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康俊佐  杨善德 《测井技术》2007,31(4):314-320,334
电磁波电阻率(EWR)测井仪可给出4条相位差和4条幅度比测井曲线,但它们的视电阻率值与相应的地层真值相差较大,要得到好的解释效果,还必须对它们做二维反演.在一组具有不同层厚、不同电阻率的23层数值模拟地层模型中正演计算了EWR的测井响应并分析了它们的性能,从它的8条曲线中挑选出了探测深度分布比较合理的5条.利用其中分辨率最高的P2曲线的一阶导数特征点提取的地层纵向边界数值的基础上,先对它们做纵向一维反演;利用一维反演结果作为二维反演模型的初值,采用适合于对地层几何参数和电参数同时进行反演的改进的阻尼型高斯-牛顿正则化算法,实现了EWR资料的二维全参数反演.该方法较好地重建了包括低电阻率环带在内的地层模型参数,开发了它的直观识别低电阻率环带的能力,提高了EWR的资料解释水平.  相似文献   

2.
电极法复电阻率测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极法复电阻率测井技术是以岩石复电阻率频散特性为理论依据,从岩石物理性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测井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检测岩石电阻率、低频介电常数和频率响应特性.电极法复电阻率测井的实现是在双侧向仪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频率大约为10kHz的高频通道,并检测其复电阻率模值.其测井资料的解释用岩心实验建立的复电阻率频散模型作为正演模型,对测量到的低频实部电阻率和高频模值电阻率进行反演求出地层的含油气指示参数,从而评价地层的含油气特性.应用该方法进行了现场测井和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其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双感应电阻率反演研究及在吐哈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电阻率反演是电测井曲线校正的重要方法。双感应测井在油田现场应用非常普遍,其数据反演属于非均匀介质中电磁波逆散射问题范畴。在旋转轴对称地层模型条件下,正演采用数值模式匹配法(NMM),反演用变形的Born 迭代法(DBIM),利用双感应测井曲线逐层进行地层电阻率和侵入半径的反演计算,从模型处理和吐哈油田实际资料处理结果看,效果较为理想,预示了双感应测井反演处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双感应测井电阻率反演研究及在吐哈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高杰  贾晓平 《测井技术》1999,23(5):334-337
电阻率反演是电测井曲线校正的重要方法。双感应测井在油田现场应用非常普遍,其数据反演属于非均匀介质中电磁波逆散射问题范畴。在旋转轴对称地层模型条件下,正演采用数值模式匹配法(NMM),反演用变形的Born迭代法(DBIM),利用双感应测井曲线逐层进行地层电阻率的侵入半径的反演计算,从模型处理和吐哈油田实际资料处理结果看,效果较为理想,预示了双感应测井反演处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技术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在岩石物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庆长垣以西地区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导电机理,为选取适用的储层参数模型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常规测井曲线的高分辨率处理及电阻率测井曲线的联合反演等技术手段,建立了一套适用的低电阻率油气测井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钻电阻率测井的环境影响校正主次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影响校正是随钻电阻率测井资料精细解释与应用中的重要问题.分析了随钻电阻率测井中井眼、围岩、地层倾角(或井斜角)、地层各向异性及泥浆侵入等环境因素对测井结果的影响及其校正方法.在大斜度井、水平井中采集随钻电阻率测井数据,当地层倾角或井斜角比较大时受地层各向异性影响最为明显;当目的层为薄油气层时需要考虑围岩影响;当钻速较低、测井仪器离钻头较远、岩层暴露时间较长时需要考虑泥浆侵入的影响.推导出地层视电阻率与垂直层界面方向的电阻率、平行层界面方向的电阻率的关系式,并给出了随钻电阻率测井环境影响主次因素判释流程图.依据校正公式和数值逼近迭代方法及所编制的主次因素分析与自动校正程序处理了某油田的多口井随钻电阻率测井资料,认为井斜角和各向异性导致实测的电阻率值增高,通过校正提高了随钻测井解释的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对地下原油储量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民阻率测井资料的精度和解释的可靠性。常规的电阻率测井资料解释通常是根据图版,由计算机逐点进行校正,这种解释方法是近似的,不能充分利用资料所包含的全部信息,可能导致漏失油气层。模拟和反演方法可以提供可靠的地层性质评价及定性解释结果,用估算的地层特性的不确定性可进行产层的最大和最小储量评价。对阿曼一口井的研究说明反演技术能够估算地层特性,并应用此结果来评价油气今是的上  相似文献   

8.
