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构造变形与地表过程之间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别是在较小空间尺度上的山前褶皱冲断带变形与地表过程耦合关系研究方面,提出了横向河流的切割作用影响背斜构造变形的新认识,改变了构造变形对地表作用单向控制的传统认识.背斜变形样式受地表过程和构造变形共同影响,背斜变形与横向河流切割之间存在双向耦合关系.山前带...  相似文献   

2.
利用近几年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新获得的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对中部隆起中、古生代地层的构造形变进行了研究,根据构造特征划分了区带,预测了该区有有利勘探区。中部隆起主要变形期是印支期-燕山期,受南北方向挤压作用影响,中部隆起中西部逆冲作用强烈,形成了射阳断隆构造带,该带内近东西向展布的逆断层大量发育。隆起区东部受向东方向挤出作用影响,变形较弱,形成了黄桥背斜构造带,该带内发育多个大型背斜构造;两个构造带之间发育中部过渡带。黄桥背斜构造带断裂不发育,隆起区中西部的下古生界以压性断裂为主,这两个区域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油气盖层,是中、古生界成藏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3.
濮城构造油气地质条件优越,但其自身的构造特征及演化仍缺乏精细研究,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部署。通过综合利用地震和钻孔数据解析了濮城构造的变形特征及演化过程,并探讨了该构造的油气前景。研究表明,濮城构造存在北北东向、北东东-近东西向、近南北向三组断层,发育伸展构造、走滑构造和盐构造三类构造样式,具有南北分段的总体特征。濮城构造的形成演化可划为古近纪裂陷和新近纪-第四纪拗陷两大阶段,前者又可细分为初陷、深陷、萎缩和消亡4个时期。北北东向断层形成于初陷期-深陷期,北东东-近东西向断层、近南北向断层和濮城背斜形成于萎缩期,其中濮城背斜是伸展背景下因盐层的存在导致其上下层系变形不协调而形成的强制褶皱。区内与成藏期油源断裂相沟通的断块型圈闭、背斜型圈闭和裂缝型圈闭都是潜在的有利勘探区,其中濮城背斜转折端及附近原本较致密岩层可能形成裂缝发育区,是值得注意的油气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4.
从构造和沉积两方面研究了沾车地区滚动背斜的形成机制。在构造方面,主要包括断层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与滚动背斜的关系;在沉积方面,主要包括沉积速率和沉积物的性质。从断面几何形态上看,铲式断面可引起层面的反倾,上凸断面可以形成鼻状构造或滚动背斜,而坡坪型断面则易于形成滚动背斜;从运动学特征上看,大的伸展量和大的断层滑动速率是形成滚动背斜的有利条件;从断面的力学性质上看,张性正断层则易于形成短轴背斜,更易于形成圈闭。从沉积学角度看,形成滚动背斜应以不太大的沉积速率为宜,但不能给出绝对值,因为必须考虑下盘与上盘沉积速率的比值,岩性则以砂泥岩互层最为有利。另外,一定的原始倾斜和差异压实也是形成滚动背斜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库车盆地依南气田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库车盆地依南气田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依南气田所在的依深背斜为一具被动顶板的大型双重逆冲构造,其上覆依奇克里克背斜为一大型断层传播褶皱。它们具有分段和左行左列的雁列式展布特征。受印藏碰撞远距离效应的影响,背斜构造自晚第三纪中新世康村组沉积期开始形成,主要的作用力来源于碰撞作用所传递过来的构造挤压应力,多期自北而南的冲断作用是气田构造形成的根本原因。挤压作用不仅形成了大规模的逆冲断层及大型的断层相关褶皱,而且还产生了左行走滑作用,使断层在发生向南逆冲运动的同时还发生左行走滑运动,从而使背斜构造在走向上发生转折,并呈现出左行左列的走滑构造特点。  相似文献   

