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 ,IR)是指靶组织对胰岛素 (Ins)的敏感性和 (或 )反应性降低 ,使正常或超过正常水平的Ins只能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 ,临床上常出现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IR一直是近年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现已证实 ,它不仅与糖尿病密切相关 ,而且还是糖耐量减低 (IGT)、肥胖症、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 (AS)、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但迄今为止 ,IR产生的机理仍未完全阐明 ,一般认为系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按其产生环节可人为地分为受体前抵抗、受体…  相似文献   

2.
<正>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2型糖尿病(T2DM)的基本特征,并贯穿于发生发展的全过程。IR是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具体表现为靶器官、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或反应性降低,胰岛素在周围组织摄取和清除葡萄糖的作用减低。2型糖尿病IR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生机制可分为胰岛素受体前抵抗、胰岛  相似文献   

3.
针灸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目的 了解针灸治疗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方法 观察了46 例NIDDM 患者针灸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胰岛素(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及INS拮抗激素的变化。结果 针灸治疗NIDDM 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患者FBS、INS含量明显回降,ISI显著回升,这种变化程度与疗效有关;患者INS拮抗激素和脂质的水平出现了良性改变。结论 针灸对NIDDM 机体的内分泌、糖和脂质代谢具有良性调整作用。提示针灸纠正NIDDM IR可能是治疗作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抵抗(IR)是指胰岛素外周靶器官及靶组织对内源性和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导致人体胰岛素难以产生正常生理效应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病理过程是胰岛素在周围组织摄取及清除葡萄糖的作用减低.胰岛素抵抗是2 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并伴随着2 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1].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组织和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时的一种状态,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近年来人们对中医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文章就近年来中药复方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从瘀论治胰岛素抵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 ,IR)原意 ,是指机体只有增加胰岛素的需求量 ,才能在其效应器官和组织上达到正常的生理效应 ,如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等 ,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基本病理状态。目前则将其概念外延到泛指胰岛素在周围组织摄取和清除葡萄糖的能力降低 ,成为多种疾病发生的共同病理。 1998年美国学者Keaven[1] 将胰岛素诱导葡萄糖摄取的抵抗、葡萄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极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血压等症候群置于同一病名下 ,称为X综合征。并认为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是其…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系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主要指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生物学效应的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和临床表现。2型糖尿病是最具典型性的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了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过度表达在IR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蒋慧莲  彭哲  华仙 《河南中医》2011,31(12):1463-1465
从中西医的角度综述了代谢综合征的病理基础,胰岛素抵抗的定义、发病机制和临床防治,指出湿热证型在胰岛素抵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湿热论治胰岛素抵抗是临床实践的结果。目前西医研究胰岛素抵抗在炎症机制方面正在逐渐深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致力于引起胰岛素抵抗的诸多因素如胰岛素抵抗受体前抵抗,受体水平抵抗,受体后抵抗多个环节的研究。但是有关清热利湿法治疗胰岛素抵抗的的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抵抗作为高血压病、高血糖、血脂紊乱、肥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病前的共同病理基础,是目前最常见的代谢异常。骨骼肌约占机体体重的45%,是人体中最多的组织,参与着机体基本结构的组成与机体运动,也是胰岛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在维持机体葡萄糖动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骼肌功能障碍(Skeletal Muscle Dysfunction,SMD)将严重影响机体的运动功能和能量代谢。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简称慢阻肺)骨骼肌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之间密切相关,因此了解慢阻肺骨骼肌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本文将从炎症反应、能量代谢、线粒体功能障碍及信号转导通路四个方面阐述慢阻肺骨骼肌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环节,贯穿于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而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有密切关系。胰岛素刺激引起胰岛素受体(IR)自身磷酸化,然后激活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的酪氨酸磷酸化,IRS磷酸化能诱导并活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随之激活下游的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酶1(PDK1)以及Akt/PKB,最后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和转位,提高胰岛素敏感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缓解胰岛素抵抗而起到降糖作用。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对人体有着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中药不仅来源广泛、种类丰富,而且具有多成分、多环节、多靶点综合作用,在复杂的糖尿病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从中药中发现具有缓解胰岛素抵抗的活性成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该文概述了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总结与之相关的具有缓解胰岛素抵抗作用的中药降糖活性成分,为中药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的外周组织及靶器官或靶组织,主要是肝脏、脂肪组织、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致正常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痰瘀脾虚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异质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发的疾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与2型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现代医学已经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阐明了IR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的基本环节和显著特征,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展的始终,并成为导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因素.IR[1]是亚细胞、细胞、组织或机体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本意指需要超过正常量的胰岛素使能在胰岛素的效应器官产生正常的生理效应.