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行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44例接受完全血运重建,B组63例接受部分血运重建,比较两组近远期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近期非致死性AMI、急诊CABG、死亡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非致死性AMI、再狭窄率、再次血运重建、死亡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远期心绞痛复发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并不会明显降低高龄冠心病患者的近远期预后,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趋化因子CCL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以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CHD组,n=44)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n=44)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CCL5、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采用Gensini评分评价CHD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临床症状分级采用加拿大心血管协会(CCS)分级法,分析CHD组血清CCL5、hs-CRP水平与病变程度及临床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组血清CCL5((42.5±8.21)vs(88.1±10.21)μg/L,P0.05)、hs-CRP((0.45±0.14)vs(5.42±2.13)mg/L,P0.05)水平显著升高;CHD组血清CCL5、hs-CRP水平与病变血管数量、Gensini评分及CCS分级呈正相关(P0.05);此外,血清水平CCL5与hs-CRP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CCL5水平升高,与冠脉病变程度及临床分级呈正相关,可作为冠脉病变程度预测和CHD筛查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患者为冠心病组(A组,80例);其中,单支病变亚组36例(A1组),多支病变亚组44例(A2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患者为对照组(C组,75例)。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计算ApoB与ApoAI的比值(ApoB/ApoAI)。结果 A组ApoB水平和ApoB/ApoAI比值均高于C组[(0.74±0.18)g/L vs.(0.66±0.16)g/L和(0.67±0.19)vs.(0.60±0.19)](P<0.05)。A2组LDL-C水平高于A1组[(3.05±0.84)mmol/L vs.(2.55±0.75)mmol/L](P<0.05)。结论 ApoB水平及ApoB/ApoAI比值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LDL-C水平对于判断冠脉病变的范围则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任民  杨兴盛  吕树铮 《河北医药》2012,34(16):2461-2463
目的 研究药物洗脱支架(DES)和CABG比较治疗三支病变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09年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血管重运的患者340例,根据血运重建方式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组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组.比较2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冠脉三支病变CABG与PCI两种血运重建方式比较,CABG手术病死率高于PCI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MACCE、病死率、MI、猝中、血运重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比较,PCI组与CABG组MACCE发生率、病死率、MI、猝中率、再次血运重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三支病变CABG与PCI两种血运重建方式治疗后,患者的1年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5.
雷文青 《淮海医药》2016,(4):425-426
目的:探究高龄冠心病患者脂类代谢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近年收治的152例疑似冠心病(CHD)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结果:CHD组LP(a),AIP,LP(a)/HDL-C和n HDL-C的水平均高于非CHD组(P值均<0.05)。CHD组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及Gensini积分与LP(a),AIP,LP(a)/HDL-C和n HDL-C呈正相关(P<0.05);均与HDL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中高HDL-C水平可延缓冠心病进展,LP(a),AIP,LP(a)/HDL-C和n HDL-C可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情进展及危险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龄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PC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比较高龄老年组(>75岁98例)与年轻组(<60岁79例)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PCI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PCI术后6个月~2年内主要心脏事件(MACE)和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高龄老年组(43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比例高于年轻组(27例),多支及复杂病变高于年轻组;其介入即刻治疗成功率(95.31%)与年轻组(97.28%)相似;住院期间及远期随访严重不良心脏事件(30.16%)高于年轻组(6.45%)。高龄老年组完全血运重建的比例低于年轻组。结论高龄老年CHD患者可以耐受PCI,PCI成功率、生存率与年轻患者相当,高龄并不是PCI的禁忌证,且高龄CHD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可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特征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分析186例静息心电图正常冠心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冠脉病变情况,并与同期230例静息心电图异常冠心病患者相比较.结果 与静息心电图异常冠心病患者相比,静息心电图正常冠心病患者以单支病变多见[51.6%(96/186)对36.7%(82/230).P=0.039],多血管病变较少[48.4%(90/186)对64.3%(148/230),P=0.042],平均冠脉病变支数较少(1.67±0.80 vs 1.95±0.85,P=0.006),Gensini积分低(38.1±30.78 vs 54.44±38.79,P<0.001).在96例单支病变中,以前降支病变多见[65.6%(63/96)];在90例多血管病变中,有65例(72.2%)心肌缺血部位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一致.结论 静息心电图正常冠心病患者以单支血管病变多见;静息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多为多血管病变,且心肌缺血部位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冠心病3支病变患者急诊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 PCI)完全血运重建的近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初步探讨冠心病3支病变患者介入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冠心病3支病变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冠脉病变特点、PCI资料和住院期间事件.