高频等参数感应测井仪器(VIKIZ)具有很好的径向和纵向分辨能力,既可由其测井曲线直观识别薄层和薄交互层组,又可直观分析较厚地层电阻率的径向变化特征包括低电阻率环带。根据VIKIZ的探测特性,研究了其资料二维反演方法和流程,采用改进的阻尼型正则化高斯-牛顿优化算法对典型地层模型模拟测井资料的二维全参数反演,很好地重建了地层电阻率的二维分布,显著提高了VIKIZ的资料解释水平。反演结果表明VIKIZ的探测深度有待提高,在高电阻率地层其高频短源距探头测井响应所受地层介电常数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仪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联合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海上油气田高正压差井筒条件下随钻测井电阻率受钻井液低侵影响的问题,提出了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联合反演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视电阻率曲线分离程度的反演初始值选取方案,通过反演可以获得原始地层电阻率和钻井液侵入深度。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初始值选取精度满足工程应用需求,地层真电阻率和钻井液侵入深度参数反演相对误差小于0.5%。时间推移测井资料分别反演所得地层真电阻率一致,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对中国南海西部东方区块随钻测井资料开展电阻率反演应用研究,结合反演成果开展了钻井液侵入规律统计,得到了钻井液侵入深度与地层孔隙度、渗透率、钻井液柱压力、钻井液浸泡时间及地层电性变化等参数的统计关系,其对钻井液侵入预测与评价具有参考价值。该电阻率联合反演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海域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对储层评价与储量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然电位测井是油层水淹后能够有效识别地层混合液电阻率信息的测井方法.研究了地层水淹后利用自然电位曲线求取地层混合液电阻率的方法,给出了自然电位曲线各种影响因素的校正方法,着重讨论了过滤电位和泥质含量对自然电位曲线的影响和校正方法.通过实际资料处理和单层试油水分析资料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求取地层混合液电阻率值.  相似文献   

11.
泥浆侵入地层双感应测井曲线正负差异特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泥浆侵入地层径向电阻率发生不同的变化造成以电测井资料识别油气层困难.依据油水两相渗流理论、水的对流方程,结合电测井理论,进行泥浆侵入地层的双感应测井响应特性分析.研究表明,泥浆侵入地层的径向电阻率分布较为复杂,深中感应曲线的正、负差异不仅与储层含油性有关,同时受到泥浆滤液与地层水矿化度差异、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气饱和度等因素影响.油层减阻侵入是有条件的,当泥浆滤液与地层水矿化度差异较大、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气饱和度较高时,油层可表现为增阻侵入.不能简单根据深浅电阻率曲线幅度的差异性直接判断油气、水层,必须结合该研究区块地层水矿化度、泥浆性质、地层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2.
泥质粉砂岩储层因其所含黏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而使得含油储层电阻率明显降低,给储层含油饱和度求取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结合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沙花瓦地区古新统阜宁组三段储层实际资料,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对Waxman-Smits模型中的阳离子当量电导值、阳离子交换浓度等关键参数进行了修正,并利用修正后建立的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开展了精细的储层定量评价,其含油饱和度计算结果与常规阿尔奇公式相比,解释精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很好地解决了该区泥质粉砂岩油层识别的难题,可为老油区精细挖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华北大王庄复杂砂岩储层钙质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大王庄地区复杂砂岩储层钙质含量高,对储层的电性、物性有较大的影响,造成该地区储层油水层评价难度大.对复杂砂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利用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密度、补偿中子来计算储层钙质含量,建立相应的处理解释模型,实现了钙质含量的定量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对储层电阻率进行钙质校正,通过对电阻率的适当校正,达到能够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和砂岩解释模型准确评价该类储层的目的,提高了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王博  赵军  王淼  刘淑侠  杨东 《岩性油气藏》2012,24(6):110-114
低阻油层在王集油田分布广泛,由于油层与水层的电阻率对比度低,给测井解释带来了一定难度。 以岩心实验和地层水分析等资料为基础,对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层水矿化度差 异、储层孔隙结构、薄层发育及钻井液侵入作用是导致油层低阻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 针对该油田低电阻率油层的3 种识别方法,即交会法、感应与侧向联合法和侵入因子法。实践表明,这些 解释方法对该区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和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对于异常高压和强挤压条件下的库车前陆盆地,地应力常造成地层电阻率曲线值异常增大,水层以高阻气层的假象出现,导致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识别储层流体性质存在多解性,给测井解释评价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强挤压应力条件影响下的电阻率校正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基于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模拟的电阻率校正方法,最后通过压汞资料分析J函数求取的饱和度与校正后电阻率计算的饱和度进行对比,验证校正电阻率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校正后电阻率能更真实地反映地层电性特征,可进一步提高研究区深层裂缝性砂岩储层的测井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The combination of conventional logs, such as density, neutron and resistivity logs, is proven to be very effective in the evaluation of normal reservoirs. For low-resistivity reservoirs, however, an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petrophysical parameters with the conventional log reservoirs is very difficult.