由于爆炸反应升高的环境温度,保护水幕设施后的人员和设备,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的二次爆炸。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消防水幕系统的火灾延续时间,通过对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关于该问题不同的规定,结合消防水幕系统在消防中所起的作用,提出水幕系统设计的火灾延续时间应该为3 h。  相似文献   

6.
以自激式水幕除尘器为研究对象,对影响除尘效率的3个相关参数(风机运行频率、节流板开度和液位高度)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考虑风机运行频率和节流板开度的交互作用,设计3因素4水平的除尘效率正交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寻找除尘器性能的最佳状态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传统水幕净化风流技术存在的缺陷,木瓜煤矿引入智能负压风水联动除尘净化水幕技术,并用于现场。实践表明,智能负压风水联动除尘净化水幕在性能及管理方面均优于传统水幕净化风流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煤矿除尘水幕是矿井生产中用于灭尘的一种方法,其使用效果对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针对除尘水幕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技术改造后,实现了除尘水幕的自动控制,不仅净化了空气,还进一步提高了防尘效果。  相似文献   

9.
薛少谦 《煤矿安全》2013,44(3):103-105
为了控制煤矿频发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提出了一种基于细水雾的用于抑制瓦斯煤尘爆炸传播的自动水幕抑燃抑爆系统。系统由传感器、控制仪、快速触发装置、水幕设施及供水系统5部分组成。阐述了系统的原理及功能,并从技术上论述了各组成部分的实现方式。对研究的系统样机,测试实验了系统能够抑制瓦斯煤尘爆炸的关键技术指标:动作时间。  相似文献   

10.
张亚英 《建井技术》2003,24(3):36-39
介绍了京西某百货商场扩建工程基坑降水、护坡、隔水幕组合体系的设计、施工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中关铁矿堵水帷幕内外水位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冬  袁雪涛  常宏 《金属矿山》2016,45(5):31-35
中关铁矿位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透水性强的奥陶系石灰岩中,该矿在井建期间一直受到严重的水害威胁。在详细分析矿区含水层特征、富水性变化规律及地下水运动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关铁矿堵水帷幕内外的水位随季节及年份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帷幕内外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不仅受区域地下水径流条件和季节更替的影响,还受帷幕本身及帷幕区域内井巷工程施工及疏干排水作用的影响。根据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帷幕内外水位变化规律的宏观认识,提出了矿井建设过程中的突水防治对策:工作面超前探水、修建蓄水水仓、矿坑内进行超阶段疏干及对地下水水位和矿井涌水量的持续观测等。  相似文献   

12.
铜多金属矿帷幕注浆堵水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江西乐平市月形铜多金属矿帷幕注浆堵水工程,主要阐述了矿山发生涌水灾害后治理的方法选择及治理工序,并对注浆法的施工工艺加以研究和推广,同时简单介绍了施工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根据该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性质、预算等限制条件选择高压孔内循环式注浆;下行式分段注浆方式方法。浆材为水泥粉煤灰和水泥粘土浆两种,必要时加入适量水玻璃。最后,通过钻心、压水对比和面波检测确定注浆是否达到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夏冬  常宏 《金属矿山》2015,44(12):157-160
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矿产资源,采用全封闭的注浆堵水帷幕堵截地下水是保证大水矿山正常开采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措施。在井巷施工及矿体开采过程中,需对帷幕内围岩进行疏干排水,随着疏干排水的进行,势必会在帷幕内外形成一定的水力梯度,这将对帷幕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结合中关铁矿注浆堵水帷幕工程,根据矿区的水文地质资料、工程地质资料和钻孔资料,建立堵水帷幕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三维可视化模型和三维力学计算模型,并对帷幕内围岩疏干排水引起的应力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疏干排水使堵水帷幕区域的应力场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疏干排水对西侧和西南侧帷幕的扰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在经历了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高潮期以后,水利设施基岩帷幕灌浆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倡导绿色矿山建设,矿山帷幕注浆技术开始得到重视,国内众多大水矿山已经采用帷幕注浆技术进行防治水,但发展相对滞后,技术标准大多仍参照水利帷幕灌浆。鉴于上述情况,结合帷幕注浆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注浆目的、防渗标准以及注浆参数(孔深、压力、段长等)等方面分析了矿山帷幕注浆与水利基岩帷幕灌浆的差异性,并对矿山帷幕注浆工作提出了建议,矿山帷幕在上述方面具有其独特性,在矿山帷幕注浆规程规范中应当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伊朗TALEGHAN水利枢纽工程发电厂房位于库区左岸山体内,需要承受80 m深水头高度的渗透压力,对地下厂房的防渗要求极高,施工技术难度大。根据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弱透水岩层采用了湿磨水泥进行灌注,取得了较好的灌浆效果。重点介绍了地下厂房四周封闭帷幕灌浆的施工方法,为类似工程的防渗灌浆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万全  何忠明 《矿冶工程》2013,33(5):17-20
采用超前全断面预注浆形成帷幕加固的方法对方斗山超长公路隧道F3断层进行了堵水加固。超前预注浆加固孔呈伞状3圈层、梅花形布设, 内环、中环、外环注浆孔长度分别为15, 20和30 m, 最终形成帷幕加固圈厚度不小于6.0 m。注浆堵水、加固材料采用水玻璃-水泥浆双液浆材, 水泥浆水灰比为(0.8~1.0)∶1, 水泥浆液与水玻璃液体积比为1∶(0.8~1.1), 注浆压力范围值为2.5~6.5 MPa, 浆液凝固时间为110~200 s, 注浆孔直径为91 mm, 当进浆量小于20 L/min时结束注浆。注浆加固顺序为先外后内, 同圈孔先下部后上部间隔施工, 外圈层孔采取前进式注浆、内圈层孔采取后退式注浆。采用全断面超前预注浆方法处理方斗山特长隧道F3断层带后, 经现场监测, 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未见坍塌、突水、突泥现象, 表明采用本加固方案合理可靠, 堵水、加固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填海造陆区地层回填时间短,填料成分多以开山碎石为主,结构松散,空隙大,地下水与海水连通性好,在潮汐作用下,海水的冲刷能力强,在该类地层中施工止水帷幕存在成孔难和浆液难在原处凝固2个技术难题.在详细地分析了施工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后对旋喷桩的成孔工艺和施工顺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合理的改进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8.
喷雾帷幕降尘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细粉尘扬尘过程的复杂多变性以及目前喷雾降尘系统存在的问题, 设计了喷雾帷幕降尘装置。分析了喷雾帷幕降尘机理。选用铁矿粉尘作为实验粉尘, 对喷雾帷幕装置进行了除尘效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该喷雾系统由于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喷雾帷幕, 基本上不受风向的影响, 在有风和无风情况均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该装置对微细粉尘具有良好的降尘效果, 降尘效率达到88%以上。  相似文献   

19.
整体液压钢板桩帷幕是立井施工过流砂时采用的一种非冻结施工创新技术。它利用井壁当"后背",用一组液压千斤顶将U型钢板桩组装成的密封帷幕先压进流砂层后再开挖井筒,确保了井筒安全。介绍了整体液压钢板桩帷幕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