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结肠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mRNA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和RT-PCR技术检测80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mRNA。结果 8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未见甲基化,80例结肠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出现甲基化者58例,两者相比,P〈0.05。正常结肠组织均可检测到RASSF1A基因mRNA,结肠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者未检测到RASSF1A基因mRNA、未甲基化者可检测到RASSF1A基因mRNA。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结肠癌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均〈0.05)。RASSF1A基因mRNA的表达与结肠癌Dukes分期有关(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出现甲基化,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者RASSF1A基因mRNA表达缺失,这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发生率及DNMT1的表达情况。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发生率、DNMT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相应癌组织(P均〈0.01)。RASSF1A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患者DNMT1阳性表达率与非甲基化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和DNMT1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检测45例老年肺癌患者、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及1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5例老年肺癌患者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15例,检出率为33.3%,而2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15例健康志愿者中检出率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RASSF1A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有更高的检出率,但不同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异常甲基化的频率无明显差异。RASSF1A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分期和治疗干预无显著相关。结论RASSF1A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在老年肺癌患者血清中有着较高的检出率,可能成为肺癌诊断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RASSF1A及RPRM甲基化在广西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发生频率。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30例临床上经病理确诊为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肺癌组)和2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对照组)RASSF1A及RPRM甲基化的状态,建立广西肺鳞状细胞癌相关基因的甲基化谱式。结果肺癌组RASSF1A及RPRM甲基化率分别为83.3%(25/30)和70.0%(21/30),对照组分别为0和10%(2/20),P均〈0.01。结论RASSF1A及RPRM基因DNA甲基化状态的检测有助于准确诊断肺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在胰腺癌细胞株BxPC3及胰腺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其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在胰腺癌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结合重亚硫酸盐的限制性内切酶法(combined bisulfite restriction analysis,COBRA)检测胰腺癌细胞株BxPC3、5例正常胰腺组织、13对胰腺癌及相应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计算其甲基化率.以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dC(5-Aza-2-deoxycitydine)处理BxPC3,观察处理前后甲基化率变化情况及RASSF1A mRNA表达变化.结果 在BxPC3细胞株中,RASSF1A启动子的CpG岛甲基化率为62.90%;正常胰腺、癌旁及癌组织中平均分别为9.14%、53.79%和55.82%.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胰腺癌旁及癌组织的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增高(P值<0.01),而癌旁及癌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BxPC3经5-Aza-dC处理后,RASSF1A的CpG岛甲基化率显著下降至42.50%(P<0.05),同时RASSF1A mRNA表达增强.结论 RASSF1A启动子CpG岛异常甲基化是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早期事件,可能参与胰腺癌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陈林晖  曹俊  林海  邹晓平 《胃肠病学》2011,16(3):150-154
背景:食管上皮内瘤变(EIN)是食管正常或慢性炎症组织向鳞癌转变过程中必经的病理阶段,目前对EIN的发生、发展尚缺乏临床实用的早期评估指标。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基因RASSF1A、MINT31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表达与EIN和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30例食管鳞癌、80例EIN和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的RASSF1A、MINT31甲基化状态,以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BSP)验证MSP结果。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IN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DNMT1蛋白表达。结果:正常食管组织、EIN、食管鳞癌组织中的RASSF1A和MINT31甲基化率分别为5.0%和5.0%、32.5%和26.2%、60.0%和46.7%,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SP方法证实。MSP示RASSFlA甲基化阳性的EIN和食管鳞癌组织。RASSF1A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位点。低级别、高级别EIN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DNMT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5%、55.0%和76.7%,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MT1高表达与RASSF1A甲基化相关,与MINT31甲基化无关。结论:RASSF1A、MINT31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和DNMT1表达上调在EIN和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检测或许有助于EIN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Ras相关结构域家族1A(RASSF1A)基因是近年发现的新型抑癌基因,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探讨其在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47例胃腺癌患者、3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其中16例胃腺癌患者同时留取手术切除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以及术前、术后血标本行对照研究。结果:胃腺癌患者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34.0%(16/47),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患者(3.3%,1/30)和健康对照者(0%)(P〈0.01)。