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完全血运重建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影响因素.随访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多种危险因素冠心病3支病变患者1个月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大.结论 冠心病3支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主要适用于危险因素较少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技术临床特点.方法 本院2011 年8 月~2012 年7 月收治的54 例进行冠脉造影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A 组,同期进行冠脉造影的60 例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B 组,对两组患者的冠脉造影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 组中冠脉造影表现为C 型病变几率明显高于B 组患者,B 组的冠脉造影表现为A 型病变的几率明显高于A 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多呈弥漫性,患者多表现出高血压、高血脂、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冠脉特点,并观察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接收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78例,参照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情况,将其分为非DM组(42例)与DM组(36例),进而分析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特点,并观察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造影与治疗后的结果显示,DM组患者的病变范围更为广泛,且钙化程度较之于非DM组更为严重,弥漫性病变、三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M组;DM组再次血运重建率、支架内再狭窄率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高(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较为复杂,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与支架内再狭窄率均较高,故而应给予患者强化血运重建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住院与临床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212例高龄(年龄〉75岁)患者,根据血运重建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PCI支架组149例和CABG组63例,记录其临床与造影特征、血运重建情况和住院临床结果等资料,并进行临床随访。主要观察终点为住院与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CABG组相比,PCI组的院内MACCE发生率较低(2.0%vs12.7%,χ2=10.3,P〈0.05);院内死亡率较低(2.O%V87.9%,χ^2=4.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BG组院内MACCE发生的风险显著高于PCI组(P〈0.05)。平均随访19个月(中位时间579d)显示,2组MACCE(17.2%VS13.7%,P=0.57)、再次血运重建(P〉0.05)、卒中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与CABG组相比,PCI组随访期间MACCE风险较低(P〈0.05)。结论与CABG相比,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院内及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胱抑素C(Cys C)、血清脂蛋白(a)[Lp(a)]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湖北省鄂钢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PCI治疗的184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PCI术后6个月内是否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分为未狭窄组(145例)和再狭窄组(39例), 其中男96例, 女88例, 年龄(65.1±7.7)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基础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卒中)、术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支架长度、支架直径等资料;患者入院时,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SAA、Cys C、Lp(a)水平, 采用全自动血生化仪检测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采用超声心动图监测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判断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具体位置。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CHD患者PCI后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绝经后女性性激素、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及支架植入术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绝经2年以上初诊为冠心病并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女性患者134例,按有无冠心病分为冠心病组(86例)及对照组(48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冠心病组分为:冠心病A组(23例)﹑冠心病B组(36例)、冠心病C组(25例)。同时按支架植入与否分为:支架组(PCI组,50例),造影组(CAG组,36例)。检测并分析所有患者造影或支架植入前后血雌二醇(E2)、睾酮(T)、IL-6水平。结果 ①冠心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E2、E2/T明显降低,IL-6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冠心病A、B、C三组E2/T值逐渐降低,IL-6水平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支架植入组与造影组相比,IL-6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IL-6、E2/T高度相关;血管损伤可诱发血IL-6水平快速升高;保持E2/T的平衡可能有利于抑制冠状动脉的炎症活动。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合并血糖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血糖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23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血糖异常组114例,血糖正常组122例,对其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吸烟史、体质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糖异常组高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载脂蛋白B水平均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或P〈0.01);血糖异常组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重,中、重度狭窄及多支病变发生率显著增高(均P〈0.叭)。结论冠心病伴血糖异常患者多同时伴有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其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多支病变增多。  相似文献   

15.
