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风景林是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并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为主要目标的森林植被景观;通过对北京香山红叶风景林的历史变迁、基础建设、管理养护、景观规划、文化建设和生态保护等工作的总结,分析了香山红叶风景林的管理策略.结合香山公园对红叶风景林多年的观测和实验记录,对影响黄栌红叶风景林秋季叶色观赏效果的自然条件和相应管理养护措施进行了介绍分析.建议进一步加强风景林的规划和管理,发挥风景林在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龙岗区生态风景林的现状,进行了龙岗区生态风景林建设必要性、紧迫性论述;提出了龙岗区生态风景林建设的重点、思路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定位以风景旅游为主要功能之一的深圳市仙湖植物 园分布有较大面积的风景林,其质量高低对深圳市和仙湖植物 园的景观风貌优劣产生重要影响。运用群落生态学的相关调查 方法分析和评估风景林的群落演替趋势、结构稳定性、景观动 态变化等。研究结果显示,仙湖植物园风景林呈现退化趋势、 群落结构简单、乔灌木断层现象严重、植物多样性低、植物群 落中缺乏潜在优质的演替建群树种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仙湖植 物园风景林的景观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仙湖植物园风景 林景观质量更新的原则和策略、目标与措施、建群树种选择及 群落的构建模式,以期为仙湖植物园及其他风景林提质更新提 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究海南岛海岸聚落景观的适应性特征,选取东西海岸85个聚落样本,基于审美适应性理论,从地理、气候、材料三个方面对其自然适应性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总结。发现两岸聚落景观在宏观层面上体现了对地理条件的适应,在中、微观层面上气候条件则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揭示海南岛两岸聚落景观的自然适应性分异,为海岸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南京市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为研究对象,对景观视觉质量展开评价,分析影响视觉质量的因子及核心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把影响因子转化成核心特征指数;结合眼动分析图和特征指数分析影响风景林视觉质量的核心因素。影响视觉质量的特征指数分别为:风景林近自然度、地域文化特征、色彩丰富度、乔木易识别特征以及林内空间感。风景林近自然度、地域文化特征以及色彩丰富度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最为重要。以期能够对风景林的经营管理以及植物景观营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清水湾位于素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海南岛的东南部,距三亚市不到40km,是海南岛东南海岸的综合性高端度假区域。整个区域由雅居乐地产主要开发,美国WATG设计公司负责总体规划,沿超长的景观大道和12km海岸规划并设计了6家国际超五星级度假酒店。莱佛士度假酒店依湾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消息     
1.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专业委员会与国家科委海洋组海岸河口分组、中国港口协会规划发展委员会,于今年4月20至24日在海南岛海口市联合召开了海南港口开发建设咨询会。参加会议的有规划、科研、设计、工程、大专院校和港口营运等部门47个单位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深圳生态风景林树种选择与示范林营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涛  李刚 《中国园林》1999,15(4):44-46
生态风景林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跨世纪绿色工程,是城市背景山地园林建设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论述了生态风景林的概念,功能和树种选择原则,并结合深圳的森林植被现状,探讨了生态风景林示范林营造,树种规划,营林措施和预期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9.
广东珠海荷包岛海岸沙生植物综合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岸沙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对海岸沙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珠海荷包岛61种沙生植物的适应性、观赏特性、应用价值、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分析。据最终评价得分,将各树种划分为:Ⅰ级(85分)、Ⅱ级(80~85分)、Ⅲ级(75~79分)、Ⅳ级(75分)4个等级。筛选时,乔灌木得分大于80分,草本得分大于75分,共筛选出47种本地沙生植物。另外,结合本地沙生植物与华南滨海地区常见优良沙生植物,对荷包岛沙岸植物配置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可为荷包岛海岸及邻近海岛的海岸沙地生态景观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漂植物是滨海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通过野外调查与文献查阅,对海南省海口市、文昌市、三亚市等海岸带的海漂植物组成、观赏特性、生态适应性,以及园林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滨海地区海漂植物包含35科52属59种,其中乔木所占比重较大,共31种,占总数的52.5%。灌木、藤本、草本总数分别为12种、7种和9种;按生境分为滨海沙岸、岩岸、红树林、海岸林4个类型,有些植物具有多种生境适应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海漂植物园林景观应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筛选出30种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种类,推荐应用于园林景观营造以及滨海生态恢复中。  相似文献   

11.
城镇园林植物规划方法及其应用(4)--热带植物配植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鉴不同的气候条件及生境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群落,师法自然,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介绍了各类型热带专类园常用的植物、配植方式及其组成结构,并例举了常见热带雨林景观的景点及其群落配植,供设计热带植物景观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滨海景观带是指城市临海的、海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具有一定景观价值的特定区域。植物对改善其生态环境,软化、强调或衬托硬质景观,提高景观带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山东省六座基岩海岸城市景观带内,园林植物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植物造景中的种植设计,不能单独追求艺术效果而不顾植物生长习性的要求,应因地制宜,选择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的植物种类,否则植物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达不到造景的要求.例举适合热带地区及南亚热带地区生长的数百种植物,以供种植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多肉植物的园林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春 《福建建筑》2014,(7):24-27
多肉植物因其色彩丰富、体态丰盈、纹理多样、管理粗放、生态适应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园艺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本文介绍了多肉植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讨论了多肉植物的园林应用现状,目前主要应用在盆栽观赏、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及普通园林绿化。本文还结合工程实例及国外应用案例探讨了多肉植物在园林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广力度不足、缺乏规模化生产)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王其优  蔡捷 《城市规划》1993,17(5):35-40
海口市面临琼州海峡。海峡沿线是建立海口优良城市形象的开端,是海口热带风情环境体系的龙头,为此,作者就海口市城市设计工作提出了如下建议:对滨海湾一带进行景观设计;建立连续的公共性滨海绿带;以滨海绿带为开端向海口市区广大腹地延伸绿化空间,形成海口市热带风情环境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沿海发达地区,村庄人口多元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本文在分析传统农村社会与其景观特性的基础上,针对村庄人口多元化所衍生的多样化的景观诉求,秉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思路,以浙江省余姚市杜徐岙村为例,探讨了人口多元化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华中地区野生乡土地被植物资源及其利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华中地区观赏及应用价值较高的野生乡土地被植物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其生活型、生境特点和主要观赏特性,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从而指导野生地被植物的引种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重点推荐了几种园林中尚未大量应用的野生乡土地被植物,以期丰富华中地区的地被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8.
广东乡土地被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和层次都很丰富,处于林木下层的地被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通过对广东现有乡土地被植物资源的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对乡土地被植物的应用特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概述。分类介绍了蕨类、草本类、矮灌类和藤蔓类4类乡土地被植物的特点及其在园林中的配置应用。最后,对乡土地被植物的引种研究和园林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沉水植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阐述沉水植物的概念及其在园林水景中的常用种类基础上,综述了沉水植物的生态功能研究进展,并结合杭州西湖西线景观水体建设实例,探讨了沉水植物的配置、建植和养护问题以及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黄陂区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及其利用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郑伟  陈法志  陈龙清 《中国园林》2006,22(10):84-88
对武汉市黄陂区野生园林植物资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发现黄陂区有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158种,根据观赏习性将其分为观赏蕨类、乔木类、灌木类、藤本类、草本类、地被类共6类。对其中观赏特性及开发利用价值突出的植物进行了重点描述,为丰富园林植物种类提供了借鉴。对该区野生园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为武汉地区乡土园林植物的保护性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有意义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