6.
西藏羌塘盆地盐相关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羌塘盆地中侏罗统盐岩层系发育,并控制了盆地变形和圈闭样式,将盆地盐相关构造和圈闭类型分为盐上、盐层(盐间)和盐下3种型式.盐上构造包括盐上滚动背斜、断弯-断展背斜、背冲断块、逆冲断层遮挡构造和盐推覆构造等;盐层(盐间)构造包括盐窿、断褶构造、鱼尾构造和盐间双冲构造等;盐下构造主要有背冲断块、断弯-断展背斜和盐下双重构造.羌塘盆地盐相关构造形成于侏罗纪末并在新生代进一步定型.根据盆地盐岩层分布和构造特点,将盆地分为盐上、盐层和盐下3种油气成藏模式,其中盐层和盐下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  相似文献   

7.
对库车盆地依南气田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依南气田所在的依深背斜为一具被动顶板的大型双重逆冲构造,其上覆依奇克里克背斜为一大型断层传播褶皱.它们具有分段和左行左列的雁列式展布特征.受印-藏碰撞远距离效应的影响,背斜构造自晚第三纪中新世康村组沉积期开始形成,主要的作用力来源于碰撞作用所传递过来的构造挤压应力,多期自北而南的冲断作用是气田构造形成的根本原因.挤压作用不仅形成了大规模的逆冲断层及大型的断层相关褶皱,而且还产生了左行走滑作用,使断层在发生向南逆冲运动的同时还发生左行走滑运动,从而使背斜构造在走向上发生转折,并呈现出左行左列的走滑构造特点.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构造变形样式复杂,并且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陆相碎屑岩层系油气成藏条件复杂。通过对四川盆地基本构造样式分析、碎屑岩层系油气圈闭类型及典型油气成藏模式综合分析后认为,四川盆地整体上可以划分为3 个构造变形区,由西至东可以划分为川西—川西北前陆盆地区、川中隆起区、川东—川东南隔挡式褶皱变形区,不同构造变形区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模式,分别为“近源下生上储裂缝型成藏模式”、“远源不整合输导型岩性成藏模式”、“近源断裂疏导型背斜成藏模式”,并认为基底古隆起、分带差异构造变形、分层差异构造变形是该种成藏模式的主要成因,对后期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巴彦浩特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由早期的挤压变形向晚期的伸展变形的构造转换,因此,盆地内发育有多种构造类型,从断裂的性质看,既有正断层,又有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从构造的组合型式上看,既有挤压型构造组合,又有伸展型构造组合,其中挤压型构造组合包括叠瓦状逆冲断层组合、滚板构造、冲起构造和铲形逆断层与牵引背斜、牵引向斜组合;伸展型构造组合包括铲形正断层与反向断层、滚动背斜组合及地垒和地堑组合两种型式。滚板构造、冲起构造和铲形逆断层与牵引背斜、牵引向斜组合对油气的聚集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库车褶皱冲断带的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地面地质调查和地震剖面解释 ,认为库车褶皱冲断带具有分带组合的构造特点 ,即由南侧的滑脱褶皱和北侧的断展褶皱相互匹配 ,实例有喀桑托开背斜与吉迪克背斜、吐孜麻扎背斜与大宛齐背斜、亚克里克背斜与米斯坎塔格背斜以及东秋里塔格背斜与亚肯背斜等 .除了南北分带、上下分层和东西分段特征外 ,库车褶皱冲断带还具有构造分块特点 ,自西向东依次可分却勒、克拉、迪那和阳霞 4大区块 .库车褶皱冲断带的油气聚集主要与侧断坡相关背斜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大型客机座舱合理排数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计算资源的限制,设计座舱的气流组织采用全舱数值模拟的方法不够科学,确定合理的座舱环境模拟排数是获得气流组织真实信息的基础.为此,用经过验证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单通道座舱合理排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包括空舱及满员两种情况;研究的座舱排数分别为1排、3排、5排、7排及9排,模拟工况为热天巡航,数值模型采用RNG k-ε模型.研究发现,对于空舱情况,由于复杂几何及边界条件对舱内气流的影响,至少需要5排座舱才能得到较合理的计算结果,7排及7排以上的座舱排数能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满员情况下,由于人体热羽流对舱内气流流动起主导作用,故3排及以上的座舱排数能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基于已确定的合理座舱排数,对半满员及满员两种情况下舱内的气流组织进行了对比分析.与满员情况下舱内气流组织呈对称分布不同,半满员情况下,每一排的气流都偏向人员多的一侧.  相似文献   