吕磊  罗义  潘宜智  曾冲 《河北医药》2012,34(19):2890-2891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的CD41水平,以及冠脉内介入治疗(PCI)术对CD41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所有患者(包括258例冠心病患者及98例非冠心病患者)的CD41水平。行PCI术者(235例)及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121例)术前及术后2h的CD41水平。结果冠心病者的CD41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CD41水平在PCI术后2h显著高于术前(P<0.05),而在仅行CAG术的患者CD41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活性高于非冠心病者,PCI术可促进血小板激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 100例高龄ACS患者均行冠脉造影证实病变,20例患者行急诊PCI术,80例行择期PCI术,观察近、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临床预后。结果 96例介入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6.0%;靶病变治疗成功率为95.6%(151/158),随访期间发生15例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论高龄ACS患者行PCI术手术成功率高、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7.
吴宗虎  王淑娟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048-2049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氯吡格雷不同疗程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8例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治疗1个月组(A组)34例、氯吡格雷治疗6个月组(B组)34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治疗后B组IL-18和hs—CRP降低更为显著。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毗格雷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炎性因子浓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前术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或收缩功能改善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成功实施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住院患者112例,根据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用累积积分法,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射血分数(EF),A峰、E峰及其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低分组、高分组术后EF值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或〈0.01),且高分组术后EF值改善程度明显高于低分组(P〈0.05),低分组、高分组术前术后E/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成功PCI后无论术前冠状动脉病变轻或重其左心室收缩功能都有明显改善,且对冠状动脉病变相对严重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功能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经验。方法58例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患者中,32例选用多功能导管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检查术,26例选用常规左、右造影导管行冠脉造影检查术。结果58例患者均经桡动脉进行介入诊疗手术。其中32例选用多功能导管成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检查术,其中2例因右桡动脉穿刺困难改由左桡动脉穿刺成功行介入诊疗手术。26例选用常规左、右造影导管行冠脉造影检查术,其中7例发生桡动脉血管痉挛,经处理后3例改为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诊疗手术。结论采用多功能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中具备头软、支撑好、柔韧性好特点,术中减少交换导管等步骤从而减少血管并发症,减少手术时间,有利于介入治疗的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经皮冠状动脉TAXUS支架置入术与心脏外科手术协作研究(SYNTAX)积分、临床SYNTAX积分和残余SYNTAX积分对80岁以上高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因心绞痛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80岁及以上、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199例.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和术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SYNTAX积分和残余SYNTAX积分.根据SYNTAX积分,结合患者的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肌酐清除率计算临床SYNTAX积分.根据3种积分的数值分别按照三分位法将患者分为低分组、中分组和高分组.随访1年,观察3种积分对MACCE(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的预测作用.结果 199例中失访13例,SYNTAX积分低分组62例,中分组63例,高分组61例;残余SYNTAX积分低分组65例,中分组61例,高分组60例;临床SYNTAX积分低分组64例,中分组61例,高分组61例.SYNTAX积分低分、中分、高分组MACCE发生率分别为12.9%(8例),23.8%(15例)和41.0%(25例),高分组患者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分组(P=0.001)和中分组(P=0.040);临床SYNTAX积分低分、中分、高分组MACCE发生率分别为17.2%(11例),21.3%(13例)和39.3%(24例),高分组MACCE发生率也明显高于低分组(P=0.009)和中分组(P=0.040);残余SYNTAX积分低分、中分、高分组主要MACCE发生率分别为20.0%(13例),29.5%(18例)和28.3%(1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YNTAX积分(危险比为1.28,95%置信区间:1.08 ~1.56,P=0.01)及临床SYNTAX积分(危险比为1.07,95%置信区间:1.04~1.10,P=0.01)是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YNTAX积分曲线下面积=0.710(95%置信区间:0.629 ~0.791,P=0.001);临床SYNTAX积分曲线下面积=0.687(95%置信区间:0.597~0.777,P=0.001),二者对MACCE均有预测价值,但是临床SYNTAX积分预测MACCE的准确性低于SYNTAX积分.结论 SYNTAX积分和临床SYNTAX积分对高龄、多支血管病变PCI治疗后1年MACCE有预测作用.虽然考虑了3个重要的临床因素,但是临床SYNTAX积分的预测作用并不优于SYNTAX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