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L-1装置边缘区的电探针测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一个可移动的静电双探针获得了HL-1装置边缘区电子温度T_e,电子密度n_e的时空分布。实验测得孔栏边缘处T_e和n_e。分别约为12eV和3×10~(11)cm~(-3),n_e沿小半径方向的径向梯度约4.7X 10~(11)cm~(-3);在等离子体边缘区,n_e,T_e的e倍衰减特性长度分别约为20mm和27mm,在删削区内,λ_n,λ_T急剧减小。粒子的横向扩散系数与玻姆系数同量级。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行设计的快速移动静电探针对大气压下以氩气为工质的大尺度磁分散电弧等离子体进行诊断,分析了探针电压与电流的波形,绘制探针伏安特征曲线(U-I曲线),得到了发生器轴线方向等离子体波动特性以及电子温度沿轴线的变化趋势.发现等离子体发生器中心具有回流区,得到了电弧等离子体的大致体积.  相似文献   

3.
在四靶串接X光激光实验中,用时间分辨晶体谱仪记录了类Ne锗共振线及其类Na伴线的时间扫描特性。测出了这些谱线的辐射持续时间(FWHM)约为0.95ns。考察了锗等离子体电子温度T_e随时间的演化,观测到T_e≥400eV的维持时间大于1.2ns。用空间分辨晶体谱仪诊断得到锗等离子体电子温度T_e和电子密度n_e的轴向分布,其平均值T_e=4.9×10~2eV,n_e=1.2×10~(20)/cm~3。  相似文献   

4.
在KT-5C托卡马克上,采用多块组合的可偏压限制器控制等离子体边缘电场.进行了改善等离子体的边缘参数及其机制的研究.实验显示,限制器的正、负偏压都能改变等离子体电位,但正偏压更有效,能有效地建立边缘电场,进而抑制边缘扰动改善等离子体约束.利用可移动静电探针,测得正偏压期间边缘电子温度T_e(r)、电子密度n_e(r)、空间电位V_p(r)分布变陡,与计算得到的边缘粒子通量Г(a_(?))减少,整体粒子约束时间τ_p增加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会切装置静电堵漏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描述静电堵漏会切型等离子体约束系统和实验方法,绘出了电子注入、堵漏电极作用、等离子体约束性能的实验结果,对结果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讨论。得到的等离子体参数为:密度n~10~(10)cm~(-3);寿命τ~2ms;电子温度T_e~50eV;等离子体电位φp~-68V。证明了密度与磁场的定标关系,堵漏电极的作用是明显而有效的,主要实验结果与理论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用静电探针及Boxcar测量了TEA CO_2激光器气体混合物及Ar、Ar-N_2气体紫外预电离电子密度n_e及电子温度T_e,研究了n_e,T_e的时间关系特性,实验表明,T_e衰减比n_e衰减缓慢。本文也描述了CO_2激光器气体混合物中的预电离机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用电探针测量预试环电子温度T_e和电子密度n_e时空分布的实验。结果表明,T_e和n_e在等离子体边缘区域下降很快,与等离子体内部区域相比,n_e小一个量级。此外,通过离子流波形的测量,观察到在等离子体电流快消失时,在孔栏阴影区域的离子流波形出现一个峰值。  相似文献   

8.
在HT-7装置上建立了一套高速CCD可见光成像诊断,测量了边界等离子体的可见光辐射成像.在HT-7装置放电中,首次观察到在等离子体边界区域存在一条极向旋转的可见光辐射带,由CCD诊断系统得到其极向旋转的频率为858Hz.根据多道Hα阵列测量得到极向旋转频率为952Hz.多道磁探针信号测量发现,等离子体内部存在m/n=3/1的电磁模,该模的旋转频率为972Hz.从电子回旋辐射诊断系统得到的电子温度剖面发现该模的磁岛宽度约为2.5cm.  相似文献   

9.
在HT-7装置上建立了一套高速CCD可见光成像诊断,测量了边界等离子体的可见光辐射成像。在HT-7装置放电中,首次观察到在等离子体边界区域存在一条极向旋转的可见光辐射带,由CCD诊断系统得到其极向旋转的频率为858Hz。根据多道Hα阵列测量得到极向旋转频率为952Hz。多道磁探针信号测量发现,等离子体内部存在m/n=3/1的电磁模,该模的旋转频率为972Hz。从电子回旋辐射诊断系统得到的电子温度剖面发现该模的磁岛宽度约为2.5cm。  相似文献   

