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魏丽鸿 《护理研究》2015,(8):997-998
[目的]了解护生灾害救护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培训需求,为相关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结果]只有5.5%的护生了解灾害情况,对灾害救护知识、技能主观和客观掌握情况不一致,客观掌握程度均低于主观掌握程度。65%的人非常需要对灾害救护知识、技能的培训。[结论]护生对灾害相关知识及技能的了解程度欠佳,对灾害救护的培训需求较高,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护生的灾害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前对护理风险的认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护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85名实习前本科护生进行护理风险意识、护理风险认知、对护理风险课程需求调查。[结果]11.8%的护生从未想过护理行业存在护理风险,护理风险认知以护理风险管理得分最低,对护理风险课程的需求高达97.6%。[结论]实习前本科护生护理风险意识差,认知水平低,对护理风险课程需求高,医学院校应加强护理风险教育,提高护生识别、预防及处理护理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丁亚媛 《护理研究》2006,20(7):647-649
[目的]了解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生对开设护理本科课程的意见,优化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级四年制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69.1%的护生认为此专业以四年制为好,47.3%的护生认为毕业实习以7个月~9个月较妥,62.1%的护生要求增加西医类课程,并要求增加人文课程,对当前开设的课程仅《基础护理学》掌握得较好,且大多数护生对目前的就业情况较满意。[结论]中医药院校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课程应突出中医特色,整合中医课程,增设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加强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医务场所暴力的认知及其时暴力防御知识的培训需求,为制订相关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57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医务场所暴力认识不足;护生对暴力防御知识的了解程度低,不同学历护生在沟通技巧的了解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5.43%的护生认为需要进行医务场所暴力防御知识的培训。[结论]医学院校应加强对护生暴力防御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增强护生应对医务场所暴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医务场所暴力的认知及其对暴力防御知识的培训需求,为制订相关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57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医务场所暴力认识不足;护生对暴力防御知识的了解程度低,不同学历护生在沟通技巧的了解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5.43%的护生认为需要进行医务场所暴力防御知识的培训.[结论]医学院校应加强对护生暴力防御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增强护生应对医务场所暴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悦  刘艳 《全科护理》2011,(5):443-444
[目的]了解中专护理实习生护理技能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2007级146名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对自身护理技能评价,同时调查139名带教教师对中专护生技能的评价。[结果]认为其操作能力较好的实习护生占10.96%,带教教师占28.78%;认为其沟通能力好的实习护生占41.10%,带教教师占29.50%;认为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强的实习护生占36.30%,带教教师占33.09%;认为其对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知识的知晓度高的实习护生占23.29%,带教教师占20.14%。[结论]中专实习护生操作能力与沟通能力差、缺乏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知识,为此,在护理教学中要加强护理操作能力的训练,并在教学中渗透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知识以及沟通技巧,以培养实践型、技能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专护理实习生护理技能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2007级146名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对自身护理技能评价,同时调查139名带教教师对中专护生技能的评价。[结果]认为其操作能力较好的实习护生占10.96%,带教教师占28.78%;认为其沟通能力好的实习护生占41.10%,带教教师占29.50%;认为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强的实习护生占36.30%,带教教师占33.09%;认为其对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知识的知晓度高的实习护生占23.29%,带教教师占20.14%。[结论]中专实习护生操作能力与沟通能力差、缺乏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知识,为此,在护理教学中要加强护理操作能力的训练,并在教学中渗透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知识以及沟通技巧,以培养实践型、技能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对核辐射的认知状况及培训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核辐射知识和培训需求测试问卷对某大学2 012级184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对核辐射基础知识各类问题认知不符合者为1.1%~47.8%,完全符合者为4.3%~64.7%。护生培训需求总均分为(2.07±0.55)分,其中"您认为做好核应急准备有必要吗?"得分为(1.71±0.74)分、"您愿意参加核应急救援吗?"得分为(2.40±0.88)分、"您认为进行核应急护理培训及课程学习有必要吗?"得分为(1.77±0.68)分、"您愿意参加核应急护理教育吗?"得分为(2.18±0.76)分。性别、是否了解福岛核事故、平时关注核与辐射事件的发生程度对核辐射培训需求有影响(P0.05)。[结论]本科护生核辐射知识认知水平较低,愿意参加且认为有必要开展核辐射知识教育与护理救治课程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生对灾害的认知程度,为灾害培训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护理专业2年级、3年级本科生对灾害的认知情况。[结果]护生对灾害和中国发生的灾害有一定的关注和了解,对未来应灾态度积极,但对灾害的认知较局限和片面。[结论]学校应加强护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栾海丽  )  赵静  ) 《全科护理》2012,10(21):2005-2006
[目的]了解护生生活护理的认知情况,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120名护生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护生对生活护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结论]学校及临床护理教育者,应加强护生与生活护理有关的理论及技能的教学,从而使护生加深对生活护理的理解,促进护生的职业素质养成。  相似文献   

11.
12.
13.
Nursing theory and nursing ethics are the two main areas of inquiry in nursing scholarship today. Each addresses common themes and each, in its own way, speaks not only about but for nursing. In spite of this commonality there is remarkably little dialogue between them. Both theory and ethics shall benefit from increased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4.
15.
正确应用护理模式和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雁 《上海护理》2007,7(5):5-6
4理解西方护理模式/理论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护理学科常用的模式/理论大多来自于西方社会,在进行护理理论的教学中发现,无论是阅读原文还是翻译为中文的理论,往往会感到文字上生涩,某些概念比较生僻,对照原版文字还会发现翻译上的不一致性,这些都成为我国护理人员理解西方护理理论的障碍。现举几个实例:①Roy在其适应模式中认为相关刺激(contextual stimuli)和固有刺激(residual stim-uli)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刺激,必须在二级评估时加以区分。而这两类刺激的区分往往是理解该理论的难点之一,更容易理解与更容易应用的方式是根据刺激的来源评估患…  相似文献   

16.
17.
正确应用护理模式和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雁 《上海护理》2007,7(4):5-6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护理学作为一门发展中的专业,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的模式和理论。尽管尚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这些模式和理论对护理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正如众多其它学科一样,如何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一直是各学科努力探索的问题,尤其是绝大部分现有的护理模式和理论均来源于西方社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整体护理病区直接、间接护理时间的测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行整体护理病区护理人员工时的测定,了解临床护士工作时间消耗情况.方法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内科、外科、干部病区及其他科中抽取30例病人,用单盲法对其每日的护理干预及各班次内容在调查表中予以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每位病人白斑平均的直接护理时间为88.4min,占58.08%.结论护理部有效的管理、相关部门及时的协调,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从效益角度出发寻求管理途径,以尽可能减少护理人员的间接护理时间,增加直接护理时间,是缓解护理人员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