现在的IR概念则泛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对其生物学效应的反应性降低或丧失,主要表现为胰岛素促进外周组织(肌肉、脂肪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以及抑制肝糖输出的效能减弱,其发生机制包含了胰岛素受体前、受体及受体后的多环节、多层次的障碍.目前IR已成为2型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热点,改善IR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抵抗 (IR)是指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 (或 )反应性降低 ,使正常或超过正常水平的胰岛素只能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 ,临床上常出现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由于 IR参与了众多疾病的形成 ,并为机体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损害 ,因此 ,寻找能减少 IR的产生及使IR逆转的药物与方法 ,已成为当代医学的迫切要求 ,本文就近几年中医药对 IR的有关研究概述如下。1 实验研究IR大致可分为受体前抵抗、受体水平抵抗和受体后抵抗三类。在中医药的实验研究中 ,对高脂饮食诱发 IR大鼠 ,尹义存等用水飞蓟宾灌胃治疗 3周后发现 ,胰岛素敏感性改善 ,组…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尚文斌  程海波 《中医杂志》1999,40(11):692-695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现象,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显著特征,同时也是肥胖症、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共同病理机制和联系纽带。近年来,中医药对IR的研究逐步开展,现综述如下。1 IR的中医病机特点血循环中存在胰岛素拮抗激素,均可在周围组织对抗胰岛素的作用,是糖尿病IR产生的原因之一;而环核苷酸cAMP、cGMP作为重要的细胞内信使物质,被认为是胰岛素的第二信使,且cAMP与胰岛素受体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抗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减低,是指胰岛素在糖摄取和利用方面受损,单位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期正常水平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是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变等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机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胰岛素抵抗研究十分活跃.中医药治疗胰岛素抵抗的分子作用机制包括作用于胰岛素受体前、受体和受体后3方面.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其信号调控途径紊乱是很多胰岛素靶器官或组织发生病变并缓慢进展的机制之一。其临床诊断指标是基于空腹血糖和空腹血清胰岛素的"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the homeostatic model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此外,包括脂联素在内的新兴IR生物标记物也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其影响因素有肥胖、慢性微炎症、缺乏运动等;其主要信号调控途径包括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Smad3通路等。临床上,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信号活性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IR。目前,用以治疗IR的胰岛素增敏剂不仅有噻唑烷二酮及其衍生物,还有新近发现的二甲双胍和维生素D。此外,一些单味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复方,如黄蜀葵花总黄酮、黄连素、黄芪多糖以及黄芪汤等也有改善IR的作用。在慢性肾脏病领域,针对胰岛素靶器官的常见病变——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基于足细胞IR信号调控途径的中药干预性研究是今后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抵抗机理及针刺干预的作用靶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易玮  许能贵  靳瑞 《针刺研究》2002,27(1):73-75
本文对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IR)的机理研究进展作一简单概述 ,据此阐明针刺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并就针刺干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作用靶点提出构想 ,认为在受体前、受体及受体后水平来研究针刺改善胰岛素抵抗 ,最有可能揭示其作用机理 ,为进一步研究针刺改善胰岛素抵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防治胰岛素抵抗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机体组织或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缺乏正常反应,其敏感性或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胰岛素抵抗以及由此引起的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与人群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高发生率密切相关[1、2]。Reaven将这组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症候群称之为“X综合征”,Defvonzo将之命名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IRS)[3、4]。研究者们将上述多种代谢性心血管疾病作为一个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的整体来对待,并且认识到胰岛素抵抗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最根本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机体组织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生物学反应受损。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花旗泽仁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张力、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大鼠骨骼肌组织中胰岛素受体(INSR)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花旗泽仁改善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及其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连续灌胃脂肪乳配合双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花旗泽仁组和阳性对照组。花旗泽仁组灌胃给予花旗泽仁中药煎煮液,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罗格列酮药液,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相应体积的蒸馏水。灌胃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采用离体血管灌流法检测大鼠主动脉内皮舒张力反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同时取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胰岛素受体(INSR)mRN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显著升高(P0.001),血管张力明显降低(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NO含量以及胰岛素受体mRNA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花旗泽仁组的FBG及FINS水平显著降低(P0.001),ISI、血管张力明显上升(P0.01),NO含量及INSR mRNA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01);同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FBG及FINS水平显著降低(P0.001),ISI、血管张力上升(P0.05),NO含量显著升高(P0.001),INSR mRNA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结论:花旗泽仁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管张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活性因子NO含量有关;同时花旗泽仁能促进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组织胰岛素受体(INSR)mRNA基因表达水平的上调,这可能是其降血糖并改善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