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婕 《新闻实践》2013,(7):47-49
对于主流媒体来说,时政新闻是新闻栏目的“主菜”.随着电视新闻的不断变革,时政新闻的总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仍有许多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时政新闻程序化、严肃化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视传播率和受众到达率.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推进时政新闻改革,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需要从“细节”上寻找突破口,并将这一理念运用于时政新闻的多种报道方式中,以此来实现视听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改革的着力点: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彦 《视听界》2009,(3):96-97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电视时政新闻的总体面貌有了一定改观,但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是时政报道表面化、程式化、严肃化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功能的发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报道的各个方面,是推进时政新闻改革的着力点,是提高时政新闻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是关于时事与政治方面的新闻,也叫政治新闻。时政新闻承担着最为核心的宣传任务,它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和严格的规范性、程序性、时效性,因而时政新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倍受关注。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时政新闻的报道容易陷入程式化和概念化,导致时政新闻受关注却不受欢迎,这在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杨初亮 《新闻实践》2009,(12):56-56
时政新闻可读性差、同质化现象严重,是很多都市类报纸都面临的难题。都市类报纸往往以社会新闻和舆论监督起家,对时政新闻重视不够。但是时政新闻本身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说社会新闻能为一张报纸聚集人气,是本地新闻的重要基础的话,时政新闻就会为一张报纸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今日早报摸索着如何把时政新闻做好看,  相似文献   

5.
刘征 《视听界》2013,(6):109-111
党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给新闻栏目,尤其是时政新闻栏目带来了新的舆论环境,时政新闻栏目可以很大程度地摆脱服务政务会议和活动带来的束缚。时政新闻多得来不及拍、超时的情况将很难出现了。这为时政新闻栏目腾出了时间和空间,让一大批记者重新拥有了自采新闻的可能。但也给时政新闻栏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家港电视台的时政新闻栏目《张家港新闻)),开办27年了,时政新闻一直是这个时长20分钟的栏目最主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各类新闻中,什么类型的新闻离老百姓最远呢?答案是时政新闻。每天的各类新闻中,什么类型的新闻与老百姓最近呢?答案也是时政新闻。这看似一个悖论,但现实就是如此。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最早一批晚报,再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都市报热潮,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一旦杀出一条  相似文献   

7.
李凯 《新闻窗》2007,(5):28-29
时政报道,是对时事、政治等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主要包含会议新闻、领导活动和重大政治社会活动等。如果说社会新闻能为一张报纸聚来人气是本地新闻重要基础的话,那么,时政新闻就会为一张报纸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是一张报纸原创新闻的上层建筑。尤其作为一张党报,假若时政新闻偏弱,那么可以断言,纵然具有党报身份,[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娱乐化之风已经逐渐蔓延到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领域。网络时政新闻更是凭借网络这一推手把娱乐化渗透到了时政新闻的各个角落。在我国时政新闻报道的网媒过分强调例外甚于常规,强调形式过于内容,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时政新闻关系国家大计和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性和政治性,造成了报道的失焦。  相似文献   

9.
谭婷  蔡兴香 《新闻世界》2011,(5):236-237
作为一名时政新闻报道者,收集并掌握有关新闻背景,是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前提。本文对新闻背景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及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借助具体的新闻实例论述在时政新闻中应如何恰当使用新闻背景。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传统的老牌栏目时政新闻受到了民生新闻、娱乐节目和电视剧的强劲冲击,时政新闻如何在民生新闻、娱乐节目的重压下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时政新闻改革一直是中国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时政新闻不能突破,就难言新闻改革的成功。以正面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中最常见的题材和载体,如何在这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一直是电视宣传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时政类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政治敏感性、严肃性等特征,在受众中不是非常地受欢迎,而且目前的情况下,大多数时政类新闻依然走着程序化、公式化的老路,使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陷入尴尬的境地。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地方电视台的创新策略,以求得时政新闻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时政新闻采写制作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多多少少存在一种认识,就是时政新闻是围着领导转的,是为领导服务的,只要领导满意,时政新闻节目就办得成功,就会得到认可。这实际上是对时政新闻理解上的一种误区。时政新闻从根本上来讲,仍然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要以“民”为本。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为重要的题材之一.做好时政新闻是党报编辑的必修课.在如今的媒体竞争中,时政新闻恰恰是党报的"杀手锏".从新闻来源上讲,党报具有某种性质上的"资源垄断性",这也是党报时政新闻权威性的来源.  相似文献   

15.
眼下,不少新闻从业人员已经认识到,时政新闻有点“干巴”。相应地,有不少读对有点“干巴”的时政新闻“不感冒”,以至于敬而远之。但时政新闻本身是具有较强新闻性的,它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原本应该引人注目的时政新闻,却不太受读“待见”,这是一个现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界,在这种大环境下,新闻客户端应运而生,移动终端由此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重要途径,新闻客户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终端影响了人们接受新闻的方式。文本主要介绍了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和互动传播的概念,分析了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的互动传播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措施,以期推动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的互动传播。  相似文献   

17.
时政新闻是党与政府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是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的喉舌,对于服务政务、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有着唯一性作用。随着新闻业务受众中心论这一观念的确立,电视媒体开始将时政新闻的落脚点从宣传向受众需求转变,不少媒体尝试从经济视角进行时政新闻的挖掘与报道。本文将对时政新闻经济视角的定义进行概述,并总结客观事实,阐明进行电视时政新闻经济视角报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所谓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也有人直接把时政新闻定义为关于时事、政治的新闻报道。按照西方新闻学的“硬新闻”的理论,时政新闻也是属于硬新闻的一种,硬新闻是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例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报道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部门一直是报社的重要采访部门,一张报纸的重要新闻也多出自时政新闻部,因此,多数报社对时政新闻记者的要求都比较高。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时政新闻记者,如何能写出好的时政新闻,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时政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四个"基本点",拿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读后能有些许收获。耐心多一点时政新闻记者写的最多的就是会议新闻,会议新闻大同小异,多数都是有材料提供、有重要领导参加。跑时政新闻时间长了,记者也都找到了自己工作的"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前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创新,人民群众对于媒体新闻报道的兴趣也有所增加,因此当前的时政新闻体现出民生关怀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为当前的时政新闻的发展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的优惠条件,同样这也是新闻发展的一种需求,因此当前需要对广播电视时政新闻的设置不断地进行创新,逐渐地促进民生因素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这样可以不断地促进当前广播电视时政新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