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在胃肠道穿孔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在胃肠道穿孔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成人胃肠道穿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胃、十二指肠球部穿孔9例,十二指肠腹膜后段穿孔1例,空回肠穿孔4例,阑尾炎穿孔1例,结肠癌伴穿孔1例。CT表现为:气腹、腹膜腔及腹膜后间隙积液、穿孔部位局限性肠壁增厚和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结论CT不仅能确定有无胃肠道穿孔,而且能初步判断其穿孔部位。其中局限性肠壁增厚及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邻近腹腔、腹膜后间隙积液为诊断穿孔部位较为特异性的征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螺旋CT在早期胃肠道穿孔中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早期胃肠道穿孔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腹部X线检查和双层螺旋CT扫描,比较和观察两种方法诊断结果以及患者肠壁增厚、腹腔游离气体、腹腔及腹膜后腔积液在两种方法中显示情况。结果腔积气20例(66.7%)、腹腔积液6例(20%)、腹腔脓肿2例(6.7%)、有其他并发症者2例(6.7%)。结论依据SCT征象对胃肠的道穿孔部位可在术前做出较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憩室穿孔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收治的十二指肠憩室穿孔5例临床经验。结果十二指肠穿孔行单纯修补加外引流2例,修补加十二指肠造口加外引流2例,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5例均痊愈。结论十二指肠穿孔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处理非常重要,十二指肠修补加外引流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是较实用的手术。十二指肠憩室的并发症极少发生,但可以较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憩室炎伴穿孔,因为憩室通常位于腹膜后腔,所以症状的发展常呈隐匿性,会贻误诊断。  相似文献   

4.
迷误性气腹     
临床上所见的腹膜腔内游离气体多为空腔内脏穿孔的征象,这些病例通常具有化学性或感染性腹膜刺激征象,需要紧急进行外科治疗。然而有些腹膜腔内游离气体并非由于空腔内脏穿孔所致,其腹膜刺激征象轻微或完全没有,这类气腹称为自发性气腹,特发性气腹,无症状自发性气腹,“内科”气腹和非外科气腹等。此外于少见情况下腹膜腔内并无游离气体存在,而将某些酷似气腹的偶发的X线阴影或其他疾病的X线所见误认为气腹,这类气腹称为假性气腹。Chandler把非  相似文献   

5.
腹膜后肿瘤包括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继发性腹膜后肿瘤及腹膜后脏器来源的肿瘤。腹膜后腔隙是一巨大、潜在的腔隙,由于位置特殊,肿瘤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随肿瘤体积增大累及或者压迫周围脏器,可出现相应压迫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较困难[1],而当发现时肿瘤往往巨大,并常侵犯邻近脏器,造成手术难度增大。收集我科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3例行手术治疗的腹膜后巨大肿瘤(肿瘤直径>10 cm)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体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庞业勤 《北方药学》2011,8(5):73-7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早期胃肠道穿孔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的早期胃肠道穿孔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双层螺旋CT扫描和腹部X线检查,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以及患者腹腔游离气体、肠壁增厚、腹腔及腹膜后腔积液在两种方法中的显示情况。结果:X线检查准确率为64.3%,螺旋CT检查准确率为89.3%,螺旋CT扫描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二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6,P〈0.01);患者腹腔游离气体、肠壁增厚、腹腔及腹膜后积液的显示情况在螺旋CT扫描检查中更清晰和明确,二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在诊断早期胃肠道穿孔中准确率较高,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及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病情预后情况,其扫描层次清晰、分辨率高、诊断准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穿孔组与非穿孔组各35例,分析两组CT表现。结果穿孔组阑尾平均直径(13.28±3.59)mm、阑尾腔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盆腔炎改变、阑尾周围炎(轻-重)、阑尾周围炎(中-重)(8.57%、25.71%、17.14%、54.29%、62.86%、100%、85.71%)明显高于非穿孔组(P<0.05)。结论 CT是诊断穿孔性阑尾炎的一种有效以及快速的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鉴别与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腹膜后囊性肿物为位于腹膜后腔,但不生长在腹膜后的主要器官上,发病率低[1]。随着CT在临床中的应用,使得腹膜后囊性肿物的检出率提高,但由于分类较多,给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本院曾遇到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腹膜腔转移性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999—12~2002—08有完整资料临床并经病理证实的32例腹膜腔转移肿瘤的CT扫描,结合文献报道,腹膜腔转移性肿瘤的主要CT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CT解剖拾零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肝从正中向右前移位,脾从正中向左前移位。这些脏器和连接它们的系膜韧带在生长增大和旋转移位的过程中把腹腔后部和后腹膜腔分成多个间隙。了解腹腔后部的间隙和积液及后腹膜腔的间隙和积液,对诊断疾病有很大帮助,现叙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胡蜀丹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160+163-160,163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本组患者明确诊断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是禁饮食、持续性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给予营养支持、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等。手术治疗主要是穿孔修补术,其次是胃大部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结果:49例患者行穿孔修补术,12例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7例患者切口发生脂肪液化、感染等,胃排空障碍3例,没有发生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无一例死亡,患者均治愈。保守治疗共17例,患者均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诊断时,可行腹部X线检查、腹部B超检查及腹腔诊断性穿刺,有助于正确诊断;年龄较小、穿孔较小、腹膜刺激征较轻且局限患者可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穿孔修补和胃大部切除术,多采用穿孔修补术。  相似文献   

