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小鼠待移植皮片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皮肤移植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移植模型,应用较为广泛,以往制取小鼠皮片采用修剪皮法,易剪破皮肤,且皮片厚薄不一,制取时间长。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有效地制取小鼠待移植皮片的方法,以期为进行与皮肤移植相关的医学实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修复示指掌侧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介绍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修复示指掌侧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 用第一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瓣移位及皮片移植修复示指掌侧皮肤缺损5例。皮肤缺损面积为1.5 cm×4.0 cm~3.0 cm×7.0 cm。结果 5例筋膜瓣加植皮均存活,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移位加皮片移植是一种治疗示指掌侧皮肤缺损简单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皮肤混合移植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皮肤混合移植的演变过程 皮肤移植是外科修复皮肤缺失的主要方法之一.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可供移植的自体皮有限,探索相应的皮肤移植技术成为烧伤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1].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自体移植皮片中黑素细胞密度和功能变化的测定,进一步认识黑素细胞密度变化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自体中厚移植皮片黑素细胞中特异性抗原显示黑素细胞,计算表皮中黑素细胞的密度,并与自体正常皮肤对照;利用银染-丽春红法检测自体中厚移植皮片和正常皮肤中黑素含量。结果:自体移植皮片与自体对照正常皮肤中黑素细胞的密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黑色素含量较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的黑色素含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皮片移植后表皮中黑素细胞密度无明显变化,与皮片色素沉着程度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黑皮素1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及黑色素在不同类型自体移植皮片中的表达,并与自身正常皮肤作对照,初步认识MC-1R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的作用。方法取颈部自体皮片移植术后1年的皮片(包括全厚皮片、中厚皮片及刃厚皮片),以及原供区、受区周围皮肤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银染-丽春红法检测自体移植皮片与正常皮肤中MC-1R表达及黑色素含量。结果MC-1R的表达定位于表皮基底部黑色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胞浆;在各类自体移植皮片中均呈阳性表达,皮片愈薄MC-1R表达愈明显;MC-1R在各类移植皮片中的表达与两类正常对照皮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类正常对照皮肤内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类型移植皮片表皮中黑色素含量较两种正常对照皮肤均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同类型移植皮片表皮中黑色素含量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片愈薄,黑色素含量愈多;皮片中黑色素含量与MC-1R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自体移植皮片中黑色素含量与MC-1R表达量呈正相关,MC-1R在自体移植皮片中的高表达能使皮片中黑色素含量增加,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体移植皮片中黑皮素-1受体mR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黑皮素-1受体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T-PCR、Ma sson-Fontana stain方法检测人体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与原供区及受区周围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黑皮素-1受体mRNA的表达及表皮中黑色素的含量,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黑皮素-1受体在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自身正常对照皮肤,其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自体中厚移植皮片表皮中黑色素含量较自身正常对照皮肤表皮中的黑色素含量亦明显增多,其含量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表皮中黑色素的含量与黑皮素-1受体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黑皮素-1受体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游离皮片移植、临近皮瓣转移修复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17例皮瓣坏死的患者。结果:17例皮瓣坏死的病例中,采用游离皮片移植8例,运用背阔肌皮瓣修复2例,临近皮瓣转移修复4例,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修复3例,除1例全厚皮片移植出现小水疱,1例皮瓣转移修复远端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等治疗后Ⅱ期愈合外,其余15例均效果良好。