16例胃腺癌组织中5例(31.2%)检测到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其中4例(80.0%)术前、术后血清标本均检测到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转移以及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可望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RUNX3、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胃癌进展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RT-PCR和MSP检测62例胃癌标本及5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RUNX3、RASSF1A基因mRNA表达及甲基化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在RUNX3、RASSF1A甲基化与非甲基化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RUNX3、RASSF1A甲基化与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RUNX3与RASSF1A表达较正常组织均明显降低(0.629±0.461 vs 0.893±0.543,0.653±0.476 vs 0.858±0.581,均P<0.05),且RUNX3与RASSF1A甲基化率均高于正常组织(69.4%VS 26.8%,66.1%vs 23.2%.均P<0.01).胃癌组织中RUNX3、RASSF1A甲基化组mRNA表达量较非甲基化组明显降低(0.545±0.299 vs 0.736±0.291,0.562±0.208 vs 0.674±0.185,均P<0.05).RASSF1A甲基化与肿瘤TNM分期及浸润深度相走RUNX3甲基化与肿瘤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及TNM分期相关(P<0.05).RUNX3甲基化组胃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高于非甲基化组(86.0%vs57.9%),RUNX3甲基化与VEGF表达相关(P<0.05).结论:RUNX3、RASSF1A启动子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表达降低的原因,并与胃癌进展演变相关.RUNX3甲基化可能参与胃癌血管、淋巴管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正常结肠组织和结肠癌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探索其在结肠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RT-PCR分别检测61例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mRNA表达状态。结果结肠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高于正常组织(P〈0.05),所检测出甲基化的样本RUNX3基因mRNA表达明显受到抑制,分化程度越差、临床分期越晚则甲基化率越高,甲基化率与年龄和性别无关。结论结肠癌是一个多基因作用的结果,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检测在结肠癌分子诊断、临床分期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Ras相关结构域家族(RASSF)1A抑癌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RASSF1A mRNA的表达情况,并以正常胃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 RASSF1A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率为45.0%(27/60),高于癌旁组织1.7%(1/60)和正常胃黏膜组织0(0/20),P均〈0.01;RASSF1A mRNA表达缺失与胃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RASSF1A mRNA表达缺失与胃癌发生、进展和转移相关,可作为胃癌诊疗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骨肉瘤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30例骨肉瘤组织及瘤旁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骨肉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甲基化14例(46.7%),瘤旁组织中4例(13.3%),两者比较,P<0.05.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骨肉瘤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有关(P均<0.05).结论 骨肉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高,其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与胃癌中多种抑癌基因表达沉默密切相关。目的:探讨维甲酸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维甲酸受体B(RAR13)、细胞维生素A结合蛋白1(CRBP1)和他扎罗汀诱导基因1(TIG1)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与胃癌的关系。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40例胃癌标本、1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和6株胃癌细胞株的RAR13、CRBPI和TIG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分析i者甲基化状态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1晦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RAR13、CRBP1和TIG1mRNA表达。结果:40例胃癌组织的RAR13、CRBPI和TIG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45.0%、32.5%和57.5%,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均未检测到上述基因甲基化(P〈0.05)。胃癌组织中RAR13的甲基化状态与CRBP1和TIG1的甲基化状态显著相关(P〈0.05),但三者的甲基化状态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启动子区高甲基化胃癌细胞株相应基因mRNA表达缺失或减弱。结论:胃癌组织常发生维甲酸信号通路相关基因RAR13、CRBP1和TIG1启动子区高甲基化,高甲基化可能是相应基因转录失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胃癌组织中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IL MSP)检测39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30例对照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甲基化率及对照组(64.1%vs 7.7%,0%,均P<0.01).胃癌组织中不同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的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MSP法是一种快速、敏感的基因甲基化检测方法,可用于胃癌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胰腺癌的易洛魁族同源盒基因(IRX1)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PCR法检测12例胰腺癌组织及6株胰腺癌细胞株的IRX1 mRNA 表达.基因序列分析IRX1基因启动子区结构.应用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处理胰腺癌细胞,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非甲基化特异性PCR (USP)及实时PCR检测处理前后IRX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IRX1 mRNA表达.结果 胰腺癌组织IRX1 mRNA的表达量为0.31±0.11,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的1.05±0.32(P <0.01).胰腺癌细胞AsPCl、BxPC3、Capan-2、PANC1、PaTu8988和SW1990的IRX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36±0.08、0.34±0.16、0.37±0.11、0.25±0.06、0.31±0.04、0.36±0.02,均显著低于人肾上皮293细胞的1.03±0.28(P<0.05或<0.01).IRX1基因启动子区富含CpG岛.各胰腺癌细胞株IRX1基因启动子CpG岛对应位点均有甲基化,经5-Aza-dC处理后甲基化状态得以逆转,IRX mRNA的表达也得以恢复.结论 胰腺癌的IRX1 mRNA表达下降,与其IRX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NA干扰DNMT1基因对胰腺癌细胞BxPC-3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 TM2000转染DNMT1-siRNA至胰腺癌细胞BxPC-3.实验共分为3组:实验组(转染DNMT1-s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negative-siRNA)和空白对照组(转染脂质体).转染48h后,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DNM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活力;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抑癌基因p16、RASSF1A和ppENK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DNMT1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44.46%±5.98%vs3.74%±1.02%vs5.07%±1.16%,P<0.01).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的p16、RASSF1A和ppENK基因甲基化阳性,而实验组的p16和ppENK基因甲基化阴性,RASSF1A基因部分甲基化.结论:DNMT1基因表达下调后,能抑制胰腺...  相似文献   

16.