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cases of low-resistivity reservoirs and low-contrast resistivity reservoirs, where conventional logs fail to determine the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reservoirs, mainly, low-resistivity and low-contrast resistivity reservoirs. The problems of these reservoirs are that conventional logging interpretation shows high water saturation zones, but water-free hydrocarbon would be produced. In the case of low-resistivity contrast reservoirs, it is very hard to determine water hydrocarbon contact with resistivity log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has only been available as a supplementary tool to provid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the producibility of the reservoir. The main limitations of NMR have been the cost and time of acquiring data.This paper shows that in the case of low-resistivity reservoirs, NMR is a very cost-effective tool and is of help in accurately determining the reservoir rock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In the analysis of NMR data, several aspects of NMR technique have been used: (1) T1/T2 ratio for fluid identification, (2)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MR-derived porosity and total porosity to determine the types of clay minerals, (3) NMR relaxation properties to identify fluids composition and rock properties. This paper presents four examples of low-resistivity reservoirs. Analysis of the NMR data of low-resistivity reservoirs has helped identify the producibility of these zones, determine lithology-independent porosity and distinguish between bound and free water. For the case of low-contrast resistivity reservoir, where there was little resistivity contrast between water-bearing formation and oil-bearing formation, NMR has been able to identify the fluid composition of the two formations, as well as the height of the oil column. This was based mainly on the high contrast of NMR relaxation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元坝地区须二段储层气层判识难度大、传统测井评价方法解释符合率较低的问题,开展了低电阻率气层成因分析及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在深入分析须二下亚段沉积微相、储层特征和测录井、测试及试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储层矿物组分、孔隙结构、岩石粒径和胶结类型等是影响气层电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石英含量与测井电阻率呈正相关关系;建立了储层内岩性细分及识别有效储层的测井模式,综合岩性、电阻率和含水饱和度等参数,形成了不同岩性气层的评价标准和低电阻率气层的测井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在元坝地区多口探井陆相致密砂岩气层评价中进行了应用,提升了致密砂岩气层的测井评价成功率,使元坝地区陆相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与应用表明,利用建立的低电阻率气层测井评价方法可以解决低电阻率气层的漏层和错判的问题,提高解释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方兴  孙夕平  张明  周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3):469-472,358,518
AVO流体反演技术是将统计学与AVO理论结合,统计判别实际地震数据与测井数据正演的AVO响应,定量预测目标储层的含油气概率分布。针对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为求取孔隙度参数,本文将AVO流体反演技术进行了改进,充分利用其统计学分析优势,通过贝叶斯和柯西等概率理论对异常信息进行统计判别,并从中提取出储层的孔隙度信息,实现了X69井区储层的定量预测,减小了预测的多解性。孔隙度预测结果与实际测井值吻合率最高可达到79%,较好刻画出高产井区有效储层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大牛地气田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大牛地气田低渗、低孔致密岩性气藏,建立了一套适用的测井识别与评价技术。通过分析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储层的"四性"关系,深化了对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低孔、低渗致密含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的认识;分类提取了测井特征参数,建立了大牛地气田的气层测井划分标准和分类评价标准,为正确评价储层及气层提供了技术条件。提出了对储层进行产能预测评价的方法——测井参数优化合成法,利用孔隙度、有效储层厚度、密度、电阻率、泥质含量、声波时差和含气饱和度,分不同层组建立了无阻流量的合成系数公式以及无阻流量的估算公式。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较吻合,为油气井后期测试投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俊  张占松 《岩性油气藏》2011,23(2):105-108
在S 区块发现了一批低电阻率油层(电阻率最低达1.7 Ω·m),与水层电阻率相当,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识别油水层极为困难。以岩心扫描电镜、黏土矿物分析、毛管压力、地层水分析资料为基础,对S区块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成因是高矿化度地层水和低含油饱和度。针对不同成因的低电阻率油层,提出了视地层水电阻率与可动流体分析相结合的低电阻率油层评价方法。通过该区36 口井实际资料的处理,其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