结论: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病例,采用游离皮片移植、临近皮瓣转移、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肘部瘢痕挛缩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肘部烧伤后瘢痕挛缩以往多采用"Z"成形术、游离皮片移植、邻位带蒂扩张皮瓣移植、远位带蒂皮瓣移植甚至游离皮瓣移植[1-4].2004年1月-2009年2月,笔者单位应用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肘部瘢痕挛缩松解创面16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手部皮肤缺损应用掌背动脉皮瓣进行修复,已有报道并取得较好疗效[1-4].我们自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逆行掌背动脉皮瓣移植,修复长条状手指背侧皮肤缺损19例,均成活,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皮肤移植受体在输注供体肝脏非实质细胞 (NPC)诱导免疫耐受过程中 ,白细胞介素 4(IL 4)所起的作用。方法 将 2× 1 0 7个C3H/He (C3H)小鼠的肝脏非实质细胞通过尾静脉输入C57BL/ 6(B6)小鼠的体内 ,48h后B6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2 0 0mg/kg ,1 8d后接受C3H小鼠皮片的移植 ,分别于NPC细胞输注前及输注后 7、1 8、30、60d采血监测IL 4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1 5只接受皮片移植的小鼠 ,其皮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皮片平均存活时间 (70± 1 7.2 )d ,正常对照组其移植皮肤的平均存活时间仅 (1 0± 0 .4)d ,用Elisa法检测NPC输注后不同时期IL 4水平的动态变化发现 ,B6小鼠体内血清IL 4水平逐渐升高 ,在长期耐受的小鼠中 ,其水平增加尤其显著 ,甚至成倍的提高。结论 IL 4水平的升高对于诱导和保持免疫耐受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黑皮素受体-1在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检测MC - 1R在自体移植皮片中的表达 ,并与自身正常皮肤作对照 ,初步认识MC - 1R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与供区及受区周围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MC - 1R的表达 ,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C - 1R的表达定位于表皮基底部黑素细胞、角朊细胞的胞浆及胞膜 ,在大部分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呈强阳性表达 ,其强阳性表达率为 6 7.7% ,与在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MC - 1R在受区周围与供区正常对照皮肤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MC - 1R在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的表达较在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显著增高 ,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α-黑素细胞刺激素在自体移植皮片中的mRNA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初步探索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stimulatinghormone,α-MSH)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的作用。方法标本取自颈部自体中厚移植皮片术后1年,局部需再次矫正的18例患者。在切取颈部自体中厚移植皮片同时于每例移植皮片受区及原供区腹部周围分别切取正常皮肤作对照,切取范围1.0cm×0.5cm。分别利用RT-PCR、银染-丽春红染色法计算自体中厚移植皮片、原供区及受区周围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α-MSHmRNA电泳条带及表皮的灰度值,测定各组中α-MSHmRNA的半定量表达及黑色素的含量。结果α-MSH在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自体正常对照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中厚移植皮片表皮中黑色素含量较自体正常对照皮肤表皮中的黑色素含量明显增多,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表皮中黑色素的含量与α-MSH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α-MSH在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的表达较在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显著增高,致皮片中黑色素含量升高,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信息动态     
由于烧伤等原因产生的瘢痕区域常常出现散在或成片色素脱失,色素脱失部位表现为白斑.面颈、手部等暴露部位的白斑严重影响患者容貌,皮肤白斑,外观与白癜风相似,目前还缺乏有针对性的特效方法,临床上常使用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1].自体表皮移植治疗该疾病有较好的效果[2-3],但采用手术植皮打包固定方法存在皮片移位、压力性皮片缺血受损等,从而使手术效果受到影响.2010年3月~2013年12月,笔者对31例医用胶固定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瘢痕色素脱失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面积烧伤常规的治疗方法有自体、异体(种)皮移植,但自体皮来源有限,异体(种)皮移植存在一定的免疫排斥反应且易造成新创面,使深层皮肤缺损,出现瘢痕、感染的概率较大,因此一次性快速覆盖皮肤创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heinwald和Green[1]曾将培养的上皮细胞膜片应用于临床,成功封闭了大面积烧伤创面,但是由于缺乏真皮组织不易操作,创面愈合后存在上皮较薄、易破溃及表皮细胞膜片培养时间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第二、三、四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背动脉为知名小动脉,但由于外径细小,显微吻合较困难,难以用作游离皮瓣移植,因此开发利用较晚[1].2000年5月-2007年10月,我院应用第二、三、四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指皮肤缺损57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李守聚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1484-1486