苏晓晖  徐惠绵 《山东医药》2011,51(45):49-5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E-cadherin、S100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64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病变组织及15例胃溃疡患者(对照组)正常胃组织中的E-cadherin、S100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二者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38例(59.38%),S100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36例(56.25%);对照组分别为2、2例(13.3%、13.3%)。在胃癌不同大体分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E-cadherin、S100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胃癌组织中的E-cadherin、S100A2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状态与胃癌的分化、转移、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胃癌组织RASSF1A甲基化对其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e M  Xia B  Guo QS  Zhou F  Zhang XL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2):1008-1012
目的研究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对胃癌组织中RASSF1A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RT-PCR方法检测54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mRNA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RASSF1A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Westernblot方法检测20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蛋白表达。结果(1)RASSF1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中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A值分别为0·2589±0·2407比0·5448±0·2971,P<0·0001;0·1874±0·0737比0·6654±0·2201,P<0·0001);(2)RASSF1A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频率分别为66·7%和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在胃癌组织中,甲基化组RASSF1A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0·1384±0·1142比0·5018±0·2463,P<0·0001)。结论胃癌组织RASSF1AmRNA和蛋白表达缺失或低下,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增高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袁昌劲  唐求  王辉  陈锐 《山东医药》2011,51(14):3-5
目的观察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用低、中、高浓度5-Aza-CdR处理AGS,对照组不处理。CCK-8检测AGS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AGS细胞周期及凋亡率,MSP检测AGS中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GS中的DAPKmRNA及其蛋白。结果低、中、高浓度组AGS细胞增殖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均〈0.05)。5-Aza-CdR使AGS细胞停滞在G0/G1期(P均〈0.05),细胞凋亡率增加(P均〈0.05)。对照组DAPK基因启动子表现甲基化状态,低、中、高浓度组DAPK基因启动子被逆转成未甲基化状态。低、中、高浓度组AGS细胞DAPK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5-Aza-CdR可抑制AGS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可能与逆转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使其重新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SH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初治DLBCL患者骨髓标本37例,以正常骨髓标本20例作为对照,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SHP-1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状态,动态监测研究组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活检及SHP-1基因甲基化状态,并随访观察。结果20例正常骨髓SH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均为非甲基化状态,37例DLBCL患者骨髓11例检出SH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两者甲基化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甲基化组和非甲基化组接受3个疗程CHOP后的缓解率及1a复发率,Ⅲ/Ⅳ期病例甲基化组缓解率低于非甲基化组,1a复发率高于非甲基化组(P〈0.05);随访期间,共12例患者最终出现骨髓SHP.1基因甲基化,其中4例经骨髓活检证实存在淋巴瘤细胞骨髓浸润,其他25例患者最终未出现骨髓SHP-1基因甲基化,且骨髓活检均未发现淋巴瘤细胞浸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HP-1基因甲基化与骨髓受累相符率达33.3%。结论SHP-1基因甲基化检测可能为预测DLBCL患者预后和复发倾向及早期评价DLBCL骨髓受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Rap1A DNA甲基化在同型半胱氨酸(Hcy)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Hcy 0μmol/L)和不同浓度的Hcy(20,40,60,80,100μmol/L)干预组,24 h后用XTT检测细胞活力;Edu检测细胞增殖情况;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ap1A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Rap1A启动子区甲基化改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ap1A的变化;将Rap1A干扰腺病毒转染RAW264.7细胞并用Hcy刺激,检测Rap1A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及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Hcy干预细胞后,细胞活力增强,其中100μmol/L Hcy浓度最为明显(P0.01),且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增加(P0.01);经Hcy刺激后,细胞Rap1A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降低(P0.01);干扰Rap1A的表达后能够部分逆转Hcy所致的细胞增殖(P0.01)。结论 Rap1A启动子区低甲基化介导了Hcy导致的RAW264.7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