12.
三维加力燃烧室湍流燃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涡扇发动机三维加力燃烧室内的气相湍流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湍流模型采用标准k-e模型,湍流燃烧采用涡旋破碎(EBU)模型,数值方法采用SIMPLE算法。计算结果定性合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Thrift接口服务定义的IDL对HBase数据库按行存储,当数据量大时频繁进行数据请求操作,增加服务调用时间,影响数据通信性能的问题,在详细分析Thrift源码架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Thrift IDL设计模型,该模型重新定义了数据传输结构,将多行数据绑定在一起,经过一次RPC调用即可完成多行数据按块存储;采用新的IDL模型,修改了HBase Thrift服务端的接口以及客户端的非阻塞实现。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IDL向服务端发送数据操作请求频率,使得HBase储存效率提高4~5倍。  相似文献   

14.
关于矩阵的等价与向量组的等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了数域F上的两个m×n矩阵A与B行(列)等价当且仅当它们的行(列)向量组等价.同时,还得到了一些有用的推论.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test data compression scheme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test data compatibility and dictionary for multi-scan designs to reduce test data volume and thus test cost. The proposed method includes two steps. First a drive bit matrix with less columns is generated by the compatibilities between the columns of the initial scan bit matrix, also the inverse compatibilities and the logic dependencies between the columns of mid bit matrixes. Secondly a dictionary bit matrix with limited rows is constructed, which has the properties that for each row of the drive bit matrix, a compatible row exists or can be generated by XOR operation of multiple rows in the dictionary bit matrix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rows used to compute all compatible rows is minimal. The rows in the dictionary matrix are encoded to further reduce the number of ATE channels and test data volum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he large ISCAS 89 benchmark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significantly reduces test data volume for multi-scan designs.  相似文献   

16.
套种玉米宽窄行的光合特性与果穗性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麦田机械套种玉米宽窄行的群体光合及果穗性状、不同层次叶片对群体光合及对果穗性状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窄行的群体光合高于宽行,但窄行下降的速度快,宽行的果穗性状优于窄行;棒三叶对群体光合的影响最大,对果穗的性状影响也最大,其次为上部叶片,下部叶片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OPSM作为一种基于模式的双聚类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基因数据矩阵的分析上.在一个OPSM聚类中,形成聚类的若干基因在特定的条件子集下具有一致的表达模式,其中隐含着基因的关联调控信息,对基因数据矩阵进行双聚类分析具有生物学意义.其中,Deep OPSM是OPSM聚类中行数少列数多的特殊聚类.根据OPSM模型,该文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精确性算法,用于挖掘分散在基因数据矩阵中的OPSM聚类.首先寻找基因数据矩阵中任意两行的公共子序列,然后利用STL map对找到的公共子序列进行支持度统计,并将符合支持度阈值的OPSM聚类输出,且通过阈值的设置即可输出Deep OPSMs.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快速地找到符合条件的Deep OPSMs.通过P-value值分析,验证了找到的Deep OPSM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k等差数列、行一等差矩阵和列一等差矩阵的定义,得到了增广矩阵为行一等差矩阵和列一等差矩阵的线性方程组在不同秩下的同解方程组及一般解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510t级硐室大爆破减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硐室爆破实践,提出硐室爆破药室布置型式、排间和排内微差起爆及不偶合装药结构等综合减震技术,解决了多面临空宽厚山体硐室大爆破工程中的减震难题。其震动监测结果表明减震效果良好。这些技术措施和统计分析得到的爆破震动衰减规律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Shift visual cryptography scheme of two secret imag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new visual cryptography scheme of two secret images, which is named the shift visual cryptography of two secret images, is given. The compound function family of a general construction model is also introduced. The uniqueness and validity of this model are proved, and the minimum rows and columns for realizing the scheme are obtained. Compared with visual cryptography of one secret image, the shift visual cryptography scheme can share two secret images with the same size of pixels expansion without losing the contrast. It has randomness and various forms, and furthermore, we can also visually recover two secret images even if the two shares are different in form and col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