目的:探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及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创面及其愈合后皮肤的外形和功能。方法: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片组成复合皮移植,以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作为对照,采用一步移植法治疗切痂后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及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共56例患者60处创面,观察术后皮片的成活情况、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并随访。结果:60处创面全部愈合,移植皮片生长良好,瘢痕增生不明显,未见明显挛缩,皮肤弹性较好。在6~12个月的观察期内,自体刃厚皮片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移植后,功能和形态优于单纯自体刃厚皮片移植;随访2年复合移植未发现明显的排异反应。结论: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及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良好,无瘢痕增生,皮肤外观功能满意,无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中皮肤缺如和术后皮肤坏死的植皮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全厚或中厚自体皮移植、缝线打包加压固定法用于手术中皮肤缺如17例,中厚、刃厚皮片邮票状植皮用于手术后皮肤坏死6例。结果:乳腺癌术中即刻全厚及中厚自体皮移植全部成活,术后坏死组织切除及肉芽创面移植中厚或刃厚自体皮95%成活。结论:乳腺癌术中、术后皮肤缺如或坏死,采用全厚、中厚、刃厚自体皮肤移植加缝线打包法,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及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创面及其愈合后皮肤的外形和功能。方法: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片组成复合皮移植,以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作为对照,采用一步移植法治疗切痂后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及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共56例患者60处创面,观察术后皮片的成活情况、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并随访。结果:60处创面全部愈合,移植皮片生长良好,瘢痕增生不明显,未见明显挛缩,皮肤弹性较好。在6~12个月的观察期内,自体刃厚皮片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移植后,功能和形态优于单纯自体刃厚皮片移植;随访2年复合移植未发现明显的排异反应。结论: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及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良好,无瘢痕增生,皮肤外观功能满意,无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染色体特异性分析方法鉴定去分化表皮干细胞的来源。方法:包皮皮片去除皮下脂肪后,中性蛋白酶消化过夜,分离表皮和真皮。分离的表皮片用Ⅳ型胶原反复粘贴并冲洗去除表皮干细胞。处理后的表皮片经免疫组化鉴定无表皮干细胞后移植到雌性BALB/c裸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5d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皮片内角蛋白10(CK10)、CK19和β1整合素的表达,然后用Ⅳ型胶原粘贴法分离皮片内去分化来源的表皮干细胞,并采用PCR的方法检测去分化细胞内的Y染色体。结果:未经处理的表皮片基底部细胞呈CK10染色阴性,CK19和β1整合素染色阳性;Ⅳ型胶原处理后的表皮片内细胞全呈CK10染色阳性。而去基底皮片移植后5d,在皮片的基底侧重新出现CK10染色阴性、CK19和β1整合素染色阳性的细胞。Ⅳ型胶原粘贴分离去分化来源的表皮干细胞,结果表明,移植皮片组在10min内约有4.56%的贴壁细胞出现,而未移植皮片组3h内无贴壁细胞出现。PCR分析结果显示在上述贴壁细胞内能检测到Y染色体的特异序列,而宿主来源的组织检测不到。结论:去分化表皮干细胞来源于移植皮片内成熟表皮细胞的去分化,而非宿主体内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撕脱皮肤反取薄中厚皮片与常规切取薄中厚皮片在治疗皮肤撕脱伤中的移植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就诊的52例四肢皮肤撕脱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因撕脱皮肤毁损严重无法利用,只能采用常规切取薄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撕脱伤创面,其余29例利用撕脱皮肤反取制备薄中厚皮片,全部薄中厚皮片打孔直径1cm,术后均采取加压包扎。结果:所有移植皮片均成活,常规切取薄中厚皮片移植的23例患者中,Ⅰ期愈合者21例,Ⅰ期愈合率为91.3%;撕脱皮肤反取薄中厚皮片的29例患者中,Ⅰ期愈合者24例,Ⅰ期愈合率为82.8%。结论:常规切取薄中厚皮片移植与撕脱皮肤反取薄中厚皮片移植的Ⅰ期愈合率相仿,临床应尽可能利用撕脱皮肤反取制备薄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撕脱伤创面,如撕脱皮肤难以利用则应选用薄中厚皮片移植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