12.
穿透性胃溃疡恶变12例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穿透性胃溃疡恶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穿透性胃溃疡恶变病例,均行胃钡餐造影,10例加行CT扫描。结果胃钡餐造影出现深大龛影12例,其中腔外龛影10例,部分腔内龛影2例,出现穿孔2例。CT见胃壁增厚8例,胃内软组织块影2例,胃外软组织块影2例,腹腔、肝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例。结论胃钡餐造影对穿透性胃溃疡有良好的显示,还可以发现CT显示不理想的胃黏膜面,对估计病变的范围和溃疡、穿孔方面优于CT。但CT能清楚观察胃壁的厚度、胃外肿块、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以及胃外有无淋巴结肿大,能对判断穿透性胃溃疡有无恶变等提供更多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严重化脓性腹膜炎多继发于腹腔内脏器穿孔。其死亡率达40%~50%左右。为预防术后化脓性腹膜炎症持续存在或进一步加重。我们在应用大量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膜腔后,用0.5%碘伏溶液行腹腔浸泡,切口冲洗缝合,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又称柯兴氏综合征(cushings'syntrone)。本病临床并不少见,具有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常不困难但是确切诊断哪一侧(或两侧)肾上腺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和大小,常需B超,CT或后腹膜腔充气造影X线检查。本文报告一例左肾上腺增生症病例,经后腹膜腔充气造影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而术前CT和B超未能查出的病例。并对本症做一简单讨论。病例报告孙某,女,26岁。主诉:近半年发现双大腿内侧紫色条纹,体重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胃肠穿孔的超声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急性胃肠穿孔的超声表现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临床确诊为胃肠穿孔的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全部28例患者均可探及到不同部位积液,其中3例胃后壁穿孔的表现为腹膜后间隙积液,其余25例表现为腹腔积液;有21例可探及到腹腔游离气体。结论超声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可对胃肠穿孔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我们用观察镜直接推移法建立后腹膜腔的手术经验。方法对87例患者采用观察镜直接推移法建立后腹膜腔进行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先用Trocar直接穿刺法建立通道,后腹膜腔采用观察镜直接分离建立,再用后腹腔镜技术完成所有手术过程。结果87例患者均顺利建立后腹膜腔,平均用时5(3~9.5)min,约出血3~10ml,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观察镜直接推移法操作简便,耗时少,创伤小,安全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X线在无气腹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 例成人胃、十二指肠球后壁穿孔的X线表现.结果:X线表现网膜囊上隐窝充气8 例,腹膜后间隙充气3 例,无明显充气,但局部显示高密度影1 例.经手术证实,12 例中胃后壁溃疡穿孔4 例,十二指肠球后壁溃疡穿孔6 例,胃癌致胃后壁穿孔1 例,吞服金属异物致十二指肠球后壁穿孔1 例.结论:X线可为无明显气腹可见的胃、十二指肠球后壁穿孔的初步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碘仿氢氧化钙治疗髓腔穿孔的疗效。方法 髓腔穿孔一旦发生,立即仔细检查,摄X线牙片,确诊后,将少许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封闭于髓腔穿孔处,同时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行根管充填,垫底后永久充填,综合评价及时修复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及时处理,本组成功率达82.69%。结论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治疗髓腔穿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贫腔腹膜结核与卵巢恶性肿瘤之间的异同点,避免误诊。方法收集1990年至2004年收治的住院患者,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214例,其中165例行手术治疗,术中疑为贫腔腹膜结核者12例。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2例均为盆腔腹膜结核。结论盆腔腹膜结核与卵巢恶性肿瘤在临床特征上极为相似,易误诊及漏诊,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争取及早诊治。  相似文献   

20.
不同后腹膜腔扩张法在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后腹膜腔隙扩张法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2 0 0 1年至今开展的共 12 0例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进行分析 ,本组患者全部采用曲卡直接穿刺法建立通道 ,后腹膜腔分别采用水囊扩张法、观察镜直接分离法或二者联合应用建立后腹膜腔气腹 ,用后腹腔镜技术完成所有病例。结果 除1例因后腹膜腔制备失败中转开放手术外 ,其余 119例手术均获成功 ,手术时间肾囊肿 2 0~ 12 0minutes ,肾上腺4 5~ 14 0minutes ,1例肾切除 2 10minutes ;失血量 2 0~ 10 0ml,平均 5 0ml。结论 熟练操作技术 ,术中灵活采用几种后腹膜腔隙建立法 ,使手术野得以充分暴露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方法是一种微创、安全、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并能成为肾脏和肾上腺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