10.
使用离子灵敏探针(ISP)对MM-2U简单磁镜装置中等离子体的离子温度和电子温度进行了测量。描述了这种静电离子探针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的设计参数。对从探针特性曲线得到的离子温度及密度也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
 诊断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等离子体的传统方法是采用传统的单探针无发射时测量伏安曲线,并根据曲线的拐点由理论公式计算出的等离子体密度。本文设计并研制了等离子体密度的测量装置。采用单根朗缪尔探针(该探针可以用来发射电子)测量等离子体的伏安特性。在探针有发射和无发射两种状态下测量得到两条伏安曲线,根据这两条曲线的"分叉点"得到等离子体电位,然后根据该电位直接由计算机计算出电子温度、电子密度。采用该新方法,测量得到的等离子体参量空间电位约为17 V,悬浮电位约为-5 V,电子温度约为4.4 eV,离子密度为1.10×1011cm-3,与传统方法计算出的等离子体1.12×1011cm-3相比,两者相差仅1.8%,但新方法效率和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纤维表面等离子体改性在学术上、工艺上都是很有意义的工作,人们对此甚感兴趣[1,2].我们利用射频电容耦合辉光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用静电双探针测量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和离子密度,用热电偶测量气体温度.研究等离子体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酿(PET)的作用,拍摄了等离子体与PET作用时的  相似文献   

13.
低温氩等离子体中的单探针和发射光谱诊断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田野  曹金祥  刘磊  刘金英  王艳  王亮  吕铀  王舸  朱颖 《物理学报》2007,56(4):2330-2336
使用静电探针和发射光谱分析方法,测量了实验室圆柱形辉光等离子体轴向I-V曲线和发射光谱.通过电子能量概率函数方法、Fermi-Dirac模型、低气压放电的Schottky扩散理论,分别计算了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电子激发温度和电子密度.研究了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计算电子激发温度、低气压放电理论估算电子密度的方法与静电探针诊断方法的内在联系,讨论了不同方法的使用特点.所研究的方法在某些特殊环境的等离子体参数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静电探针 发射光谱 电子能量概率函数 Fermi-Dirac模型  相似文献   

14.
横流CWCO2激光器电子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英立  程兆谷 《光学学报》1990,10(2):19-123
用Langmuir静电探针测量5kW横流CO_2激光器放电等离子体,根据P.R.Smy流动等离子体厚鞘理论进行分析,表明在工作气压力为42Torr、放电电流为10~20A的情况下,电子密度约为(1.7~3.1)x10~(11)cm~(-3)的范围内,并沿流向成非均匀分布,其极大值出现在距阳极板上游边沿3cm处.电子的连续性方程给实验结果以解释,理论与实验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描述了GBH-1装置的预电离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用静电悬浮双探针测量了电子温度和离子温度。当充气(H_2)在10毫托以下时测得电子温度为4—8电子伏,电离度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矩形反应腔体结构的表面波等离子体源,通过对垫层介质及天线结构的优化设计,产生了大面积均匀的等离子体.采用静电探针测量了等离子体参数(密度,电子温度)在不同运行条件(气压,功率)下的空间分布;采用扩散模型,数值模拟了等离子体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分布,并比较好地解释了实验测量结果. 关键词: 表面波等离子体 狭缝天线 数值模拟 探针测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平行马赫探针和单探针对金刚石镀膜装置中的等离子体漂移速度、,离子密度及电子温度进行了测量,采用ChungKyu-Sun理论对平行马赫探针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马赫数为0.28,电子温度为5eV,等离子体流速约为980m.s^-1。单探针测行离子密度在10^18~10^20m^-3的范围内,电子温度在2-8eV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测定等离子体基本参量常常是使用实物探针(如静电探针、磁探针……),要把探针插到等离子体中,这对等离子体的状态有一定的扰动。此外,也可以利用如电磁波束等另一类探针。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传播,它的幅度会衰减,相角也会发生变化。极图显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对等离子体边缘进行径向扫描的往复静电探针系统,该系统由高压气源、传输杆、光栅尺、探针组件构成。它在一次放电中能测量主等离子体边缘的温度、密度、悬浮电位、空间电位、离子饱和电流、极向电场、粒子通量等参数的径向分布以及电子温度和密度的衰减长度。测量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测量的主等离子体边缘参数分布与JT-60U、TEXT、HT-7等装置上测量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HL-2A等离子体边界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电流丝模型编写的电流丝编码和采集到的18个磁探针测量数据、等离子体电流和极向场线圈电流的数据做了重建HL-2A等离子体边界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电流丝编码能够正确地识别等离子体的边界、偏滤器位形和X点的位置。计算获得的偏滤器内外靶板上打击点出现和消失的时间与布置在偏滤器靶板上静电探针测量到的信号很好地符合。在Pentium 4的PC个人计算机上(CPU为2.4GHz, 800MHz总线)计算每一个时刻的等离子体边界时间小于1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